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654|回复: 9
收起左侧

[分享][贴图]茶余饭后随便聊聊以色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名:以色列国 (The State of Israel)

独立日:5月14日(1948年)。以色列于1948年5月14日宣布独立。以色列虽然在日常生活中采用公历,但是民族节日均采用犹太历。因此,每年的独立日不一定是公历的5月14日。

国庆日:5月14日(1948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旗地为白色,上下各有一条蓝色宽带。蓝白两色来自犹太教徒祈祷时用的披肩的颜色。白色旗面正中,是一个蓝色的六角星,这是古以色列国王大卫王之星,象征国家的权力。

国徽:为长方形盾徽。蓝色盾面上有一个七杈烛台,据记载此烛台为耶路撒冷圣殿中点燃祭坛的物件。烛台两旁饰以橄榄枝,象征犹太人对和平的渴望。烛台下方用希伯莱文写着“以色列国”。

国歌:《希望之歌》

国家政要: 总统摩西·卡察夫 (Moshe Katsav) ,2000年任职;总理阿里埃勒·沙龙 (Ariel Sharon ),2001年3月任职,2003年2月再次任总理;代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Ehud Olmert) ,副总理兼财政部长,2006年1月,沙龙病重住院后暂时代行总理职权;外交部长齐皮·利夫尼 (Tzipi Livni) ,2006年1月任职;国防部长 沙乌勒·莫法兹 (Shaul Mofaz);临时议长希蒙·佩雷斯 (Simon Peres );总参谋长摩西·亚阿隆 (Moshe Ya'alon);利库德集团主席本雅明·内塔尼亚胡 (Benjamin Netanyahu)

自然地理:根据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定,以色列国的面积为1.49万平方公里。位于亚洲西部,北与黎巴嫩交界,东北部与叙利亚接壤,东面是约旦,西濒地中海,南连亚喀巴湾,是亚、非、欧三大洲结合处。沿海为狭长平原,东部有山地和高原。属地中海型气候。

人口:625.9万(2000年统计,包括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东耶路撒冷犹太居民),其中犹太人占76.7%,阿拉伯人、德鲁兹人及其他人占23.3%。希伯莱语为国语,与阿拉伯语均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犹太教为国教,居民中约85%信奉犹太教,13%信奉伊斯兰教。

首都:建国时在特拉维夫(Tel Aviv),1950年迁往耶路撒冷 (Jerusalem),未得到普遍承认。1980年7月30日以色列议会通过法案,宣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恒的与不可分割的首都”,但它的政府所在地仍在特拉维夫。”[ 对于耶路撒冷的地位和归属,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一直有争议,阿拉伯国家要求“以色列撤出1967年以来它所占领的一切阿拉伯领土,包括阿拉伯的耶路撒冷(指东耶路撒冷)”。绝大多数同以有外交关系的国家仍把使馆设在特拉维夫] 。耶路撒冷市人口约63.4万(2000年)。

简史:以色列历史悠久,是世界主要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犹太人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莱人。公元前13世纪末开始从埃及迁居到巴勒斯坦,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公元前722年和586年,这两个王国先后被亚述人征服和被巴比伦人灭亡。 公元前63年罗马人入侵,大部分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流亡欧美各国。 公元7世纪巴勒斯坦被阿拉伯帝国占领,阿拉伯人从此成为该地居民的绝大多数。16世纪巴勒斯坦被奥斯曼帝国吞并。19世纪末,欧洲犹太资产阶级发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并于1897年成立了“世纪犹太人复国主义组织”。1917年英国占领巴勒斯坦,11月2日发表《贝尔福宣言》。表示主张“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由公共法律保障的犹太人之家”。1922年,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以后,世界各地犹太人 大批移居巴勒斯坦。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成立。2005年9月,以色列国防军在原加沙定居点附近的以军总部举行告别仪式并降下国旗,宣告以色列对加沙长达38年的占领就此结束。

政治:以色列是议会制国家,议员候选人以政党为单位竞选。以色列没有宪法,只有议会法、总统法和内阁法等基本法。总统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职能基本上是礼仪性的。议会有权解除总统职务。内阁向议会负责。

经济:50多年来,土地贫瘠、资源短缺的以色列,坚持走科技强国之路,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使经济得以较快发展,199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 6万美元。以色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举世瞩目,特别是在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工程、农业以及航空等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优势。以色列地处沙漠地带边缘,水资源匮乏。严重缺水使以色列在农业方面形成了特有的滴灌节水技术,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将大片沙漠变成了绿洲。 不足总人口5%的农民不仅养活了国民,还大量出口优质水果、蔬菜、花卉和棉花等。

外交:开展全方位外交。保持与西方国家传统的友好关系;维护与美战略盟友地位;积极发展与独联体各国和东欧国家关系;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力图实现同阿拉伯国家的和解;拓展与非洲、亚洲各国的关系。

与中国关系:1950年1月9日,以色列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92年1月24日,以色列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2003年12月,以色列总统卡察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5年11月,以色列政府正式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2005年1-9月双边贸易总额达22.6亿美元,同比增长22.7%。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色列的农业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色列在积极挖掘水资源的同时,不断开发出新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与方法,并推广到农业生产中。其主要采取了以下农业节水措施和技术:
  加大使用循环水的力度。把工业与城市生活产生的污水集中进行净化处理后二次用于农业生产灌溉。对海水淡化后的生活使用水也同样如此。为鼓励农业经营者多使用二次净化水,以色列还制定了低廉的净化水使用价格。现在,以色列每年要把2.3亿立方米的净化水用于农业生产,占农业用水总量的19%,到2010年,农业生产用水的1/3能够使用上污水净化水。这不仅节约了水资源,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各种废水大量排入对有限的土地资源与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与侵蚀,因而有利于土地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不断增建集水设施,以最大限度地收集和贮存降雨季节的天然降水资源,在农耕时用于生产种植。
  推广普及使用压力灌溉技术和方法。压力灌溉包括喷灌和滴灌两种方式。以色列的农业灌溉技术经历了大水漫灌、沟灌、喷灌和滴灌的几次革命,每次革命都是农业节水技术的一次大飞跃。与其他灌溉方式相比,滴灌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一是节约了水资源。滴灌直接供水到植物根系,减少了水蒸发损失。它不是灌溉土壤,而是灌溉植物的根系。二是使土壤保持了良好的通气性,降低了土壤的盐化程度,减少了杂草生长。三是灌溉时农民不必守在田间,可同时从事其他的施肥、剪枝、收割等工作。四是可减少农药的用量,从而节省资金和劳动力投人,最终降低了耕种土地的成本。
  以色列每年都推出新的滴灌技术与设备,现在从滴灌技术中又派生出埋藏式灌溉以及喷洒式灌溉、散布式灌溉等灌溉方式。正是依靠这一整套节水制度与措施,以色列在河谷地区有了发达的农业,在沙漠中建起了片片绿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2 16:23:39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同以色列的外交

 

 

 

 

 

 

 

一、政治关系

  1992年1月24日,以副总理兼外长利维访华,同国务委员兼外长钱其琛签署公报,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94年8月,以在上海设立总领事馆。建交后双边互访日益增多。中方先后访以的主要有:国务委员兼外长钱其琛(两次,后一次以副总理兼外长身份)、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外经贸部长吴仪、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副总理李岚清、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佩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国家主席江泽民、外交学会会长梅兆荣、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外交部副部长杨文昌、国务委员唐家璇等。

  以方访华的主要有:总统赫尔佐克、外长佩雷斯(四次,后三次分别以地区合作部长、以中关系促进会名誉会长、副总理兼外长身份)、总理拉宾、总参谋长巴拉克中将、总参谋长沙哈克中将、议长丹?蒂宏(出席议联第96届大会)、副总理兼外长利维、副总理兼农业及环境部长埃坦、总理内塔尼亚胡、国防部长莫迪凯、总统魏茨曼、副议长阿卜杜?马立克?达罕姆西、农业部长沙罗姆?希姆宏、通讯部长瑞恩?瑞夫林、副总理兼工贸部长奥尔默特、副总理兼外长沙洛姆等。

  二、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1992年10月,外经贸部石广生副部长访以,签署了两国政府间贸易协定。此后,双方还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投资保护等协定。

  2004年两国贸易额为24.8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15.4亿美元,进口额9.4亿美元。

  三、农业交流

  1993年,两国签署农业部谅解备忘录,并先后在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成立了中以农业培训中心,在北京郊区建立了中以示范农场。1997双方正式成立“中以农业联合委员会”。近年来,两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不断展开,在山东、陕西、云南及新疆等省,建立了农业培植、花卉种植、奶牛等示范基地。

  四、文化、旅游、民间往来

  1993年5月,两国签署了文化交流协定。1998年11月,双方签署了1999-2001年中以文化交流执行计划。目前,以在华留学生106名,我在以留学生110名。

  1992年3月,两国民航签订“谅解备忘录”,同意以航飞行特拉维夫至北京的直达包机。1993年10月,双方签署了两国民航协定。以航飞北京航班每周一次。

  1994年6月,两国签署了旅游合作协定,以来华旅游人数逐年增多。

  五、重要双边协议和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以色列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联合公报》(1992年1月)

  《中以政府互设总领事馆协议》(1993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以色列国政府在工业技术研究及开发领域合作框架协议》(2000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以色列国教育部教育合作协议》(2000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以色列政府关于植物检疫的合作协定》(2003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色列的风光美景

 

 

 

0.jpg
1.jpg
2.jpg
4.jpg
5.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以色列挺漂亮的~[em1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耶路撒冷啊愿你平安,以色列啊愿你平安,我们伟大的上帝永远爱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印象中总以为以色列很多沙漠,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yihuang在2010-3-2 20:11:00的发言:
在我印象中总以为以色列很多沙漠,呵呵

 

以色列地形非常特殊,差异化特别明显。[em1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4 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不可以把第一帖的字体加大一点,很想读,但是读起来费劲。 照顾一下老年人。[em1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1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色列的城市看上去挺漂亮的,很舒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2-3 12: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