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位在职的母亲,有两个女儿16岁和13岁;我正在经历儿女成长的不同阶段,遇到不少问题。在这里,我愿意将自己经验和体会跟大家分享。
1. 放下权威,尊重儿女
当儿女进入青少年期,他们渴望成长,渴望独立,再不会盲目服从。他们懂批评,甚至有反抗权威的倾向。父母应该了解他们,在某些事情上尊重他们,甚至让他们作主。比如:有关渡假的计划,我们便会一家人商议,让孩子有发表意见和表决的权利。至于她们外出和正常的社交活动,我们也会准许。切勿以为放下权威,子女便不尊重你,相反的,一个通情达理的父母更会得到孩子的尊敬。父母应该帮助子女成为一个独立自立的人,而父母在需要时才作出辅导和支持。
2. 接受子女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也让他们接受父母不是一个完美的人
那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儿女品学兼优,出人头地?但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态,往往给子女很大的压力;达不到父母要求的子女,往往低贬自我形象,失却自信。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长处和短处,就像我的两个女儿,无论性格、喜好、特长也各有不同,我们从不将她俩比较,只是接纳她们是一个独特的人,欣赏和帮助她们发挥长处,也提醒他们改善自己的缺点。深信自己被父母赞赏和接纳的子女,才能积极和自信地面对人生。
同样的,当子女渐长时,便会渐渐发觉从前所崇拜的父母,原来也有很多缺点,父母再不是他的英雄和偶像了。但这不重要,也就让孩子接受事实吧,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知道父母虽不完美,但永远是爱他们的。只有在爱里,大家才能彼此包容、彼此宽恕。
3. 彼此沟通,分享忧乐
现代社会生活紧张,父母出外工作,子女上学,回到家里都疲乏不堪,于是开着电视机呆坐。有些父母更忙得连与子女坐在一起的机会也没有,试问亲子如何沟通?所以我很珍惜与女儿共叙的时刻,她们每天放学,一放下书包便会迫不及待的诉说学校的情况,今日测验的成绩,同学间的趣事等。至于功课的压力,考试的担忧,也会一一倾诉。
有时温书太倦了,女儿便来到我跟前挨近撒娇说:「读书太辛苦,我不读书了。」我轻抚她:「不读算了,不读算了。」但不消一会儿,她又入书房埋首读书了。在这样不理性的对话中、轻抚中,她得到安慰,得到宣泄,感情也得到交流了。
子女已经踏入青少年阶段,已经了解较多事物,所以我们也会将我们的工作情况,遇到的困难,甚至我们的忧与乐,向女儿诉说。我觉得让子女多了解自己,是增进亲子关系很重要的一环。在这一方面,父母子女之间实应处于平等的地位,彼此倾诉,共享忧乐。
4.冲突起,要冷静处理
当子女小时,父母是纪律的制订者,执行者,甚至惩罚者;子女只会照父母的指示做,冲突是不会发生的。但当子女长大了,往往喜爱独断独行,就是行为有所偏差,或犯了错误时,也固执己见;父母出言相劝,他们便发脾气,言语间发生冲撞。
我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时真是愤怒莫名,但我尽量控制自己,只是语气严竣的责备几句,让她们知道自己太过分了。然后我便走开,让大家冷静下来,道理是说不清的,只会在语言上彼此伤害。跟着,我便会找机会和女儿单独相处,大家说出心中的不满,心平气和的分析事情,将问题解决。这样,在每次冲突中,我都加深对女儿的认识,在每次冲突后,我们的亲子关系便更密切。
5.以身作则,指导正确人生观
父母是子女的学习榜样,所以,要子女有责任心,父母便首先要负责任;要子女品行端正,父母便要检点言行。所谓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对子女有莫大影响。
我们常常借着和女儿一起读报或看电视,对某些事情作出讨论,就如待人或处事的态度,我们都会让女儿了解我们的做法。在耳濡目染中,女儿的言行也有我们的影子。另一方面,身为父母的,也应该察觉时代的转变,不应固执从前的一套;要时刻检讨,改进,不要做迂腐的一代,这样,两代关系才能拉近。
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才有温暖快乐的家庭。天下间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也没有不爱父母的子女,只有在爱里,大家才能彼此关怀,彼此安慰,彼此宽恕。要有相爱的人在其中,那才算是一个家。感谢神,赐我一个家,更赐给我两个可爱的女儿,让我伴着她们行走成长的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