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高考作文题出炉——为了未来,是否应该忘记过去?(2010-06-18 00:05:01)
转载标签:法国高考作文题为了未来忘记过去翟华东方文化西方语文化 分类:随笔杂谈评论
每年中国高考过后不久,就是法国的中学毕业会考(le Bac)了。对于60万法国中学生而言,le Bac的重要性绝不亚于中国的高考,因为成绩如何同样决定会他们的人生和职业发展轨迹。巧的是,中国高考的第一门要考作文,而法国Bac的第一门也要考作文,但不是语文课作文,而是被称为philo的哲学作文。
这就是传说中的每个法国人一生中都要过的philo关,不论是主修文(série littéraire)、经济社会(série économique et sociale) 还是理科(série scientifique),所有中学毕业生都要考哲学,写一篇哲学作文。这些年来,我每年都翻译介绍法国中学毕业会考哲学考题,几乎每年国内媒体和读者看到法国哲学作文题都会感慨一番,没想到十几岁的法国孩子会被考到这么深奥的题目。但是看得多了,也觉得是老套子。相比之下,我们的作文题,比如今年山东卷“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都有魅力,一切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四川卷“一个点可以构成一条线,可以构成一个平面,最后构成立体” 、安徽卷“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湖北卷“幻想是快乐的源泉”等素材也不乏哲学意涵。不过,法国哲学作文题和中国高考作文题最大的区别是:前者要求引用哲学家经典论述,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一定要与时事挂钩;而后者更着重时事求是,在仰望星空的同时不忘脚踏实地。
我们来看看今天早上刚刚揭晓的2010年法国中学生毕业会考的哲学作文都有哪些题目,中文翻译仅供参考,根据读者的反馈随时修正。
文科(série littéraire),以下3题,任选其一:
(1) La recherche de la vérité peut-elle être désintéressée ? 对于真理(相)的追求是否可能没有利害关系?
(2)Faut-il oublier le passé pour se donner un avenir ?为了给自己一个未来,是否应该忘记过去?
(3)Expliquer un extrait de la "Somme théologique" de Thomas d’Aquin解释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的节录。经济社会科(série économique et sociale) ,以下3题,任选其一:
(1)Une vérité scientique peut-elle être dangereuse ? 某些科学真理是不是有可能是危险的?
(2)Le r?le de l'historien est-il de juger ? 历史学家的作用是否是评判?
(3)Expliquer un extrait de "L’éducation morale" de Durkheim解释杜尔凯姆《道德教育》节录。
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2288d0100jgeh.html) - 法国高考作文题出炉——为了未来,是否应该忘记过去?_赵燮雨(主持)_新浪博客
理科(série scientifique),以下3题,任选其一:
(1)L'art peut-il se passer de règles ? 艺术是否可能避免(不要)规则?
(2)Dépend-il de nous d'être heureux ? 快乐取决于我们吗?
(3)Expliquer un extrait du "Léviathan" de Hobbes解释霍布斯《利维坦》节录。
这些难题该怎么答呢?别慌,法国哲学作文也有模板。比如说你选“历史学家的作用是否是评判?”这道题,你决定给予肯定的回答oui,那么这篇哲学作文的大致结构应该是:
——引言:词语解释,什么是“历史学家”,什么是“评判”;
——第一部分,欲擒故纵,从假设否定入手,三段不大靠谱的论述配以三个例子;
——第二部分:起承转合,引经据典,来三段翔实论述配以三个有力的实例
——结论:历史学家的作用就在于评判。
今天法国中学生绞尽脑汁考完了哲学作文,明天又该法国足球队出场了,我们等着瞧,其难度可能不亚于philo,胜利的快乐取决于自己,也取决于裁判。
转自翟华博客
法国高考作文题中国50年也休想达到(2010-06-18 10:46:31)
转载标签:杂谈
一点五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在中国一直是个敏感话题,也几乎是个禁区,然而人家早“后现代”了,中国还在吃力地朝“中等发达国家”爬行,因此倒不如将这个“客观差距”公布开来,或许还可激发中国人的爱国精神也未可知。
有一位到中国进行过全面考察的日本学者感言:如果说中日之间的差距有100年,也许不符合事实,但如果说只差50年,同样与事实不符。对这个50年的时间定位,本人深有同感。
我的感触来源于读书。一般说来,对西方近代以前的书籍,中国人读来会“于我心有亲戚戚焉”;近代以来的书籍,则会“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二战以后的书籍,会读得很艰难;上世纪70年代以后的书,常人已难以卒读,或无福消受。这就是中国与西方的差距!
这个50年的差距感,今天被网友发送的2010年法国高考作文题又一次证实。以下是刚刚揭晓的法国中学生毕业会考的哲学作文题目:
文科,以下3题,任选其一:
(1)对于真理(相)的追求是否可能没有利害关系?
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1a7cd0100iyjy.html) - 法国高考作文题中国50年也休想达到_一点五_新浪博客
(2)为了给自己一个未来,是否应该忘记过去?
(3)解释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的节录。
经济社会科,以下3题,任选其一:
(1)某些科学真理是不是有可能是危险的?
(2)历史学家的作用是否是评判?
(3)解释杜尔凯姆《道德教育》节录。
理科,以下3题,任选其一:
(1)艺术是否可能避免(不要)规则?
(2)快乐取决于我们吗?
(3)解释霍布斯《利维坦》节录。
三科的第三题权且视为法国特色放置一边不论,前两道题,在中国几乎是别有用的心专家或学者们的工作,芸芸众生,意识到这些观点都难,遑论“作文”,而这竟然是法国中学生的试题。对这个文明的差距,50年内中国能否抹平?我没有信心。
2010年中国和法国的高考作文题再对比
2010年06月18日 17:08
去年列了一篇中国和法国2009年高考作文题的对比。今年再罗列一下。
全国高考I卷作文:“猫吃鱼”
漫画作文:餐桌,许多猫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别的猫说:“有鱼吃还捉老鼠?”
全国高考II卷作文:“浅阅读”
根据材料作文: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讨论。甲乙丙丁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北京高考作文:仰望天空与脚踏实地
上海高考作文:丹麦人钓鱼 根据材料作文: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不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安徽高考作文:吴兴杂诗有感 材料作文:“交流四水抱成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江苏高考作文:绿色生活
浙江高考作文:角色转换之间
山东高考作文: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都有魅力,一切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要求根据以上的材料写一篇作文。
湖南高考作文:早
四川高考作文:点与人生
台湾的联考作文题:
2008年《专家》
命题作文要求以《专家》为题作文,不限文体,长短自由。
现代科技进步,文明发展快速,任何知识学问的数量和深度都远远超过古代,分工、分门成了必然的趋势,任何人都无法博通一切,各类专家应运而生。
请以专家为题,写一篇首尾完整的文章,文长不限。
另一则要求扩写《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里项庄舞剑的故事,要求考生根据原文,“运用想象力加以渲染”,将其扩写成一个故事。
2009年《惑》
试题说明中指出,人生充满令人迷惑的人、事、物现象,孔子四十而不惑是大智慧,平凡的人可以“心向往之”,要求考生以《惑》为题作文,文体、文长不拘。
2010年法国中学生毕业会考的哲学作文题:
文科(série littéraire),以下3题,任选其一:
1) La recherche de la vérité peut-elle être désintéressée ? 对于真理的追求是否可能没有利害关系?
2)Faut-il oublier le passé pour se donner un avenir ?为了给自己一个未来,是否应该忘记过去?
3)Expliquer un extrait de la "Somme théologique" de Thomas d’Aquin解释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的节录。
经济社会科(série économique et sociale) ,以下3题,任选其一:
1)Une vérité scientique peut-elle être dangereuse ? 某些科学真理是不是有可能是危险的?
2)Le r?le de l'historien est-il de juger ? 历史学家的作用是否是评判?
3)Expliquer un extrait de "L’éducation morale" de Durkheim解释杜尔凯姆《道德教育》节录。
理科(série scientifique),以下3题,任选其一:
1)L'art peut-il se passer de règles ? 艺术是否可能不要规则?
2)Dépend-il de nous d'être heureux ? 快乐取决于我们吗?
3)Expliquer un extrait du "Léviathan" de Hobbes解释霍布斯《利维坦》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