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27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耶利米书——第八章(续)
2.犹大对罪不够敏感(八)
八1~3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先前已安葬的耶路撒冷居民,骸骨会被入侵者挖掘出来。这种野蛮的行为或许是为了蓄意羞辱当地的人(对极其重视安葬的犹大人来说,死后坟墓被人掘开,骸骨暴露于日光之下、是最大的耻辱、最可怕的下场)。也可能是要挖出值钱的陪葬物品,更可能是故意让那些生前一心敬拜天上万象的人曝尸,藉此亦证明这些星象毫无能力阻止上述的奇耻大辱(那些拜偶像的人以为所奉之神会保护他们,若他们的骸骨被抛弃在他们所膜拜的太阳、月亮和星星之下,对他们而言实在是极大的讽刺和惩罚)。耶利米最后提醒犹大人,这些骸骨必在地面上成为粪土,而比已死之人命运更为悲惨的,是那些存活的人,还活着的人宁愿取死而不愿生存。
八4~7 先知察觉到同胞傲慢、任意地背弃神,其实是逆性而行。他们蓄意压抑遵行神法则的本能,宁可选择沉迷在迦南异教荒淫的仪式中。一般的正常人总会从错误中学到教训,人跌倒后便再起来,走错了方向就回头重走,犯罪后便悔改回转,这才是合理的做法。但犹大人却因自己的顽梗和任性,从未记取前车之鉴,仍然拒绝转向耶和华。然而,只要他们愿意悔改,要蒙拯救还来得及。但可悲的是,雀鸟尚知依本能按时移栖,以色列人却坚定拒绝先知一再的敦促,而不愿转向耶和华。在这里,神将百姓与鹳鸟、班鸠、燕子、白鹤相比,这些雀鸟尚且遵从季候而迁移回归,但百姓连它们也不如。
八8~12 百姓以为他们有智慧,拥有耶和华的律法,但文士、先知和祭司们都曲解律法,弃掉律法。耶路撒冷的宗教师一面声称已尽到律法赋予他们的责任(教导、指引),一面却欺哄举国的百姓。他们既贪婪又诡诈,轻忽处事。他们不知羞耻,结果必在讨罪的时候受罚。
八13~17 当灾祸不幸来临时,再也无人可保存先祖的信仰(没有葡萄……没有无花果子)。神将扫荡他们,有如被采摘净尽的葡萄树或无花果树。虽然犹大人提议逃往坚固的城池以保安全,但神已命定了他们的毁灭,百姓只有听任灾祸在城中发生。这毁灭在此以“苦胆水”作为象征。巴比伦军队的进攻,尤如不服法术的毒蛇,这些话使人想起民数记廿一章六至九节的故事,那里说到百姓遭受毒蛇袭击时,摩西为他们向神祷告。耶和华神叫他竖起一条铜蛇,以消解任何仰望那蛇之人身上致命的毒害。但现在并没有有效的解毒剂。那毒性必定产生它致命的作用。
八18~22 耶利米每思及同胞的灭亡时,都会产生强烈的哀痛。痛心疾首的先知好象听见被掳的犹太人发问:“神在那里?”神却反问他们为什么以雕刻的偶像和外邦虚无的神惹他发怒。百姓再次哀号,因为他们所盼望的拯救永不再来。耶利米眼见百姓似乎绝望的困境,哀痛欲绝,泪流不已。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去对百姓说“我已这样告诉过你们啦”的试探会是不能抗拒的:耶利米只能孤独地痛哭流泪。这些泪水所告诉我们有关耶利米的为人与他传道时坚决、不妥协态度所告诉我们的一样真实。
第22节是一首著名的属灵歌曲《基列的乳香》的灵感之源:基列以盛产有治疗功效的乳香闻名,基列的乳香能治愈创伤,基列的乳香能治愈有罪病的心灵。犹大人的灵性问题虽已到病入膏肓的地步,但并非没有医生与药物,是他们不寻求,他们拒绝用药。尽管神有能力治好他们自己弄破的伤口,却不想强迫他们接受他的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