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利亞的軟弱"應該算是神學家身上的達克效應. 類似解經其實是偏向講論以利亞在當時"應該"怎麽做,而不是忠實"解釋"以利亞的行為.
以利亞的行為確實是軟弱,但軟弱的原因卻是合理的.
這裏有兩個關鍵:
1.耶洗別所代表的敵神(敵基督)的屬靈勢力,仍然是有掌權的權柄,當耶洗別傳話給以利亞說你必要像你指使民眾殺死的那些祭司一樣的時候,她並不是在恐嚇或怒罵,而是在宣達審判,她真的相信自己有權柄,全國也確實都服在這權柄下. 耶和華是否定意要審判它,是否與其爭戰,以利亞都不知道,更何況以利亞根本不是以色列人.所以以利亞逃跑是各種考量綜合的結果,不能單單以"軟弱"的字義去解釋,它也包含了對耶和華揀選之工作(以色列人)的敬畏,和為人應有的謙卑順服在內. 以利亞的恐懼是謙卑和誠實帶來的,並非是信仰動搖帶來的.
2.以利亞之前已經在以色列民面前行了神跡,戰勝了假先知. 這是一個關鍵. 當耶和華吩咐以利亞去見亞哈的時候,只是讓他去告訴王要下雨了,終止饑荒,僅此而已. 以利亞可以自己選擇怎樣做,他完全可以見了亞哈后就回到他的基立溪,他的良善可以毫無破綻,吃烏鴉的供養到死. 然而一踏上故國,以利亞還是為耶和華大發熱心,召聚以色列民來看"鬥法",想讓他們的心歸回正途. 然而這一舉動其實是雙向的:以利亞的善流向了以色列人,以色列人的惡也流向了以利亞. 簡單說,通過以利亞這一無私的行為,他們一定程度上產生了責任共融. 這是傳道所無法避免的事,如同主基督死在十字架上一樣. 不擔當罪孽,就不能拯救. 所以以利亞在這一行為之後,他不再像基立溪時一樣完全的聖潔堅固,因為他把自己的門向以色列人打開了,而因着以色列人的罪,魔鬼開始找到裂隙可以攻擊以利亞,這些都是在屬靈中隱秘發生的事. 所以以利亞無法剛強的站在耶洗別面前,他要逃跑,他的誠實給予他智慧明白屬靈的光景變化(雖然逃跑時還不那麽清晰),他想要逃出去再去尋求耶和華的話.
當到羅騰樹的時候,以利亞已經完全察覺理解了這幾天發生的事,於是他對自己的渺小力量感到嘆息,他認為自己肯定不如在他之前的先知. 所以他呼求神,神立即差遣天使幫助他,因為他為耶和華發熱心在以色列民面前行的事,是神沒有吩咐他,他卻憑着愛心信心去行的,是大蒙神喜悅的. 所以即使他因此有了必然的失敗,神也必定幫助他重新堅固. 也因為以利亞一生持守潔淨又火熱的愛心和信心,所以才得以不見死而被接升天,正如同主耶穌所說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