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869|回复: 0
收起左侧

从耶稣的完美品格看基督教的信仰 (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4-24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信主耶稣基督,他至善无比,他的教训乃是无上的圣道。」———富兰克林 「让思想文化继续发展下去,让自然科学在深度上和广度上发展下去,让人类的才智任意发展下去,但总不可能超越基督的道德高原,正如在四福音中所闪耀的。」———歌德 〖 ●「他全然美丽」 〗 你曾否有过这样的经验:一个面貌美丽的女子,或仪表堂堂的男子,却使你深觉憎恶?而一个面貌平凡粗糙的人竟使你敬慕之情肃然而生?这一种普遍的经验,证实了内在美的重要与宝贵。外貌之美只能暂时引人注意,或博取好感,但内在美却能长久得人敬爱。 〖 一个对比 〗 「他的面貌比别人憔悴,他的形容比世人枯槁。」这是耶稣基督在世人眼中的样子。但是他具有最高度的内在美,他的无暇品格与高超美德,引起了廿个世纪人类不止息的赞叹,敬仰,与颂扬。 德国大文豪歌德说:「不论人类的精神文化如何增进,它总不能超越耶稣基督福音里所表现的标准。」 英国文学批评家马太·阿诺德(MatthewArnold)说:「耶稣基督向我们显示了最高的道德水准。」 英国著名经验派哲学家洛克(Locke)说:「虽然许多人关于道德方面,写了许多书,但是终不及福音书里面耶稣基督的道德观念的崇高。」 法国自由思想家卢梭说:「福音书之纯洁高超,使我心折。」 举世闻名的大历史学家汤恩比(Toynbee)说:「耶稣基督是最崇高之道德目标,是至圣至善的超人。」 上述名人都是独具双眼,严格治学的人,决不轻易颂扬一个人物。他们对于耶稣基督的评论,应具分量。 这一个对比,在雅歌里有一句话可以把它生动的表达出来:「我虽然黑,却是秀美,」(雅歌一章五节) 〖 爱的美丽 〗 ——沙伦的玫瑰(雅歌二章一节) 在人类历史里面,有一幕永铭人心的场面:一群手拿石头,咬牙切齿的人,正在准备将一个淫妇打死时,有一个人挺直了身子,面上交映着一种不可言喻的圣洁与慈爱的表情,缓慢而确定的吐出一句话:「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当众人低头散去时,他用无限慈爱的声音对淫妇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罢,从此不要再犯罪了。」(见约翰福音八章) 他慈爱的声音在巴勒斯坦震荡着,他对人所不齿的税吏长撒该说:「今天救恩到了这家。」(路加福音十九章一至十节) 他对被钉十字架的强盗说:「今天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加福音廿三章)他对一个曾堕落极深而终于受感悔改的女子说:「平平安安的去吧!」他向那些被罪链束缚的人呼召说:「凡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 他的爱并不只在于言词,更显于他的「没有枕首的地方」,他是「常经忧患」,「作罪人的朋友」,最后显于他所自择的十字架上。 〖 圣洁的美丽 〗 ——谷中的百合花(雅歌二章二节) 百合花成为耶稣基督圣洁的象征,是再恰当不过的。对于笔者,耶稣基督圣洁无暇的有力证据之一,就是连他母亲马利亚与弟兄们,也都信他是毫无道德瑕疵的救主。如果耶稣有品格上的过失,别人虽然不知道,但是他的母亲与弟兄们,朝夕与他相处,当然十分清楚。别人可能相信他是上帝的羔羊与人类的圣洁救主,他的亲人怎能相信呢?但是事实上,马利亚与他的弟兄都作了他的门徒,接受他为圣洁无罪的救主。这是一个有力的证据,证明了耶稣圣洁无暇的品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5-8 6:49:55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18 01: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