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我真切体会一件事:童年是一个黑匣子,它隐藏着早期生命的密码,也记录着生命早期成长的秘密。表面看来,童年的生活已经被忘记了,过去就过去了。然而忘记不等于消失,童年生活常常演变成为生命深层结构性的东西,影响人一生。人常常在这个基础和架构上生活,却从不查看这个基础和架构本身。不仔细观察的话,根本觉察不到这个架构的存在。
生命是从童年经验开始的,如果上帝神奇的创造直接让亚当略过了童年,那么他之后的每个人都无法躲避自己的童年。工业文明和信息社会的躁动和喧嚣,以及物质主义的横行,都已经把大人的眼球紧紧吸住。没有人再会去想久远以前的童年了。
然而,童年的黑匣子会影响人的一生。
自我举例:
二十岁后,我开始漂泊,在一些地方学习、工作,但都没有安顿下来。结了婚,有了孩子,有自己的房子,却始终有一种这里不是家的感觉,内心深处总有一种离开的冲动。这种倾向是哪来的?
童年黑匣子:听妈妈说,我出生后因没有房子,住一个亲戚家。这个亲戚是谁,我脑子里没有任何印象了。我现在记忆里的亲戚是住在我姨家,听妈妈说这是后来才搬进去的。仔细想想,我的童年多长时间没有自己的家啊?常年累月住别人家,谁心里能痛快呢?换到现在如果是自己的孩子住别人家,那滋味能好受的了吗?大人排斥的情绪、意念已经被一个幼小的心灵所感知、并深深记在脑子里。
童年的黑匣子常常记载着伤害,严重一点说,那可能真是一次次心灵的失事。也许脑子忘了,却已经牢牢刻在灵魂深处。成人的行为常常本能折射出童年生长的环境。
自我举例:
信主前,情绪不稳,有时暴躁起来,会拿孩子出气。特别是孩子不听自己的时候,常常一顿臭揍。
童年黑匣子:我不记得童年具体谁揍我的场景了,但奇怪的是,每次我打完孩子,都心情郁闷。感觉真是在重复童年曾经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一样:我没有听家长或某个大人的,招致“教训”。结果呢,我下意识把自己曾经遭遇的,再次转给孩子。而且,这也该是我长期厌恶所谓权威、管教的关键因素。
伤害是童年黑匣子不该有的,该有的没有却是更大的伤害。
自我举例:
青少年时代,生活圈子非常封闭,怕与人交往,很容易紧张,不知道是自卑还是自傲。愁多乐少、心事重重、缺乏自信。
童年黑匣子:
由于某种原因,父母长期分居,等我和父亲在城里团聚的时候,已经15岁了。父亲在我生命中的经验,就是他逢年过节回农村呆几天的日子。我和他心理距离的遥远,也许永远无法弥补了。上帝既然是让男女组合成家庭,那么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肯定缺一不可。童年生长过程中,只有母亲没有父亲的生活,怎么能没有缺憾呢?里面所感到的缺憾直到今天还在。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缺憾。
童年的黑匣子有很多秘密,常常可以解释现在的某些行为。比如:我在家里摆放物品没有秩序,常常一筹莫展,不知道把一件东西放到哪里。答案:童年“家”的环境就是如此没有秩序。
信主前经常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答案:后来家里买了三间土坯房,一下雨就漏,院墙不是这倒就是那塌,非常没有安全感。
真心信主,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赎赦免了我们的罪。然而,人的脾气、秉性、习惯、行为模式定义了我们“这个人”。被神赦罪的人可能依然是有缺陷的人,特别是童年黑匣子的存在,至今依然在潜意识中影响着我们。或许,童年黑匣子里面有排斥、有伤害、有缺乏、有幽暗、有悲伤、有痛苦、有焦虑、有紧张、有优越感、有自卑、有封闭、有恐慌、有冷漠等等,有种种不足。
很多人从未正视童年黑匣子的存在,没有认真的反思。因为人常常看不到深层次、久远以前发生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