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2585|回复: 1
收起左侧

求财不求德、求富不求义——对国人春节期间宗教活动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井中蛙 于 2019-2-1 13:37 编辑

求财不求德、求富不求义——对国人春节期间宗教活动的思考

原创: 刘盐约

  (在表面上号称为无神论大国的中国,人们对宗教的需求异常旺盛,逢年过节的宗教活动非常频繁,但这不是信仰,顶多叫膜拜。)

  摘要:在中国这个所谓的无神论和唯物主义大国里有一个很反讽的现象,在这里你很难遇到真正纯粹的无神论者,反而你会看到人们对宗教的需求非常之大,人们参与宗教活动的热情非常之高昂,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更可以用火爆疯狂来形容。但在这背后却是一种非常俗世的功利追求之驱动,孔子讲“敬鬼神而远之”,在这里却是“拜鬼神而用之”……

     在春节期间有些报道值得关注——   在春节里,“抢烧头香”成为很多媒体报道的焦点。曾有一条题为“除夕夜至初一 全球寺庙被香客挤爆”的新闻占据了很多新闻网站的头条位置,我们看看报道呈现的若干镜头:“除夕夜,上海龙华寺涌入数万香客,人山人海,到处烟雾缭绕。大年三十、初一,众多信众前来上香祈福。”“西安万寿八仙宫人们排队抢烧头香,人头攒动。年三十晚上10点人们开始陆续来到万寿八仙宫排队,只等新年的钟声敲响开始抢烧新年的第一柱香,祈福好运。”“除夕夜12点没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附近的关帝庙已经是人山人海。”“澳门,大年三十除夕夜,不少善信都会到妈阁庙等候上‘头炷香’。”看来在春节期间中国人的宗教活动还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甚至进入了基督教国家。

   每年的正月初五是所谓的“财神爷”生日,这一天在中南武汉人们的宗教膜拜更是疯狂,因为那里有个归元寺,供奉的就是财神爷。多年前看了这么火爆场面的一位网友惊呆了,不禁叫道:“武汉人都疯了?这个是拜财神还是玩命呢?”我查了一下,这位网友还是在2010年的时候发出的如此惊叹,他描述(应该是取材自媒体的公开报道)道:“初四晚上7点钟左右,来自武汉三镇及远城区的近60万众香客陆续涌往位于武汉的归元寺,赶在初五零时零分点燃第一柱香,以敬香‘迎财神’的方式为虎年祈福,为自已祈求好运,祝福来年财运旺旺、幸福吉祥。”

    岁岁如此,年年相同。今年2月1日是正月初五,湖北人武汉人膜拜财神的火爆场面依然如故,我们能从今年媒体的报道标题可见一斑:“武汉数十万人拜财神场面壮观 黑压压一片都是香客”(南方网)、“初五数十万人拜财神 警方出动数千警力保平安”(中华网)、“武汉数十万香客拜财神 数千警力出动”(新浪网)、“数十万武汉市民拜财神 数千警力出动”(网易新闻)。

   除了春节期间的膜拜之外,还有其它逢年过节的节期或各种庙会日子,所有寺院道观都是人山人海香烟缭绕,功德箱里塞满了钞票,许愿池子里丢满了硬币。每个人焚香下跪的时候,都在心中祈福,希望所虔诚膜拜的神明能够为自己带来财富的通达、事业的好运和健康的庇佑。到庙里烧香祈福,这正是一般中国人的宗教活动之写照。

       可以这么说,中国虽然号称无神论和唯物主义大国,但从过年的风俗和活动看,普通中国人进行的宗教活动又是最为密集和最为活跃的,以至于你无法再说中国是一个无神论大国了。

       所谓中国是无神论大国的论调是很肤浅的,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其实中国人的骨子里是有着非常强烈的宗教需求的,不仅是普通的中国大众,也包括官场商圈娱乐界的精英人士们,要不然他们怎能会捧出一个众星捧月的“气功大师”王林来呢?!

当然,寺庙道观也从中找到了巨大的商机,信众膜拜神明的每一步都是要用银子铺路的。根据香客的需要,烧香也被划分出若干等级,并明码标价,“头柱香”甚至拍卖到数十万上百万。
因此中国的寺庙道观普遍肥得流油,地方政府也乐此不疲,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既扩大了内需又增加了税收,何乐不为呢? 在笔者老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想富先修庙。”在我老家有商人打通关系办理手续,盖了一座庙,花钱请五台山的法师来开光,然后大肆渲染该庙多么灵验,引得无数香客前来,于是嘛,钞票也纷至沓来……对此曾有智识人士撰文探讨一个尖锐的问题:“为什么教堂免费,而庙宇是高消费?”

观察中国人逢年过节频繁密集的也够虔诚的宗教活动,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膜拜,和基督徒的主日崇拜大为不同,具有民间宗教的典型特征,虽然没有明确的圣典、教义,却表现为非常复杂而精致的宗教礼仪。对此网上有专文提醒香客们“春节寺庙烧香的讲究 千万别弄错”,指导香客们如何进行膜拜,包括进门、迈腿、烧香、许愿等一系列举动的细节以及有关的宗教禁忌,以免冲撞了神佛影响了财运。   

在对这些宗教膜拜现象的观察中,笔者发现一般中国人(无论是上流社会还是民间社会)内心深处都普遍有着强烈的宗教需求,但其动机要么是出于消灾解难,要么是出于求取功利,要么两者兼而有之。因此这就塑造了中国人大大不同于西方人而别具特色的宗教诉求和宗教活动。

   连刘亚洲都注意到,西方的基督徒是每周定期去教堂,而且首先是去忏悔,然后走出教堂后去多行善事。而中国人可没那么多时间精力去每周进行,逢年过节意思一下膜拜一下疯狂一下就OK了,而且也不是来忏悔的,而是通过一些宗教仪式来求取利益的,佛祖也好其它神明也罢,不过是被贿赂被利用的工具罢了,就像在超市购物一样是可以换来换去的。
  
    一般中国人的宗教观念也压根和来世(不是佛道教说的来世,而是指超越此岸世界的彼岸世界)无关、和道德无关、当然也和责任担当无关。我们从来就没有见过有什么人去寺庙里忏悔自己的罪行,检讨自己的错失,反思自己为人道义上的欠缺,相反充满了浓厚的功利色彩和自我中心。因此寺庙和代表各色神明的各种偶像非常适合贪官奸商和无良明星的口味,因为这里并不要求他们悔改并建立德行。

   看日子到寺庙烧香膜拜以获取庇佑和功利,这正是一般中国人从事宗教活动的基本心理,在此我们也很难看到与传统的“天道”信仰有关。孔子讲过“敬鬼神而远之”,孔子至少有着敬畏的心,但一般国人已经失去了这种敬畏(天道)之心,反而是“拜鬼神而用之”。

    孔子对他那个时代的人慨道:“吾未见有好德如好色者也。”今天这个时代仍然如此,且越发严重,从孔子都如今,“天道”信仰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人们制造了无数的怪力乱神并加以顶礼膜拜,企图操控鬼神界为己服务,自以为聪明,却不知已然陷入魔鬼的网罗里。中国人的宗教世界充满各色鬼神,并且常常有求于各种巫术和大师;他们的心灵大门向这些黑暗权势敞开,沦为鬼神的奴仆还不自知。

  因此,我要说中国人的宗教诉求特征是——求财不求德、求富不求义,道德和品格是中国人宗教活动领域最大的精神空白,因此这些宗教活动无论多么频繁多么华丽多么火爆,都无助于道德的净化和精神层面的提升——包括对永恒的渴慕和对他者的关爱。

   再者,近年来火爆到近乎疯狂的烧香膜拜活动也折射出很多中国人心里充满了很深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希图借此宗教活动获得某种安慰和庇佑。在这个意义上说,宗教真是一种“精神鸦片”。

      其实我们的先人对今天基督徒所崇拜的那位独一真神并不陌生,早在春秋以前的中国古典文献里,常常可以看到中国的先人们对这位神的崇敬,他们称这位神为“昊天上帝”,他们认识到上帝是宇宙的主宰,是公义的审判者,他掌握着风雨、命运和生命,也管理着星辰、白昼和夜晚。虽然这种敬拜上帝的精神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化,但有关上帝的普遍启示在中国人的心里并没有完全熄灭。至今在中国民间这位神仍然被称为“老天爷”,他无形无影,虽在至高之处,却又隐隐地存在于每个人的良心之中。

       撒旦“这世界的神”不断在弄瞎人的心眼,而那位至高的上帝却已差遣他的独生儿子降世为人,为要把我们从罪恶里拯救出来。耶稣基督不仅要救我们脱离罪恶,并且要更新我们的生命,以使我们建立德行并行出爱的最高伦理。传统民间宗教已然无法提供有力的道德基石,唯一的出路在于回归到耶稣基督的天国福音里,从这里涌出生命的活水,从这里带出出最卓越的伦理,从这里构建最崇高的道德。  
  

https://mp.weixin.qq.com/s/mzimI5o5dAAKDuVqkWK0cw

发表于 2019-2-3 10: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雖然遠東宗教仍然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新教秩序恐怕是未來中國社會唯一合理堪用的民情秩序選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4 13: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