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5-18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种养育儿女风格
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心理学理论家戴安娜.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在历经十年研究后,首度提出「权威性」养育法的优越性。研究成果报告中,鲍姆林德提出养育儿女风格大略可分出四类型的父母:
一、「威权型父母」(Authoritarian parents):其特色是立下许多的限制和对儿女的期望;父母严格执行,儿女唯命是从。
二、「威信型父母」(Authoritative parents):也有制定家规,但较有弹性;父母不仅主动向儿女解释制定家规的原因,同时自己也身体力行。儿女们不仅能瞭解到「限制」是出于「爱护」,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心和家庭的温暖。
三、「放任式父母」(Indulgent parents):这类父母对孩子行为上的约束力非常有限,父母态度是随和的、可沟通的,但本身却不具备任何的权威。
四、「放牛吃草型父母」(Uninvolved parents):这类父母在亲子互动中,自己对儿女不抱任何的期望和要求,同时对儿女提出的请求或支援,也表现出很忙、没有空理会或回应。少部份的父母更表现出忽略、疏忽,甚至拒绝担任父母的角色。
这项针对70年代学龄前孩童的研究报告显示:
「放任型父母」的儿女常表现出任性、有侵略性、缺乏自信心和成绩低落。
「放牛吃草型父母」的儿女和青少年在所有领域中,表现最为低劣,造成的社会问题也是最大。
严厉的父母亲易流于要求过多过高,对儿女的苛求虽有助能力表现和行为控制,但情绪管理就容易出现偏差。「威权型父母」养育出来的儿女,倾向于表现出情绪困扰和脾气暴躁。
有责任心的父母亲,有即时回应儿女的态度和意愿表现,同时也重视儿女心理成长的各样需要;又因「威信型父母」比「威权型父母」更客观、更有效率;尤其对青少年随着年岁的增长,更具有权威、影响力、说服力。因此,「威信型父母」的儿女表现出肯合作、活泼、自律、充满活力、友善和积极上进。
随时管教
笔者记得刚信主时,从「不会祷告,要读《诗篇》;不会做人,要读《箴言》。」这一句话中,获益匪浅。在教养三个儿女二十年后,我更加认同这句话,并且有一新的领悟:「不会教育,更要读《箴言》。」
「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箴13:24)
「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于死。」(箴23:13)
「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灵魂免下阴间。」(箴23:14)
「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箴22:15)笔者在此要提出「慈爱的手,管教的杖」亲子互动的基本态度与原则。
当「责打」成为必要时,尽可能花5~10秒钟的时间,去取家中设立的那根「家法」;您会发现那5~10秒的缓冲时间,能帮助身为父母的您,不在盛怒下作出「发泄式」的管教行动;并且能更有智慧地处理「管」和「教」的重要课题。
其次,管教可以「责打」」和「剥夺权利」两种型式进行:1~5岁学龄前孩童,可以使用打屁股、打手心等方式纠正其不良行为;6~12岁学龄孩童以剥夺权利为惩戒重点。例如:一周不准看电视,缩减使用电脑时间、不准玩电玩……等孩子喜欢的游戏项目。
「杖打和责备,能加增智慧;放纵的儿子,使母亲羞愧。」(箴29:15)
「一句责备的话深入聪明人的心,强如责打愚昧人一百下。」(箴17:11)多处经文教导提醒父母亲们,必须认知「责打」只是管教惩戒儿女的方法之一,不是唯一的方法,更不是养育出「顺命」儿女的万灵丹!同样地,也不要误以为「责打」孩子就是罪恶。
无论如何,管教必须出于爱,说明错误所在(偷东西是不对的);即将给予的惩罚(屁股打5下);陪孩子一同认罪祷告,请求天父上帝的饶恕(跪下、牵手、开口祷告);最后,在拥抱与安慰(抚一抚屁股被打痛的地方)的气氛中结束。
血气阳刚的父亲们,在管教的事上,应抱持着怎样的态度呢?「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6:4) 求主赐给天下为人父母者,懂得寻求从上头而来的智慧、爱心和耐心,以经营永恒事业的精神,肯花时间专心陪伴、养育 神暂时托管的产业。
「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诗127:3),而且是你我众多的财产、家业、事业中唯一能带到永恒天家的产业。
经文分享:
「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诗127:3)
「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箴13:24)
「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于死。」(箴23:13)
「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灵魂免下阴间。」(箴23:14)
「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箴22:15)
「杖打和责备,能加增智慧?放纵的儿子,使母亲羞愧。」(箴29:15)
「一句责备的话深入聪明人的心,强如责打愚昧人一百下。」(箴17:11)
「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