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1-21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该书——第二章(续)
贰.第二个预言——七月二十一日(二1~9)
一.先知再次鼓励百姓,确保耶和华与他们同在(二1~5)
约一个月后,即犹太历七月二十一日,换算成现代的日期大概是十月十七日,这时间恰逢犹太人三大节期中的第三个节期——住棚节。住棚节的另一个名称叫“收藏节”(参考出埃及记廿三16),这是收割五谷、果实等农作之后,准备过冬的时候。住棚节对以色列人来说是欢喜的节期,因为这节期有连续长达七天的时间可庆祝。
毫无疑问,在这样一个机会,许多人必然要到圣殿的区域,去看看重建恢复工作已经进行到什么阶段。面对着微弱的进展,人的消极本性会暴露出来,瞧他们在这里做什么!与所罗门所建造的旧圣殿相比,这简直是不象样的建筑物!而这种情形对那些反对把重建摆在第一位的人,将会是很得意的日子:不开始这项工程不是比制造这种简陋的建筑要好些吗?
当时在场的人当中,可能还有一小部份的人是在主前五八六年之前被掳到巴比伦去当奴隶者,因为这一年巴比伦皇帝尼布甲尼撒将耶路撒冷城摧毁,并且烧毁了圣殿。现在距离他们返乡回来,再加上经过了长达二十年荒废的时间,总共已经过了七十年时间,这些健在的老人还记得孩提时代见过耶路撒冷圣殿堂皇美丽的盛况。有些解经家认为哈该自己就见过圣殿,如果这个假设成立,此时哈该的年纪应该也不小了。
第二、第三节先知哈该再次转达了神的信息给这些犹太人领袖和返乡的以色列人。神透过先知哈该用反问的话来提醒以色列人,神要他们回想从前耶路撒冷圣殿辉煌的样子。所有以色列人都会听过长辈口中所述说耶路撒冷圣殿之荣耀景况,因为圣殿就是整个以色列民族最为骄傲的建筑和信仰中心。即使没有亲眼看过,也会从长辈的口传中分享这份荣耀。现今神要让他们知道,不论过去的圣殿多么富丽堂皇,他现在要让重建的圣殿胜过以前所罗门王时代的圣殿,新的圣殿比以前的圣殿还要美丽、荣耀。
但要注意的是,在第四节这里,先知哈该并不是说神要求他们重现所罗门王时代所建造的圣殿之美,因为现今无论财力、人力,都不能和所罗门那个时代相提并论。神是在鼓励以色列人,不要因为现在能力有限,就自卑起来,这是不需要的。因为神看的并不是外表的美,而是看内心是否真的尊崇神为生命的主,这点才是最重要的事。而一个真正以敬畏神的心在敬拜神的人,必定会体会的到神与之同在的力量。
第五节可能是因为以色列人心中有不安、害怕。他们的不安可能与他们确实没有能力将圣殿盖得像所罗门王时代那样美轮美奂。如果我们看当年所罗门王建造耶路撒冷圣殿所花费的金钱,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别的不用说,单单是建筑工人就有三万名劳工、七万名搬运工、八万名在山上凿取石头的工人,另外三千三百名工头,这些人加起来就多达十八万三千三百名(参考列王纪上五13—16)。
而当时从巴比伦返乡回来的以色列人总人口数,并没有那样多。根据尼希米记第七章六十六节的记载,返乡的总人数也不过是四万二千三百六十名,加上男女仆人七千三百三十七名、男女歌手二百四十五名,共计是四万九千九百四十二名。这么多人全部加起来,也只不过是所罗门王时代建造圣殿工人的三分之一。
另外,所罗门王时代的整座圣殿内部都是用金子贴的,连地板也是用金子铺贴的,要怎么比(参考列王纪上六22、30)?这也是为什么巴比伦皇帝尼布甲尼撒会下命令用火焚烧圣殿,就是为了要拿铺在圣殿里装饰用的金子。虽然他们要返乡的时候,波斯帝国皇帝曾将当年巴比伦帝国从圣殿搜刮的所有一切财宝都归还给返乡的以色列人,但那只不过是敬拜用的器具罢了。即使有许多其它附加的财宝,也不能与当年所罗门王建造圣殿时的花费相比。因此,先知哈该一再鼓励他们要勇敢,不要害怕。因为神会与他们同在,帮助他们、带领他们。
神这样对当时的领袖说话,今天神的话也同样对着我们说。神拣选我们成为他福音的仆人,即使在今天这种非常艰难的环境中,福音事工很难传开,但我们不要泄气,也不要气馁,除非我们不是神所要拣选的仆人,或是我们不想遵从神的旨意行事。否则,不论是多么困难,我们深信只要有神的同在,所有这些困境都将会顺利化解。
二.将来圣殿的荣美更胜旧时(二6~9)
第六节先知哈该传出的信息很清楚,表示神不久就会有惊人的动作,就是会有地震发生,并且地震将会连续不断地出现。经文所说的地震是真会发生,或只是比喻而已,还不能确定。
第七节也是比较难理解的地方,大地震出现之后,引发许多国家的人民将他们的财宝都带到耶路撒冷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地震为什么会造成财富这样转移呢?这点也不清楚。
然而这个预言的一般用意是清楚的:现在建造中的圣殿,有一天必将比以前的更加荣华。也许先知暗示,将来有一天,以色列将要再恢复成为一个富强的帝国,正像在大卫和所罗门的时代那样,从其他国家的财富将源源流入他们的国家。在这一部分信息中,我们开始看见先知的预言如何把现在和将来交织在一起。
第八节是在回应第七节所提到的圣殿之荣耀。所谓“金银都是我的”,这句话表明人间看为最贵重的东西,每一样都是神所赏赐的。是神赏赐的,神也有权收回。当以色列人忘记神的救恩时,神会将他们认为最可作为倚靠的财物收回去,这样,人就会变成一无所有。
第九节可说是神对以色列人的应许,神要恢复耶路撒冷城的荣光,神向他们保证将来(千禧年)圣殿的荣耀,会比从前任何的圣殿都大。其实,这节可说是在预言未来以色列国将会再次像大卫王时代那样,有着辉煌的帝国,让邻近许多国家、民族来接近。除了荣耀外,神也应许将来有平安。
其实我们若是从以西结书第四十至四十三章来看,就会发现先知以西结异象中的耶路撒冷圣殿,并不会比所罗门时代所建造起来的圣殿还要美丽、堂皇。反而是到了耶稣基督时代的大希律王时,在他手中扩建了耶路撒冷圣殿,不但比所罗门王时代所建造的圣殿要大出三倍,而且装潢之美,让耶稣基督的门徒看了都惊叹不已(参考马可福音十三1)。
但我们知道,先知哈该这信息对他那时代的以色列人是个极大的鼓舞,要他们赶紧将神的圣殿重建起来。因为圣殿若是没有重建,还让它继续荒废着,那就将来的圣殿也不会有荣耀的。要有未来的盼望,就必须现在着手开始做。这个原则对于今天的教会也是一样。
叁.第三个预言——九月二十四日(二10~19)
一.圣殿荒废以来,献在祭坛上的供物一直都是不洁的(二10~14)
第三个预言是在九月二十四日宣讲的。哈该书的特别之处,就是将时间准确地记录下来,并且这个“九月二十四日”在短短一段经文中,就出现了三次。依照第十八节的记载,就在这一天作为他们破土兴建圣殿基础的日子。这个时间离上次他们回应神的信息决定要动工重建圣殿时间之“六月二十四日”(一章15节),已经过了三个月时间。就在这个时候,神的话又再次临到哈该,要他传讲给以色列人听。神吩咐百姓向祭司们提出两个问题:
(1)若有人用衣襟兜圣肉,这衣襟挨着别的食物,便算为圣吗?祭司正确地答道:“不算为圣。”
所谓“圣肉”是指“分别为圣的祭肉”,也就是献祭用的肉。祭司会用他的衣服包着这块要献祭的肉,然后将之带到祭坛献祭给神。如果祭司用来包祭肉的衣服接触到其它的物品,包括饼、汤、酒等等,是否这些被碰到、触摸到的东西也会因此而成为“圣物”?对此,祭司的回答是:“不算为圣。”与圣肉接触的东西应当圣洁,但是包圣肉的衣服不具备神圣性。
(2)若有人因摸死尸染了污秽,然后挨着这些食物,这些食物算污秽吗?祭司正确地答道:“必算污秽。”
祭司的工作是主持献祭的礼仪。因此,祭司必须要有洁净的身心,不能随便。如果祭司接触到不洁净的东西,特别是死去的尸体,如果没有经过洁净礼仪处理过,他又接触到其它的东西,就会连带他所接触的东西也被污染了。因此,祭司们回答很清楚:“会的”,与不洁的人接触的任何东西都算为不洁。
换句话讲就是:“一个人圣洁;不会使任何其它人或物变得圣洁;但一个人污秽了,却会使别人污秽。”或者用另一个方法表达:“工作和敬拜不能洗净罪孽,但罪孽却能玷污工作和敬拜。”
第十四节耶和华提醒百姓,虽然他们都在从事着圣工,即建造圣殿,但是圣洁并不自动地就成为他们的一部分。即使他们从事的圣工是尊荣的,他们还必须一直注意他们道德方面的正直。在另外一方面,如果他们变得堕落了,那么他们道德上的腐败,却必定要污秽他们正在建立中的圣殿的纯正和圣洁。“他们在坛上所献的”显然指流亡者刚回来时所筑的坛(见以斯拉记三2),圣坛肯定不能洁净崇拜者不圣洁的行为。
当我们从事着任何善工时,很容易会以为工作的成绩将多少能够遮掩我们生活中的不完全,但神在这里指出:礼仪的正直必须与道德上的正直并行,我们不能因着为神工作,就可以放弃道德的正直;如果我们这样做了,我们就确实地损害了我们所从事的“侍奉”。
二.在圣殿的根基奠下之前,百姓仍受物资缺乏之苦(二15~17)
先知哈该要这些返乡的以色列人以重建圣殿之前的景象,与开始重建之后会发生的情景作比较。他们在开始重修圣殿以前,地已不再出产五谷和酒,农作物遭旱风、霉烂和冰雹破坏,而使生活陷入了困境,原因就是圣殿的重修工程迟迟没有展开。圣殿的荒废正说明了这些返乡以色列人不再注意神在他生命中的重要性,以致神责罚他们,使他们丧失一切农作物,受尽苦楚。尽管有灾害,百姓也从来没有把它们与灵命上的健康联系起来,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要悔改转向神。所以,先知以一种极强的语气要他们去思想。
第十六至十七节是在重复描述第一章九至十一节所提起过的经历,他们受到干旱的侵袭,不但收成没有如所期盼的,而且是比所期盼得到的还要少,原因是没有得到神的赐福。当他们把神摆在一边,不尊崇神为他们生命的主宰时,换来的结果就是神忿怒的回应。神的回应是用“旱风、霉烂、冰雹”攻击以色列人所栽种的一切农作物,使他们所期盼的收成都落空了。
这时,他们才开始很认真地想起先知哈该传出神的信息,并且表示愿意听从先知哈该的劝勉。
三.他们若重兴修圣殿的工程,耶和华必祝福他们(二18~19)
这些返乡的以色列人在庆祝住棚节等节期活动过后,终于有了反应,表示要积极重建圣殿的工作。因此,就在九月二十四日这一天,他们开始动工建造圣殿的工程。这一天在先知哈该的眼中看为是非常重要的一天,他要以色列人注意这一天,因为这一天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分界岭;这一天之前,是他们陷入困境的时代,农作物收成相当不好,使他们陷入生活的困境,原因是神不与他们同在。但在这一天之后,他们即将开始有新的现象出现,因为神将与他们同在,他们会开始看到神的赐福临到。
值得注意的是:先知哈该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是犹太历的“九月二十四日”,换算成现代历就是十二月中旬左右,正值冬天;谷种现在还在地里,葡萄树、无花果树、石榴树、橄榄树这些果树都还没有开花,看不出有什么可能性,没有人敢保证这些果树或是农作物是否会结出果实。
但是哈该的见解完全不同,凭着绝对的信念和勇气,哈该预言即将到来的大丰收。神既然给他信息,就必定会给他确信的保证。这保证就是要让以色列人明确知道:“从今日起,我必赐福与你们。”现在正是冬天,再过三个月,就会看到在神赐福之下,农作物有了好收成。先知哈该很明确地表示一定会有神的赐福。他不是说“也许”,也不是说“可能”,而是说“从今日起”。这是过完冬天马上就会知道的事,是确切的保证。
肆.第四个预言——九月二十四日(二20~23)
有关外邦国度的倾覆和弥赛亚国度的建立等应许,使百姓得鼓励。
这里再次提到确切的日期,就是在大流士统治的第二年九月二十四日,这一天也是以色列人重建圣殿殿基的日子。同样是这一天,神的话临到先知哈该。
第廿一节,神要先知哈该将他的信息传给带以色列人回故乡的所罗巴伯,主要的用意就是要让所罗巴伯知道,他将负起重建圣殿的责任,以及带领以色列人恢复昔日神与他们同在光辉的日子。
第廿二节让我们看到,神将要在人类的历史中显出他的权威,神就是历史的主宰。以色列人出埃及时,神怎样用红海来颠覆当时最坚强有力的埃及精锐部队,同样在未来的日子里,神也要用这种方法来颠覆万国的军队,神要亲自为以色列人争战。这样的信息对刚从巴比伦返回重建家园的以色列人来说,真是一大鼓励。
第廿三节经文对以色列人的领袖所罗巴伯来说,有着很不一样的感受,因为先知哈该说神看所罗巴伯是“仆人”。通常这个词只用在先知的身上,除非有很特别的对象,如巴比伦帝国的皇帝尼布甲尼撒被神呼召成为神的“仆人”(参考耶利米书廿五9)。现在神将所罗巴伯看为“仆人”,表示所罗巴伯在神眼中有很不一样的身分。
所罗巴伯是耶和华所拣选的,正如神拣选大卫一般,神要树立所罗巴伯作为他的仆人和“印”(神权柄的记号)。这印是至高权柄的标志,也是神恩待选民的保证。古代社会用“印章戒指”表示权威,或是证明身份之用。这样,所罗巴伯被神拣选成为有权威的人,意思就是他将成为统治者,掌管返国后的以色列人。尽管所罗巴伯不被人称为君王,然而宝座永远是从大卫的家中建立的,所以以色列人仍视他为以色列民族从被掳归回后的君王。
所罗巴伯在这里预表主耶稣基督,是弥赛亚的代表,要实现神救赎的计划。神将倾覆毁灭世上的外邦列国,所罗巴伯的后裔——耶稣基督要在“那日”成为以全权统管宇宙万有的至高君王,建立基督的千禧年国度。
(哈该书完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