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孤独——《家人》2009年4月特稿 2009-03-27 15:35
分类:《家人》抢先看
一个人就是一座孤岛,是因灵魂之墙永远没法推倒,夫妻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是解决婚姻孤独的唯一出路,如果你仅仅认为自己眼下的婚姻孤独是对方造成的,以图用移情或二次婚姻来摆脱,那你就真是大错特错。
不管我们怎样评价当前中国人的婚姻生活,婚姻的幸福是主流这是毫无疑问的,不然,为什么能让那么多人不顾一切、放弃所有去追逐它。但是,在《家人》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大多数有婚姻的人都告诉记者,在婚姻中他们都不同程度的感到孤独,就是我们常说的婚姻的孤独,情况严重的还发展为“婚姻孤独症”。如果问题真的这样普遍,是不是婚姻中偶尔出现的孤独就说明自己的婚姻是失败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一、人生的孤独与婚姻无关
婚姻的孤独是人生孤独的一种形式,正确认识婚姻的孤独与人生的孤独,对我们处理好婚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在现实婚姻生活中,我们都会不同程度的常常感到孤独。有时候你独自回到家中,老婆或者老公不在身边,望着窗外慢慢暗下的暮色,无所事事,打开电视机,也不知道看什么,拿起手机,却不知道该拨给哪一个人;有时候想找一个人吃饭聚聚,可以来的人又未必是你希望与他相聚的人,你希望来的人又会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来,一时间寂寞无聊,这种寂寞人人都会经历,完全与你的地位无关,与你的财富无关,即使你不可一世,大权在握,前呼后拥,这样的孤独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
人生的孤独与婚姻无关,很多人以为走进了婚姻就摆脱了孤独,以为婚姻就是简单把二个人的心拴在了一起,从今天开始对方就是我心中的王国,然而,事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
婚姻中的夫妻永远都是二个独立的个体,虽然人们希望彼此能如同一人,但是愿望总是相对的,我们不是常常说家是我们最安全、最坚固的避风港吗?事实上家庭确实也是人生的避风港。可是,当你在外面对太多挫折、太多伤害时,回到家愿意跟老婆、老公诉说吗?当你与自己的婆婆发生矛盾时,想想此时的老公,你会不会有孤独的感觉?当对方在外努力工作,挣钱来改善家庭的境况,更多的是你在管理家庭、照看孩子,这样的独处你孤独吗?
你在外累了、伤了,家庭是你舔伤、疗伤的栖身之地,但是,灵魂承载的伤痛没有人能替代你承担,亲人的关切只能让我们在漫漫长夜中,学会反思,学会改变,甚至学会孤独。
所以,老婆可以照顾你的生活,可以关心你的痛苦,可以为你付出,但她永远也消除不了你自身的孤独。老婆的温情是你孤独时候的伴侣,能够缓解你人生孤独的女人就是你最好的老婆。
老公也一样。老公什么都可以为你掩挡、担当,就是无法担当你的孤独,能够承担家庭责任的男人就是一个好男人;能够承受外界巨大诱惑而给你无数体贴的男人也是一个好男人。
有人说女人最怕孤独,天下红杏出墙的女人都是因为孤独造成的。又有人说,男人比女人更怕孤独,男人是有了外遇也孤独。这样的比较有意义吗?没有,其本质都是矫情,都想向对方说明:“我是女人我孤独”、“我是男人我孤独”。悠悠岁月谁都曾经有过孤独,不然漫漫人生路为什么我们心中渴望真诚的婚姻生活。
二、婚姻 —— 两个孤独者相处
“不喜欢孤独,却又害怕两个人相处,这分明是一种痛苦……”
这是曾经影响许多人的一首流行歌曲,它唱出了这个时代不少人内心对爱和理解的渴望,也唱出了我们每个人被上帝降临到这个世界上亦非自己所愿,谁也不属于谁,谁也不能绝对拥有谁,孤独地面对世界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婚姻心理学家认为,在婚姻中出现“婚姻孤独症”是很普遍的,但它的出现并不能说明自己婚姻出现了危机。
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孤独的,因为我们都是单独的个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心智和思想,这世上恐怕无法找到两个什么都完全一样的人。所以,我们所做的只能是缓解自身孤独,因为我们有爱、有情、有义、有恨、有伤、有痛、有笑、有泪——有那些不少通往心灵的桥梁。
那么为什么婚姻中我们常常出现“身体的零距离,精神的远距离”现象呢?
在《家人》记者的采访中,很多人都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工作上的困难,自己的挫败,生活中存在的艰辛,家庭里彼此的不理解,夫妻生活的不快乐,每一个人对生活独立的看法……
最后,记者都提出一个问题:你们交流了吗?90%以上的人都回答为:没有。其原因就是怕对方担心,怕对方不理解,怕对方小看自己,怕对方受伤也怕伤害自己。
原来都是因为有太多的担忧,太多的顾忌,或者内心的自我太多,于是我们就只好各自穿上心灵的防护衣,一次次一层层的穿上,最后完全绝缘,让二个孤独者与孤独者之间在那里发生碰撞。
在婚姻中,每一次彼此伤害之后(受伤几乎是婚姻的必然),我们只能多问问自己:与对方交流了多少?真正理解了对方多少?坦诚交流过多少?自己的一句话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给对方心灵带来的慰藉有多少?
也许是我们不懂得什么叫孤独,为什么孤独,或者不习惯孤独,所以才会去忽略对方而不是体贴对方;才会去伤害对方而不是去保护对方;才会去报复对方而不是宽容对方;才会去追求浮华奢侈的生活,而不是彼此呵护那颗容易受伤和孤独的心灵。
三、婚姻,不是孤独的终点
孤独,没有终点。
婚姻拯救不了孤独,孤独这个因子从人类一生下来就一直存在着,如影随形地贯穿我们生命历练的过程直到我们终老。
记者在网上还发现这样的一个帖子,她这样写到:
“来到广州这个大城市足足有3年的时间了,今天却突然发现自己是这个城市里面如此孤独的一个。隔壁的房间里面住着婆婆和小姑一家人,可能鼾声正甜呢。小姑一家从我们买了房子住进来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婆婆一年有大半年都在,这次过来是因为我怀孕专门来照顾我的。婆婆人很好,小姑也还好,但是生活习惯、血缘关系等等的原因吧,我始终觉得自己是生活在别人的家里,最终我是个外人。
跟老公的沟通不是特别多,有很多观念上的不一致,不管怎么样,老公还算是一个比较细心顾家的男人,在怀孕以后我对人的依赖感明显增强了,老公也主动少了一些活动,多些时间早点回家陪我,但是与其说陪我不如说是人在这里而已。在家的时间他基本是上网度过的,看看新闻、聊聊QQ,还有些不得不通过网上处理的工作。
今夜无法入眠,关上灯,周围黑黑的,强烈的孤独感使我希望得到一个温暖的拥抱,不知道婚姻中夫妻的交流是不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小事联系起来的,而不是刻意的主动寻找时间和机会去交流,在对方身上花的时间和精力越多,也就会越加珍惜对方。总之,我觉得婚姻中向对方倾诉的欲望会随着对方的无视和漠然而渐渐淡化,所以,我要学会孤独,是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生活的时候了。”
大量类似的案例,究其原因,更多的还是婚姻中缺乏有效交流和不愿交流造成的。客观说,在这方面中国人确实做得不好,不想交流,不愿交流,不会交流已经是很多夫妻的通病。
不想交流,是本身就没有交流的欲望和要求,好像谁先迈出主动交流的一步,就会在家庭生活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不愿交流,就是知道怎样交流,也有交流的能力,但是,由于对对方有成见,或者就是根本不爱对方,感情已经出现裂痕,所以放弃交流;
不会交流,就是压根就没有交流的意识,夫妻情感生活本身就简单,过日子,养儿育女是家庭生活的主调。
其实人生来就是孤独的,如果你只是认为自己在婚姻中的孤独,是对方不理解你造成的,企图对的移情和再婚充满希望,那么你真的是大错特错。
这样的判断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误区,很多人曾经企图以改变自己的婚姻来改变孤独,最终他(她)们还是发现孤独的终点又回到了起点。不会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人,缺乏经营婚姻能力的人,婚姻中的孤独感比其他人更强。
四、婚姻孤独并不可怕
事实上是人们夸大了婚姻孤独的危害性,一般情况下婚姻的孤独就是一种生活中经常的寂寞,是一个人独处的寂寞,如果人人都肯面对自己的孤独,而不是选择逃避,也许这个世界很多问题就不会发生,至少很多人的心理疾病就不会出现。
其实,每个人都有过孤独感,只是每个人面对孤独的感受不一样,大部分人都选择逃避,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能勇敢地去面对。也许是中国人习惯生活在集体里面,特别习惯生活在有组织的庇护下,而婚姻生活又恰恰是独立于群体以外的,因此,我们还未习惯面对自己、习惯于游离群体以外的生活。
有一本书,叫《挽歌:写给我的妻子艾瑞丝》,是英国知名哲学家、小说家艾瑞丝和牛津大学教授约翰·贝礼经历四十三年相知相守、晚年饱受疾病及衰老的磨难的真实记录。
回忆录写了两人从相识、结婚、病老以至走向衰亡的生命历程。婚前,妻子艾瑞丝有一段在世俗眼光看来堪称“放浪”的经历,但由丈夫由贝礼写出来,却丝毫无损于艾瑞丝的纯真善良,反而让我们看到,艾瑞丝其实是个活在精神和心灵世界里的人。当两人还在蜜月旅行途中,贝礼就已感觉到,艾瑞丝无时无刻不在写作,也活在她所创造的世界中,那是个他无法理解或进入的世界,这种心灵的距离却让他感到安心,“无知和孤独似乎变成了爱情和婚姻中最好的一部分”,“因为我们在彼此身上看到了孤独,我们两人可以相濡以沫,互相抚慰”。全书着墨最多的就是两人的婚后生活,这可说是一本探讨婚姻本质的书,而“婚姻生活真正的乐趣就是心灵的孤独”。
易卜生说:最孤独的人,往往是最伟大的。中国话说:曲高和寡,都是反映在孤独中的心态。孤独不是内心里的空虚,真正的自由只能在孤独中诞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5 8:38:1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