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与中国文化∶改变与更新
除了调适与对话外,另一个结合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进路就是改变与更新。百多来
年,中华民族出于多事之秋,内忧外患迭至,救国或国家重建成为国人的终极关怀。现实危机衍生了文化危机,逼使不关心国事的知识分子从思想文化层面来检讨及
探索中国文化的未来。
基督教在中国文化重建的过程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便成为许多中国基督徒致力反
省的课题。他们深信,如果基督教能够证明她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在国家社会重建过程中,提供一套基督教的方案,那么,便能够把信仰与文化予以结合,实现了多
年来的本色之梦。
检视二十世纪这种历史,我们可见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包括基督徒)均倾向以「一元」的思想模式来思考「救国」与文化重建的问题。他们急于为中国面对的困局寻找出路,并将复杂的国家、社会、文化
问题约化为终极的「根本」问题(如民心腐败、帝国主义)。同时,他们又希望能够迅速地找到一个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出路,从而促成中国文化的更新。
于是,「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马先生」(马
克思主义)、「美小姐」(美学)、「孔夫子」(新儒家)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企图向国人证明其救国功能。正当百家争鸣、群雄并起之际,「基先生」也代表中国教会参与竞争,期望基督教能
够成为根治中国问题的良方妙药,从而达致「中华归主」的宏愿。
尽管中国教会认定基督教是拯救中国问题的惟一方案与「独家出卖」(王治心语),但不同背景的基督徒之间,对基督教如何救国,却有着殊异的理解。换言之,「基先生」也以不同的形象,呈现在国人面前∶
第一、耶稣是道德人格的重建者。这种主张认为,中国文化的根本问题,端在人格、
民心的更新,而耶稣正是理想完美人格的典范。他的爱、牺牲、舍己精神,恰好是医治中国道德及精神问题的良药,也是社会重建的文化基础。
第二、耶稣是社会改造者。他们相信,中国的问题,端在于社会的种种缺漏。因此,
基督徒应致力参与不同层面的社会改革(如
教育、农村建设等)。耶稣在世的最大使命,正是鼓吹改革社会的意识,实现天国降临的基础。
第三、耶稣是社会革命家。这派基督徒强调,要根本解决中国的问题,不能单靠个别
层面的改良,惟有以革命手段,建立新的制度,方能完成国家重建的使命。耶稣的榜样,便是典型的革命家。至于怎样的革命才符合基督教的理想,又视乎不同的革
命立场而异——耶稣既可以支持三民主义的国民革命,也能拥护社会主义革命。
总的来说,在中国处于危急存亡之际,中国文化又在剧变之时,中国基督徒为了证明
基督教乃救国的惟一法门,乃致力将其诠释为具有强烈群体救赎意义的信仰。这样,耶稣不仅变成「世俗弥赛亚」,失掉其神性的本质,更成为不同的世俗救国方案
或意识形态的附庸。耶稣的不同形象,说明中国基督徒首先确认中国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再寻索根治有关问题的出路,最后才用基督教包装此等方案。归根究底,基
督教只扮演合理化或神圣化这些世俗方案的角色。耶稣基督在二十世纪中国的不同形象,正好反映出中国教会在结合基督教与中国文化时所面对的困局。
结 语
总结上文的讨论,笔者尝试从两方面为本课作结∶
第一,我们必须承认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特别是人文主义倾向)间的根本矛盾。许多人从「求同」的进路入手,企图化解两者的冲突,但这却很容易停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框架内作会通及对话,结果
把基督教信仰的独特性也淡化了。我们必须紧记,本色化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宣教,而不是建构兼容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神学体系,我们与其企图在理念层面建构一套
系统,自诩可以根本解决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张力,倒不如承认两者间的「不可共量性」(incommensurability)。我们的工作,是在张力与冲突中,知己知彼,不以福音为耻,说明基督教的立场,及其对此时此地中国人的意义与价值。如何在多元
文化中,坚守福音信仰的立场,向国人提供基督教的选择,正是我们不可或忘的使命。
第二,当我们思考什么是基督教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时,也得小心。我们必须扬弃「一
元」的思想模式,免得把中国文化的问题简单化的同时,又将基督教的答案绝对化。基督徒要提醒自己,切忌抱着基督教拥有一切根治中国问题答案的心态,将任何
的理念或意识形态神圣化与绝对化。当我们把基督教等同了某些世俗理念(哪怕是崇高的理念,如民主、公义、人权等),同样会否把信仰的独特性
也淡化?基督教是否真个拥有解决一切国家社会文化问题的答案?惟有当我们接纳基督教信仰并不是「全能」的时候,我们才不会为基督教设定一些超出本身能力与
角色的假设,把「基先生」变成「基菩萨」!
笔者相信,面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化,基督教信仰确实有其可以贡献的地方,但
是,我们得留意,她不一定是惟一的贡献!我们若不甘心拥有简易的答案,便得在时代的困惑与挑战之中,继续反省基督教信仰的角色与意义。
问题研讨
一、你认为本课所强调的基督教信仰的独特性是什么?
二、基督教对人文主义者可以提供的信息是什么?
三、你同意基督徒在更新中国文化的课题上并不拥有全能的答案吗?
阅读建议
一、(法)谢和耐(Jacques Gernet)著,耿升
译∶《中国和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冲》,上海
∶古籍出版社,二00三年增补本。
二、梁家麟∶《超前与堕后——本土释经与神学研究》,香港∶建道神学院,二00四年。
三、邢福增∶《基督信仰与救国实践——二十世纪前期的个案研究》,
香港∶建道神学院,一九九七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4 4:51:1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