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554|回复: 3
收起左侧

[推荐]怎样让孩子知道你重视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2-15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简雷瑞怡 一位妈妈下班回家,看见五岁大的儿子正在看电视,声浪很大,她立刻上前把音量调低,不料儿子大发脾气。她想解释时,儿子却回报一句「你好衰呀!」,对她毫不理睬。这位妈妈在外工作了一整天,原以为回到家里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却遭受儿子这样的对待,内心实在感到委屈、难受。 孩子为甚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 圣经说:「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约一4:19)。我们对神的顺服是基于我们知道神爱我们,「上帝差衪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藉著他得生,上帝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约一4:9)。由于这爱,我们得称为神的儿子,愿意顺服衪,「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约14:15)。同样地,孩子是否顺服于父母的管教乃是基于「他是否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 孩子愈感觉到父母的爱,就愈愿意顺服父母的管教。所以无论父母说的话有没有道理,若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对他的爱,他们就不会顺服。没有爱的管教就如开动一部没有润滑油的机器一般,操作困难,容易损坏。所以父母平日与孩子相处时,需要尽量多表达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怎样的爱他、重视他。也就是这爱的关系,使孩子听从父母的教导,有一天当他们长大成人,离开父母,也会谨记遵从父母当日的教诲。 如何让孩子知道父母爱他、重视他? 如上述的例子,孩子等待了一整天,渴望父母回家,谁知母亲一进门就纠正他的行为。正如一位家庭主妇,等待丈夫下班回家,迎来的却是板著脸的东批评,西指点,你一定会觉得没趣,久而久之,更会质疑自己在丈夫心目中的位置。父母对孩子不恰当的行为当然不能视若无睹,但怎样处理才能够让孩子接受呢?孩子的行为问题并非不需要理会,只是将它暂时放下,(这实在不容易),首先向孩子表达你对他的爱,然后再邀请孩子合作,事情会较容易处理。例如下班回家,一进门先跟孩子说:「爸爸 / 妈妈整天在外工作,很想你呀!」 或说:「我回来了,给爸爸 / 妈妈亲一下。」第一时间亲亲孩子,让孩子感觉你重视他,然后再跟孩子轻轻松松的玩一会儿,或与他谈谈今天校内发生的有趣的事情等等,之后 (或者日后) 再处理他行为上的问题,会获得更大的合作。切忌一开始就询问孩子「你做完功课没有?」, 或「今天在学校乖不乖?」,「有没有不听话?」等等,这些问话不但不能传递爱的讯息,更会换来孩子冷淡的反应。 其实爱的关系并非一天建立起来,而是透过每天向孩子传递爱的讯息点滴累积而来,而爱的传递可以是非常简单的,例如: 离家上班前拥抱一下孩子,和他说再见。 如环境许可,日间间歇性地给孩子通电话,告诉他你很挂念他。 给孩子预备一些点心,待他放学回家时享用,告诉他是妈妈特意为他预备的。 如外出而孩子不在家,可留给他一张便条,告诉他爸爸 / 妈妈去了那里,什么时候回来。 回家后主动邀请孩子一同玩耍、嬉戏,即使只有数分钟的时间也很宝贵。 如家中有两个孩子或以上,尽可能每天或每星期安排与个别孩子单独相处的时间,让孩子感觉父母重视他。 多注意身体语言,包括面部表情、声线、眼神、 与孩子的身体接触、动作等等,这一切都传递著重要的讯息。 其实孩子很多不恰当的行为背后都是希望争取父母的爱和关注,有效的管教与亲子之间所建立爱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不要将对孩子的爱和孩子的行为挂钩,或只集中处理孩子的问题而没有建立爱的关系。只有在爱的基础上管教孩子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呵呵,正如sharon所说,以上道理同样适用于主日学老师哦:)有听过分享说:主日学老师如果可能,尽量去抱一抱每一个孩子,因为这可能是他们一个礼拜以来得到的唯一一次拥抱哦!:)求主给你(主日学老师)爱心和智慧,让孩子知道天父还有你都很重视他!
发表于 2003-2-17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mary!送鲜花一朵!不够表达心意!再多送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2-17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marylu在2003-2-15 20:20:05的发言: 其实爱的关系并非一天建立起来,而是透过每天向孩子传递爱的讯息点滴累积而来!
  是的,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2-19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marylu在2003-2-15 20:20:05的发言: 多注意身体语言,包括面部表情、声线、眼神、 与孩子的身体接触、动作等等,这一切都传递著重要的讯息。 呵呵,正如sharon所说,以上道理同样适用于主日学老师哦:)有听过分享说:主日学老师如果可能,尽量去抱一抱每一个孩子,因为这可能是他们一个礼拜以来得到的唯一一次拥抱哦!:)求主给你(主日学老师)爱心和智慧,让孩子知道天父还有你都很重视他!
呵呵,站在“孩子”的角度,同意!! 一直与父母没有隔阂和代沟,因为他们就是这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17 17: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