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锦囊(十一)
孩子又哭又闹虽然是常见的现象,但也是家庭和学校的困扰:不理他显得没爱心,要哄他别的事情就不能做了,该怎么取舍呢?
先来了解孩子以哭来解决问题的原因:
1、生病
2、想得到更多的注意
3、逃避责任或责备
4、受委屈不会表达
5、想得到东西或依赖不想自己解决问题
     
不同的原因当然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
1、生病的因素:查明原因、解决问题,不要让孩子的体力消耗在哭闹上。
2、想要得到老师更多的注意:孩子以“哭”的方式表达则不矛理会,但孩子有好的行为、乖顺、认真、负责、努力、和善、助人……时却要随时加以鼓励、赞美、肯定、惊叹,让孩子知道只要有正确的表达方式就能得到老师的注意。
3、逃避责任或责备:有些孩子知道即将受到处罚或明知自己理亏,便以哭闹的方式转移大人的焦点,使原本要受责备的反而能得到同情和安慰。所以这时不须劝孩子不要哭,等他哭完后,要坚持让孩子完成他该负的责任,免得让孩子认为用哭的方式逃避责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4、受委屈不会表达:如果孩子因为语言词汇较差,话语不完整,不得已而哭,老师可以慢慢问他原因并要求孩子重复说一次,然后再教导孩子“以后要用说的方式,老师才能帮你的忙呀!”
5、想得到东西或依赖不想自己解决问题:很多父母老师常不耐烦孩子哭闹,则随意依孩子的要求帮他做事,其实这只是把更大的问题留在以后处理,虽然得到暂时的安静,但孩子下次会以更大声、更长久的时间,哭到大人屈服为止,所以聪明的家长老师要坚持:不该花的钱绝不花,不该帮孩子忙的决不帮。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拉锯战,孩子知道父母的决心,自然会缩短哭闹的时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6-17 16:45:5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