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
讲员: 戴绍曾牧师
十八世纪的英国,(那时还没有美国)有位青年名戴雅各,他就是戴德生的曾祖。在外国,同时代用同名名是可以的,也是常有的。JamesTarlor的名于八代之间已有六代出现。 戴德生的曾祖戴雅各JamesTarlor在他的时代,英国很乱。他虽然也到教会,但还未得救。约翰卫斯理和传道人到他的地方,都不受他欢迎,有时他甚至反对得很厉害,竟然准备烂蕃茄和坏鸡蛋,在开会时,目标向着传道人捣乱。某次,正当他站着瞄准时,忽然听见神的话,讲员讲约书亚记廿四章15节:“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他听了就掷出所携带的臭物,扰乱聚会;但神的话却铭刻在他心中。过了一段时间,当他结婚之日清晨,他想;今日结婚是我终身的大事,必须作好准备,于是就到田间安静思想。这节经文不断在他脑中,虽然极力想摆脱;可是欲罢不能,圣灵在他心里作工。最后,他跪在田间,接受耶稣基督作他个人救主。并对主说:“主啊!我现在真的说:“至于我和我家,我必定事奉耶和华。”婚礼的时间已到,他急忙回家更衣向着礼拜堂直跑;他的朋友见他来了,才鸣钟进行婚礼。礼毕茶会,没有讲道;他却站起来说:“今天婚礼我迟到,很对不起大家。”他继续说,他迟到的原因;新娘一听之下,气昏了,很不高兴地说:“他信了耶稣,难道我嫁的是个传道人?”,可是也无可奈何!戴雅各的心里一直祷告,求主让他的新娘早日接受主,同心事奉主;岂料他越祷告,她的心越刚硬。他问主:“主啊!你不是要我和我家事奉祢吗?为何她的心如此刚硬?”有一天他回家,觉得有点受不了,忽然抱起新娘到楼上卧室;用手压她,迫她跪下;自己也跪下,流泪祷告说:“主啊!这些日子我所求的是照着祢的话“全家要事奉祢,”如今全家还有一半不认识祢,求祢感动她,叫她早日认识祢。”这时,她也哭了;他以为手压她太重;原来她也在祷告,认罪祷告,接受主。 各位青年,今晚一开始,我就讲了这个见证,并非告诉你们一个新的布道方法。如果你也这样做,说不定会给太太打你一拳;这要视乎是否出于神的感动才好做。 十八世纪的英国,神作工,戴雅各和妻子接受耶稣;他们一生事奉主,他们的子孙,以至他们的曾孙一直在事奉主。 戴雅各的曾孙戴德生是我的曾祖,他生长在基督化的家庭,他父亲是个药剂师,母亲是虔诚的基督徒;在家常听见他父母的见证,他父亲常常在教会讲道。戴德生出了学校,在银行工作;那段日子,结交不良的少年,误入歧途;他心里痛苦,明知神要他走传道的道路,可是他爱世界。有一个假日,他进父亲书房看书,发现有些福音单张标题写着:“基督完成的工作。”他原想阅读的是故事。不料这个新鲜的题目吸引了他;他越读就越明白得救的真理:只要我们信他,接受他,不须我们付任何代价。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已经为我们预备救赎,使我们可与神和好,罪得赦免。原来就在这一天早晨,他在远处的母亲去探望亲戚;有了感动,就跪下为儿子禁食祷告,她心里得着平安,深信神必听祷告。同日,戴德生对妹妹说:“有件事我只告欣你,就是我今天得救了。”他还嘱咐妹妹别告诉任何人。过了几天,母亲回家,戴德生想告诉母亲,母亲却说:“我已经知道了。”“是妹妹说的吗?”“不是的,那天当我为你祷告时,深知神听了我的祷告;今天你亲自告诉我,我更加欢喜。” 过了不久,戴德生开始为中国有负担;其实,他的父亲早就有意到中国传福音,所以凡有关于中国题材的刊物必买。因此,家里有很多这样的资料。他从中发现到,每月有百万不认识耶稣的中国人离开世界,这个统计打动了他的心;他几乎受不住,觉得需到中国传福音。与此同时,他认识了一位很有音乐天份的女朋友;他想,若一同到中国去传福音,互相配搭,是很不错的,初谈此事,颇为顺利;有一天,女朋友对他说:“谈到我们俩的事,我父亲不反对,他很欢喜你;但是他觉得到中国去的观念要早日取消;传福音,当牧师,这很好;在英国也是一样;如果你坚持到中国去,我俩的婚事就不必再谈了。” 各位青年!面对这样的选择,怎么办呢?随着感情,是最容易的;而且按理,留在英国也是一样事奉主,也可一生事奉主。可是,神的呼召不是这样,不遵主旨意,就是妥协。鲍院长在早堂的聚会,一再的问:“我们为主到底撇下甚么?”你甘心放弃甚么?我们肯不肯为主的缘故这样作呢?相信当时戴德生心里有很大的挣扎;到中国去路途遥远崎岖;不如留在英国吧!各位青年!可能你的父母,你的先祖有机会听福音;乃因着一位英国的青年人,作了决定。女朋友可以不要,中国却不能不去;因为这是神的旨意。巴不得我们中间许多青年有相同的心志。 保罗说:“我活着为基督,我愿意为他撇下万有。”他在腓立比书三章说他把万事看作粪土,他的地位,背景,家庭,一切都愿放下,他爱主爱家。他说:“为了骨肉之亲,与主隔绝;若能叫他们可以得救,我也愿意。一个基督徒并非不爱家,但必须爱主过于一切。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