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阵子「举目」杂志志登了一篇基督徒都感到兴趣的文章:「我为什么长不大?」提出这个问题的弟兄,自称是个混混基督徒,提出他的反面见证。他曾经对主努力追求,但是经过了生活上的挫折,对信仰生出失望,他说出了一句令人忧心的话:「将来在天国,我也不求什么奖赏,只要拿个小板凳在门口看门就好了。」这种想法并不是特例、是个普遍的现象。回想一下我们属灵成长的经过,信主时非常兴奋,经历了自己的生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也立志一生跟随主到底。可是经过了一些生活上的挫折、与信心上的考验。我们才发现当一个基督徒并不是如想象中的容易,我们开始产生了疑惑。圣经中应许的丰盛的生命,我怎么尝不到呢?有的弟兄姊妹更因此感到灰心,信仰在原地踏步、甚至走回头路。这种失望的情绪,源自于我们对救恩片面的了解。我们在信主的过程中听到了很多美丽的应许:「信耶稣上天堂、信耶稣得平安喜乐。」却不太强调,信耶稣的人也要背起十字架来跟随主。所以我们对称义的信息耳熟能详、对成圣的教导却较不熟悉。甚至有人以为称义就是得救的全部,信主了就等着将来上天堂。这是一个对救恩的误解。只留在称义的地位,却未活出成圣生命的基督徒是十分可惜的。称义与成圣是基督徒经历拯救的两个过程,到底成圣的道路是不是基督徒都要走的?还是只是部分愿意追求的人才去走。罗马书第六到八章,就是讲到成圣的主题。
基督徒在成长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个常见的问题。为什么我还会犯罪?主对我的救恩会不会因为我犯罪而离开我。这是个让许多基督徒感到疑惑、甚至有点羞愧的问题。我们常听到有不信主的朋友问,你信了基督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如果我们与原来不信主的时候一样,原来我们自私自利、现在信主了还是一样。原来与人勾心斗角,信主了之后还是如此、原来贪爱罪恶、信主了丝毫不改变。那别人就会责问我们:如果没有什么差别,为什么要信主?这是每一个基督徒应该问自己的问题?信仰在我们的生命中产生了什么冲击。我对罪的态度,有了什么改变?甚至有的不信主的人讽刺基督徒,基督徒就是一群不断认罪、认完了又犯罪的人。我们面对这样的批评,如何解释呢?他们是说出了部分的事实。基督徒的一生一直在面对罪的引诱,也一直在为自己所犯的罪认罪。但是这是不是虚伪呢?还是这是成圣道路中必要经过的过程?让我们从罗马书第六章一起来看这个问题。
不可仍在罪中
这样,怎么说呢?我们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显多么? 2 断乎不可!我们在罪上死了的人岂可仍在罪中活着呢?
保罗在这里提到这个问题,似乎是在回答一些挑战因信称义的人的提问,因为他们误解了因信称义的意思,把神的恩典当作可以继续犯罪的保证。在第五章最后,保罗说:「只是罪在那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有人就误解成:反正救恩是神白白赐下的恩典,神能赦免一切的罪,罪犯得越多,神的恩典就越多。有这种想法是不明白恩典的目的,是错误的想法。恩典的目的不是叫我们放胆的去犯罪,而是叫我们脱离罪的生活,成为神所要求的圣洁的子民。
这里的仍在罪中动词是现在时态,是继续保持犯罪的生活形态,住在罪里面的意思。这里的经文不是处理基督徒是否可能会犯罪的问题,而是讨论一个基督徒是否应该继续留在罪中。一个把犯罪当成个人生活的常态的基督徒,是不正常的、是不应该的。保罗问:「我们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显多么?」答案是斩钉截铁的:「断乎不可!」绝对不行,有这样想法的人、滥用神恩典。背离了因信称义的道理。可能有人误解了恩典的真意,会滥用神的恩典,但是我们必需知道,神禁止我们有这种「赖恩犯罪」的心态。而且我相信真正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不应该有这种想法。我们不是拿着赦罪的恩典当作保障,继续安心的犯罪下去。而是愿意靠着主的力量,一步一步的远离罪、渐渐的活出更像主耶稣的生命。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跌倒、又站起来的过程中走完人生的道路。
为什么不能继续犯罪呢?因为我们的喜爱犯罪的生命已经与主同钉在十字架、已经死了。怎么可能一个在罪里死了的人,却仍然喜爱在罪里生活。这是矛盾的,是不合理的。我们现在活着的生命是从主里领受的新生命。这个新生命与留在罪中、贪爱罪恶的生命是不相合的。我们既然已经信主、从主领受了一个新生命,就不能表面上说一套,实际上做一套。成为一个表里不一的人。
主对我们信靠祂的人的期待是:要我们过成圣的生活。成圣与称义是紧接在一起的,走成圣的道路不是个选择,而是必要的。我们既然已经罪得赦免、脱离了主的愤怒、不再定罪的命运中。我们理所当然要活出与称义地位相称的生活。称义只是免了我们的罪债、与罪咎,是地位上的得救,在我们信主时已经做成了。成圣则是脱离罪对我们控制的力量,是生命实质的改变,是需要我们每一天靠主赐下的力量,一起成就的。
成圣生活的根基就是,与主联合,在死的形状上与主联合,在活的形状上也与主联合。旧的我与主同死,并能让我们活出主所赐的新生命来。也就是对罪死、对主活。这是整个走成圣道路的基础。我们接下来就要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向着罪死
「3 岂不知我们这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洗归入他的死吗? 4 所以,我们借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借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5 我们若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
保罗在第二节提到「我们在罪上死了」ESV圣经翻成we died to sin 也就是向罪死。我们是怎么样向罪死的呢?以下有四节经文是保罗所提到的「与主同死」相关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与主同死的意义、特别注意它们的时态。第三节:「我们这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洗归入他的死。」受洗归入死是过去式,也就是过去一次成就的动作。我们因信称义的人,过去在受洗时就已经归入主的死了。主在两千年前已经为我们而死。我们则借着洗礼表示我们也与他同死。第四节:「我们借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埋葬是过去式,我们借着洗礼表明自己与主同死、也与主一同埋葬了。第五节:「我们若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这里的「若」翻成「既然」会更好,因为作者认为假设与事实相符。与他联合是完成式是指已经完成的动作,从他们接受基督以来,一直到说话的当时,他们一直都是与主的死联合、并与主的复活联合。第六节:「我们的旧人和他同钉十字架。」这是过去式,表示我们与主同钉十字架,是在我们的旧人,在我们信主时,就已经与主同钉死,这是早已一次做成的事。这四节经文所提到的是都是同一件事,动词时态不是过去式就是完成式。表示我们一个信主的人,既然已经因信得到称义的地位,与主同死就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不是我们将来才要努力完成的事。这里保罗所说的与主同死、与主同活,是特别强调自己,已经站在与主的生命发生联合的地位上,不是讲基督徒的生活已经全然不再犯罪。不要误解保罗的意思。这几节经文中清楚的描述了,基督徒在得称义上已经得到的地位,我们的罪在基督里已经被赦免,我们的身份是一个已经与主同死的人。先讲地位上与主同死同活、然后再讲生活中实际活出所站的地位。我们既有这样的身份,就要活出与身份相称的行为。这是保罗警惕基督徒的用意。
客观主观的死
主的被钉十字架是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发生的事,祂在十字架上代替了我们接受了罪的刑罚,满足了神公义的要求。而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出生。怎能说与主同死呢?是的,虽然我们还没有出生,罪还没有犯。但是主耶稣在那个时候,已经为我们被钉在十字架上。连我今天所犯的罪也为我承担了。他不是为自己的罪,而是为了我们的罪。我们的罪在那个时候就已经被钉在十字架上。主为我被钉死,是基督在历史中客观所成就的救赎之工。而我们今天相信主、认罪悔改、是让这个客观的救赎之恩,在我们身上发生主观的效用。主的死与复活是过去的事,不是主在我信祂时才为我而死,当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那个时刻,我们的罪就与祂一起被钉了。但是与主联合的经历,却是在我们信主时才发生在我们身上。在我接受救恩时,我才主观的认识到主是为我死、我已经与主同死了。我们借着信靠主耶稣、认罪悔改,并接受洗礼,象征与主同死、也就是在死的形状上与主联合。当我们浸入水里之后,从水里出来,象征与主同复活,得到了属灵的新生命,在复活的形状上与主联合。洗礼表明的意义就是与主联合,也就是与主同死、与主同活。接受洗礼只不过是借着外在的仪式,表明自己与主联合。
过去主为我们客观地完成的救赎之工,今天成为我们主观的经历。基督在历史上客观的代死,帮助我们明白自己已经蒙主救赎的地位。我们还要主观的认定,自己的罪已经在十字架上被主赎清了。我们如果不认清楚主所为我们成就的这一切,就会在自己是否已经得称义,是否自己已经是与主同死的问题上,摇摆不定。既然知道自己已经得到了称义的地位,自己的旧人已经与主同钉十字架。我们就真要活出一个向罪死的生活来。耶稣为我而死的恩典,既然已经临到了我的身上,从此我也愿意继续走成圣的道路,活出与主联合的生命。这就是为什么保罗在这里教训每一个基督徒,先要明白自己在主里的地位。我们不再是一个属罪的人,毫无抗拒能力地向罪活着,我们乃是一个新造的人,是与基督同死同活。摆在我们前面的道路很清楚,我们今后努力的目标,就是活出成圣的生活。不要疑惑自己称义的地位、不要看到困难就走回头路。乃是义无反顾地走成圣的道路到底。保罗借着肯定他们现在拥有的地位,警告他们不要做出与称义的地位不合的事,继续留在罪中生活。也就是保罗当时所指责的「赖恩犯罪」的事。
向罪死的生活
「6 因为知道我们的旧人和他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 7 因为已死的人是脱离了罪。」
我们再来看当我们认定自己已经与主同死,会在我们行为产生何种影响?向着罪死,表示罪在我的身上再也没有权势。 「我们的旧人和他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旧人是什么,也就是原本在我们不信主时,不服神的命令、习惯活在罪中的生命。也就是我们从亚当遗传下来的控制我们,让我们贪爱犯罪的本性。在我们未信主时,这个罪性辖制着我。我想要脱离它也无从脱离。当我接受主耶稣,知道了我们的旧人原来已经与主一同钉在十字架。那个被钉死的旧人,不能再来控制我们,我们心中有圣灵在管制我们。那是不是说我们不再犯罪了呢?并不是的,我们信主之后,内心仍然有残余的罪性,只要我们还活着,生命之中就有肉体存在。我们的肉体就是人性当中软弱无能,容易被罪所引诱的部分。我们要终其一生,靠着圣灵与我们心中的私欲继续争战。但是我们不再像以前一样,陷在罪中无法自拔,乃是可以靠着圣灵的力量,脱离罪的辖制。罪虽然还会来引诱我们,但是我们却不是它的奴隶,因为我们的身份已经不同了。我们是属基督的,是活在基督的权柄底下。向罪死的意思,最主要就是知道我们可以不再受罪的辖制。我们有了新的主人,就是主耶稣。我们已经换主人了,原来的主人不能再管我,我应该听新主人的话。这不单是理智上的认知,更是一个意志上的决定。是我们向魔鬼势力的宣告,也是我们对主的忠心的誓约。
成圣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我们努力付出代价,对付肉体的情欲。我们也深知自己力量的有限,如果不靠圣灵的帮助,我们必然会常常跌到。然而我们不该留恋罪中的生活。因为我们对着罪,是已经死了。已死的人,不再对罪有兴趣。不管它再怎么诡计多端的引诱我们,我们要深深明白自己对着罪已经死了。就如已经结婚的人,就应该心如止水,不该对婚姻之外的花花世界,再抱着任何的幻想。虽然有时我们会软弱跌到,我们不要以为自己是没有希望的。好像以为罪的权势又把我们从主的手中夺走了。只要我们坚守信心住在主里面,撒旦的权势不能伤害我们。
有一个故事可以让我们明白从罪的权势中挣扎的痛苦。有一位帮助人福音戒毒的刘民和牧师,他曾经是深陷毒瘾的人。青少年时期的他混迹香港黑道,十五岁开始吸毒,他原本以为吸毒可以带给他快乐和满足。但是很快地他就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他二十五岁那年,在一场帮派斗殴中身受重伤,对方以摔碎的酒瓶,硬生生地锯断他的脚跟。在医院的病床边,母亲在苦口婆心地叮咛:「回头吧!只有爱,才能化解仇恨。」他深感后悔、立志前往香港的晨曦岛接受福音戒毒。在岛上,毒品来源断绝,身边只有圣经、还有靠神。在戒毒过程中,他受到了身心激烈的痛苦,对一个依赖毒品已经十年的人来说,没有毒品,犹如断水断粮。在晨曦岛上,没有退路,他必须独自承受所有药物戒断的生理反应,如呕吐、焦虑、哭号等。曾经好几次受不了毒品的诱惑,从新步上老路。为了坚持戒毒的决心,他曾经把自己绑在房间里,可是毒瘾一发作,他又破窗而出去找毒品。他形容自己戒毒时的心情,对自己万念俱灰,毫无活下去的意志。
毒瘾最可怕的不是「生理依赖」而是「心理依赖」,生理的依赖可以随着时间而减低。而心理依赖才是最难戒断的部分,它往往跟随吸毒者一辈子,让他们戒了又吸,凭着自己完全无能为力。刘民和在毒瘾发作时,有一个弟兄到他的床前告诉他「耶稣爱你」。刘民和却问他:「跟我讲这个有什么用?这里有没有烟?有没有酒?」弟兄摇摇头。犯瘾时,他唯一的依靠是祷告。开始时他他认为:祷告是在跟「空气」讲话、是自我安慰。慢慢地他和开始感受到神的同在,试着跟神说话,并从圣经中领会神的语言。他也开始学习诚实与爱人,并且改变生活中的恶习。一段时间之后,他终于戒断了体内的药瘾,更重要的是他戒除了心中的毒。
一个被罪所控制的人,就是如同有毒瘾的人一样,受罪的辖制、无法自拔。若要脱离罪的捆绑,就要像戒毒那样,需要一个彻底的改变、全新的开始。罪在人的生命中也是如此,罪侵蚀了我们的生命,摧毁了我们的生活,破坏了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从罪中得释放,靠着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的,唯一得到救赎的途径,就是靠主耶稣的宝血来赎回我们。这就是为什我们需要信靠主耶稣,让受制于罪的旧人与主同死,才有可能活出新的生命。
一个吸毒的人戒毒之后,他还必须面对生活中的考验。基督徒也是一样,当我们脱离了罪的捆绑之后,当神拯救了我们、赐给我们新生命之后,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需要每天去面对新的生活。不要以为我们脱离了罪的捆绑之后,就自然不会再受罪的引诱,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我们在信主之前,犯罪不太会成我们太注意的事,因为我们原本就活在罪的控制底下,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但是,当我们信主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心中圣灵与情欲激烈地征战。魔鬼仍然会借着我们的肉体引诱我们再去犯罪。就如同戒毒后仍然有的身心反应,当我们决志信主,向着罪死的时候,我们的身份已经不同了。过去我们只有被罪牵着鼻子跑,是罪的奴隶。如今则能够靠着主所赐的力量,对罪说不、不再走回头路。与主同死同活,不单是只有远离罪的决心,我们还需要靠着神,竭尽全力去打这场属灵的征战。这就是基督徒向着罪死后,所要面对的考验。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另一个主题就是,向罪死的人,应该如何活?让我们来看以下几节经文。
向着主活
「我们若是与基督同死,就信必与他同活。9 因为知道基督既从死里复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他的主了。10 他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他活是向神活着。11 这样,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
我们向着罪死,目的是什么?是要让我们向着主活。也就是让旧人与主同死、并活出主所赐的新生命来。圣经中哪里提到该怎么活?第二节说得很清楚:「我们在罪上死了的人,岂可仍在罪中活着呢?」答案是不可能。在罪中活着是与我们已经有的得救身份不合的。既然已经向罪死,就绝对不该再活在罪中。那应该如何活呢?第四节告诉我们:「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借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就是要活出新的生命。如同主耶稣从死里复活,显出来父神的荣耀的大能。我们与主复活联合的人,也要同样经历这种大能。叫我们厌弃从前不信主时贪爱罪恶的生命,靠着基督从死里复活的能力,活出新生命的样式。这新生命与我们过去习惯性地在罪中的生活是水火不容的。因为我们已经与主联合,我们的生命已经改变了,不能再继续活在罪中,让主担忧。有一句话许多基督徒常常记在心中,就是What will Jesus Do?主耶稣会怎么做?我们不是与主同活吗?那些肮脏污秽的事,我们做的时候能够平安吗?当我们犯罪,心中的圣灵会警告我们。这就是我们已经重生的记号。当我们知道圣灵与我们同在,我们就提醒自己WWJD。既然耶稣与我同活,我就不能放任自己,再去过罪中的生活。
请再看第八节:「我们若是与基督同死,就信必与他同活。」这里的「若」也可翻做「既然」。如今既然我们已经与主同死,就相信必然要与主同活。与主同活的基础,是建立在先与主同死的上面。先死了才能生,不愿与主同死,就不可能与主同活。我们应当明白新生命的样式,不是出于我们自己的改变,而是出于重生得救的生命。没有重生就不可能有基督所赐的生命,旧人不被钉死,我们没有办法凭着自己脱离罪的辖制。没有与主同死、与主同活也就完全不可能。基督徒所传的福音是先信靠耶稣,再追求行为的改变。神对我们的拯救是先赦免我们的罪、赐给我们新生命、再要求我们过成圣的生活。没有生命的改变,行为上的修养只不过是表面功夫,不能真的救我们。基督徒活在世上的生命已经改变,不再是为自己而活。保罗在腓立比书2:21说:「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 加拉太书2:20说:「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 因为我们已经与主的生命相连,我们不再为着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活。这就是主所赐给我们的新生命。
让我们再来看第9-11节:「因为知道基督既从死里复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他的主了。10他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他活是向神活着。这样,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第六章有相当多的新名词,我们要了解其中的相似之处,和其中的差别。 「向着罪死」和「与主同死、同活」再和「看自己是死的、看自己是活的」有什么差别?向着罪死是表明自己在罪面前已死,与罪脱离了关系,罪不再能来辖制我。与主同活,是指主观的经历,在生活中活出与主同在的生命来,也就是称义之后,所走的成圣的过程。 「看自己是死的、看自己是活的」是何意?这句话中有一个字「看」,就是「算作」的意思。我们对罪把自己算做是死的,对神算作是活的。这句话更强调的是效法基督向罪死、向神活。我们主观的认定自己与基督的生命联合,也是向罪死、向神活。基督是如何向罪死?他向罪死,不是因着自己的罪受死,而是为了代偿我们的罪,成了罪的样式,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他从死里复活显明他不受罪与死的势力的管辖。对于罪的权势来说已,祂经死了,罪在祂的身上没有辖制的力量。我们对着罪,也是效法基督,看自己是已经死的人,不再受罪恶权势的管辖。 「看」这个字动词时态是现在式命令语气。也就是说保罗要我们持续不断的,在罪上认定自己是已经与主同死;在神面前,却认定自己与主同活。既是认定,也就是信心的表现,可见我们在成圣的过程中,还是要靠着对神的信心,仰望神赐下的能力。同时也要知道成圣的道路不是一步到位、有许多的困难、诱惑、挑战,我们是一步一步,渐渐的活出圣洁的生活、越来越像主。向着罪死,是我们死,不是罪。罪仍然活跃在世界上,它不会放过我们,它时时想找机会在我们身上击败我们。我们一生当中仍然会经历罪的诱惑。当诱惑来的时候,我们不必再像以前不信主时一样,当它的俘虏。任它宰割、无法自拔。乃是可以向罪说:「对不起!我不是受你管辖的了。对你我已经死了,我再也不会向你有任何的屈服!」
在罪面前看自己死了,在神的面前,却看自己是活的。这是我们信主的人所深信的事实、也是我们一生道路的根基。我们不是靠着自己的力量战胜罪,若不是靠着神的力量,我们是战胜不了的。当罪的引诱来的时候,财富、情欲、享受、名利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是心动呢?还是我们愿意对它说说:「我已经向罪死了,不要再来干扰我了。」我们现在乃是活在神的面前,与基督同活。我们活着的目标不是做罪的奴仆、服事它。而是做神的奴仆,凡是讨他的喜悦。
让我们再回到开头的那篇文章「我为什么长不大?」的作者,事实上他是一位对主非常认真的基督徒。只不过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神给他的的考验。他曾经下定决心好好服事主,但是主给他的考验让他害怕。他曾做出献身的祷告说:「主啊,我愿意将自己当做活祭献给你,让你做我生命的主。主啊,我将我前面的道路交托在你手中,求你亲自带领」,当他祷告完了,还没想清楚祷告真正的意思。甚至他自己都忘记了自己做过的祷告。但神却记得,祂都比我们更认真地对待我们的祷告。在有一次的特会上,讲员呼召愿意为主献身做传道人的基督徒。这位作者当时稀里糊涂地上去响应了呼召,并且做了献身的祷告。事后他有点后悔,就自我安慰:「反正也没讲什么时候献身,等五十岁以后再做传道人也不晚。」不到半年,他就开始经历旷野漂流的日子,而神的管教也开始一个一个的临到。他想自己不过是个信主不久的人,主却要他经历背十字架跟随主的挑战,而他还没有准备好。主对他的期待这么高,他受不了。退到旷野,心中麻木,在教会游荡。想着还是当一个混混基督徒吧,不要太积极、不要太热心。事实上主没有放过他,主记得他对主所发出的心愿。这些考验也正是主磨练他成长的过程。这位作者诚实地写出他心中的挣扎,虽然不知道他后来的结果如何。我相信他会有这种成长的挣扎,最后一定会在主里得到属灵的复兴。
成圣的过程不是一条平坦的道路。很多的人在困难之前就退却了,以为信主只不过是寻求一个心灵安慰罢了,不要信的这么累。但是主却要我们,向着罪死、向着主活。与主同死、与主同活。神期待我们每一个基督徒都走上成圣的道路,不是只停在仅仅得救的阶段。这对我们来说应该不算是苛求。我们在这条道路上迟疑不前,表示我们对这个世界,还有一些事是难以舍下的。成圣生活的基础,就是认定自己已经与主同死、同复活。罪不再是我的主人,主耶稣才是。我不是仍然活在罪的里面,受它的辖制,我乃是或在基督的里面,单单顺服主。
结论
如果有人再来问你,你信主之前与现在有什么不一样?你会如何回答呢?我参加主日聚会了,我更爱听基督教音乐了、我有困难的时候会祷告了。这些只是表面的改变。我们是否经历更深的改变呢?我们是否知道圣灵在我们心中动工,圣灵感动我们亲近主、爱读主的话语、愿意对弟兄姊妹付出关爱、我不再喜欢享受罪中之乐、在犯罪之后感受到圣灵的责备呢?如果你有这些经历,你就是主观的经验到,与主同死、与主同活的事实了。我们是属神的、圣灵住在我们里面,神不会放过我们。他要一步一步的带领我们往前走,直到见主面的日子。
一个月前离开世界的中华福音神学院前院长林道亮牧师,在服侍主将近八十年后,以九十九高龄被主接去。他一生诲人不倦,最常听到他的话就是:基督徒不能停在信耶稣上天堂的想法,要努力追求得胜的生命。他常常在上课时唱一首歌:「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 」(提前4:7-8)
他一直到离世的前十几天都还在教会讲道。直到他跌倒、住进医院。他的书桌上,还放着打开的圣经、翻到启示录、写了一半的讲章。这篇讲道他用不到了,但是如他所期待的,他要为主传道直到倒下来为止。弟兄姊妹们我们是否认定了自己是已经向着罪死、向着主活。我们是不是愿意与主同死、与主同活。活出主所期待我们活出的成圣的生命、有一天我们多能在天上见到主,得到祂赏赐给我们的荣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