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009|回复: 0
收起左侧

淺談憂鬱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3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淺談憂鬱症
巴奈
http://www.fcc.org.tw/
邁入二十一世紀資訊爆炸E世代的同時,每個人的腳步愈發急促;E世代的青少年在升學壓力、同儕關係、家庭問題等影響下,常有失眠及恐慌、憂鬱、易怒、壓力、壓抑等情緒表現。
一、什麼是憂鬱症
憂鬱症,也被稱為「心的感冒」,是常見的疾病。但往往因為自己忽略或一般人錯與「精神病」相提並論而不敢承認,因而錯失及早治癒的良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等的研究中發現,引發青少年憂鬱症的原因包括生物因素、體質遺傳因素、生活壓力事件與青少年本身的心理因素。有較高自殺傾向的,通常也是有犯罪、藥物濫用、受虐待、被疏忽、家庭溝通不良等問題的青少年;研究顯示,經常經驗到嚴重絕望感與疏離感的青少年,七成以上有憂鬱的現象。兒童時期的生活挫折,在兒童及成人憂鬱症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當青少年在學業上退步,或人際關係受挫(例如與朋友吵架、和女友或男友分手、和家人衝突),甚至少數有特別情況的青少年(例如同性戀、性別認同障礙),都很容易有疏離感而導致憂鬱。
多數罹患憂鬱症的青少年,或多或少在言語、行動上流露蛛絲馬跡,例如覺得「我沒什麼未來」、「生活不可能好起來了」;嚴重的絕望感更會出現「活著不值得」、「我不會再煩你了」、「沒有我,你們會過的更好」、「我很希望一覺就不再醒來」。所以,當青少年突然寫信、把心愛的東西送走、告訴朋友師長很絕望、想放棄的感覺、有自傷的行為、對藥物或武器的來源突然感興趣等狀況,就有可能走入自我毀滅的歧途。
憂鬱症的痛楚是令人難以揣測的,當患者在描述他們的症狀時,會出現兩種極端。有些人會說嚴重痛苦到想死;有些人會描述是一種情緒上的麻木不仁,好像他們已經死了;也有人形容自己同時活在兩種極端狀況下。而「痛苦」是最準確的說法。
二、如何幫助憂鬱症患者
憂鬱症患者就如同一般人,即便在痛苦中,他們的信心仍可以經歷到更新。以下是幫助憂鬱症患者的步驟:
第一、要了解憂鬱症的經驗
當某人說到「憂鬱」時,千萬不要假設你已經了解箇中滋味,不要由自己的經歷去體會這個辭彙的意思,它們可能會擁有相似的意思,也可能不會。所以,只要認真聆聽,你將會聽到痛苦、恐懼、無望、對未來的恐慌、恐怖、靜默的嘶吼。
第二、仔細分辨生理和屬靈的症狀
1. 對令人震驚痛苦的描述,最好當作生理的徵兆,經歷痛苦當然不是罪。另外一些身體的徵兆,包括睡眠問題、體重改變、疲憊不堪、以及專注的問題。
2. 若感到毫無價值、極端、或不適當的罪疚感,這些是最明顯的靈命問題。罪疚感本身不是罪,它是內心和良知的外在表露,若是違背了神的話,就必須先認罪,可以透過神的話來矯正。認識罪必須伴隨認識神赦免的大愛,當我們緊緊抓住赦罪的愛時,才能理解為什麼聖經認為悔改是通往自由釋放的道路,而非定罪;若認識罪會壓傷人,那麼它所壓傷的是我們的驕傲,而非我們這個人;青少年需要知道站立在神面前,是因為基督的義,而非自己的義,是因為基督獻祭的本質。
3. 有些想死的念頭或自殺的意念,可能是希望解除痛苦或充滿自憐和驕傲,可以透過神的話來開導。
4. 利用確據檢核表找出問題幫助青少年改變這些想法。
第三、這種分辨會幫助我們專注在心靈的議題上
1. 服事憂鬱症患者要以憐憫做開始,他們的經歷聽起來就像是一種心靈的折磨,他們會感到非常孤獨,甚至與神隔離。要按照合乎聖經的方式幫助他們,親近他們,與哀哭的人同哭(羅十二15),祈求神的拯救(林後一9-11),用鼓勵的話帶領青少年轉向基督,讓基督成為他們在痛苦中的盼望。
2. 可以直接問憂鬱症患者,希望如何幫助他認識神?例如花時間陪伴、一起禱告、一起整理自己的房間、一起讀詩篇、讀古老的詩歌給他們聽、一起散步、做運動等。
3. 在憂鬱症期間,會有許多其他的心靈議題浮現出來:憤怒、律法主義、不信、對他人缺乏愛心等,也就是說身體症狀考驗著我們的心靈問題,當憂鬱症患者願意根據聖經原則來處理這些議題,他就能在信靠順服中成長。
第四、如果憂鬱帶來極端的痛苦,可以考慮使用藥物治療,以減輕痛苦
醫藥治療可能有助於減輕或除去憂鬱症引發的身體症狀,但需注意:
1. 如果青少年已經在服用藥物了,不要做任何改變,除非他正經歷有害或不舒服的副作用。若服用藥物後有更多困擾,建議患者向醫生請教。
2. 若該藥物帶來好處且無副作用,則需要專注在屬靈的鼓勵上,幫助他在信心、順服和盼望上成長。
3. 若他在信心和順服中成長,可能要建議他去和醫生討論用藥問題。若藥物沒有幫助,就沒理由繼續服用;若藥物剛開始有幫助,如果他背後的屬靈問題也同獲解決,則可考慮停藥,但必須徵得醫生的同意。
4. 有些醫生可能會建議逐步減量,直到停用。過程中,若患者的症狀又強烈浮現,就可以再回到先前的用藥量,等過些時候再停用。
5. 若青少年正在考慮開始用藥,可建議他一起禱告求問上帝,教導他關於自己和上帝的關係,讓青少年在困境中可以因信而有成長。
結論
平安是一種最穩定的心理狀態,但卻需要經過千錘百鍊才能得到,是現代人最缺乏、也最渴求的。基督徒單憑自己,無法承擔憂鬱的折磨。舊約中約伯的故事,說出憂鬱症患者的痛苦與絕望之情:「我沒有平安,得不到安息;我的煩惱沒有止境?」(伯三26)。幸好基督徒有上帝同行,如哥林多後書三章4-5節:「我們因基督所以在上帝面前才有這樣的信心。並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什麼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上帝。」
------------------------------------------------------------------
參考資料:
1.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網站
2. 《都是腦神經惹的禍?》作者Edward T. Wetch/ 譯者 魏孝娥/ 華神出版/ P.124-13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2-6 07: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