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2-4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耶利米书——第四十六章(续)
捌·针对外邦诸国的预言(四六~五一)
这段经文是用诗体写成的,耶利米以诗般言词,美妙地发出有关毁灭和审判的警告。他发出了针对九个国家的预言,包括埃及、非利士、摩押、亚扪、以东、大马色、亚拉伯(基达和夏琐)、以拦和巴比伦。这些国家是按地理形势列出,即由西至东。在主题上,这些预言紧接第二十五章13节。它们在耶路撒冷被毁后便应验了。巴比伦将被毁灭,变得荒凉,以色列则被复兴。虽然有些学者假定先有重建,随后巴比伦被推翻,但是这关于巴比伦的预言可能已经应验了。玛代的兴起记录在第五十一章1至24节。
一·针对埃及的预言(四六)
四六1~12 第四十六章是一首有关埃及的诗歌,由此展开一系列讲述外邦列国的预言。第一节开场白就说“耶和华论列国的话”,这句话已经说明了往后六章的内容都是与以色列民族邻近国家有关系的事。
第二节提到埃及国王尼哥,他是主前第六一〇至五九五年统治埃及的国王。根据历史的记载,埃及国王尼哥是在主前六〇五年,也就是巴比伦帝国皇帝尼布甲尼撒上任的第一年,尼哥国王想要恢复古埃及的荣耀,当他得知亚述已经被巴比伦打垮,清楚知道真正的危险就是巴比伦帝国。且那年又是新皇帝尼布甲尼撒上任,于是,他就赶紧率领大军准备去攻打巴比伦帝国的军队,主要目的就是要取代亚述帝国在巴勒斯坦的统治权。
经文说到有一队军队已预备随时上阵应战,随后却兵败如山倒。这军队就是埃及军队,而它主要由雇佣兵组成,包括古实人、吕彼亚人和路德族。但就在主前六〇五年迦基米施一役,埃及被巴比伦帝国打败了,这一败也结束了长久以来埃及帝国想要在巴勒斯坦称霸和统治整个中东地区的野心,也同时改变了整个巴勒斯坦政治版图,巴比伦帝国才是真正的统治者。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巴比伦兴起之后取代了亚述,成为统辖以色列整个民族十二支派的原因。
迦基米施,和合本用“伯拉河”,该处位于幼发拉底河的北边,军事地位重要,不但巴比伦帝国想占据,埃及也想占有该处,连犹大也担心此处被巴比伦帝国占有,因此,正在进行宗教改革的约西亚王就率兵去阻止埃及出兵,结果反而被尼哥王所杀,犹大不但兵败,且还赔上了大笔金钱,多达银子三千四百公斤,黄金三十四公斤(参考列王纪下廿三28-33)。
第一首诗歌就是从第三节直到第十二节。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只要是上帝出手惩罚,即使是最伟大的国家也会灭亡,就算是有最坚强的军队也是枉然。第三至四节,这两节是描述埃及指挥官发出命令的声音,清楚显示埃及将领要出兵攻打巴比伦帝国。将这两节比较第七和八节,就会看到埃及军队雄壮、威武的情景。诗人用“尼罗河涨发,像江河之水翻腾”,以及“涨发遮盖遍地”这样的词句来表达,说明了此次尼哥国王出兵攻打巴比伦帝国军队,似乎有想以此次战役就一举消灭对方之意。
从第三至四节可以看出埃及当时的军事装备是相当坚强与现代化的,不但有最好的骑兵,且个个都有很好的“马鞍”、“战马”,这就像今天的坦克装甲部队一样。这两节也提到埃及的士兵都有“盾牌”、“整齐的服装”、“钢盔”、“铁甲”等等,这些都是在形容埃及的军队是一支拥有装备精良的队伍,是无法抵挡的雄壮队伍。从第九节来看,指挥官发出的声音,就是已经下了开战的命令,军队已经进入战场展开一场杀声震天的大战,眼看埃及好像就要把巴比伦帝国的军队杀得寸草不留的样子。
第五至六节是从上帝的看法在论述此次在迦基米施的战役。人看的是武装配备,以及军队的训练是否精良。但在上帝的眼中,他根本就不把这些看在他的眼里。在前一段,我们看到诗歌描述埃及的军队坚强如铜墙铁壁般,势力有如尼罗河一样几乎可以淹没巴比伦帝国的军队。但现在上帝却发出声音在问:为什么埃及的军队会落荒而逃?这两节也同时回答了尼罗河的象征用词,该河泛滥成灾原本是用来形容埃及军队的强势武力,现在则是用来形容溃败的惨状。
第九节下半段提到古实、弗人、路德族等人,他们都是埃及的佣兵,来自衣索匹亚和北非地区的原住民,生性强悍,被埃及雇用来当佣兵,特别是路德族人,是最擅长于弓箭的民族。弗人就是今天非洲的索马利亚人。在埃及的算盘里,他们就是一支坚强的队伍,对抗巴比伦军队必定绰绰有余,但怎会想到这群埃及佣兵还是败了呢?这一定大出埃及国王尼哥的意料之外。
第十至十二节是经文的主题中心。我们看到第十节一开头就说“那日是主万军之耶和华报仇的日子”,“上帝的日子”所带来的就是审判,他的审判并不是根据人的军事力量强或弱来决定惩罚的重或轻,也不是根据一个国家的经济力量富裕或贫弱,而是根据人是否有忠实于他的教训来决定。上帝的教训只有一点:忠实于他。因为上帝是信实的上帝,他只盼望人会以忠实回应他的爱。如果一个国家、民族会倚仗自己的力量,且骄傲地不将上帝放在心中,无论这样的国家、社会、民族在人看来是多么地坚强、富有、伟大,在上帝眼中都是很不堪入目的。
第十节其实已经在描述埃及的军队受伤很严重,因为上帝是拣选巴比伦帝国成为他的“仆人”,来惩罚背叛他旨意的人。因此,对抗巴比伦帝国,也等于是与上帝对抗一样的不可取,只会加速败坏而已。这里提到埃及的军队几乎就是任巴比伦军队宰割般的对待,就像牲祭摆在祭坛上一般的无奈。
第十一节则是非常清楚地提到埃及的军队受伤严重,所谓去基列找膏药,且所有的药品都无效,这表示埃及军队所受的伤相当惨重,严重到连要找到药品都很困难。基列,是个以出产药品闻名的城市。特别是它所出产的“乳香”,在当时不仅用来当作特等香料,更重要的,也是极为昂贵的药品。会被富贵人家用来作保护皮肤之用。耶稣基督出生时,乳香就是东方的星象家赠送的见面礼之一。
另一方面,埃及也是出名的药品研究重地,在当时的中东地带,埃及可说是当时世界的主要医疗中心,因为它在药学的领域很有成就。现在是埃及的军队受伤严重到连自己那样有成就的医疗,都无法帮得上忙,且是讽刺到还要去基列找药品,可是,连以出产药品出名的基列,也无法供应埃及军队伤亡疗伤的需要,这正好说明了埃及损伤的惨重状况。
第十二节说明了埃及的惨败,震撼了整个中东地区的国家与民族,大家都惊讶得不知该如何是好,因为他们听到埃及惨败的声音,都无法想像将会怎样发展下去。
四六13~19 接着,预言中警告埃及要准备迎接敌人的侵略及被逐。当尼布甲尼撒攻击该地,那些精壮的雇佣兵将要在战争中彼此撞倒,最后他们决定再往家乡。法老将被谑笑为“吹牛王”,只是个声音而已。迦勒底压倒性的气势就象他泊和迦密一样,将为埃及人带来掳掠。
第十三节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要来攻击埃及地”,这是发生在主前五六八年(或主前五六七年),也就是尼布甲尼撒在位的第三十七年,那时埃及法老王名叫亚玛西斯二世。在第一首诗中,我们看到当时埃及是在主前六〇五年出兵去打巴比伦军队,战争的结果将会是埃及军队伤亡累累,严重到无法提供足够的药膏敷伤,军人是仓皇逃跑,甚至是“勇士彼此相碰,一齐跌倒”。现在先知耶利米是进一步描述埃及惨败的景况;第十四节一开始就说到要派人到各地公开宣布,说巴比伦的军队就要来了,赶紧起来应战。
第十五至十六节说到埃及军队已经失败,逃亡成功的军人知道要保护生命最好的方式就是卸下武装,换成平民的样式回到各自故乡家里,这样或许还可以为自己保存生命。前面说过,埃及的军队有许多是佣兵,既然是佣兵,是拿钱替别人卖命,国家的观念也比较脆弱。如今眼看着战势不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赶紧逃亡保命,而最好的方式是逃回自己的故乡去。这其实也是在告诉约哈难这些逃往埃及的犹大人,如果埃及连自己都无法保护的时候,又怎能保护他们呢?
第十七与十八节刚好成对应句;第十七节提到埃及王是个吹牛王,意思就是他所夸耀的武力并不是真实的,简直就不堪巴比伦军队的一击。因为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已经没有过去时代那样的荣耀。但相对的,现在是巴比伦的时代来临,因为耶和华上帝是万军的统帅,包括巴比伦的军队在内都是他在指挥。巴比伦帝国就是上帝拣选的仆人,因此,耶和华上帝就是巴比伦军队的统帅,在上帝指挥下的巴比伦军队将会像他泊山或迦密山一样的雄伟,上帝要用这样的军队来严厉打击埃及。
四六20~24 第二十节很清楚地描述埃及将会像一头肥美的母牛,刚好成为饥饿的猎食者饱食的佳肴。巴比伦的牛虻将叮咬埃及肥美的母牛犊,而她的雇勇兵就象没纪律的肥牛犊,落荒而逃。
第廿二节说埃及兵逃窜的声音,就象逃命的蛇嘶嘶发声。为什么是这样说呢?当伐木工人在砍倒树木的时候,蛇听到那样的声音必定很害怕,然后赶紧逃跑,蛇本身并不会发出什么声音,但当它穿过树叶满地的森林地,就会因摩擦落在地上的树叶而发出嘶嘶叫的声音,这也显示出逃跑的急促现象。侵略者手执战斧临近,他们斩杀埃及兵有如砍伐茂密树林。埃及军人逃亡仓促的情景就像蛇逃避的情形一样。它的失败就像伐木工人砍倒的树木一般,不能再站立起来。
而在第廿三节就形容巴比伦的军队人数比蝗虫群更多,不可胜数,多到令人看到就害怕惊慌,不敢对抗,会弃械而逃。意思是只要看到巴比伦的军队那样强壮,人数那样多,不用开打也会令敌人胆战心惊地弃械而逃,埃及这样就大大的丢脸。
四六25~28 耶和华将惩罚挪的亚扪(古代底比斯的太阳神),也要惩罚法老和埃及的神以及君王。埃及的神明将都被消灭,且所有的贵族,包括国王和领导者都将被巴比伦帝国所消灭。
这段经文也提到:埃及可以得到复兴的机会。为什么上帝会让埃及有机会得到复兴呢?这里并没有说明,不过有可能这段散文是属于较后期的作品,这说明了埃及后来并没有被巴比伦帝国所消灭。但过一段日子以后,埃及又再有人居住。这里揭示了上帝惩罚埃及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彻底消灭她,而是要通过降卑而使她悔改。
本章在展示了埃及失败的可怕画面以后,给了以色列一个希望的信息。上帝对以色列邻居的惩罚,和对她的惩罚一样,都是为了使她回归上帝。这首短诗的最后两节说出以色列人民将得到上帝再次的眷顾,可以返回故乡重建家园,安居乐业。这首诗歌也曾出现在耶利米书第三十章十至十一节。主要在说明:上帝是慈爱的上帝,他虽然用严厉的手法惩罚背叛的以色列人民,但他并没有弃绝他们,因为上帝乃是个信实的上帝,他遵守与以色列人民的祖先所立的约,要成为他们的上帝,他永不改变与人所立的约,因为这约乃是生命之约,也是永远的约。
第廿八节的现代中文译文是“我要照你们应得的管教你们”,在和合本是“倒要从宽惩治你;万不能不罚你”,而在思高圣经则是“只依照正义惩罚你,不让你全然免罚”,这非常清楚:上帝“抢救”那些避难到外国或是被俘虏到外国去的以色列人民回到故乡,并不表示以后都不会再惩罚他们,不是这样,而是他们犯罪,特别是离弃上帝的教训、旨意时,照样会惩罚他们,且是依照他们“应得的管教”惩罚他们。
换句话说:上帝并没有给以色列人民有什么犯罪免罚的特权,相反的,依照先知阿摩司的观点是上帝要先惩罚他们,因为他们是被拣选出来的民族,在所有民族当中,上帝最先惩罚的就是他们(参考阿摩司书三2)。圣经说的很清楚,“审判要从神的家起首”上帝拣选一个人或是一个民族成为他的仆人,并不是拣选这个人或这个民族享受特权的,而是成为他的同工,所能享受的乃是与上帝“同工”的荣耀,而不是享有犯罪免受惩罚的特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