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在乡下,逢初一、十五,家家祈福消灾、祭祀先祖,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这不,大年刚过不久,就有一家人走在通往后山坟场的崎岖小道上了。 向晓露提着装有祭品的篮子,心事重重地跟在父母的后面。父亲背着双手不紧不慢在前走,母亲则有些担心的看看父亲,有看看向晓露。几年前的一幕又浮现在母亲眼前。 那时向晓露的祖母病危。闻听噩耗,在城里打工的晓露火速赶回来。在祖母最后的那段时间,晓露伺候老人可以说是尽心尽力了。她几乎不离老人身边,常常见她拉着祖母的手,贴近老人耳边说着什么,一边还落泪。凑近可以听到她反复的说“奶奶,信耶稣,耶稣能救您”之类的话。老人还清醒的时候接受了孙女的耶稣,和孙女一起“念了经”。不久,老人就带着对家人的一片牵挂离开了…… 出殡那天发生了不愉快的事。就是在向老祖母的遗像磕头的时候,向晓露拒绝了。父亲大怒,一脚踹倒了她。晓露哭着说自己爱祖母,但不是用这种方式来爱。母亲和众人连忙劝住:到底女儿大了,拗也拗不过;再说,老人离开前不是这孩子在一直伺候嘛,也不能说是“不孝”。父亲铁青着脸对向晓露吼道“滚回去”。晓露在人们不解和嘲讽的眼光里含泪离去,这次出殡不欢而散。 之后好几天父亲不搭理晓露。母亲也抱怨她说“你跪一下怕啥呢?” 晓露说尽孝应该是在老人活着时好好伺候,不是现在对不会说话、没有生命的像下跪,那可是得罪真神的;况且,祖母现在是在天堂,还用得着这些祭祀的点心和纸钱吗?母亲不由笑了:你怎么知道在天堂?晓露坚定的回答:祖母信了主,就一定在那里享福。外婆不也是这样吗?提到晓露的外婆,母亲也沉默了。外婆信了一辈子主,提起她,乡人没有不夸奖的。外婆比祖母走得早,是在梦中安静离去的。听下葬的人说,给外婆出殡时,身体不硬板、气色如生。多年后人们说起来还惊叹不已。外婆走得平静,但内心一定不平静。因为这一大家人中,只有外孙女晓露从小跟自己归从了耶稣。晓露的父母不信,只是偶尔送祖孙俩去聚会时,会在教堂稍微坐一会儿。外婆为他们叹息、落泪、祈祷。老人离开前,明确表示:自己身后不立碑、不设像、不受纸钱祭品、不点香火、儿女不跪不拜。唯一要求是“你们赶紧信主!”外婆的话仿佛就响在向晓露耳边,她叹口气,发现不觉已经到祖母坟头了。 向晓露帮忙把祭品摆好,就肃立在一边。父亲知道从现在起,女儿是不会再做什么了,就自顾自的和晓露的母亲烧了纸钱、磕了头。这几年晓露也有不小难处。外面闲言碎语多,说信耶稣的人不孝,是铁石心肠。有一次邻家小孩对晓露说:“你奶奶死了你肯定很高兴,因为你不磕头。”听了这话,向晓露落泪了,父母脸色也不好看。虽然难过,但向晓露却没有让步,这样年复一年,父母在叹息声中也就作罢了。有几次父亲也问晓露“到底是怎么想的”,晓露说孝敬老人不是这样做的,祖母用不着那些东西。然后说耶稣给父亲听,告诉父亲人的指望不是在世上有吃有喝有家、离世后有人为自己上香,而是在天家得永生。而且,祖母和外婆一定也指望将来一家人在天家再见……父亲说:又来你那一套,什么指望不指望的。我的指望就是,你成家立业好好过日子,我和你娘(俗语,指母亲)身后能有人常到坟头看看。你光说得好听,有啥用?要是你能过上人家刘二(村里最富的人)家那样的日子,我就信你说的。 “愣着干吗?走了。”父亲冷不防的一句话打断了向晓露的沉思,她才知道这次上坟已经静静的结束了。“奶奶,外婆,我想你们呀!”临走时她在心里默默的说。 第二天,一家人围坐吃饭。饭桌上闲聊是农家常有的习惯。这天母亲开口了,“昨晚我做了个梦,梦到露她外婆了。看到她,我眼泪都下来了。她说别哭,我在那边好得很哩。我问有多好,她说没办法说有多好,刘二家那仿外国的小洋楼够气派吧,要是放到这里就根本不值一提。我哭着说你享福我就放心了。她又说露的奶奶也在这里,都好着哩。还说‘你们都赶紧信主,以后一家人还再见面,一起享福’,我一边说‘信,信’,一边想去拉她的手,谁知道一下子醒了……” 母亲哽咽起来。父亲不满的看了看她,“这正吃饭呢,你看你像什么样?” 向晓露低着头吃饭,不敢让父亲看到自己也已经泪如泉涌了。谁说信耶稣的都是铁石心肠呢?
1. 如果您因为执守信仰,而遇到类似的逼迫嘲讽,您仍然会对未来充满希望吗?您相信以后可得安慰吗? 2. 您认为自己的家人现在对人生有没有指望,如果有,是什么?这和您所希望的一致吗?您对此有负担吗?请分享。 3. 请为自己所爱的人能有永恒的指望而祈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