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愤怒的刺猬
收起左侧

以弗所书第三十一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0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默想:


“凭爱心行事”不是基督教的专利品。

 

外国有句名言说:爱是万能的。外教也教人应该拥有一颗爱心,学会为别人付出爱。当我们为别人付出一点爱的时候,自己也会得到爱的满足,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以下是一个“爱的循环的故事”(取自《做人细节全书》,赵彦锋主编,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年):

 

有一所学校,我们要就读一生;有一门功课,要陪伴我们我们一生。这所学校叫社会,这门功课叫爱心。“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虽广难度不善之人。”爱心是人生的根,根深才能叶茂。也许爱心无法使你在世俗的意义上获得更多,但她能给你良好的食欲、安稳的睡眠和如花的笑靥,难道这还不够吗?

 

从前有个人,他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饥渴难忍,濒临死亡。可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这间屋子已久无人住,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汲水器,于是使尽全力抽水,可滴水全无。他气恼至极。忽又发现旁边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塞住,壶上有一个纸条,上面写着:“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汲水器,然后才能打水。但是,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这壶水装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壶塞,果然里面有一壶水。

这个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不是该按纸条上所说的,把这壶水倒进汲水器里?如果倒进去之后汲水器不出水,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能暂保自己的性命。他权衡良久,忽然一种奇妙的灵感给了他力量,他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果真汲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一会,他把水壶装满,在纸条上加了几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尝到甘美的泉水。”

 

2003年春季,我国不幸遭遇非典,疫情出现后,一位香港母亲送两个孩子到英国上学。孩子要被送走先隔离10天,她很难过。但她说:“我的孩子为此很烦恼,但不管怎样,我认为这对学校好,也对学校其他学生好。”

 

非典时期,曾经有很多人嘲笑香港人戴口罩是过度紧张,但香港人说,第一,我戴不戴口罩,关你什么事?第二,我戴上口罩,不光是为自己,也是为别人。

 

有一回,日本歌舞大师勘弥扮演古代一位徒步旅行的百姓,正当要上场时,一个门生提醒他说:“师傅,您的鞋带子松了。”

 

他回了一声:“谢谢你呀。”然后立刻蹲下,系紧了鞋带。

 

当他走到门生看不到的舞台入口处时,却又蹲下,把刚才系紧的带子又弄松。

 

显然,他的目的是,以草鞋的带子都已松垮,来表达一个长途旅行者的疲劳。演戏能细腻到这样,确实说明勘弥具有一般影视明星不具有的泰斗素质。

 

正巧,那天有位记者到后台采访,亲眼看见了这一幕,戏演完后,他问勘弥:“您该当场教育那位门生,他还不懂演戏的真谛。”

 

勘弥答道:“别人的亲切必须坦率接受,要教那位门生演戏的技能,机会多的是。在今天的场合,最要紧的是要以感谢的心去接受别人的亲切,并给予回报。”

 

爱,是一种循环。爱,给予别人,不见得有直接的回报,但最终也会循环到自己身上。如果每个人在爱护自己的同时,也考虑爱护别人,那么最终自己也能得到更好的爱护。(完)
 

但我要请问大家:这样的劝人“让生命中充满爱心”和保罗的劝人“凭爱心行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1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是呀,听到行道。是基督徒的义务和本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1 18: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