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暂且去,第三日再来见我。”(王上12:5)
??人生的历程上,要经过许多的考验。每次环境与地位的转换,或面临抉择,都是新的考验,要显明我们的品质如何。在这些考验上的成功或失败,对将来影响深远。
??所罗门离世了,罗波安由王子晋位作王。他所面对的问题之一,是国内多了一位有组织能力、善影响民意的领袖。耶罗波安同会众来见王,向新王诉苦,请求行新政:“你父亲使我们负重轭,做苦工,现在求你使我们作的苦工、负的重轭轻松些,我们就事奉你。”(王上12:4)当所罗门建造圣殿的工程,有一个合理的高尚目标,为的是事奉神,百姓甘心奉献,不觉其苦;但以后为了他的一千妃嫔,建造宫室宝库,强征徭役,就筑起了怨府了。
??人民的请求没有不合理;但在王宫里长大,养尊处优惯了的罗波安,没有应付这个考验的准备。罗波安分别向两班顾问征求意见;但他拒绝了在所罗门面前侍立,听过智慧之王言语的老年人的建议(王上10:8),而采纳了与他一同长大的少年的意见,用夸大狂傲的严厉话回答众民。结果是完整的王国分裂,北国十支派脱离了他的管辖,一直不能恢复(王上12:6-19)。这不是少年人与老年人的问题;面临考验是要自己作抉择的。
??作领袖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态度是服事,一种态度是辖制。智慧的老年人建议:“服事这民如仆人”(王上12:7);狂妄的少年人说:“更重的轭……蝎子鞭”(王上12:11)。这样,民虽不智,也知道如何从舍:谁愿意跟一个只知作威作福的人在一起?谁愿意接受被奴役的应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