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436|回复: 3
收起左侧

[转]圣经啥意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30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火上冰 于 2018-11-30 06:57 编辑

圣经啥意思?转自网络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f2aa1801012zas.html
原文链接:https://biblicalstudies.org.uk/pdf/cbr/bible_bruce.pdf
作者:卜鲁斯 F. F. Bruce
来源:“What does it mean?” Christian Brethren Review 31, 32 (1982): 41-52.
翻译:鱼咖啡 fishcafe.3322.org  2009
CBR is Christian Brethren Review
本文目录
1.  开场白
2.  首要意义的解读、无缺漏的解读
3.  历史、地域、文学等因素
4.  预言的解读
5.  奥秘揭示文体
6.  比寓和寓表
7.  解经架构
(页41)卜鲁斯教授,在C.B.R.E.的圈子中,是无需介绍的了。曼彻斯特大学圣经鉴别与解经部Rylands荣誉教授,从1959年在位直到1978年退休。他写了无数关于圣经的书籍。以下的文章,原本是1980年6月在C.B.R.F.研讨会上的讲话。本文章讨论到解释圣经时的表面议题;晚一些,David Clines的文章会讨论更加深入的议题。
1.  开场白  PRELIMINARY REMARKS
圣经本来就不是一本谜语书。每一部分,本来是要给第一手的读者,让他们明白的。固然,他们有时候会觉得其中的信息难以接受,并投诉说它的意思不可能是表面看来的那样云云。但那可能是因为,它的意思是太过直白了。(你有时候会觉得:有一些对现代圣经翻译本的抗拒,是因为它们把直白的意义坦荡荡的摆出来;而老的翻译本里面的古老用语,却带着一种遥远的感觉。)
圣经是用人的语言写成的——神的话语,以男女老少的语言表达了。圣经里面的语言,对我们来说是外语;但对于原先的读者和听众,它不是外语。因为,大概在一百年前,人们常常强调----有时候甚至说得很夸张----曾把新约里的希腊文,形容为一种特别的“圣灵的语言”;而结果发现,它其实是一般老百姓的语言。原文里好一些的用语,被翻译到我们常用翻译本后,已经变得很中性化了;然而,这并不是它原来的语感。
有一个辩论已经进行很久了,人们仍然在辩论:到底什么是翻译圣经的最佳技巧呢。很多现代的翻译本,志在“生动对照 dynamic equivalence”的完美理念;换句话说,他们尝试让现代的读者,得到当初一样的语感,正如当初的希伯来文、雅兰文、或希腊文的读者所听到的。(页42)这是一个值得赞赏的理念,但是它往往是比想象中难作得多的;因为那些字句的语感,很依赖当时听众的观念、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例如,对诗篇的任何一种翻译,到底能不能让读者感受到,当初在耶路撒冷圣殿里参加献祭的敬拜者的感受呢,这是很有疑问的。这是超越了翻译的范畴的;即使是现代的以色列人或希腊人,读到希伯来圣经或古希腊文的新约,也不太会感受到第一世纪或更早的读者所感受到的。
一位学习圣经的人,若不能直接看希伯来文或希腊文,能用上两种翻译本是很有益处的—— 一种是较传统的翻译本,如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如和合本),它保留了原文的一些味道;另一种是较近代的翻译本,如New English Bible(如:现代中文译本、圣经新译本、新汉语译本、中文标准译本)。这样作,既可以感受到圣经历史和文化的遥远性、而又同时感受到它的道德震撼性、和属灵震撼性。(因为我是向学习圣经的人讲的,而不是向一般阅读圣经的人讲的,所以我没有提到简易的翻译本,比如是Good News Bible、或The Living Bible当代圣经。)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0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2.  首要意义的解读、无缺漏的解读  PRIMARY AND PLENARY INTERPRETATIONS



“啥意思?” 这个问提,可以有多种的含义。

·       它可以指“对我有何意义?今天有何意义?对我们有何意义?”

·       它也可以指“它第一次发表时有何意义?原作者或原来的读者,原本想要表达什么?它的原来读者,会如何理解它?

当我们发现了第二类的答案,(或后面三种的答案),我们就找到首要意义的解读了。我们若要发现它今天对我们的意义,我们就必须继续思考下去。然而,它今天对我们的意义,若要是有理据的话,它必须是源自于它的首要意义、它原来的解读。圣经无缺漏的含义,包含了它首要意义的解读、再加上以此为理据的衍生含义——就是在后来的世代里,对神子民的意义。



有人说,圣经无缺漏的解读,在教会里面,就像利率般的层叠;但是,在复合利率和本金之间,必须要有稳妥的关系。比如说,雅各在雅博渡口那里与一位神秘人相遇(创32:22-32),这个事件,连首要的意义都是不容易解读的。(页43)但它是雅各人生中经历神的重大事件。我们知道查尔斯.卫斯理有一首12节的诗歌——“摔跤雅各”——就是采用了这个典故。按匹艾克A. S. Peake的说法:“这个故事已经被填满了有深度的、属灵的关联意义了;以至于现代的读者,很难再找回原来的意义了。”(查尔斯.卫斯理的“来吧,神秘的路人”,是一个经典的例子。)



然而卫斯理的诗歌,其实是一个卓越的、无缺漏的解读的例子。如果雅各的经历,给他上了一课——而如果这一课,也就是保罗在多个世纪后所指的,自己的无能:“什麽时候软弱,什麽时候就刚强了”(林后12:10);那么,卫斯理在诗歌最后的部分里,就一语中的了:

“And when my all of strength shall fail,      当我尽力而失败,

I shall with the God-Man prevail.              靠着神人能奏凯。”



无缺漏的意义 plenary sense,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地方,有些经文所宣告的,不在于当时的直接背景里,而是在整本圣经里。在如此大的框架下,我们才能看到:该经文在渐进的启示里,所担当的角色。当新约的作者们应用旧约经文时,就特别的表现了这一点了。这种的应用,也不可以把经文的首要意义淡化掉;而首要的意义,它是表露了一种先例的概念,它也许会在个别的事件中表露出一个更广义的概念,让人在理解更完整的启示时,有所参考。



例如,保罗和彼得,引用了何西亚的预言:“本非我民的”成为了“我的民”、“素不蒙怜悯的”变成被怜悯了 (何2:23; 罗9:25, 26; 彼前2:10),把它应用在外邦人的被召。我们可以说,一种神的怜悯,曾在何西亚的本邦生活中体现出来、曾在以色列国中体现出来;而在福音时代中,又更广泛的被实施。



又或者,当看到马太在描述耶稣降生时,所应用的旧约经文,若我们看第一眼时会感到迷茫,(因为经文的原本意思是有所不同的);那么,当我们意会到,马太所反映的是:等候弥赛亚的民族所经历过的东西,要在弥赛亚本人身上找到意义。新约作者们是强调了:旧约是紧紧围绕着基督(弥赛亚)的----“众先知也为他作见证”(使10:43);而这个只是其中一种的强调方法。



3.  历史、地域、文学等因素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AND LITERARY FACTORS

圣经书卷是古代留下来的,无可避免的带着当时的历史背景。(页44)不单如此,他们还来自很广阔的年代范围;福音书、使徒书信,来自于第一世纪的希腊罗马世界;而他们常常引用的、较早的旧约书卷,对于第一世纪的人来说,那又是他们的远古了。圣经里的启示是渐进的,其中每一个时代的作品,都展望着未来的事情。而且,每一个时代的作品,都多少反映了它本身的文化背景。



那么,用较后的时代的标准,来论断较前时代的人的道德行为,是时代错位的。能考虑到这一点,虽然不会解决所有旧约里的“道德难题”,但它会很有帮助。例如,我们的主,以“不报复”的观念,来取代了“对等报复”的律例;祂是指着出埃及记21:23-25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而祂却无意去批判那些以牙还牙的古人们。而反过来,当“对等报复”的律例被颁布时,它原本是一种道德的进步,它限制了古代的报复行为:一命偿一命,不能再多;一眼偿一眼,不能再多。“对等报复”的律例,是在古代的近东被应用的;我们必须看到,它是取代了无限扩大的流血;我们不能用主耶稣所推荐给门徒的“不报复”,来评价它。



每一位到过圣地(以色列)的人,都感受到了它的地理情况和气候,这样对读经是很有帮助的。“像大磐石的影子在疲乏之地”,不只是一句让人容易记忆的句子,对于在犹太沙漠中享受过大磐石影子的人,这是更有意义的。而一些圣经地域的地理和气候的知识,所带来的益处,是远超过文艺上的作用的。这些因素,强而有力的影响了宗教信仰和风俗。当以色列人向着应许之地迈进时,他们被告知:那地与埃及是多么的不一样,而埃及是他们刚刚离开的地方。埃及的出产,是依靠尼罗河每年的水涨的,尼罗河也影响了埃及人的宗教和生活形态。而迦南地的出产,是依靠稳定的降雨的;而对巴力的整个敬拜原因,都是以此为根据的。所以,很重要的是,以色列人要尽早的知道,地里的出产,并不是依靠巴力的,而是依靠他们祖宗的神的——“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申11:10-12)以色列人对此学习的很慢,到了何西亚的时代,以色列的神还要批评这个国家“不知道是我给他五谷、新酒,和油”。(何2:8)(页45)而我们若想知道他们为何学得那么慢,我们就必须意识到:在很长的年代里,当地的天气历法,与对巴力的敬拜,是有密切的关系的。



再来另一个不同的例子,在启示录2到3章写给七个教会的信里面,有一些微妙的亮点,只有稍认识了那些教会所在的城市历史和城市象征以后,方能领会得到。



历史和地里的框架固然重要,但对于解经,更加关键的是圣经文献的文学特性。比如,一项很基本的解经原理,是认清诗词文体、和陈述文体的不同表达方式。大部分的圣经经文是以陈述的方式写的;但也有很多是用诗词写的——在传统上被称为“诗与歌”的书卷以外,也还有一些诗词。在陈述和叙述的文体里,也到处有诗词——比如是士师记5章的底波拉的歌、撒母耳下记1章的大卫吊约拿单的歌、撒母耳下记22章大卫感恩的歌。很多先知的预言也是用诗的形式写的;有很多耶稣的教导也是这样,在类同福音里和约翰福音里都有。诗词的用语,比陈述的用语更为形象化。对诗词中的比喻,强加字面的解读,无论在任何的文学里都是荒唐的;然而,人们曾试图这样的对待圣经里的诗词,并辩护说:字面的解读是更加尊重神的。



圣经的诗词里——尤其是旧约的,但也包括新约的——带着对联、重复的字母、重复的意思等特性,就好像我们的诗词里面有押韵一样。它们的对联parallelism有几种形态:

1/用不同的用语来重复同样的意思;

2/或者,一句正面的意思加一句反面的意思;

3/或者,一句话的某部分被重复,那部分的意思被强化、或被完善。

一位作者可以循着“同义对联synonymous parallelism”的规则来写一句话,然后用第二句新的用语来重复第一句的意思;但如果一位解经者坚持说:因为有两组不同的用语,就必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样,作者的意思就会被扭曲了。我知道有人坚持说:在旷野漂泊的日子里,神对待摩西的方式、与对待以色列人的方式是不同的;他们的根据就在 诗篇103:7

他使摩西知道他的法则,

叫以色列人晓得他的作为。

无可否认,神对待摩西的方式是很特别的,但我会引用民数记12:6-8,而不是诗篇103:7的同义对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0 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页46)还有另一个类似的错误,它使人误以为:先知对弥赛亚进耶路撒冷的预言,把弥赛亚描绘为坐在两只动物上面。“谦谦和和地骑著驴,就是骑著驴的驹子。”(撒迦利亚书9:9  A.V.译本)那里的“驹子”其实与“驴”是同义的,就好像诗篇72:1里“王的儿子”与前面一句里的“王”是同义的。



在圣经的文章中,正如其它的文章一样,其文体的断定是很重要;我们是按着相关文体的规则,来解读和处理它的;不论它是陈述、诗词、赞美或祈祷、历史、或带着道德教训、法律教训的比寓、或故事。



4.  预言的解读  PROPHETIC INTERPRETATION

很多圣经里的文学体裁,我们在别的文章里也会遇得到;而圣经里的预言——在旧约里尤其多——是我们在别处难以遇到的。



圣经预言会包括预测prediction,但它不限于预测。在分辨真假先知的准则中,其中一项简单的测试,是看看他的预测是否实现——“先知托耶和华的名说话,所说的若不成就,也无效验,这就是耶和华所未曾吩咐的”。(申18:22) 但即使“他说的奇事应验了”,他也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先知;如果他试图引诱听众,叫他们远离对真神的敬拜,那么“便要将他治死”。(申13:1-5) 当受欢迎的先知们,抵挡了耶利米的灾祸预测时,耶利米唯一有效的论据,就是邀请他们来观看,到底谁的预测得到实现。



然而,耶利米的一些预言,无法被听众如此的验证;比如说,他对“新盟约”的预言,就要等六个世纪后才会实现了。(耶31:31-34)即使是耶利米较为急切的预言,也不一定就会应验;假若人们听从了他的预言,并改正了错误,他所预言的灾祸就可能被收回了。(耶18:5-10)耶利米所预言的灾祸,并没有被收回,因为他的听众并没有悔改。但是约拿在尼尼微城所传讲的,其结果就较为可喜了。尼尼微城并没有在40后被毁灭——如约拿所宣布的——但这并不证明约拿是个假先知。实际上,约拿预先就断定他的宣布不会实现,他的宣布会有效的叫尼尼微人悔改,而神会宽恕他们。(页47)解经的人要记住一件事,很多旧约的预言,是有道德的前提的;如果说:“因为这个预言、或那个预言还未实现,所以它将来必然会实现,因为神是不会食言的”,这样的论点是不成立的。



圣经预言里的预测部分,对于书卷的定期,是很有帮助的。一个真的预言,是定期在所预言的事件之前的,但却不会在宣布预言的年代背景之前。所以,假若一位先知,因应古列王的迅速兴起,预测他将要征服巴比伦;那么,他的预言就可以被定期在那几年之间了。一个文献的定期——不论是否预言——对于解读的工作,是相当重要的。



有一些预言解经家,应用了“终极应验 apotelesmatic”的解经法则。根据Francis Bacon的话说:按这个法则,“预言……会在很多的时代里,冒出和萌生出应验来;虽然预言的高度完满的应验,是指着某一个时代的。” 这个“终极应验 apotelesmatic”的法则,有时候被当作一种工具,用来绕过预测和应验之间的落差。然而对解经来说,它还是有正面的贡献的;尤其是当我们考虑到新约对旧约预言的应用。



根据新约笔者的共识,旧约先知们的主导题目,是基督的来临和基督的工作。圣灵曾透过旧约的先知们说话,而根据彼得前书1:10-12,先知们自己也要去“查考和查询 search and inquire”,为要辨认出圣灵所指示的那位人物和出现的时代——圣灵是预先见证了“基督的受难、和接下来的荣耀”。然而彼得和他的读者们,就没有这个“辨认”的需要了:那位人物,他们已经认识了,就是耶稣;而应验的时代,就是现在。我们从另一处经文中引用彼得的话,可以肯定的宣告:整个福音的情节,是“正是先知……所说的”。(使2:16)



举例说,在申命记18:15-19里,神要兴起一位先知如摩西,这在新约里被辨认为耶稣——新约有两次是明确的说(使3:22,23; 7:37),还有几次的暗示。我们知道,在当时以色列的一些圈子里,人们期待着一位像摩西的先知,在末了的日子被兴起。但在经文的上下文中,这个预言似乎不是指着单一的人物。在那里,摩西告诉以色列人,当他们定居在迦南地后遇到新的事情时,他们必不要仿效邻国去求问交灵的人;当神要给他们指示时,神会兴起一位先知,透过先知说话。(页48)我们不难看到:这个应许,在旧约的历史里多次的重复应验,而又在耶稣的身上得到终极的应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0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新约的宣讲者和笔者们,当他们应用这个应许在耶稣身上时,他们到底有没有默许了以前那些局部的、预备性质的应验呢?也许他们是默许的,但我们无法肯定。



同样,当我们阅读以赛亚书40到66章,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章节,主要是指到未来的一些事情,关系到犹大支派的回归,和回归后的事情。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章节多次描绘到的,那位顺服的、受难的“仆人”;而当预言上下文所说的回归事宜应验时,这位“仆人”却仍然没有出现。但是在新约里,不但关于“仆人”的这些预言被应验在耶稣身上;这二十七整章的经文,都没有被解读为古列王时期的解放经过,而是基督救赎所带来的更伟大的解放。

·       以赛亚书40:3的“声音”,是耶稣的开路者约翰;

·       以赛亚书65:17和66:22的“新天新地”,标志着耶稣救赎工作的终局;而在这两头之间的一切,是关系到福音Gospel的;

·       以赛亚书52:7的登山之脚,是属于传福音者们的;

·       以赛亚书53:1的提问,是对不回转者的评论,尤其是指神整天伸手招呼的“那悖逆的百姓”(赛65:2);

·       而“素来没有访问神的”、现在要找到神的人(赛65:1),是踊跃接受救恩的外邦人。(罗10:15,16,20,21)



我们可以说——这是真确的——较早期的解放,预示了后来的解放;就如更早的出埃及的解放,也是同样的预示。然而,当他们将预言的终极解读,指向福音的宣讲时,到底有没有迹象显示:新约的著者们把以赛亚书40到66章,辨认为从巴比伦的解放、和有关的事宜呢?再一次,也许他们有,但我们无法肯定。



我们可以尽情的、衷心的接受基督信仰对旧约预言的解读——就是我们的主和使徒们所传的。但是,如果我们在他们的解读中,看到“终极应验”的法则时;我们却要小心,不要以为我们就可以在这些终极应验之后,继续推想出更多将来的应验。比如说,如果彼得在五旬节那一天,告诉他的听众,那一天圣灵的倾注,就是约珥书2:28-32的倾注;我们却不能说:约珥的预言,还会有更丰富的应验。没错,那一天圣灵的倾注并没有包罗一切“凡有血气的”人;但那一天开始的倾注,仍然在继续、在增加,它会一直继续,直到应许完满应验。(页49)严格来说,五旬节只有一个,正如只有一个受难星期五、只有一个复活日;但是,在这些不可重演的日子中,神的工作所带来的好处,我们是恒久受用的。



正如上面说过的,新约对旧约的解读,是一种独特的无缺漏的解读。然而,在无缺漏的解读、和首要意义的解读之间,是有一种基本的类比的。首要的意义,预示着无缺漏的完满意义;而它完满的意义,又反映着首要的意义。



5.  奥秘揭示文体  APOCALYPTIC LITERATURE

奥秘揭示文体,是所发展出来的一种特别的预言表述。顾名思义,它是用来“揭示”一直向人隐藏的知识,比如是外太空的奥秘;而在新约中的奥秘揭示文体,揭示了将来时代的奥秘。在圣经中主要的奥秘揭示例子,有但以理书里面的异象、和新约里的约翰启示录(这本书的希腊文书名apokalypsis,也成为了这种文体的称谓)。



在圣经里的这两卷奥秘揭示文献里,将来的事件已经被记录在一本天上的书里了,而其内容以某种方式向先知透露,而先知又向他的读者们揭示。所以,在但以理书11:2-12:4那位作解读的天使,要告知但以理未来的预测时,对但以理这样说:“我要将那录在真确书上的事告诉你”。(但10:21)而“耶稣基督的启示”,是神借着一本七印所封的书,以这个方式来赐下的,是透过“他的仆人约翰”告诉神的子民的。(启1:1; 5:7)



奥秘揭示的文体,运用大量的象征性语言,有时候它带有解释、有时候却没有解释。即使它带有解释,我们现今也照样会问说:这个解释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们会想到,启示录17:7-14里,兽的七个头和十个角,对其中自带的解释,我们就有很多种的解读了。特别是这本给约翰的启示录,被人们形容为“象征文学的复苏rebirth of images”;远古时代的象征物(像12章里的龙、妇人、和男孩子),在启示录中被重新应用,并被赋予新鲜的意义,以达到该书的目的。这种图画性的象征,有时候对我们来说是很陌生的,当要阐明它时,必须花上耐心的研究。



有时候,象征物的意义,已经遗失到无法寻回的地步了。也有很多的象征物,是取自于旧约的语言的,但不全是这样。启示录的目的,是要肯定基督的得胜——他自己的得胜、和他子民的得胜;若我们能记住这点,那么,耐心的研究还是会有成果的。(页50) 当基督信仰似乎要失败、似乎要被灭绝时,约翰的读者就要被激励,并相信羔羊的得胜——祂已经得胜了。正如羔羊已经得到了胜利,这些在艰难中的跟随者也能确信:他们也要得到胜利,乃“是因羔羊的血和(他们)自己所见证的道”。(启12:11)



6.  比寓和寓表  TYPOLOGY AND ALLEGORY

寓表,是圣经的历史中重复发生的事态——神作为的常态、和人类回应神的常态。圣经所描述的比寓中,最特出的莫过于“出埃及”、和与之有关的事件了。作为神释放人的第一个事例,它提供了一种语言和象征,在多个世纪后被应用在从巴比伦得释放的事件上、再过几个世纪后又用于基督所成功的救赎中。正如在出埃及的事件中,神“使海的深处变为赎民经过之路”,那么被虏巴比伦的人们,就可以确信“耶和华救赎的民必归回,歌唱来到锡安”。(赛51:10,11) 同样,新约的基督徒也被提醒:“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所以他们不要再用“恶毒、邪恶的酵”,而是用“诚实真正的无酵饼”来过节期。(林前5:7,8)



这里有一处值得注意的经文,在哥林多前书10:1-11中,以色列人的过红海、在旷野得到从天而降的粮食、从石头得到水喝,这些被比寓为基督徒的浸礼、和主的晚餐。(正如以色列人在旷野里的叛逆,没有因这些经历而得到赦免;基督徒若放纵行恶,他们的那些神性的经验,也是不会让他们得到赦免的)。对于那些旷野里的经历,保罗说是对他们有寓意的——换句话说,那些事件是要给他们警惕的——保罗又说:“写在经上,正是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10:11) 这种对旷野事件的应用,不是保罗独有的,而是早期基督徒的教师们共有的,希伯来3:7-4:11、和犹大书1:5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去接纳这样的“比寓typology”是一回事——这本来就是圣经经文的一部分;但是,去寻觅经文中的寓意,而不加以谨慎的辨认标准,又是另一回事了。一般所谓的“比寓”,很多其实是“寓表allegory”。(顺带一提,在传统的英文译本中,保罗在加拉太书4:21-31,以夏甲和撒拉的事件作为一个教训,并说那是一个“寓表”;其实保罗对“寓表”的定义,是我们所理解的“比寓”。)(页51)



在圣经里有一些地方,它的初衷显然是寓意性的allegorical——所说的是一件事,但所指的却是另一件事。当以西结(17:2-10)描述那只大鹰,牠折去了黎巴嫩香柏树尽尖的嫩枝;他所指的其实是巴比伦的尼布甲尼撒,他把约雅斤王虏去。后来,当以西结(19:2-9)描述一只母狮和她的幼师,他其实是指犹大的王族。明智的作法是,把寓意的解读allegorical interpretation,仅限于那些经文原意中明显是有寓意的经文。



而不智的是,把寓意的解读,扩张到旧约的历史叙述中、扩张到利未人的祭拜中,甚至扩张到使徒行传27章里保罗的渡海和触礁事件中(有人作过)。当你遇到以斯帖记的寓表:以斯帖寓表教会、亚哈随鲁王寓表主耶稣、末底改寓表圣灵;你需要抗辩说:“即使在寓表中,图画和实际之间,还是有一些道德上的共同点的。” 或者说,当有人问你:路得记3:12里“更近的亲属”是指什么呢?发问者的前提是:整个故事是寓意化的;而你可以这样的反问说:“更近的亲属所指的,除了你自己以外,还能是谁呢?”;你这样回答就会把他吓住了。对于任何要从事“寓表解经allegorical interpretation”的人,给他最好的建议是:“别作!”



7.  解经架构  INTERPRETATIVE FRAMEWORK

很多学习圣经的人,觉得需要一些总原则,用来分类和整理大多数的经文(要是不能涵盖所有经文的话)。应用这类架构性的概念、或解读的架构,也是很有帮助的;只要我们记住,它的目的是作为建筑工程的棚架工具,它并不是建筑物的本身结构。



比如说,“圣约神学”被推荐为这一类的架构。圣经里面本身的历史,是有一系列的约的,是神与人建立的约;这些被看作为神计划的层递施展。这些约的最先一个(以圣经本身的用语来说),是与挪亚所立的约。然而,一种为人熟知的圣约神学系统,构想出一个更早的约——与亚当订立的、很关键的“工作之约”。神的确是对亚当有所吩咐的,但并没有运用合约的常规形式。即使很多人觉得“亚当之约”对他们很有帮助;然而,这种观念也引起了非常多的麻烦——有的人可能记得19世纪初的一些争议:争论到亚当作为“约的领头federal headship”,到底主耶稣如何取代他,云云。(页52)



另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架构,把神启示的次序以一连串的“执行措施”来整理。“时代论”可以是无害的,只要我们记住:它是我们整理圣经经文的其中一种方便的工具,而不一定是神自己选择的法则。



比这两种更有兼顾性的整理概念,是“救恩历史论salvation history”。它把圣经的记录,看作为神拯救计划和应许的一个过程,在旧约的历史中越来越清晰的被表明,并在基督身上得到完满的实现。它跟踪圣经里救主(神儿子)的见证人,从第一位到最后一位;拯救的方法(信靠神);和拯救的继承人(神子民)。然而,作为一个整理的概念,救恩历史一样会被过度的运用,以致圣经里面一些重要的元素被忽略掉(比如是智慧书卷),因为不能把它们全部整理在这个概念之中。我们的分类系统是有用的,但它们都是不完全的。



若没有圣灵的光照,我们就无法恰当的欣赏圣经里面的见证了。作为信靠祂的读者,我们所得的圣灵光照,也许比当初的作者和听众来得暗淡——圣灵用了他们的语言作为启示的载体;但是,我们所得光照的性质却是一模一样的。圣灵的角色是见证基督,祂在圣经里是不畏余力的见证基督了。以基督为中心的圣经观,并不是外添的、也不是以寓表的方式解读出来的、或以别的人为方式解读出来的;当圣灵叫圣经的信息显得清晰,它的信息就是以基督为中心的。解释圣经的首要目的,就是要在圣经中得到对基督的见证。



《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奉献支持|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4-11-10 13: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