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晨星
收起左侧

玛丽.琼斯和她的圣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查尔斯先生坐在那里半天没说话,然后才转向牧师:

 

"噢,我的朋友爱德华呀!难道这不是莫名的悲哀吗?看见这个小姑娘,这样勇敢,这样聪明,这样有毅力的一个基督徒,走了二十五哩路,来向我买一本《圣经》,而我却没有多余的给她,一本也没有。而且根本就不可能买到,因为协会已经拒绝为威尔士人印刷《圣经》了。"

 

"那么,查尔斯先生,你不能为这可怜的孩子做些什么吗?"爱德华牧师结结巴巴地说。

 

"我这儿没有了,"查尔斯先生说,"书橱那儿还有几本,但我已经答应了人家,一本多余的都没有了。"

 

查尔斯先生的话给了玛利当头一棒,她低声地呜咽起来,伸开双臂,像是要倒下去的样子。一阵沉沉的绝望乌云一般地笼罩了她。所有这些年的劳作,等待,希望全如一阵巨浪卷起,又要落下来将她砸得粉碎。全都是白费劲儿!昨天的长途跋涉也只是一个傻瓜的错误!昨天她还多么高兴!怎样满心希望!现在一切都完了。想到这里她的感情崩溃了,忍不住放声痛哭起来。她把脸埋在手心里,眼泪顺着手指缝淌了下来,她的身体抖得很厉害,以至于她再也站立不住,跌坐在一张椅子上。她实在太伤心了,甚至全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和默默地坐着的两位牧师:她买不到《圣经》,只得空手回去!

 

这时查尔斯先生突然从椅子里站了起来,拍了拍玛利的头,"孩子,你应该有你自己的《圣经》。不管谁拿不到,我都不能让你空手回去。冷静一点,好孩子。"

 

他走到书橱前,打开一扇门,拿出一本《圣经》,回到玛利的身边,把它放在玛利的手里:"拿着,玛利。"玛利捧着它,眼泪汪汪地仰头看着他,一缕希望的光在她的小脸上亮起来。

 

她悄声说:"真的是给我的吗?"

 

"是给你的,我的孩子。"查尔斯先生说,"一个对你所有热情工作和信靠的公平的回报。愿神在你读它的时候,祝福你;愿它成为你所配得的安慰。哦,爱德华,"他转向牧师,"威尔士对《圣经》的迫切需要,这只是其中一例。除非我做些什么来满足这种需求,否则我不会安宁的。"

 

玛利这时站了起来,结结巴巴向查尔斯先生道了谢,紧抱着《圣经》,走到门前。她现在的愿望就是回到父母身边,向他们展示她新得的珍宝。与她的好朋友爱德华牧师和太太匆忙吃了一顿饭以后,她就上路回家了。

 

这时比昨天早晨出发时还要晚,却是一个凉爽、清风习习的好天,步行起来更爽快。玛利做梦般走了一哩又一哩。她把《圣经》紧紧抱在胸前,头扬得高高的,一丝微笑挂在脸上,对身边经过的一切全无知觉。她有《圣经》了,她自己的《圣经》,她走在回家的路上了!累呀,饿呀,渴呀,通通被抛在九霄云外去了。

 

她又看见了昨天邀请她共进晚餐的女孩,正穿过田野向奶牛走去,她们彼此挥手致意。玛利也记得那位给她酸奶喝的好心的老妇人住的农场,但门是关着的--这天气对于一个老妇人来说,要作园子里的活儿是太热了一点。 路上偶有行人,看见她脸上那快活的神情,都祝她好,她却没留心,她的脑子里满满的。有些人会回过头来,看着她的背影,窃窃私语道:"是什么使得她这么高兴呢?"

 

玛利在途中坐下来休息了半个小时,把爱德华太太给她的食物吃了。然后她起身继续前行。自从昨天以来,发生了这么多事,真不敢相信那位老农夫仍然在离路边不远的篱笆旁劳动。玛利像一个老朋友一样问候了他。 他问:"嗨,你去巴拉了吗?"

 

"去了,我现在正往家走哪!"玛利回答道。

 

"可真是一个勇敢的小姑娘。"老人叫道,"祝你一路平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21 13:11:4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玛利谢过他,加快了脚步。多尔格利已经走过了,她觉得离家已经很近了。亲切的、熟悉的卡德.爱德瑞斯已在眼前。路在山间盘旋,大山向她显示着它清晰的线条。她走了好几个小时才走到山脚,攀援过最后一座亲切的山脊,她就踏上了家乡的土地。 暮色已经降临了,琼斯先生和太太坐在家里,仔细倾听着,他们的织布机都停下了。

 

"天很快就要黑了。"琼斯太太说。

 

"是啊,"雅各平静地应了一声,"玛利在黑暗里也认得回家的路。"他轻声细气说,"一天二十五哩呢。"

 

琼斯太太走到窗前向窗外张望,这已不知是第几次了。然后又回到火炉边,在火炉架上的汤锅里搅了搅。

 

"听哪。"雅各叫了起来。

 

他们侧耳听着,门闩响了一声,然后一阵轻快的脚步声在路上嗒嗒而来。门开了,玛利进来了,琼斯太太站在那里,颤抖着,说不出话来。雅各张开双臂,迎向玛利,深情地,几乎是无意识地说起了先知的语言:"我的孩子好吗?"

 

玛利径直奔向他,用一种说不出来的满足应道:"好。"

 

琼斯太太总算可以说话了:"我的宝贝,你买到《圣经》了吗?"

 

玛利转向妈妈,容光焕发,把《圣经》放在妈妈的手里。

 

"感谢主!"妈妈喘息着,呆呆地盯着《圣经》看了好几分钟,然后,把它递给雅各,自己又转到火炉前。

 

"来,我的宝贝,"她说,"你一定累坏了。来吃些东西,这是第一要紧的。雅各,我们得先让玛利吃饱了,休息够了,然后她就能告诉我们这漫长的两天里发生了些什么,是怎样发生的,然后我们可以认真地看《圣经》了。" 玛利吃完,休息了一会,要告诉父母的故事却似乎怎么讲也讲不完。当然最小的细节在他们眼里都很重要。最后,虽然已经很晚了,玛利还是把《圣经》搬到桌上,全家人带着一种崇敬的爱看着它。玛利的《圣经》!这实在太美好了,令人难以置信。玛利觉得自己好像是突然之间得到了一间藏书丰富的图书馆。那个年代书很稀少,而这是一本书中之书哪!

 

玛利悄声说:"拥有一本《圣经》,实在是太好了。"

 

"是的。"雅各表示赞同,"你现在需要好好休息一下,玛利。但我觉得,如果我们不从圣书上得到一些话,我们上床也不会心满意足的。玛利,给我们读些什么吧,然后让我们来感谢神给我们的所有的的怜悯。"

 

玛利打开她的《圣经》,翻到其中一页,静默了好几分钟,然后用满含激情的声音,开始读《诗篇》第一五O首:

 

"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在神的圣所赞美他,在他显能力的苍穹赞美他。"当她读到最后一句:"凡有气息的都要赞美耶和华。你们要赞美耶和华!"时,她的声音因喜悦而高扬起来。

 

他们不约而同地从椅子上站起来,一起跪下,献感谢给神。然后,玛利怀着深深的喜乐和平安,向父母道了晚安,上楼睡觉去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21 13:12:4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 启动


如今,一种宁静和平安充满了玛利的心灵。早晚她都为父母大声地诵读《圣 经》,打算从头到尾读完。生平第一次她认识到这本书是一部连续的历史,从以色列人从埃及的奴役中,胜利地出逃,到他们被掳巴比伦。她发现了许多新故事,是她在教会和主日学里从来没有听说过或读过的。完整地读完每一篇,她才第一次悟到了那些她一知半解的笔记的真实含义。她和父母在那些日子里讨论得很频繁。

 

玛利仍然为邻居们做一些针线活儿,做衣服的手艺也大有长进。因为离开了学校,她发现自己能做的,远远超过订货所提供给她的。于是她学着在母亲的织布机前劳作,同时也找时间做针线活儿,养蜂,喂鸡,和干园子里的活儿,过得忙碌却快活。教会礼拜和主日学是朋友们碰面的好机会。她完全没有意识到她为买《圣经》省钱所作的努力,步行去巴拉,和在那里洒下的热泪对一个新协会的诞生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对她来说,那所有的一切都已成了过去;但对于汤姆斯.查尔斯牧师而言却并非如此。玛利的故事和她绝望的泪水深深地刻在他的记忆中,使他更加痛苦地意识到他的同胞对《圣经》的急切需要。因为玛利的需要正代表了威尔士的需要。他去探访了北威尔士更多更偏远的村庄,更加确认这一需求的迫切性。去童茵区的那一天,他去了琼斯家,发现玛利正深入钻研纺织技艺,她的妈妈正耐心地指导她。

 

"喔,查尔斯先生!"玛利叫道,一边拉出父亲的扶手椅给客人坐,"我打算像我父母一样成为一名纺织工。"

 

"我想你会成为有名的纺织工的。"查尔斯先生答道。

 

"是的,先生,"玛利有些扭捏,琼斯太太就替她作答,"但她总是有点操之过急。她是那种总想一下子把事情做完的人。"

 

查尔斯先生拿起玛利织好的一块布,虽然他是一个外行,也可以看出,虽然对一个初学者来说,这块布已经织得很不错了,但离完美还差很远。

 

"你早晚会成为一个好织工的,玛利,"他沉静地说,然后把她父母也加了进来,"你们想过没有,我们都在织生活的布,就是说,在神的世界和国度里织布。是织美善呢,还是织邪恶?看看《圣经》历史的最初几页,想到夏娃因为不顺服,给世界织了怎样一块悲哀的布,是多么叫人触目惊心啊!另一方面,如果有人告诉路得,她的生活和行为给了后辈怎样美好的影响,哪怕就只告诉她一小部分,她该是多么幸福啊。"

 

"没错,先生,"雅各.琼斯插话道,"我经常在这个家里说,我们可爱的玛利对她父母来说,就是一位路得。"

 

"是啊,"查尔斯先生说,"我们很难了解她在生活的图样上织了怎样丰富多彩的一线。"

 

玛利对他这样的评价又惊讶又感动,害羞地口吃起来:"哦,先生,我做了什么呢?"

 

"我们会知道的,玛利,神在他的掌管中会使我们的一切努力都互相效力。他的话语从来都不会徒然返回的。"

 

他们又说了一会儿别的事,诸如主日学和区里孩子们的长进。他离开时说:

"我要去伦敦,去求得更多的《圣经》。玛利,请为我祷告。"

 

1802年12月,查尔斯先生去了伦敦,在"属灵小册子"协会的会议上,他讲述了玛利.琼斯的故事,指出,威尔士人迫切需要用他们自己语言译成的《圣经》,她只是其中一个例子而已。

 

玛利的故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查尔斯先生讲完后坐下,心里默默地祷告他的听众能受感动,为这个问题作些什么。他心想,这是解决他的同胞灵粮缺乏的唯一途径。屋子里一片沉默,他的眼睛盯着桌子,等待着。然后,一位叫约瑟.休斯的牧师站了起来,说:

 

"查尔斯先生,你的请求令我们非常感动。那个小女孩的经历真令人心碎,而她的故事就是世界的故事。你提到你希望成立一个协会印刷发行威尔士语《圣经》;我想,如果为威尔士,为什么不也为全世界?"

 

会议厅里漾起一阵赞同的窃窃私语的声浪。委员会的成员们开始提出各种不同的建议。他们一致同意成立一个新的协会。秘书长受命写一封信,给教会里的所有基督徒,号召他们联合起来,支持这项工作。人们的巨大热情出乎查尔斯先生的预料,他的希望成为了现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21 13:13:5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这样,1802年12月7日,"英国和外国圣经公会"孕育了;1804年3月7日, 公会起草了第一份协议,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认捐了700镑。查尔斯先生那时已经回到威尔士,但听说圣经公会已经开始工作,他是多么兴奋啊!他很快就找到一个机会去探访阿贝吉诺文区,来到兰非罕歌尔,看见玛利正在园子里忙碌着。

 

"玛利.琼斯,"他叫道,"我有件情要告诉你,我肯定你父母听到这个消息也会很高兴的。我们进屋去吧。"

 

他们进了屋,琼斯先生和太太停下织布机,欢迎客人。问安之后,查尔斯宣布了这个大好消息。

 

"一个协会成立了,"他说,"它将致力于在全世界印刷和发行《圣经》。" "全世界!"玛利轻声惊叫起来。

 

"是的,真是棒极了!不用再为几本《圣经》祈求祷告了。我们会有我们所需要的一切。等它的力量壮大后,协会将向世界提供《圣经》。"

 

"哎呀,先生,这的确是个好消息。想想小玛利那样辛苦才买到那本珍贵的《圣经》。我真是高兴,因为对于威尔士和世界其他地方的穷人来说,那样的话,要买到一本《圣经》会容易多了。"雅各说。

 

"太好了!"玛利叫起来,"但我并不后悔我必须为买《圣经》工作得那么努力,这使它变得更珍贵了。"

 

"现在我们盼望好基督徒们会慷慨解囊,奉献金钱给这项伟大的工作。"查尔斯先生说,"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辉煌的开端。第一次会议上就认捐了700镑。" "我肯定钱会源源不断而来,"琼斯太太说,"一听到消息,每个人都会出力。"

 

果然不出所料。关于圣经公会的消息传遍威尔士后,捐款涌进了它的总部,共筹集了1900镑,其中大部分来自乡村的穷人。

 

查尔斯先生走后,玛利往头上裹了一块围巾,一边往外跑,一边说:"我得马上去告诉农夫伊万斯和太太。"

 

她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农场,发现农夫夫妇俩都在家。

 

"哦,伊万斯先生!噢,伊万斯太太!一个最棒的组织在伦敦成立了!它要向威尔士人和全世界提供《圣经》。这不是太好了吗?"

 

"哎呀,哎呀!"伊万斯太太也叫了起来,"就是说《圣经》将会便宜一些,容易买到了?人们不管是富是穷,从来都不曾有过这种事呢。是谁告诉你的,玛利?"

 

"查尔斯先生。他刚刚到我们家,高兴得不得了,迫不及待地要告诉我。" "这将是一项伟大的工作,"农夫伊万斯说,"我一定要在教会宣布这个消息,开始募捐。我们必须尽我们所能,支持这个组织。"

 

"是啊,我们一定得这样做。"伊万斯太太满心欢喜地表示同意。

 

这种决心成了举国上下共有的精神。人们讨论的话题全是这个新协会,就像最早的那些基督徒,每个人都尽其所能捐献。那真是威尔士人快乐的日子。对这个新组织的热心像火一样燃遍了全国。甚至在《圣经》到手之前,已经有一种敬拜和信仰的意识在人们心中唤起。1806年,当为主日学订的第一批威尔士语《圣经》到达巴拉时,所有的教会都响起了一片感恩之声。这个运动得到了每一个人全心全意的支持:伦敦的威廉.韦伯福斯和其他对基督教工作感兴趣的人;威尔士的沃伦博士,邦格主教;白歌诗博士,圣大卫堂的主教,所有这些人都与查尔斯先生一起,将《圣经》分发给那些迫切需要的主日学。

 

玛利.琼斯也以最大的热情投入这项工作中。这时她已经成为一位主日学教师,她永远记得在课堂上发给孩子们《圣经》的第一个礼拜天,她所感受到的那种颤栗的喜悦。她现在知道了,自己挣扎奋斗的故事在圣经公会的成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没有一丝骄傲和自我陶醉,她欣喜地盼来了这一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21 13:15:1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尾 声 结果怎么样

 

圣经公会1804年成立时,《圣经》,或者《圣经》的一部分,已经被翻译成72种语言,包括大部分的欧洲语言,和16种其他语言:埃塞俄比亚语,阿拉伯语,冰岛语,伊朗语,亚美尼亚语,马来语,土耳其语,台湾语,拉布拉多语,印度语,锡兰语,西非语,大不列颠圭亚那语和北 美语(摩和克印地安语)。

 

当然,圣经公会做的第一件事是确保威尔士人有威尔士语《圣经》。它还发行了刚刚译完的摩和克语的《约翰福音》。之后该组织发行的六种版本是:

 

1806年,马拉思语(孟买语)。

 

1808年,三思克瑞特语(一种在印度大部分地区使用的语言)。

 

1809年,圭亚拉逊语(另一种印度语)。

 

1809年,奥立沙语。

 

1810年,汉语。

 

1810年,爱斯基摩语(拉布拉多岛语)。

 

自那以后,协会的工作平稳地向前发展。它是一项多人合作的工作。传道士去外国,学习当地的语言,把《圣经》翻译成该种语言。有时圣经公会支付一两个人的费用,使他们可以全职翻译。翻译完成以后,必须经伦敦的圣经公会委员会核查通过,然后才将它付诸印刷,送给那些需要的人。

 

"英国和外国圣经公会"不是世界上唯一的圣经协会。其他组织也纷纷成立,协助这项工作--如苏格兰的"全国圣经公会"(1826年);"美国圣经公会"(1816年),"尼德兰圣经公会"(1814年),等等。它们组成了一个世界性大家庭--"联合圣经公会。"其目标是:让讲每一种语言的人都有《圣经》可用。威尔士人以玛利.琼斯为代表,种植了一棵如今枝繁叶茂,遍及世界的大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21 13:15:4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2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诸天述说 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  耶和华的慈爱永远长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2-5 17: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