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2783|回复: 0
收起左侧

施恩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6-30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经:罗马书三章二十四至二十六节:“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的称义。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藉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   出埃及记二十五章十七至二十二节:“要用精金作施恩座,长二肘半,宽一肘半。要用金子锤出两个基路伯来,安在施恩座的两头。这头作一个基路伯那头作一个基路伯要接连一块,在施恩座的两头。二基路伯要高张翅膀,遮掩施恩座;二基路伯要脸对脸,朝着施恩座。要将施恩座安在柜的上边,又将我所要赐给你的法版放在柜里。我要在那里与你相会,又要从法柜施恩座上二基路伯中间,和你说我所要吩咐你传给以色列人的一切事”。   在头一段经文内,有一句话说:“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这句话应当更正确地译作“神摆出耶稣作施恩座”(达秘译本)。这是一句非常的话,宣告一件非常的事。要充分明白这句话的意义,了解这件事的伟大,我们必须回头去看施恩座的历史。 作施恩座   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神拯救了以色列百姓从埃及为奴之地出来。神愿意住在他们中间,向他们施恩;因此就吩咐他们制造一个会幕,和会幕里面所有的物件。在会幕最里面的一层,称为至圣所,因为神的荣耀就是显在那里。至圣所内只有一件东西,就是法柜,和其上的盖施恩座。神要在那里与人相会,并且向人说话。   从“施恩座”这个名词,我们就已经可以看出它的性质。神要在施恩座上,与人交往。换言之,神要根据恩典或者怜悯,对待他的百姓。有一天白色的大宝座,要设立起来,正如使徒约翰得着神的启示说“我又看见一个白色的大宝座,与坐在上面的;从他面前天地都逃遛,再无可见之处了。我又看见死了的人,无论大小,都站在宝座前;案卷展开了;并且另有一卷展开,就是生命册;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秦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启20∶11-12)。那时神要按着公义来审判万民,在神圣洁无瑕疵的光中,各人的行为都要显露出来。这是一个大而可畏的日子,谁能在神的公义前站立得住呢?神若要按着我们所行的来审判我们,我们有祸了,我们完了。莫怪经上记着说:“死亡和阴间也被扔在火湖里;这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若有人名字没记在生命册上,他就被扔在火湖里”(启20∶14、15)。但是,感谢神,在审判座尚未设立以先,神设立了施恩座,(或作怜悯座Mercy-seat)。神在将来要按着公义来审判人,但是他在今天却以怜悯为怀。   什么是怜悯呢?怜悯与审判站在相对的地位上。审判乃是根据于我们各人所行的;怜悯却是根据于神自己的所是。审判乃将我们所该得的报应我们;怜悯是把我们所不配得的赐给我们。审判纵然是神起来审判,重点却在我们所行的;唯有怜悯完全不以我们的好歹为依据,单以神的心肠为归依。   这施恩座是用精金作的,表明怜悯出于神自己的性情。祭坛是用铜铸成的,因为祭坛带着审判的意思,羊羔在祭坛上被杀献祭,流血赎罪,使人得蒙神的悦纳。但是施恩座是用精金造的,“金”尤其是“精金”在圣经里总是代表神荣耀的性情。有什么比金子更贵重,有什么比精金更荣耀?神是尊大无比的,他荣耀的性情超乎一切,纯一不杂。当神向他的仆人摩西宣告他自己的时候,他这样说:“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出埃34∶6)。   哦,神的性情是有怜悯的,只有他有怜悯的心肠,也只有他会怜悯人。在世人中间,我们所惯常见到的,乃是相吞相咬。待己以宽,对人以严。非但据理力争所该得的,还要仗势欺人,榨取所不应得的。能以公义对人已属少见,何来怜悯心肠?正如主耶稣所说的比喻:一个仆人欠了主人一千万银子,无力偿还。主人就动了慈心,把他释放了,并且免了他的债。但是那仆人出来,遇见他的一个同伴,欠他十两银子,便揪住他,掐住他的喉咙,非他偿还不可(太18∶23-35)。人不懂得怜悯,因为在人里面根本没有怜悯这件事。惟有神是有怜悯的,他的本性是慈爱的,所以他一切所行的,都脱不了怜悯的性质。在施恩座的两头,而且与施恩座接连一块,有两个基路伯。他们要高张翅膀,遮掩施恩座;脸对脸,朝着施恩座。“基路伯”是专为神的荣耀的(来9∶5)。   当始祖亚当犯罪以后,被逐出伊甸园,神就在园子东边安设基路伯,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创3∶34)。这就是说神的荣耀不允许有罪的人摸着他的生命。因为人犯了罪,就亏缺了他的荣耀(罗3∶23)有基路伯遮掩施恩座,并且脸对脸,朝着施恩座。这表明神的荣耀看守着施恩座,不让他的怜悯遭受玷污。神是满有怜悯,满有恩典的,但是他的怜悯和恩典决不致于牺牲他的荣耀。不是说因着怜悯,就什么都马虎了事,有罪也当作无罪,该罚也不罚。不,神的怜悯不是糊涂的,不是所谓滥好人似的;有他的荣耀看守着他的怜悯,也可以说他的怜悯必须满足他荣耀的要求。因此神继续向摩西宣告说:“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出34∶7)。   “要将施恩座安在柜的上边,又将我所要赐给你的法版放在柜里”。这施恩座实在就是法柜的盖。法柜本来是敞开的,陈列着两块法版,就是神赐给人的十条诫命。综合起来,律法上的诫命可以分作两条:“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诚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太22∶37-39)。创造的神,对于被造的人有所要求。他要求人爱他,并且彼此相爱。这是他的公义要求,因此法版也称为“见证”(见出25∶21原文),见证神在人身上的权利。好比父母生了儿女之后,在儿女身上有合理的要求,要他们孝敬父母,亲爱众弟兄;否则家庭就无法维持正规。神借着律法,晓谕了人,他对于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也可以说他告诉我们,作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们如果遵行,就必因此活着;不然就必死亡。可惜那应当使我们活着的诫命,竟然致了我们死命。因着我们没有遵守律法,那陈列在柜里的法版发声控告我们。今天谁能与这两块法版对质?谁能说他已经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神,也曾经爱人如己?法柜如果是敞开的,我们就得掩面,因为我们实在触犯了神的公义。   感谢神,在法柜上面加了一层盖,就是施恩座。这并非说,神抹杀了他对于人的要求,把他的公义遗弃不顾。反而是说神的怜悯,也是根据于神的公义,他已经满足了律法的要求,所以能够向人施恩。人所不能遵守的,他自己来满足,然后他怜悯。 是主耶稣   经上记着说:“律法……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像。”又说:“但现在基督已经来到”(来10∶1,9∶11),可见在律法时代所设立的施恩座,其本身并非最终的启示,它不过是影儿,预映将来的美事。圣经详细地描写这施恩座,用何种金属制造,如何造法,安在同处等,无非是建立各种关于怜悯的属灵原则。到了时候,这些原则都要活泼地应验在一个人身上,这人就是怜悯的化身,也就是神施恩给人的根据。神所注意的,决不是一座精金的宝座;神要顾念的,也并非一些属灵的原则;神所要的,乃是一个人,借着他,神可以向人发怜悯施恩典。请问人类有史以来,有谁能集这此一一属灵原则于一身,堪称为活的施恩座?   马利亚从圣灵怀孕,她在灵感中提到神所作的说:“他怜悯敬畏他的人,直到世世代代。…为要记念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施怜悯,直到水远”(路1:50-55)。祭司撒迦利亚被圣灵充满,预言说:“因我们神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路1:78-79)。耶稣开始传道之时,来到拿撒勒,就是他长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站起来要念圣经。有人把先知以赛亚的书交给他,他就打开,找到一处写着说:“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遗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神悦纳的禧年”。于是把书卷起来,交还执事就坐下,全堂里的人都定睛看他。主耶稣对他们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众人都称赞他,并希奇他口中所出的恩言(路4∶16-22)。   有一个长大麻疯的来求主耶稣,向他跪下说:“你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主耶稣动了慈心,就伸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罢”。大麻疯即时离开他,他就洁净了(马1∶40-42)。有好些税吏和罪人来,与主耶稣和他的门徒一同坐席。法利赛人,就是那些自命不凡的人看见,就开始批评,对主耶稣的门徒说:“你们的先生为什么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饭呢”?主耶稣听见,就说:“康健的人用不看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经上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这句话的意思,你们且去揣摩。“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马9∶10-13)。主耶稣往一座城去,这城名叫拿因。将近城门,有一个死人被抬出来,这人是他母亲独生的儿子,他母亲又是寡妇。有城里的许多人同看寡妇送殡。主看见那寡妇就怜悯她,对她说:“不要哭。”于是进前按着杠,抬的人就站住了。主耶稣说:“少年人,我吩咐你起来。”那死人就坐起,并且说话。主耶稣便把他交给他母亲(路7∶11-15)。诸如此类的事,不胜枚举,因为这些并非偶然之举,而是日常的经验。刚愎自用如何是世人的性情,慈爱怜悯也如何是主耶稣的本性。他一直怜悯,因为他就是怜悯的化身。他的一举一动,都出于怜悯。哦,他是精金,是荣耀怜悯的神!   在我们这班不懂得“怜悯”的人,也许要误会怜悯是马虎,是糊涂,是滥好,是软弱。但是当我们观察主耶稣的时候,就看见他的怜悯并不牺牲神的荣耀。怜悯和神的荣曜,在他身上同时彰显。他是那位满了同情,柔和谦卑的主;然而他也是一位顾到神荣耀的主。看他怎样对付文土和法利塞人。他们是当时社会上有势力的人,但是主耶稣一点都不容让他们。他指着他们直言,你们这些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是假冒为善的。你们是亏欠神荣耀的。你们必须从心里悔改,否则必定灭亡。绣着经文的长袍,并不能保证你们无罪。祭坛献的茴香薄荷,也不能挽回神的忿怒。主在这里所彰显的态度,是何等的严正!这是因为他顾到神的荣耀。有一天他因着怜悯,降卑自己的身分,与一个撒玛利亚的妇人谈道。他告妇人,如果她求告,他就要给她活水。世上的水虽然能够暂时解渴,但是喝了还要再渴。惟有主所赐的水,人若喝了,水远不渴,因为他所赐的水要在人里面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妇人听见这样好的消息,就说:“先生,请把这水赐给我,叫我不渴,也不用来这么远打水”。按着当时谈话的情形来说,主既然叫她求,她也已经求了,主就该立刻把这生命的活水赐给她。可是主并不马上给她,反而说你“你去叫你丈夫也到这里来”。主为何这样说呢?目的在点穿这妇人的隐情,要妇人感觉自己的罪孽,并且承认在主面前。她承认以后,活水就开始从里面涌出。与她谈话,激励她求告,这是怜悯。拒绝她,要她认罪,这是顾到神的荣耀。双管齐下,这是救恩!   当神初次将十条诫命赐给以色列百姓的时候,摩西尚在山上领受诫命,百姓已在山下铸牛犊跪拜,违反了第一,二,三条诫命(参阅出埃及记三十二章)。由此证明人根本不能遵守神的律法。属肉体的人,是已经卖给罪了,犯罪则会,顺服神就不会。所以摩西下山以后,“看见牛犊,又看见人跳舞,便发烈怒,把两块版,就是写着诫命的法版,扔在山下摔碎了,表明以色列百姓已经破坏了神的律法,现在只有等候审判。这件事岂只在以色列人身上是这样,我们今天也在同样的情形下。我们已经违背了神的律法,我们并未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我们的神,也未爱人如己。我们自私,我们自爱。我们不敬畏神,也不尊重人。以我们的光景来说,法版是摔碎了。以神的公义来说,我们死了。因此神第二次把诫命,赐给摩西之时,就吩咐他要将法版放在柜里,借此得以保存。“柜”也是预表基督。所以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神阿,祭物和礼物是你不愿意的,你曾给我预备了身体;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喜欢的;那时我说,神阿,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载了”(来10:5-7)。   主耶稣就是这“柜”,有神的律法藏在他的里面。他在地上所有的行动,都根据神的旨意。他的生活是完全的,绝对爱神,并舍己为人。律法在他身上得以保存,他是惟一遵守诫命的人。因此他不但称为“圣者”,并且称为“义人”(约壹2*1)。可是光审判了黑暗。他愈完全,愈显出我们的不是。敞开的柜不过陈列严肃的法版,见证人的罪恶。试用公平开启的心阅读四福音,就必看见主的完全就是我们的定罪。如果法柜无盖,就只有审判,而无怜悯。如果只有主的生,而没有主的死,我们永远无法得救。主的生给我们看见神所要求于人的有多少,主的死才给我们看见神如何自己来满足他公义的要求。感谢神,主来到世上作人,叫我们见到在神心目的人是怎样的。感谢神,主死在十字架上,代替我们还了罪债,受了审判,满足了神的公义,使我们信靠他的人得着赦免。主的死就是法柜的盖,非所以抹杀律法,而是成全律法。“按着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洁净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来9∶22)。现今主的宝血已经在十字架上流了,所以律法的要求已经满足,我们就此得以洗净,罪孽得到赦免。法柜的盖,也就是施恩座。根据满足的公义,神来向人施恩。经上记着:“神设立耶稣作施恩座,是籍着耶稣的血”。怜悯以公义为根基,这种怜悯何等稳当,这个宝座何其稳固!   一个清早,主在殿里教训百姓。文士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来,叫她站在当中,就对主耶稣说:“夫子,这妇人是正行淫之时被拿的。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把她怎么样呢”?他们这样说,是要试探耶稣,得着告他的把柄。在他们再三催促之,耶稣回答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拿石头打她”。他们的良心开始控告,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的都溜走了,只剩下主耶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主耶稣对她说:“妇人,那些人在哪里呢?没有人定你的罪么”?她说:“主阿,没有”。主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罢,从此不要再犯罪了”(约8∶1-11)。   文士和法利赛人没有资格定妇人的罪,因为他们自己也在律法的裁制之下。同是罪犯,焉能互相定罪。可是主耶稣就不同,他是没有罪的,他有资格执行律法的审判,但是他说:“我也不定你的罪”。这是为什么?这是怜悯,莫大的怜悯!然而神岂不以审判的权柄赐给他么?他怎可以不予执行呢?怎能随便放走一个罪犯呢?这里所说:“我也不定你的罪”是暂时不定罪,还是永远不定罪呢?如果是缓刑而已,早晚还得执行,这种怜悯似乎不够稳妥,妇人仍得提心吊胆,不知审判何日忽然临到。感谢神,当主说“我也不定你的罪”的时候,他并非不顾律法的要求,也不是缓冲时间而已,他预见自己挂在十字架上,作了万人的赎价。那审判人的主,自己替人受刑,使律法得到满足,罪人得着释放。“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林后5∶21)。“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赛53∶5)。哦,“我也不定你的罪”,因为我替你受了刑罚。怜悯以公义为根基。他能够怜悯,因他已经满足了公义。阿利路亚,何等的恩典! 摆出耶稣   施恩座安在至圣所内,有幔子将圣所和至圣所隔开(出26∶33、34)。只有大祭司一年一次独自进入幔内,带着血显在施恩座面前;平时没有一人得以看见施恩座。这就是说,施恩座已经设立,然而他还未摆出。以神的旨意来说,神早已规定施恩,所以有施恩座的设立。但是以神的安排来说,神的怜悯尚未公开颜露。因此缘故,神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之罪的时候,神自己就蒙上了不白之冤,好像他牺牲了自己的公义似的。   公义的神怎能赦免,怎可不审判?其实施恩座早已设立,神就是根据这点来宽容忍耐人。直到主耶稣在各各他十字架上气断的时候,“忽然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太27∶51)。至圣所的路就此洞开,里面的施恩座也摆列了出来。人可以直接来到施恩座前。从今以后神以怜悯为对待人的原则,神要因看耶稣基督的救赎,白白的称我们相信的人为义。神已经摆出施恩座,神决定要为着主耶稣恩待我们。凡呼求“神阿,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的,都要因信被神称义。凡根据这个“怜悯”的旨意来到神前的,必然蒙恩。   要认清“怜悯”是神今天对待人的原则,千万不可凭着别的原则来就近神。法利赛人凭着律法来接触神,结果被神厌弃,因为他们未能按着神的法则行,反而想要建立自己的义。人凭着自己,岂能在神前称义?要得称为义,只有相信神所立的基督,接受他的怜悯。神已经摆出耶稣作施恩座,“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4∶1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5-12 13: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