『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941|回复: 1
收起左侧

读经时间:民20:1-1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8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圣经》和合本
民数记:
20:1 正月间,以色列全会众到了寻的旷野,就住在加低斯。米利暗死在那里,就葬在那里。
20:2 会众没有水喝,就聚集攻击摩西、亚伦。
20:3 百姓向摩西争闹说:“我们的弟兄曾死在耶和华面前,我们恨不得与他们同死。
20:4 你们为何把耶和华的会众领到这旷野,使我们和牲畜都死在这里呢?
20:5 你们为何逼着我们出埃及,领我们到这坏地方呢?这地方不好撒种,也没有无花果树、葡萄树、石榴树,又没有水喝。”
20:6 摩西、亚伦离开会众到会幕门口,俯伏在地,耶和华的荣光向他们显现。
20:7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20:8 “你拿着杖去,和你的哥哥亚伦招聚会众,在他们眼前吩咐磐石发出水来,水就从磐石流出,给会众和他们的牲畜喝。”
20:9 于是,摩西照耶和华所吩咐的,从耶和华面前取了杖去。
20:10 摩西、亚伦就招聚会众到磐石前。摩西说:“你们这些背叛的人听我说,我为你们使水从这磐石中流出来吗?”
20:11 摩西举手,用杖击打磐石两下,就有许多水流出来,会众和他们的牲畜都喝了。
20:12 耶和华对摩西、亚伦说:“因为你们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为圣,所以你们必不得领这会众进我所赐给他们的地去。”
20:13 这水名叫米利巴水(注:“米利巴”就是“争闹”的意思),是因以色列人向耶和华争闹,耶和华就在他们面前显为圣。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
民数记:
20:1 正月,以色列全体会众来到寻旷野,在加低斯扎营。美莉安死在那里,就安葬在那里。
20:2 他们扎营的地方没有水,人民聚集到摩西和亚伦那里,
20:3 埋怨说:“从前我们的同胞以色列人曾死在上主的圣幕前;我们宁可跟他们同死。
20:4 你为什么领我们到这旷野来?是不是要我们跟牲畜一起死在这里?
20:5 你为什么领我们离开埃及,到这不毛之地来呢?这里没有五谷,没有无花果、葡萄,或石榴,甚至连水都没得喝!”
20:6 摩西和亚伦离开会众,站在圣幕门口。他们俯伏在地上;上主的荣光向他们显现。
20:7 上主对摩西说:
20:8 “把约柜前面那根杖拿来。你和亚伦要集合全体会众,在他们前面对磐石说话,水就会从磐石涌流出来。这样,你可以让人民和牲畜喝从磐石流出来的水。”
20:9 摩西照着上主的命令去把杖拿来。
20:10 他和亚伦集合全体会众到磐石前面。摩西说:“你们这些叛徒听着!我们该叫磐石流出水来给你们喝吗?”
20:11 于是,摩西举起杖,击打磐石两下,很大的一股水涌了出来;会众和牲畜都喝了。
20:12 但是,上主责备摩西和亚伦,说:“因为你们在以色列人面前没有足够的信心承认我神圣的大能,你们不能领他们进入我应许赐给他们的土地。”
20:13 这事发生在米利巴;以色列人在那里埋怨上主,上主在那里向他们显明自己的神圣。

读经指引:

1、大约三十八年前,众人埋怨摩西时,他们在何处?现在三十八年之后,以色列人来到了哪里?

2、面对同样缺水的情况,三十八年前那些人的孩子反应如何?他们的反应说明了什么样的问题?

3、神叫摩西用什么方法处理缺水的问题?摩西有完全按照神的吩咐去做了么?事情的结果怎样?

 楼主| 发表于 2020-4-8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米利巴水”事件
“米利巴水”事件

  弟兄姊妹平安!感谢主的带领和保守,我们的读经今天来到了民数记第二十章。这一章在时间上有较大的跳跃,第二十章开始的时候,距离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已有四十年,而距离他们派探子窥探迦南地,也已有三十八年,以色列人受罚的时间快结束了。

  前面第十三到十九章叙述了百姓在加低斯旷野三十八年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接下来第二十和二十一章则记载他们最后的一段旅程——由加低斯到约但河东的摩押平原。百姓已经在旷野飘流了三十八年,他们这时再次回到加低斯,来到寻的旷野——就是他们三十八年前初次窥探迦南地的人回来报恶信的地方。令人惋惜的是,他们这时相距应许地,并不比三十八年前更接近!

米利暗去世

  以色列人出埃及后,本来可以很快进入迦南地的,但因为他们的悖逆,神罚他们在旷野漂流,等到二十岁以上的人都死了,新一代兴起来时,才能进迦南。在这旧的一代逝去,新的一代起来时,最后死的几个人里,其中一个就是米利暗。在第十九和二十章之间那段虚度的时间里,有超过六十万人已经死去了,整个世代正默默地收割他们不信的苦果。

  “正月间,以色列全会众到了寻的旷野,就住在加低斯。米利暗死在那里,就葬在那里。”(1节)以色列人经过许久漫无目标的飘流日子后,大约到达加低斯的时候,圣经记载米利暗就去世了。那时是“正月”,年代显然在出埃及旅程的第四十年时,因为亚伦死于同年五个月之后(23-29节)。对于米利暗的死,圣经没有特别的描述,只说“葬在加底斯”。

  我们当然相信,神在凡事上都有最美好的带领,充满了恩典和公义,只是免不了有些遗憾,因为整个出埃及里最重要人物摩西,从人来看如果没有米利暗,就没有摩西,也就没有出埃及。但这位救了摩西,也一直帮助他,并且带领妇女敬拜神的米利暗,后来因着嫉妒摩西而受了神的惩罚,之后就再也没有看到圣经里关于她的其他记载了。

  如今她死了,葬在加底斯,百姓也没有纪念她。但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因为我们不是拿着自己的功德到神面前要讨个地位或勋章。所以米利暗的死固然看起来叫人感到有些遗憾,但我们不需要用世俗的观点来看,她的死一定要多么风光才是好。

  事实上,我们主耶稣的死,从不信之人的眼光来看,是非常耻辱的,耶稣的死更没有人送葬、哀哭多少天;但我们信的人知道他是复活了,而且将来还要再来审判这个世界。还有保罗、彼得等这些先辈,我们也不知道他们死的实际情形如何,但这没有关系,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永远活在主的面前,至于他是怎么死的、葬在哪里,都不重要。

百姓再次发怨言

  此时活着的人已经是第二代了,前面一代已经过去,现在是新的一代。但遗憾的是,看起来他们跟前面一代的人简直一模一样,这第四十年的历史又同样地再次以怨言开始。就像上两次旅程一样(第一次由埃及到西奈,第二次由西奈到加低斯),百姓再次因缺乏水和食物而埋怨摩西,

  “会众没有水喝,就聚集攻击摩西、亚伦。百姓向摩西争闹说:我们的弟兄曾死在耶和华面前,我们恨不得与他们同死。”(2-3节)本来加低斯一向以好的水泉闻名,但百姓发觉缺水,因此便埋怨起来,向摩西争闹,表示他们忘记了这一路过来是神使他们有水喝。

  虽然事隔三十八年,新一代的人却已忘记他们之所以在旷野飘流是因父母和自己犯罪的结果,他们不肯承认问题所在,反而怪责摩西使他们身陷困境。看到这里,我们真是感慨“日光之下无新事”!

  弟兄姊妹,日光之下有没有新事?从某个角度来说当然有,几十年前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但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有了。在物质的进步上,日光之下有新事;即使是属灵、精神的事也有,有新的音乐、艺术、文学、哲学、神学。尽管新的东西不一定好,但我们还是看到神赐给人的创造力在不断地更新,不管是犯罪的手法和美的创新都不断在更新。

  所以我们可以说,日光之下有新事,也无新事。说有新事,就是在神的恩典许可下有一些变化,可能有好也有坏;说无新事,就是我们人从永远到永远都需要倚靠神,而这位神从永远到永远都不改变、都信实。

  这里很不幸的,这些百姓跟他们的父母还是一样,顽梗悖逆、活在罪恶当中。就这一点来讲,我们跟他们并没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基督徒也常是这样,虽然我们蒙神的祝福不少,但时常因有难处发生,便忘记神过去如何祝福我们。

  可能我们面对的只是暂时的困难,只会在短时间内令我们不便,但这短暂的不便却使我们陷入绝望中而放弃一切,就像以色列人一般。当然我们也很希望不要跟他们犯同样的错误,其实每次同样再犯错,结果不会一样,每犯一次我们顽梗的程度就会增加一些,神对我们的震怒也会加一些。

  这些百姓跟他们的父母一样,没有水喝,就攻击摩西、亚伦。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他们会没有水喝,平常好像都有随着他们的灵磐石,神一直都是及时供应各样的资源,满足百姓的需要。

  可能这是神为了考验在旷野里长大的新一代人的信心。这时候没有水喝,他们就争闹。这里摩西在圣灵感动之下有些特别的写法,他们说:“我们的弟兄曾死在耶和华面前”,其实不应该是弟兄,起码就辈份来讲是他们的父母亲辈。

  在这里摩西写成“弟兄”,意思就是他们跟他们的父辈一样是“一丘之貉”,属灵状况都不好,都对神充满了不满、抱怨。他们不说“我们的弟兄因为犯罪而死亡,自取灭亡”,而是说他们死在耶和华面前,这话里充满对神的不满。

  他们在这里抱怨“我们恨不得与他们同死”,这句话真的又一次是自招咒诅。记得前面讲过,以色列人之所以死在旷野,全是他们自找的,因他们说过“我们就是死在旷野,也不要进到迦南地”,神就说“我会照你们达到我耳中的话待你们”。

  现在这批人又讲同样的话:“我们巴不得跟他们一起死吧”,他们显然觉得突然死去要比慢慢遭遇口渴的强烈折磨要好。他们现在对神充满忿怒和不满,跟他们的前辈一样,不愿意继续活在神面前。

  他们的抱怨里也充满了矛盾,一方面抱怨神,觉得活得不舒服,活着不如死的好;一方面又责备神要他们死。人不信靠神,就会充满了不合逻辑的事情。他们说:“你们为何把耶和华的会众领到这旷野、使我们和牲畜都死在这里呢?”(4节)弟兄姊妹还记得可拉党的叛逆么?他们也是讲同样的话。

  不知弟兄姊妹有没有发觉,我们人真的很奇怪,只要一遇到不顺利的事,神就变得非常全能,一切都是神害的;而反过来,我们一遇到非常好的事,我们自己就全能了,一切都是我的努力、我真了不起。

  我们有这种把错误归给神和神的仆人的习惯——“你们为何把耶和华的会众领到这旷野?”他们说自己是“耶和华的会众”,其实他们讲这话是很矛盾的,他们也许是任何人的会众,但绝对不是耶和华的会众。

  在这里“会众”可以了理解成“教会”;“耶和华的会众”可以了理解成“主的教会”。“教会”就是一群聚在一起的人,聚在一起是要敬拜、信靠、赞美神,然而这一群人聚在一起,是抱怨神,所以他们不能称为耶和华的会众。

  求主帮助我们,希望我们聚在一起的时候是赞美主、传扬主、彼此扶持、彼此相爱。但相信有不少时候,基督徒聚在一起时,一样是抱怨、讲是非、闲言闲语也不少,求主帮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尽量避免这些罪。

小心处理内心的怨毒

  他们在这里抱怨神,以攻击耶和华的仆人来表达他们对神的不满,就跟可拉党一样,表面是攻击摩西、亚伦,其实是表示对神的不满。

  弟兄姊妹,我们要小心!我们对这世界上一切不好的政治、制度,社会上各样不义的事情,可以发出怨声和不满,希望能改进,但希望这些怨声和不满是在对神的信心之下发出的,免得我们的怨变成对神的不信。

  我们真的需要非常小心,因为我们常常有很多的怨;当然这怨通常也是合理的,但这怨后来慢慢就变成对神的怒气。因此圣经在以弗所书里教导我们“不要含怒到日落”,太久的怨毒在我们心中,即便起初是合理的,也常会减少我们对神的信心,上了魔鬼的当。

  不管你那怨是多么有理由,事实上通常我们发怨言一定是有理由的,甚至可能非常有理由,也很值得同情,因为这个世界实在太不公道,有太多不公平的事情。但求主帮助我们,在面对这世界很多不公平的事情时,我们的信心仍能建立在“神绝对公义”的前提上,否则很容易会伤害我们自己。

  在这里他们说,为什么要“使我们和牲畜都死在这里呢?”这也是我们常被提醒的地方。我们一埋怨,就很容易说“我死了算了、神取我的命吧、我活着不如死了好”,连以利亚也是这样。

  弟兄姊妹,不管碰到再多的艰难,求主给我们积极、正面的心:“主,如果你要我息了世上的劳苦,就求你平安把我接去;但如果你要我继续活下去,求你减轻、解除我的痛苦和重担。”

  如果祷告之后重担不解除、也不减轻,就求神给我们足够的信心与力量来面对,因为神的能力正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我承认有时候活着的确很艰难,但我还是要说,不管面对什么样的环境、怎样的艰难,求主让我们不要有那求死或抱怨的心。

不要向困难屈服

  “你们为何逼着我们出埃及、领我们到这坏地方呢?这地方不好撒种,也没有无花果树、葡萄树、石榴树,又没有水喝。”(5节)这话跟在出埃及记十七章里,他们一出埃及就有的情形一样;我们信主之后,碰到不顺利的事情时也是这样。

  弟兄姊妹,这些抱怨神的话,听起来实在太熟悉了,不仅在圣经里多次重复,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也常常重复。求主帮助我们有更多的感谢和赞美,让我们的事奉、敬拜、读经是因为圣灵的感动、基督的爱激励我们而做,而不是被鞭子威迫利诱的。

  他们说这地方是坏地方。的确,从我们肉眼来看,可能有很多值得抱怨的地方,包括那十个探子的信息,从肉眼来看可能都是真的,迦南是难打、城墙是高大、敌人是强壮、我们是不如人;但是,我们认识、信靠神。弟兄姊妹,信靠神不是理性的自杀,也不是迷信,而是最合理的,因为相信神会帮助、赐力量我们。

  他们在此时看不出神要在这沙漠旷野中将他们兴起成为一个国家;是,我们承认这地方不好撒种,也没有无花果树、葡萄树、石榴树,也没有水喝;这地方是有许许多多的艰难,但旷野并不是神要他们久住的地方,神要带他们去的地方是迦南地,是流奶与蜜之地。

  因他们没有用信心去看前景,于是一碰到难处,大家就彼此埋怨,不能忍耐,自然也不能明白神的旨意。许多时候我们也像以色列百姓一样,忘记了神在我们身上的旨意,也不了解惟有经过苦难和试炼,我们的生命才会成熟。

  彼得讲过,神把我们从黑暗的国度迁到爱子光明的国度;我们信了主之后,一方面就已经进到神的国度,因此,当我们在往那国度去的旅程中,应该有个享受的心,这是基督徒常常很缺乏的。这样的心能让我们在天天事奉主、劳苦叹息、汗留满面、甚至可能血流满身的日子中,仍然能有满心喜乐。

  从客观环境来讲,我们走在这路途上已经是在天堂的一部分了,因为我们已经在神的国度里;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也还是走在这条旷野的路上,好像没看到有什么指望;但求赐信心的父神保守我不向困难屈服,让我们在走这条旷野路的时候,靠着主有那不能被消灭的盼望、喜乐与平安。

神对百姓的宽容

  他们的确有很多困难,也很多抱怨,但我们不需要再多讲这些人的状况,我们来看摩西、亚伦如何面对群众的抱怨。“摩西、亚伦离开会众,到会幕门口,俯伏在地;耶和华的荣光向他们显现。”(6节)

  在民数记里,每次这类事情发生时,我们都会有一种不祥感觉,因为这表示摩西、亚伦这两位领袖没有办法解决问题,不能约束百姓的抱怨。他们之前在面对法老的术士和世界第一强大的军队时都能屹立不摇,却在面对自己同胞时常有很大的艰难,无话可说,他们对会众充满了无力感。

  这时,耶和华的荣光显现了。在圣经里,耶和华的荣光显现常常不是要施恩,而是要审判。按照以前的经历,每一次耶和华的荣光显现,审判是一次比一次严重,甚至耶和华已经跟摩西说了,这些人试探我这十次,不听从我的话,我要把他们通通消灭掉,不能再忍受他们了。

  在这里百姓又来一次叛逆,而且是重复以前的叛逆;按我们想,神应该表现出更大的忿怒,可是这次却完全没有,耶和华对这些百姓一点责备都没有。

  当我们看到神对这群悖逆的人那么慈爱,而且还请摩西去解决喝水的问题,好像他们的抱怨非常合理一样,我们只能说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神任凭他们,那很可怕。但在这里神不是任凭,而是宽容。

  在生活中我们常对越幼小的孩子越宽容,而神对这新旧交替的新一代也有很多的宽容。现在神就叫摩西去满足这批人的需要,神要在会众面前行神迹,来证明他仍然是怜悯人的神。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你拿着杖去,和你的哥哥亚伦招聚会众,在他们眼前吩咐磐石发出水来,水就从磐石流出,给会众和他们的牲畜喝。于是摩西照耶和华所吩咐的,从耶和华面前取了杖去。”(7-9节)

  这段经文实在是很精彩的描述,像鸭子划水,表面上看不出一点动作,但在里面,摩西的忿怒和焦虑可是大到了极点。大约在三十八年前,耶和华宣判对上一代人的惩罚:因为你们不信,所以除了迦勒、约书亚以外,没有一个人能进到迦南美地,通通要死。这个宣判对摩西来讲,可以说是模棱两可。

  我们都知道,摩西一生最大的盼望就是进到迦南地;红海、甚至西奈山下立约都是个铺路,最后目的就是要进到迦南地,这是他的壮志、盼望。这个宣判一出来,很可能在摩西心里造成了极大的焦虑和害怕,因为那宣告其实有两种解读方式。

  一个是:人能不能进到迦南地是根据信心,有信心的就可以进去,没有信心的就不能进去;你们这些人没有信心,所以不能进去。如果是这样来解读,摩西应该觉得他可以进去,因为他有信心。也就是二十岁以上不会被消灭的,应该有摩西在内。

  但还有第二种解读方式:就是不照信心,而是照年龄来划分,耶和华说“凡二十岁以上,除了迦勒、约书亚以外,都不能进去”,那么摩西就进不去了。所以能进迦南的,有两个划分的标准,一个是有信心,一个是二十岁以下的。照第一个标准,摩西能进去,但照第二个标准,摩西就不能进去。

  摩西到底能不能进去?在民数记的描述中,一直到这时候,我们还不知道摩西到底能不能进去。他有信心,所以应该能进去;但他超过二十岁,所以不能进去。这是摩西心中的焦虑。

  举例来说,一个死刑犯,早一点被处死还更好,因为天天在等死是更痛苦的事(当然从某个角度讲,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等死)。最可怕的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要死,说是今天晚上,时间过去却没有发生;说是明天,从一早起来又要开始不安。当人不知道、不确定那祸患什么时候临到时,那真是很大的刑罚。

  摩西当然很想进迦南地,而现在就是马上就要进去的时候;摩西想,只要他和以色列人乖乖听话,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没想到最后关头却经历这样一件事,这一群以色列人跟上一代的人一模一样,还是不信和抱怨。

  摩西当然非常忿怒,上一次他们父母辈的悖逆,害得他这把老骨头要陪着他们再走三十八年,现在新一代起好不容易准备进去,他们的表现又是不信,摩西会不会想:“天哪,你们还要再害我等四十年吗?”所以摩西很忿怒,也很焦虑。

  其实我们自己也是这样,最让我们觉得不平的,常常就是别人做错事,我们受连累被害。老公生意失败,我们全家都要吃苦,非常不公平;亚当夏娃犯罪,我们全都受连累。所以摩西现在气极了。

  弟兄姊妹,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的确常常你没有做错,却受到罪恶的连累,但在这种情况下,求主帮助我们还是要相信神的公平和慈爱。这非常不容易做到,我们只能说求主怜悯了。

摩西犯下了大错

  “摩西、亚伦就招聚会众到磐石前。摩西说:你们这些背叛的人听我说:我为你们使水从这磐石中流出来吗?”(10节)

  摩西曾经生气过,在法老面前生气过,在以色列人做金牛犊时生气过,甚至他还跟利未人一起杀了很多悖逆的人。但即使在那个时候和任何时候,摩西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摩西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民12:3)他非常柔和。

  但是弟兄姊妹,你过去的柔和不能保证你下一秒钟还能柔和;你过去的智慧不能保证你下一秒钟还是智慧;我们所有的一切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零,我们没有办法靠自己,即便过去有一万个辉煌的纪录或见证。倒过来说也一样,我们不必为自己的失败而绝望,即便过去有一万个失败,你怎么知道主不会在这第一万零一次时,把你扶持起来?

  摩西责备他们。现在这些百姓不像过去那些人是他的儿女、弟兄,而是他的孙子辈。摩西非常忿怒,因为实在忍了太久,八十年了。摩西在四十岁时就对他的同胞有爱心但被拒绝,到八十岁时带了一群悖逆的人出来,又因为他们的悖逆不信,再忍了四十年的旷野漂流。

  现在他一百二十岁了,虽然年纪是高寿,可没能享清福,天天还要那么辛苦,还要挨这些从小到大的小辈的骂,实在受不了了。前面说过的:我们所有的忿怒和不满,稍稍不小心,特别是时间长一点时,很容易发展成犯罪、怨恨神;“不可含怒到日落”,就是提醒我们这一点。

  从前百姓曾在一个称为玛撒的地方为缺水而发怨言,那时候耶和华命摩西击打磐石而流出活水(出17:l-7)。这一次神是叫他们二人“吩咐”磐石出水,并没有叫他们要再次击打磐石。但这时摩西的耐性已经耗尽,摩西非常忿怒,先把他们骂了一顿,然后“摩西举手,用杖击打磐石两下,就有许多水流出来,会众和他们的牲畜都喝了。”(11节)

  摩西的这个举动全然出于他个人的血气,并非遵照神的吩咐。从前以色列人在旷野口渴的时候,神藉着摩西击打磐石流出水来拯救了他们。保罗说,这“磐石”是预表生命水的泉源耶稣基督(林前10:4);既然磐石既是基督的豫表,那只要被击打一次就够了,不能把神的儿子第二次重钉十字架。

  但摩西用自己的意思去击打磐石,且打了两下,显然违背了神对待他独生子的奇妙启示。也正是因为这不顺服、自作主张的行动,摩西长年的憧憬也宣告破灭了。他渴望进入得享安息的应许之地只能遥望,最后只能带着一丝惆怅长眠在伯毗珥对面的山谷中。

神对摩西的审判

  然而,这段经文叫人很看不懂,因为下面接着就是耶和华对摩西的责备和审判。但我们常常会问:如果摩西被耶和华责备、审判,为什么他敲磐石,磐石还是出了很多水?

  其实这不是重要的事,我多次讲过,包括巴兰、新旧约中许多人,神的仆人、儿女在错误的状况中,未必不会被神使用。相对的,神的仆人、儿女在正确的状况中,未必能够行出很奇妙的事情。耶稣在他家乡就行不出什么神迹来,我们绝不能说他做了什么错事。

  在这里神仍然藉着摩西行出极大的神迹,显出了神对百姓的宽容。弟兄姊妹我们设身处地想一下,摩西看到这群百姓这样悖逆,已经很生气了,然后磐石出了水,他们欢欢喜喜地去喝时,如果你是摩西,你会不会更忿怒?

  就好比前段时间的美国大选,某个候选人你明明觉得他很不好,而选举的结果他居然又得胜,你会不会更生气?神若是处罚你不喜欢的人,你可能会觉得满意一点;而你不喜欢的人神还给他水喝,估计你就更生气了,所以摩西在这时候非常忿怒。

  弟兄姊妹,圣经叫我们“不要为作恶的心怀不平”,不是说我们基督徒不要有正义感。有正义感、会忿怒、责备,都是好的,但我们的心怀不平到底有多少是我们自己的自大、自义、存不信的心,有多少是神喜悦的,这背后的动机我们真是要求主怜悯了。

  这实在是一个很深刻的教训。在这里我们真是看到,作一个神的仆人好难。我们常想到的困难就是:怎么面对法老、大而可畏的旷野、大红海,这些太困难了。而其实这还不是最困难的,十字架最大的痛苦,常常不是我们肉身或精神的痛苦,十字架最痛苦的,是发现这艰难是来自神,是神给的。

  而且就在这痛苦的同时,发现那些叫我们痛苦的人却快乐得很。摩西在很痛苦的时候,这帮家伙都在那里快乐地喝水,有吃有喝;更痛苦的,这些水还是摩西击打磐石,他跟神合作的结果,使这些人享受得很好,简直气死人了。弟兄姊妹,这种心中的不平我们都有,我自己也有,或许没有那么多的忿怒,但有时候有很多委屈、冤枉。

  而接下来就更严重了。当那些可恶的人因着摩西和神让他们喝得好舒服时,耶和华说话了:“耶和华对摩西、亚伦说:因为你们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为圣,所以你们必不得领这会众进我所赐给他们的地去。”(12节)行神迹的不是摩西兄弟,乃是神。在会众面前,荣耀神的名才是尊神为圣的行为。

  圣经上叫我们肃然起敬,也毛骨悚然的记载,就是这里完全没有记载摩西的反应是怎样。我只能猜,当时摩西的心都碎了。但感谢主,虽然他的心都碎了,还是被神黏合起来,底下看到他好像没有发生什么事一样,继续作神的仆人。摩西实在太了不起了!

  弟兄姊妹,神仆人的了不起,我们常常觉得是那些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神迹,其实最了不起的是那种永远不死的爱和对神的信靠。那太难了,简直不可思议。这两个对比简直是叫人不能忍受:这群家伙在快乐地喝水,但那位最有贡献,若发脾气也是合理的摩西,神说你不可以进去。神有什么公道?

  我们感谢主,神是公义的,神不会不公平。当然这答案我们都知道,也似乎很无奈地不能不接受,但我还是必须讲,弟兄姊妹,我们真觉得摩西“不能进去、死在这旷野的山上”这结局,一定比那些进去迦南美地的人坏吗?你觉得死去与主同在,远不如进迦南地吗?

  当然,这样一说,我们又不好意思了,马上改口“对、对、对,天堂应该比迦南地更好,但是……”,我们总是有很多“但是”。弟兄姊妹,看一件事若不从永恒的角度来看,若不是相信永恒的主在掌管永远,都是会看错,会得出错误答案的。

摩西到底错在哪里?

  我们不能只取其中一个片段来看,尽管片段里也有永恒的旨意,但我们不能只从片段来看。我们相信神对新生的这一代的宽容,并没有改变神的信实和公义,同时相信神对摩西的严厉,也没有改变神对摩西的的慈爱和怜悯。

  但为了满足一些弟兄姊妹的好奇心,我就再讲一讲神为什么对摩西这么严厉:神对摩西说,“你们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为圣”。有人说这是因为摩西出言不逊,诗篇也讲他“说了急躁的话”,但这“出言不逊、急躁的话”背后更根本的是他的心态不对。

  在这里重要的不是他的言语多重,甚至也不在于耶和华只是叫摩西吩咐磐石出水,他却用杖打了两下。杖打磐石的确是不对,但还是个表面上的不对,这个举动背后有个更严重的心态:他击打磐石是因为忿怒,那忿怒是“不信”的表达;重点是他心中的不信和不满,而不是打不打。

  就算他没有拿杖打,完全照耶和华的指示吩咐磐石出水,但他若心里在那里痛骂,说:“最好磐石不要出水,渴死这些悖逆的家伙”的话,我相信他一样会受责罚,因为神看的是内心,不是看外表。

  摩西击杖只是显出他心中的忿怒,他要消消气。我们有时也会这样,摔个碗、盘什么的,比起心里的火大,这很合情合理,也许神也可以原谅,耶稣也翻过桌子,但如果你的心不是出自对神的信靠就不行,那是不信的表现。

  摩西的这“不信”也不是不信神会让磐石出水,摩西好像没有这样怀疑过;摩西那“不信”更根本的是对“神是不是真的慈爱、公义,神是不是真的会信守他的话”有怀疑。

  “不信”就是对神的慈爱、公义、良善动摇,这动摇可以表现在懦弱、胆怯、急躁、小气、挥霍、各样的事上,我们只能求主怜悯我们。摩西太忿怒,因为他太想进迦南,不希望这些百姓妨碍他进迦南,所以责骂他们。

  摩西这里的“不信”,有一部分是自己的私欲,有一部分是不信神对这些悖逆之人的宽容,所以神说“你们必不得领这会众进我所赐给他们的地去”。摩西这次的代价太大了,就因为这件事,他失去了进迦南的福分。

  神这样做,也是给下一代一个很严厉的警告:神所爱、所重用的人,“多给谁,就向谁多要”。神是因材施教,也因才施刑罚、因才施赏赐。神给你得多,你赚得少,即便你赚得已经比别人多,还是不好。

  神给了你五千两,你赚了四千两,我想神并不喜悦,因为你应该赚五千两。神给你一两,你赚了一两,虽然一两比一千两少很多,但神称赞那赚一两的;也就是说,你把神给你的全然摆上就好了。

  对于摩西,神给他太多了,所以当他失败时,神对他的处置也是严厉的。神期望藉着这些经文警戒所有的传道人:因着他们所处的地位和影响,他们更有责任顺服神话语。

  “你们必不得领这会众进我所赐给他们的地去”,虽然摩西和亚伦是神拣选的仆人,被神重用多年,但神仍要施予公平的惩罚,向他们取回带领会众进应许地的职分,要他们死在旷野之中。如同摩西失去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美地的资格一样,今天的传道人也会因着违背神的命令而永远无法在某些领域担负领导的重任,希望我们学得会这个教训。

米利巴事件的反思

  “这水名叫米利巴水(米利巴就是争闹的意思),是因以色列人向耶和华争闹,耶和华就在他们面前显为圣。”(13节)奇妙的是,百姓并不因领袖摩西犯罪而遭殃,磐石依然流出充足的水泉,圣经说“会众和他们的牧畜都喝了”。其实在这里神也是在怜悯恩待会众——你们要学习敬畏我。

  我们的神是何等的慈爱、何等的有恩典。人虽然是软弱的,但神是不改变的,人的不信并不能消灭神的能力。虽然我们小信,神仍然是信实的;他也不会因为人的悖逆而停止向人施恩,因他不能背乎自己,或离弃他所拣选的人。他是向他的百姓守约施慈爱的神。

  这就是摩西在寻的旷野加低斯击打磐石的历史事件。米利巴事件是摩西一生事奉的污点,真的是一次的失误,终生的遗憾。神对摩西在米利巴事件中的表现定义为摩西不信神,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神为圣,所以不得领会众进神所赐给他们的应许之地。

  在以往的经历中,摩西一向都是耶和华怎样吩咐,他就怎样行,自己始终站在耶和华仆人的地位。但是这一次他没有提到神的名字,而是两次用“我”字,“你们听我说”、“我为你们使水从这盘石中流出来吗?”言下之意,好象是他有行神迹的本事。每一个神的仆人都应该谨记,重点不是我们能做什么,重点是神让我们做什么,神吩咐我们做什么。真的,我们不过是仆人。

  因着摩西的失败,耶和华给了摩西三个“不”字:一不信耶和华,二不在以色列人面前尊耶和华为圣,这是前因;必不得带领以色列会众进迦南地,这是后果,也是结局。然而,这结局叫我们更为火大,圣经明明说“是因以色列人向耶和华争闹”,那为什么神不罚以色列人,而是罚摩西?

  的确,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可能会觉得很不公平,耶和华对这些悖逆的百姓一点责备都没有,对摩西却判下了一个最严重的刑罚,让我们感觉这位神实在不按常理出牌。按理说百姓发怨言在先,而摩西冲动在后,要罚也是先罚百姓才对啊,为什么神只惩罚了摩西呢?

  这无形当中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信息:作为领袖,摩西要承担更多责任。这就是圣经所说的“多托谁,就向谁多要”。摩西作为以色列的领袖,他受到神最多的托付,他手中握有最大的权柄,当然他也就要承担最大的责任。这答案我们听了不一定喜欢,但此外很难有别的答案。

  正所谓权利和责任是平衡的,彼得前书也是这样告诉我们,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而同样的道理,在神家的审判中,是从领袖起首的,这是一个不变的属灵的原则。在米利巴事件中,也让我们看到神一旦决定了就不会反悔,他不会出尔反尔;神甚至连悔改的机会都没有给摩西,神赦免了他不顺服的罪,但摩西必须承受罪所带来的后果,这原则我们以前已经讲过的。

  弟兄姊妹,神的宽容我们感谢主,神的严厉,我们也感谢主。“耶和华就在他们面前显为圣”,耶和华所显出的,正是我们没有办法忍受的宽大,以及我们没有办法接受的严厉。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能不能接受?求主让我们有信心能够接受,好使我们所行的都能讨神的喜悦。阿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奉献支持|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4-11-5 12: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