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752|回复: 4
收起左侧

主耶穌的默默無聲(宾路易师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30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祂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祂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祂也是這樣不開口。」(賽五十三7)

       「人若說他住在主裏面,就該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約壹二6)

       「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 (林後六16)

       這是神的應許。只有當這應許在信徒身上成全的時候,「主耶穌的默默無聲」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認識並經歷。我們應當追求基督如何在地上行事為人,好叫我們「跟隨祂的腳蹤行。」 (彼前二21)但我們要記住:我們不是模仿祂,我們乃是是以祂為模樣。當祂在我們裏面「運行」,並且我們完全降服於祂而行祂所喜悅的事時,「耶穌的生」,就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林後四11)。

       讓我們來看祂生命的模樣:

一、祂祝福別人時默默無聲

      「耶穌打發他回家,說:連這村子你也不要進去,也不要告訴人。」(可八26另譯)

       「耶穌囑咐他們,不要告訴人。」(可七36)

       這豈不是主耶穌的默默無聲麼?祂祝福人,幫助人都是在隱藏和安靜裏。「祂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人聽見祂的聲音。」(太十二19)他的工作謙遜適度,盡可能的沒有聲音。祂曾囑咐那些受幫助的人,應當在祂為他們所作的事上默默無聲,然而他們卻越發傳揚開了,以致因祂的名聲傳到四方所產生的攪擾,使祂不得不去應付群眾。這正是我們所要學習的功課──耶穌的默默無聲。我們不應當傳揚神所使用來祝福,並幫助我們的那些器皿的「名聲」,我們應當告訴人:主為我們作了何等大的事,我們應當讓主的僕人,在安靜和無顧忌的情形中作主的工作。

二、祂在微細的難事上默默無聲

       「主知道法利賽人聽見祂收門徒施洗比約翰遠多,………祂就離了猶太。」(約四1、3)

       當有人報告主說:法利賽人聽見祂收門徒施洗比約翰還多時,祂用智慧的行動來答覆這些報告。祂不允許在宗教世界眼前造成一種局面,祂和祂的先鋒施洗約翰二者之間有甚麼顯然的爭競。所以祂簡單,並安靜的退去。祂應付這件難事,乃是是藉著祂的默默無聲和祂棄絕自己的行動。這也是我們應當學習的功課。「不給仇敵辱罵的機會。」(提前五14另譯)但願我們也在同樣的環境中,採取智慧的行動並默默無聲,使別人不致受傷。「恭敬人,要彼此推讓。」(羅十二10)

三、 祂對變化山的榮耀默默無聲

       「耶穌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下山的時候,耶穌囑附他們說:………你們不要將所看見的告訴人。」(可九2、9)

       主耶穌在地上作人時,只有三個門徒知道變化山的榮耀。世人不知道,跟隨祂極大多數的人也不知道,因為祂囑咐那三個門徒說:「不要告訴人」。

       在此我們應當學習一個很好的功課,就是主耶穌對於在變化山上,那神聖時刻的默默無聲。使徒保羅曾學習了這個功課,他寫信給哥林多人說到神賜給他豐滿的啟示時,他說:「只是我禁止不說:恐怕有人把我看高了………。」(林後十二6)如果我們留意聖經,有一件很奇妙的事,就是聖經中的緘默無聲。應記得:詳細講論神如何至深至聖的對付祂的兒女,雖是沒有錯誤,至少也是不智慧。

       正如保羅所說:「不可拿人誇口」,估量人也不可「過於」他們的實際。此外,還有一個危險,就是「天然的人」不能接受屬靈的事,會轉去說:「這話甚難」,結果因著他們不明白神的事而跌倒,以致不再與主同行。所以主耶穌對於在山上之榮耀的默默無聲,乃是對一切認識變化山上榮耀之人的信息。應當學習保守神的奧秘,直到神對世人顯現祂隱秘事的時間來到。

 楼主| 发表于 2019-8-30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祂對試驗性十字架默默無聲

       「我所喝的杯,你們也要喝;我所受的浸,你們也要受。」(可十39)

       這些話乃是對那些要坐祂寶座之人所說的。祂沒有詳說「喝杯」是何意義,必須經過相當的時間,他們才能明白。在祂去客西馬尼園以前,祂柔細的說出好些心上的話,「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約十六12)祂對他們說到十字架和十字架的代價,但當祂自己經過這極深幽谷之道路時,祂乃是默默無聲。

       當祂對我們不完全揭露十字架的道路,如同變化山的榮耀時,我們應當順服在祂限制和約束的手下。變化山的榮耀使嬰孩承擔不了,加略(即十字架)的道路也是如此。神引領我們所定的道路,乃是是我們能承擔得了的道路。但願我們學習一面柔細的對待嬰孩,另一面當神的時間來到時,我們也可以不避諱的對每一個人說忠信的話。


五、祂對賣祂的門徒默默無聲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門徒彼此對看,猜不透所說的是誰。」(約十三21-22)

       祂是何等的默默無聲!祂愛猶大和別的門徒一樣,所以別的門徒猜不透祂所說的是誰!祂從來沒有說出一句話,或露出一個表情指示門徒說:賣祂之人是誰。兩個門徒曾要求坐主的寶座,致使十個門徒甚為「惱怒」(可十41),主耶穌在此可以暴露猶大,或激起他的偏頗,而使他們中間產生分裂,但祂不這樣行。但願我們在同樣的環境中學習默默無聲。當神藉著猶大這樣的工具,來引領我們往加略去的時候,我們該學習不在那些關心我們的人中間造成偏頗的光景。在十字架的道路上,神所使用的人有許多,不論我們能否避開他們,我們總應當學習永遠不講說他們;我們應當照常給他們洗腳。「祝福那些存惡意利用你們的。」(太五44古卷)這正是主耶穌所行的。


六、祂對神深奧的事默默無聲

       「我起先沒有將這事告訴你們:………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約十六4、12)「耶穌照他們所能聽的,對他們講道。」(可四33-34)

      當我們一點一點的跟隨主的榜樣行時,這默默無聲的能力和需要,我必定在我們屬靈的生命中,越過越增長。對於「榮耀」默默無聲;對於受苦的道路默默無聲;現在有許多幼稚的人來求我們屬靈的幫助。我們應當學習,在他們尚不能明白的那些神深奧的事上也默默無聲。使徒保羅學會了這個功課,他對哥林多人說:「我是用奶餧你們,沒有用飯餧你們,那時你們不能喫。」 (林前三2)我們應記得:帶領不信的朋友使他們悔改「承認基督」是一件事,強逼在基督裏作嬰孩的人喫「乾糧」,乃是是另一件事。


七、祂對疑難的問題默默無聲

       「主阿!為甚麼?」「到那日,你們甚麼也就不問我了。」(約十四22、十六23)

       主知道答覆門徒疑難的問題是無用的,必須聖靈在經歷中教導他們,他們才真的得著解答。我們有何等多的疑難問題!「為甚麼?」「如何?」「何時?」我們的頭腦對屬靈的事何等願意一切都清楚、都明白,但忘記神要為我們作成的,乃是是極豐富,並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主是何等智慧的對付祂有疑難問題的門徒。主耶穌的默默無聲,現今實在是一切教導人者極切需要。祂回答疑難問題只用一句話,說:「你們漸漸的就會知道。」「聖靈要指教你們。」(約十四26)「要等候」(徒一4)但願我們把一切疑難的問題留給神,並且常領一切有疑難問題的人認識:當神的時間來到時,祂必使我們最有益的,知道所該「知道」的。


八、祂在虛假的控告下默默無聲

       「祭司長告祂許多的事。彼拉多又問祂說:你看,他們告你這麼多的事,你甚麼都不回答麼?耶穌仍不回答,以致彼拉多覺得希奇。」(可十五3-5)
使徒彼得在一些年日以後,寫到這位神而人者那奇妙的默默無聲,說:「祂被罵不還口,受害不說威嚇的話。」(彼前二23)祂的默默無聲是神聖的。祂先在彼拉多面前默默無聲;後在痛苦的十字架上默默無聲。祂雖然在十字架上說了七句話,但那七句話乃是有另外奇妙的意義,並不是為著己的辯護和解救。

       祂三十年的生命都是默默無聲。直等到祂公開傳道之時,祂行在羔羊性的道路直到十字架。祂的生命是默默無聲的生命。祂對父那說不出的榮耀默默無聲;祂對人手所給祂的苦害默默無聲;祂在幫助祝福別人時默默無聲;祂對猶大那背信的行為默默無聲。這就是一切「跟隨祂的腳蹤行」之人的模樣。祂自己如何行,祂在我們裏面帶領我們也是如何行。

       我們應當看見並接受這個「呼召」(彼前一:15),並且以祂的十字架為我們的十字架。我們既與祂同死,也就與祂一同向神活著。這樣,主耶穌的默默無聲,就要實際的從我們身上彰顯出來。我們就要:

       (一)在卑微服事別人的事上默默無聲,不求叫人看見。

       (二)對山上的榮耀默默無聲,免得人把我們看高了,過於聖經所記。

       (三)對引領我們到神那裏去的加略深處的道路默默無聲。

       (四)對那些神許可把我們交給審判廳,並至近至親而棄絕我們的人默默無聲。

       (五)對那些我們曾屈身服事,但末了竟賣我們的人默默無聲。

       (六)對在至高的隱秘處所啟示出來之神深奧的事默默無聲。

       (七)對那些必須神藉著聖靈來解答的疑難問題默默無聲。

       (八)在某種場合下,能使自己和別的神大用的僕人產生明顯的競爭時,默默無聲。我們應當學習無解釋,不顧自己特權而默默無聲的退去。

       (九)在審判廳前,當宗教領袖批評我們、控告我們時默默無聲。

       哦!受膏的基督──神的羔羊!只有你能在這自辯、自愛的世界中,活出那棄絕自己默默無聲的生命。惟願你這生命活在我裏面:「羔羊無論往那裏去,他們都跟隨祂。」(啟十四4) (賓路易師母)


「你若非甘心樂意的接受十字架的原則,你就不能看見十字架在你身上發生效力。十字架的原則,就是棄絕自己投靠神。」(選)

「若十字架不是變作我們的生命,我們就不能以十字架的生命賜人。」(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30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息拾遺

       甚麼時候是基督徒最大的得勝?就是他被神擊倒那一剎那;有一位古老的聖徒說:『神不可能完全的祝福一個人,除非祂先把他擊倒。』

       甚麼是屬靈最好的教師呢?就是最後使他自己不再被學生的要求左右;他只是個指路牌而不是拐杖。

       有人問陶恕:『是否要到聖地去旅行,去跟隨耶穌的腳蹤或保羅在小亞細亞的行程?』他回答說: 『為甚麼要浪費金錢和時間呢?假如你拿起你的聖經,坐在搖椅上來讀,你會知道得更清楚、更舒服、更省錢。』(陶恕)

神的工人

       神在差遣一個人以前,祂經常會預備這個人;例如:神就給摩西有兩個不同時期的預備,他必須首先在法老王宮學習單純的教育和文明的訓練,畢業以後,他被領到曠野去教導他的羊群,去對天空裏的星星、曠野裏的沙石,和無際的寂靜講--我們今天也有許多的摩西,但是我們巴不得很快的讓他居首位,給他當牧師,但是神知道他還沒有預備好。一個預備好的神的工人有神的同在、有神的內住,能夠經歷任何缺乏的情況,神是他惟一的供應者。因此,親愛的年輕的弟兄姊妹們!當你們要預備參與屬靈的服事以前,應該避開那些講求外在宣傳性的宣教行動、避開後援支持會、避開一切的組織。你必須首先退到曠野的荊棘前,到底神有沒有點燃荊棘裏的火焰,這是你被呼召的第一步,你不必尋求任何人,只要尋求住在荊棘裏的主,這是你永遠事奉的根基。也許這個世界的光景非常的低沉,但是可能有一些孤單的人在某些地方正在等候著看他們的荊棘是否在黑暗中燃燒起來,整個世界的轉機就在這裏,因為神在那裏頒佈祂的差遣令。(陶恕)

佈道工作

       佈道工作起源於家庭,福音工作的支撐力是有深度的屬靈生活,福音工作的推動力是心裏對人靈魂的熱愛。外面愛的呼聲乃是先根據裏面愛的負擔。早期是前往那些國外被遺忘的人傳福音,現在是前往那些在家裏被遺忘的人。現代的海外福音工作者必須懂得特殊技術--醫學、教育或農業,如早期福音時代的使徒。

       請注意馬太福音第二十八章十九至二十節的次序「(1)你們要去和教導萬民;(2)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3)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4)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早期教會的差派是一個團體派出去,在安提阿教會對保羅與巴拿巴的一起差派就是最好的例證。我早期的服事就是效法保羅開始在街頭佈道,並且在家裏有服事;佈道工作最大的功效是催促主的再來。(陶恕)

傳福音

       這個世紀海外佈道工作的極端衰弱,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假想我們已是到達基督教會最後的開拓期,福音已傳遍這個世界了。目前教會最大的義務不是傳福音,而是傳有屬靈價值的福音。』這個必須首先仰望基督--教會元首。第二、教會必須潔淨自己,是否是全心全意的尋求神,用聖經考核她每一個動作。第三、教會必須了解為甚麼她存在這世上,她是欠所有人的債(羅一14-15),她必須嚴格遵守神的命令。

       傳福音有兩個分別:一個是有擴張祂教會的組織;一個是只傳神的話。傳福音是重果子而不在乎撒種子的屬靈情況,因為神的話是種子。但是現有的強調宗派教義以致不同的色彩產生不同的悔改型式,一個屬世的宗派帶出來的教會是必須跟隨她的腳蹤,所傳的只是毫無生機、退化的經歷,以致傳講人的特性影響悔改者的品質,難怪今日海外宣道是如此的缺乏能力。

       神工人的危機是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神的工人所收獲的必須歸給神,因此神才繼續派工人到麥場去,一個工人首先懂得敬拜神;不懂敬拜的工人所作的仍是人的工作。神工人所傳講的教導,必須是以聖經贏得人悔改,去使相信者的靈命進深,但是今日的危機是加入許多新的方法。(陶恕)

與神聯合

       除非人的意志被帶到與祂神聖的旨意相和諧的地步,神與人之間就不可能有真實的聯合。這聯合的生命是我們在世上生活最尊貴、最榮耀的標竿,也是祂的恩典。

       這聯合有一個最基本的條件,就是我們必須將自己捨棄給祂,使我們在凡事上成為屬祂的人。獨有神能成全這聯合,但必須我們願意讓祂來作。

       當我們願意接受祂時,神就逐步將祂自己賜給我們,並且當祂與我們聯合時,我們就變成祂的形像了。哦,神的愛何等偉大!祂一直在將祂自己賜給那些否認自己的人,並一直地成為他們的豐富和一切。所有的至善至美都在於對耶穌基督的完全歸依,而不在乎那些外在可見,為一般人所看重的事物。只有在永世裏才能顯出誰是神真實的朋友。除了耶穌基督、和那些已模成祂形像的人之外,再沒有能討神喜悅的了。……耶穌基督經由十字架的痛苦而死,神也用同樣的方法來對付祂所親愛的兒女們,好使他們模成神兒子的形像。……有時,一段長久被交於死地的生活是必須的,為要煉淨我們的心,使我們脫離那隱藏的自愛。要忍耐,歇你自己的工,信靠神,將你自己完全交在祂手中,讓祂作工在你身上,祂就要漸漸佔有你全人了。

       人的天然生命,對於內在釘死的過程是叫苦連天的,大多數人在這條路上只走了一小段,就駐足不前了。

       啊!若人有足夠的勇氣,將自己放手交給祂來作那潔淨的工作,一點也不懦弱、愚蠢地可憐自己,這樣他們將有何等美好、快速而有福的長進呀!
讓我們歡迎各樣的考驗吧!讓那些試煉來教導我們認識自己、否認自己,並發現我們的一切都在神裏面吧!

       可敬可愛哉!我神的統治!祂帶領我們經過黑暗與死亡,祂必須使我們無依無靠、無人幫助,這樣祂才能完全摧毀我們天然的魂生命。

       那些全心相信、全心愛祂的人,將要驚奇地發現神正逐步佔有他的全人。但願你篤信不疑,直到你一切的『己』,在你裏面完全被神自己所取代。只有這件事是真實的,且是永遠的安慰與自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找到神。(蓋恩夫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30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拾珍

棄絕己的道路

       在十四紀裏有個偉大的傳道人陶勒(John Tauler),他的見證滿有豐富屬靈的教訓。在一三三一年中經歷了他一生屬靈的大轉機,倘若那時,他不認識完全被棄絕自己的意義,或者不願意竭盡降卑與羞辱的苦杯,他便永遠不能認識完全被主悅納的意義了。在當時,有一個屬靈的團體「神的朋友」(The Friends of God)保存了有關他自己的見證。

       陶勒他自己宣稱,他要成為今世所能達到的最完全的傳道人。那著名德國的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大教堂(法國東北部),常在聚會前便擠滿了人,他們都渴望聽約翰.陶勒的講道。他向群眾所傳講的,就是完全向世界和向己死,還有他形容為「滅亡的智慧」(林前二6另譯),也必須降服在神的手中。

       那時他正當滔滔不絕地傳講這些信息時,在會眾中有一個人認識講員,他並未完全親自經歷過他所傳講的,陶勒的己生命一點都沒有死掉。這人是巴斯里(瑞士西北)的尼柯拉斯(Mcholas of Basle)是「神的朋友」中有屬靈分量的一位,是俄巴林的有名的敬虔愛主的聖徒,他更是滿有豐富的屬靈經歷和知識。

       當他聽完了他講道以後,說:「這位弟兄是非常可愛、溫柔、良善;但無論他具有怎樣豐富的聖經知識,但他對於屬神的事卻一無所知。」他聽完了陶勒的六次講道以後,在尼柯拉斯找到了一個機會與他有交通。

       他說:「陶勒弟兄!你必須死己(棄絕自己)!」這位斯特拉斯堡的有名講員說:「死己?你說的是甚麼意思呢?」第二天,尼柯拉斯又來對他說:「約翰.陶勒弟兄!你必須死己才能活。」陶勒便說:「你說的是甚麼意思?」尼柯拉斯回答說:「要學習與神同在,離開你那擁擠的教堂和那些稱讚你的會眾,及你在這城市裏的影響力;進入你的內室獨自一人,這樣你就必明白我的意思。」他率直的話起初確實的觸怒了陶勒,而他的氣憤正說明了尼柯拉斯的診斷,對他是何等的準確。

       陶勒經過了很長的時間才來到他的盡頭,但尼柯拉斯是一個滿有愛心與忍耐的屬靈教師。那「破碎」的過程是緩慢而痛苦的,但神為了祂永遠的目的,只要能將祂的僕人作成破碎倒空的器皿,「合乎主用」,祂不在乎時間的長短,也不顧惜祂僕人要遭遇何等的降卑與痛苦。

       陶勒覺得要聽從他朋友的勸告,於是他便離開他的教堂,遠離群眾,朋友們都把他當作是瘋了。但他獨自與神同在,從事一場最艱巨的爭戰──與那惡獸「己生命」的爭戰。

       他被撒但攻擊,裏面絕望,身體軟弱,因他的罪而破碎,虛度光陰,失去一切機會,他軟弱地躺在房間裏,被憂傷所擊倒。然後約翰.陶勒的己死了,他聽見有聲音對他說:「務要信靠神、要安息、要認識祂降世為人時,不但醫治病人的身體,也使他們的靈魂健壯。」

       然後,約翰.陶勒從死裏復活了。當他從昏暗中甦醒過來時,他全人、全身都充滿了新的能力;一度對他來說,那是黑暗的事物,如今卻光明透亮了。這條向著他的名望、力量、智慧、熱誠與口才,死己的道路,真是又長又痛苦。兩年之久,他走在完全死己的崎嶇路徑上,認識他的人都猜測他變成甚麼樣子了,又為他長期的靜默而覺得奇怪。

       一天陶勒便請尼柯拉斯來,當他聽完了他的經歷時說:「現在你有分於神的恩典了;你現在必能認識明白聖經,也必能將永生之道指示人了;如今你講一次道必勝過以往百次講道所結的果子。」

       人宣佈他將再有三天講道時,大教堂擠滿了長久期待他的信息的會眾。他上到高高的講臺,好使那一大群會眾都能看見他,也能聽見他。然後他禱告說:「哦!慈愛的永生神!若是出於你的旨意,求你賜給我當說的話,好使你的名能得著讚美與榮耀,並使眾人得著益處。」

       當眾人屏息靜候,等候聽他講道時,陶勒卻哭泣起來,他哭泣的聲音,在肅靜的大教堂中都清晰可聞。最後眾人不耐煩了,有一個人便發聲說:「先生!我們要等候多久呢?時候已晚了,若你不講道便讓我們回家去罷!」
這位已破碎了心的講員,卻禱告說:「我的主阿!如果是出於你的旨意,求你拿去我的哭泣,好讓我可以釋放這篇信息,以成全你的讚美與榮耀。但若不然,我便認定是你判定我尚未完全被置於羞辱中。親愛的主阿!成全你的旨意,在我這可憐的受造之物身上罷。」他只是不斷地哭泣著。

       然後他對吃驚的會眾說:「親愛的孩子們!我衷心向你們道歉,讓你們等候了這麼久,我卻一直哭泣無法說一句話。請你們為我禱告,求神幫助我;如果神給我恩典,我會儘快在下次補償你們的。」

       試看這是一幅怎樣的光景阿!講員哭泣著不說話,大群指望聽道的會眾,就辱罵著離去,說:「陶勒真的成為一個愚拙人了。」陶勒帶著破碎而降卑的靈離開了空的教堂,便步履蹣跚地走回修院他的朋友們那裏;他覺得他經歷再講道失敗的消息,被傳開後,必要成為全城的笑柄,他是徹底的失敗了。

       他自己的弟兄們便禁止他再講道,他們認為這段日子,他那些無意義的行動已使他失去常態,也使他的頭腦出了問題。

       當尼柯拉斯從巴斯里趕到時,便對他說:「振作起來罷!我親愛的弟兄!顯然你的好朋友(主)看見你裏面尚有一絲你未見察到己的驕傲,所以便把你被置於羞辱之中;不要輕看這十字架,要看之為是從神來的大祝福與恩惠。」

       尼柯拉斯建議陶勒在神面前安靜了五天,然後再請求向修士們講道;他們既允准了,於是陶勒講了一篇他們一生從未聽過的道;他們那樣的受感動,所以允許他再一次公開講道。

       在他首次失敗之後的三個禮拜,他再次站在講臺講道。他的講題是:「看哪!新郎來了,你們出來迎接祂!」他用一種新奇美妙的比喻,述說他如何從掙扎矛盾而進入極深的屬靈安息。他藉新婦的口說出他裏面的呼求:「親愛的主!我的良人,我在此應許你,要完全如你所願。來罷!無論是疾病或是康健、快樂或是痛苦、或甜或是苦、或冷或是熱,一切只要是出於你的旨意,我都甘心接受。我願意倒空己意,完全順服歸向你,只願你的旨意成全在這可憐不配的受造之物身上,從今時直到永遠。」

       他的信息那麼充滿了神的權能,以致在講道中間人仆倒在地如同已死,而陶勒怕下面還要發生甚麼事,便不得不提早結束他的信息。

       他曾走過完全被人棄絕的道路,如今他走在完全被神悅納的有福之道路上。雖然我們所能得著的間接轉述的講章很少,但那些渴慕神的人,仍然飢渴地讀它們;而那些讀過他講章的人,都能更認識主的話:「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十二24) (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8-30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靈修

靈歷隨筆(1)

       平日祈禱,常用「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之言。某日細讀以賽亞書第三十章二十至二十一節,不禁沉思者再。有上文「主雖然以艱難給你當餅,以困苦給你當水」的經過;乃是得下文「你的教師卻不再隱藏,你眼必看見你的教師;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的應許。艱難困苦,可以領我眼見我的教師,耳聽我的教師;豈非至樂麼?「主阿!願你使我樂意行走在你命定我的路中。」

       順服的路,行之似難,不行又不可。到底呢?順服一步,始能前進一步;不肯順服,終於一步不能走。於以知順服的路,似難而實易;不順服的路,似易而實難。

       凡行一事,惟求榮耀主的名以外,不應當有絲毫其他作用。虧缺主的榮耀,是我所常痛心的。偷竊主的榮耀,(即以榮耀歸於己)是我所最畏懼神的。惟求主的榮耀,是我所極盼望的。

       「神的眾子阿!你們要將榮耀能力,歸給耶和華,歸給耶和華。要將耶和華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祂。」(詩二十九1-2)

       「耶和華阿!榮耀不要歸與我們,不要歸與我們;要因你的慈愛和誠實歸在你的名下。」(詩一一五1)這是我所盼望於己得主的救恩,和為主作工諸弟兄姊妹的。

       「父阿!願你榮耀你的名。」(約十二25)這是我所切求於父神的。

       一看自己,不是驕傲,就是灰心。不看自己,惟獨仰望主,支取主十字架的死,使主的生顯明出來;不敢驕傲,也是無可驕傲;不致灰心,也是不能灰心了。

       怕不得祝福而始順服,不如因愛主而樂順服。受主特別管教而始順服,不如當主命令時而即順服。

       完全順服神的旨意,萬不能面面圓通,博得多人的同情;也未必能得著每一個屬靈的人贊同。「主阿!我不怕人不贊同,惟怕未明白主的旨意而有錯行;所以求主引導我。」

       主阿!我所喜悅的,若你不喜悅,求主除去。

       雖不願因順服主的旨意,致使多人生誤會--然而不能因慮人誤會,而不順服主的旨意。因順服主的旨意,在人情上能發生非常變故。身歷其境者,誠無不樂;惟局外人真不免代抱隱憂,或責不近人情。

       古昔先知,不但以口傳主的言;更是以身作預兆。讀以西結書至其以身作預兆,似代為其不堪。一轉念間,知其以身作預兆,乃是在於信主所言必要成就,而樂順服主命,否則也至不堪,後讀以西結書第二十四章十五至十八節不禁驚歎!肉身苦難,不算得苦難;人情所最不能堪者,能強忍耐,實在難!心傷自然淚流。一旦失去其心愛的伴侶,僅嘆息而淚不流,非從心裏順服主命者,就不能達到這個地步。

       誇己不可,誇人也不可。除了主十字架誇口以外,我總無誇口。

       己明知一己罪之所在,而在主前仍不肯承認時;實不敢向主有所傾吐。

       主耶穌因行神的旨意,引起親屬的疑評,家人的掣肘(可三20-21、31),乃是有「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看哪!我的母親、我的弟兄;凡遵行神的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可三33)這一些的話語,嘗設身處地以思,更驗之於平日經歷;耶穌的言,真慨哉!誠哉!每念及我的親屬骨肉朋友,尚未歸主;或已歸主,而不肯順服主;在我肺腑裏,也常有聲音說﹕「誰是我的……呢?」每聞,或見一個遵行神的旨意的人;也不期然而然的說﹕「這就是我的……了。」

       我不求離群索居,我卻樂離群索居。每當「惟主與我」的時候,實有一種說不出的恬靜清樂;「淒涼寂寞」四字,卻遠避了。

       願意自承己短,不願人加指責;就是用自己承認的方法,掩護自己的短處,深怕被人說出來,丟了自己的面子。若是有人忠告我,我一再反省,誠然是有;我就一面誠懇的謝那忠告我的人,一面也是深深在主裏面求潔淨。縱然所說的非實有其事,也當虛心領受,所謂無則加勉,我每逢想到在基督裏所認識的幾位弟兄姊妹,他們那一種謙卑柔和,樂意受人警勉,真是感動我。回想到自己不常得著人當面的責備,實在是我不謙卑、不甘心受教的憑據。

       「主阿!求你可憐我!賜我受教的耳朵,樂意受教的心。」(李淵如)
一九二四年十月《靈光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5 07: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