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2297|回复: 2
收起左侧

[转帖]疼爱儿女的,随时管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18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林月娇 来自神采飞扬 敏芝有位快满三岁的小公主心心,心心长得清秀漂亮,但却是个出了名的小霸王:点心时间心心有本事将厨房地板扔满食物;游玩时不准任何人碰「她的」玩具、或是看「她的」电视。最近,在一次餐会上,心心不乖乖坐在餐桌旁,起身向外拔腿就跑;敏芝实在担心她跑丢了,或被街上来往汽车碰撞到,气急败坏之余,朝着她的小屁股狠狠打了一巴掌。 「我知道许多人认为打孩子这件事,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身为全职妈妈的敏芝,是位有爱心耐心的好妈咪,面对两年多来自己养出个小野蛮人,心中感到既无力又沮丧,「这群批评的人当中,到底有多少人现在家中正有个可怕的两岁儿(terrible two)呢?」 不打不成器   自从史帕克博士(Dr. Spock)提倡不应该对孩童施行体罚,至今已有50多年了。「爱」的教育风潮下,现今美国的教育乱象使许多父母,开始反思这种教育方式,也重新对整套的教育理论提出质疑。 美国父母掀起的这股「不打不成器」风潮,重新肯定了亲子关系互动中,父母的权威、适时的管教和合宜的惩戒是必要的。 有越来越多的父母不愿继续遵循「专家」的意见,也不再在乎邻居或朋友的反对,开始对自己的儿女施行打屁股、打手心的惩戒。而这些「歪世代」(Y-Generation)父母中,有许多人是自幼未曾挨过打的。 这股「不打不成器」风潮浪劲,尤其表现在许多受父母欢迎的网站中,例如iVillage.com和Oxygen.com的聊天室中,以交换育儿经验为主题,网上充满了主张适时合宜惩戒孩童的论调。   新近一次哈里斯民意调查(Harris Poll)中发现,近乎70%的被调查者认为,现今的孩童与青少年,其品性修养都太离谱了。值此同时,美国各社区因层出不穷的校园枪击事件,和青少年帮派、吸毒、犯罪等不良行为举办的研讨会中,大多数人一致认为,造就出今日美国未来主人翁犯罪行为的主要原因,是父母疏于管教。   究竟有多少父母对自己的儿女施行体罚,无人有精确的统计数字;但来自于小儿科医生、心理学家、教育工作者、相关研究人员的口中得知,这数字正在继续不断地增加中。 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伦理与性格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Ethics and Character Development)主任凯文.瑞安(Kevin Ryan)说:「现代父母已不再相信,孩童性格是脆弱到经不起责罚的论调。」 打?不打? 这种「脆弱经不起责罚」理论的创始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颇具影响力的小儿科医生本杰明.史帕克(Benjamin Spock, 1903~1998)提出的。他警告为人父母者,体罚有可能会造成孩子永久性的创伤,同时会引发严重的侵犯行为。从此,「孩子不打不成器」的教育方式,在宽容的六、七O年代,遭到全面的唾弃,从此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中。 直至近年,爆米花般此起彼落着一桩桩校园暴力事件,加上青少年层出不穷的枪械、毒品、犯罪……教育工作者方才自「爱」的教育中苏醒过来,开始反思批判这种「打小孩」等于「虐待小孩」的说法。 回溯既往,「打?不打?」此一议题,在学院式的讨论中,一直深受史帕克博士个人独道之观点所左右。当今许多美国父母对处罚孩童,仍抱持着犯罪的感觉;还有一群父母对打小孩的顾忌,不是犯罪感的问题,而是担心受到社区的责难。 教育反思下,目前美国父母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观点,那就是「打孩子并不是什么坏事」。《光说「不」还远远不够》(Saying No Is Not Enough)一书作者,美国儿童心理学博士罗伯特.施韦伯(Robert Schwebel),在他主持的iVillage.com网站中设置父母讨论区,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在网站上公开支持「可以打孩子」;根据调查,此一新的观点比四年前刚开办网站时,更受到父母们的认同。   
 楼主| 发表于 2004-5-18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种养育儿女风格 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心理学理论家戴安娜.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在历经十年研究后,首度提出「权威性」养育法的优越性。研究成果报告中,鲍姆林德提出养育儿女风格大略可分出四类型的父母: 一、「威权型父母」(Authoritarian parents):其特色是立下许多的限制和对儿女的期望;父母严格执行,儿女唯命是从。 二、「威信型父母」(Authoritative parents):也有制定家规,但较有弹性;父母不仅主动向儿女解释制定家规的原因,同时自己也身体力行。儿女们不仅能瞭解到「限制」是出于「爱护」,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心和家庭的温暖。 三、「放任式父母」(Indulgent parents):这类父母对孩子行为上的约束力非常有限,父母态度是随和的、可沟通的,但本身却不具备任何的权威。 四、「放牛吃草型父母」(Uninvolved parents):这类父母在亲子互动中,自己对儿女不抱任何的期望和要求,同时对儿女提出的请求或支援,也表现出很忙、没有空理会或回应。少部份的父母更表现出忽略、疏忽,甚至拒绝担任父母的角色。 这项针对70年代学龄前孩童的研究报告显示: 「放任型父母」的儿女常表现出任性、有侵略性、缺乏自信心和成绩低落。 「放牛吃草型父母」的儿女和青少年在所有领域中,表现最为低劣,造成的社会问题也是最大。 严厉的父母亲易流于要求过多过高,对儿女的苛求虽有助能力表现和行为控制,但情绪管理就容易出现偏差。「威权型父母」养育出来的儿女,倾向于表现出情绪困扰和脾气暴躁。 有责任心的父母亲,有即时回应儿女的态度和意愿表现,同时也重视儿女心理成长的各样需要;又因「威信型父母」比「威权型父母」更客观、更有效率;尤其对青少年随着年岁的增长,更具有权威、影响力、说服力。因此,「威信型父母」的儿女表现出肯合作、活泼、自律、充满活力、友善和积极上进。 随时管教 笔者记得刚信主时,从「不会祷告,要读《诗篇》;不会做人,要读《箴言》。」这一句话中,获益匪浅。在教养三个儿女二十年后,我更加认同这句话,并且有一新的领悟:「不会教育,更要读《箴言》。」 「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箴13:24) 「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于死。」(箴23:13) 「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灵魂免下阴间。」(箴23:14) 「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箴22:15)笔者在此要提出「慈爱的手,管教的杖」亲子互动的基本态度与原则。 当「责打」成为必要时,尽可能花5~10秒钟的时间,去取家中设立的那根「家法」;您会发现那5~10秒的缓冲时间,能帮助身为父母的您,不在盛怒下作出「发泄式」的管教行动;并且能更有智慧地处理「管」和「教」的重要课题。 其次,管教可以「责打」」和「剥夺权利」两种型式进行:1~5岁学龄前孩童,可以使用打屁股、打手心等方式纠正其不良行为;6~12岁学龄孩童以剥夺权利为惩戒重点。例如:一周不准看电视,缩减使用电脑时间、不准玩电玩……等孩子喜欢的游戏项目。 「杖打和责备,能加增智慧;放纵的儿子,使母亲羞愧。」(箴29:15) 「一句责备的话深入聪明人的心,强如责打愚昧人一百下。」(箴17:11)多处经文教导提醒父母亲们,必须认知「责打」只是管教惩戒儿女的方法之一,不是唯一的方法,更不是养育出「顺命」儿女的万灵丹!同样地,也不要误以为「责打」孩子就是罪恶。 无论如何,管教必须出于爱,说明错误所在(偷东西是不对的);即将给予的惩罚(屁股打5下);陪孩子一同认罪祷告,请求天父上帝的饶恕(跪下、牵手、开口祷告);最后,在拥抱与安慰(抚一抚屁股被打痛的地方)的气氛中结束。 血气阳刚的父亲们,在管教的事上,应抱持着怎样的态度呢?「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6:4) 求主赐给天下为人父母者,懂得寻求从上头而来的智慧、爱心和耐心,以经营永恒事业的精神,肯花时间专心陪伴、养育 神暂时托管的产业。 「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诗127:3),而且是你我众多的财产、家业、事业中唯一能带到永恒天家的产业。 经文分享: 「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诗127:3) 「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箴13:24) 「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于死。」(箴23:13) 「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灵魂免下阴间。」(箴23:14) 「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箴22:15) 「杖打和责备,能加增智慧?放纵的儿子,使母亲羞愧。」(箴29:15) 「一句责备的话深入聪明人的心,强如责打愚昧人一百下。」(箴17:11) 「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6: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8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如何,管教必须出于爱,说明错误所在(偷东西是不对的);即将给予的惩罚(屁股打5下);陪孩子一同认罪祷告,请求天父上帝的饶恕(跪下、牵手、开口祷告);最后,在拥抱与安慰(抚一抚屁股被打痛的地方)的气氛中结束。 这个方法很好,希望小女儿好好表现,不要给我机会练习. 打屁股的作用和频率成反比,最好每年控制在两次以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18 04: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