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748|回复: 0
收起左侧

培养身心灵健全的孩子(二)── 社交技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3-14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梦蓓 社交技巧──与人合睦相处和处理冲突 迈向成熟第二步 每一个孩子都必须具备与人合睦相处和处理冲突的技巧,而这项训练工作必须始于在家中和父母及弟兄姐妹的关系。 从小看大 在这方面有训练的孩子具备能力与外人相处,包括各式各样的人,并能欣赏每人的独特性。 这些孩子也学会表达自己感受(不仅是意见!)的能力,能够提供别人意见,并接受别人的批评指教,洞悉并善用肢体语言,尊敬别人,对人友善,彬彬有礼,用健康,直接,积极的态度有技巧地面对并化解冲突。 俗语说"人不自私,天诛地灭"。孩子与生俱来的堕落天性使得他们自小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以图自己舒适方便,不顾及别人感受。 父母必须按着圣经的教训教导孩子"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腓二:4)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心怀是社交技巧的重点,而它的起点是在家庭生活中与家人的相处。 每个孩子都必须在家中学习在爱中服事家人,和牺牲奉献的精神。我们彼此服事,不是出于无奈,乃是出于爱。我们的家是属于我们的,孩子虽小,却也能借着简单的服务项目参与家庭生活,并从其中体会归属感和对彼此的感激。 一些实际可行的事包括: 当有人泼洒了果汁,摔坏了东西,家人提供帮忙──「让我和你一起收拾!」 而不是大惊小怪──「你看你,又给我找麻烦。」 母亲在厨房忙碌时,一起来帮忙,不要一直问「她您要我帮忙吗?我该作什么?」有的母亲被你这么一问,反而心慌和手忙脚乱,学习仔细观察别人的需要,并提供适时的帮助。这是做别人的好朋友的很重要的一项特质。 我记得小时每当我问母亲「要我帮忙吗?」她总是很有智慧的回答「你有眼睛可以自己看。」我发现只要我真的用眼睛环顾四周,并不难发现可以用的上我的地方。这个经验和训练帮助我日后在心理辅导时,能敏锐的察觉,体会受辅者的需要。 每个礼拜,从盘中抽出另一位家人的名字,并在该周暗中做一,二样体贴他的事。一周结束后,围绕在晚餐桌上,大家轮流谈论被人关爱和服事的经验,并猜猜那天使是谁。 为家人预备一份备忘录,上面写着"本周我曾为爱别人如此做",帮助孩子记录他们服务别人,以具体行动爱人的事项,并于一周结束时分享。 一起去关心社区探访老人院中的孤独老人,去动物收容所看望小动物,为流浪汉煮食,为生病的邻居送饭,写张慰问卡‧‧‧使我们的爱心可以扩大到家庭以外。 除了学习与家人和睦相处以外,孩子也必须学习与外人相处。如何造成第一个与人接触的好印象是第一要务。你是否与他人做目光接触?是否在适当的时候与人握手寒暄?你的孩子是否知道如何应对进退,并与人做初次谈话? 客人初次来访,不管是大人或小孩,你的孩子是否知道待客之道?适当的称呼对方「叔叔好!」,「阿姨好!」或「老伯伯好!」,「奶奶好!」现在的孩子也许有很高的GPA或SAT成绩,也是计算机游戏的高手,但在人与人的交往上却非常生涩,甚至无礼,目中无人,这种态度带到他们成年以后的工作环境中,婚姻中,很可能导致许多不愉快的后果。 除了应对进退的礼仪,父母必须在家中持之以恒的要求和训练以外,还有饭桌礼貌需要父母指导和培养,中餐和西餐的礼仪不同,在美生长的ABC们,两种都需要学习。 中餐礼仪─ 大人主人先启动筷子,孩子才可能跟进 不宜在盘中翻搅自己喜爱的菜肴 以碗就口,而非以口就碗 正确拿筷子的方式,端碗的方式 不玩筷子 良好坐姿,双肘不宜占据邻座等 (可参考其它礼仪书籍) 西餐礼仪─ 不论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刀叉由外向里使用 摊开纸/布餐巾搭在腿上,切勿用餐巾渻鼻涕 等到大家的食物都到齐才一同进食 切忌舔刀叉 如不喜欢传到面前的食物,说「谢谢,我不要。」或拿少许以示礼貌 不可双肘倚在桌上 说「请递给我胡椒。」不要站起来拿或伸长手臂去拿 电话礼貌也是属于需要父母教导的范畴,当接听电话时,孩子要知道适当的回答,有礼貌却不多透露不必要的细节,说「请您等一下。」「哦,妈妈不在,请问你是哪一位?」「请问你要留话吗?电话号码?您的大名?」然后放下电话去叫家人,或记下讯息并记得传给家人。 当打电话给人时,要先报上名字,「哈啰,我是林小明,请问Lisa在吗?」如果认的出对方声音,必须称呼对方「哈啰,蒋叔叔,我是...请问...在吗?...谢谢。」 这些看似繁文褥节的小常识和礼貌,一旦成为了习惯,在孩子成人后的社交生活中是他们成功和受人爱戴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处理冲突和化解冲突是社交技巧中很重要的一环。最好和最初的学习环境就是在家中。父母亲要学习给孩子自行解决问题的空间,不要太急于介入并仲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示范正确的方法:用平和恰当的字眼道出心声,并告诉对方自己的期许,聆听对方的心声,注意字里行间对方真正的心意,用话语达成妥协,并/或尊重彼此的不同,不做人身攻击,分清人与事。 最重要是用爱心包容彼此的不完全,寻求和睦和饶恕,家庭生活提供了无数方便的练习机会,父母要有耐心的教导并以身作则,学习更多更新的字汇和表达方式,用在自己的人际关系中,并传递给儿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17 17: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