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793|回复: 2
收起左侧

[转帖]开启你的第一扇心门:期望知多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2-29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梁望惠   当你有不速之客来访时。你是赶紧关闭家中每个房间的门呢,还是打开任由他参观?我们内心深处也有许多扇门,有些经常敞开,有些却长年关闭,甚至连我们自己也忘了它的存在,不知道它里面装些什么。这个专栏的目的是要和你一起来探索,相信当你把每扇门都打开以后,你会发现你的人生又丰富了许多。   「呜──呜──他说他不喜欢我……」文如一路唏哩哗啦地哭回来。看她那副模样,简直就像天要塌下来一样。   「你是想每个人都应该喜欢你吗?」被姊姊这样一问,文如愣住了。   「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既然不可能,有人不喜欢你不是挺自然的事吗?你怎会如此激烈地反应,好像它不应该发生一样呢?」   「可是我就是在乎他嘛!」文如不服气地回答,毕竟她并不是对每个人都这样。   「哦,你是期望你所在乎的人要喜欢你!」   「对呀!」   「可是事情不一定照你所期望的发生。」 事情不一定照你所期望的发生……   「期望」这玩意儿,真教人不知如何看待它是好。有了它,落空时,烦恼一大堆;没有它,生活变得索然无味。   很多做太太的.希望先生温柔体贴,会帮忙做家事,陪她散步聊天。奈何先生本性既非如此,加上事业一忙,很难尽如妻意。   很多做父母的,期望小孩乖巧聪明,将来考上大学,出人头地;每次考试不但要问得几分,还要知道排名第几。无奈孩子资质有限,表现总难令父母满意。   很多做婆婆的,希望媳妇在家相夫教子,侍奉公婆。无奈时代不同,媳妇的家庭背景更是殊异,媳妇的言行举止总和她老人家期待的不同。   很多刚出社会的人,对社会种种现象看不顺眼,为什么社会总是这样现实,这样磨人。他不晓得社会本来就是这样。    每个人对自己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期许,有些很容易达成,有些却是一辈子努力也达不到。小时候我们都玩过投环游戏,把那根突出的棍子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大家来投圈圈,投中最多的就获胜。那时候目标要放多远是公定的,除了年纪较小的可以站前面一点外,为了公平起见,大家都站在同一条线上。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都希望跟别人有相同的表现,甚至比别人强一点。这种期许带来的是挫折居多,因为强中自有强中手,而且胜的喜悦通常多半会被「可能会输」的恐惧淹没。到后来我们根本就忘记,老天赋予各人的才干原本就是不一样。    有的人虽然不跟别人比,但是他的目标却是「完美无瑕疵」。尽管别人称赞他认真负责,勤奋努力,他对自己还是不满意。原来他心目中有个无形的,至高的标准在驱策他,促使他马不停蹄地工作。你知道你心中的期望是什么吗?对你自己,对你最亲近的人,还有对外界,你有那些期望呢?请你写下来。   对自己:   对你最亲的人:   对外界:   你知道这些期望是怎么来吗?你知道它是可以更改,可以调整的吗?记得我在初中时,过得很不快活,虽然成绩名列前茅,成为全校知名人物,可是烦恼却是一箩筐。很多同学羡慕我,却少有人了解我。当我说「考得不理想」时,没有人相信我。原来我的「不理想」已经超过了他们的「理想」,原来第一学期不小心得到的第一名,建立了此后我对自己的期许──保持第一名。这个烦恼一直到高中换了学校,改变了对自己的期望以后才消失。    期望是可以调整的,但是你必须先说得出来,才容易掌握它。所以如果你在前面留了空白,请回头再仔细想一想,究竟你对自己、对别人、对外界的期待是什么。如果一时想不出来,不妨描述一下最近令你感到失望、挫折的事情,从而检视隐藏在背后的期许。   如果让你自己设定投环游戏的距离,你会选择站多远的地方?有的人宁可站得很近,每投必中;有的人站得很远,投中率几乎等于零。大部份的人处于中间。你是属于那一类型的人呢?通常你的表现约达到你期望的百分之多少?你对此感到满意吗?   如果你一直处在挫折状态,可能需要重新调整对自己、对别人的期许,把目标物移近一点。有人以为这是降低标准,不屑为之。不错,再努力一点,或许表现可以更好。但如果期待过高,望而怯步,不想努力,还不如现实点,把标准订得合理些,这样反而更能激励一个人上进。何况等到目标达成再来逐步提高标准,还不迟呀!最理想的「标准」,亦即能够刺激一个人努力,又不失其挑战性的,其达成率约在40%到60%之间。   检视你的期望,并做适当的调整。你就能同时享受生活的乐趣而又不至于失望大大。
 楼主| 发表于 2004-1-6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 /梁望惠   当你有不速之客来访时。你是赶紧关闭家中每个房间的门呢。还是打开任由他参观?我们内心深处也有许多扇门,有些经常敞开,有些却长年关闭,甚至连我们自己也忘了它的存在,不知它里面装了些什么。这个专栏的目的是要和你一起探索,相信当你把每扇门都打开以后,你会发现你我人生又丰富了许多。   「怎么啦?又是一脸不高兴的样子。」   「……」正龙不想回苔。他已经习惯用沈默来面对一切。   「我知道了,一定又是老板对你有一堆不合理的要求。」   正龙露出一副无可奈何的苦笑。   「拒绝不就得了?」   「事情那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怎么?你不敢说?我代你说去!看他下次还敢不敢欺负你!」   「慢点,你这下子去是会闯祸的。」   「谁叫他不讲理?我非要替你讨回公道不可!」   「我的好宝贝,冷静点。人家是老板耶。」   「老板有什么了不起?骗谁没当过?」   每个人都生气过,但生气时各人反应不同。正龙和他妻子显然是不同类型的人。一个委曲自己,处处为别人著想,即使生气了也很少发作。另外一个则心直口快,有话就说。我曾仔细观察身边好友,一对一对的夫妻,发现他们多半是一个属这一类,另一个就属那一类。我称他们为绝配,互补得恰到好处。   你属于那一类型呢?生气时你的反应比较倾向那一种?会不会一气之下,立刻发作?或是稍缓再看看?或根本不动声色,甚至完全压抑下来?   要知道,反应不同,带来的结果也不一样,而这结果又可从对自己、对别人、对事情这三方面来看。   1. 直接而强烈表达内心不快的人,他自己感到最痛快了,通常他心里的不快会因发泄一扫而空。不过这个「不快」却转而落到别人身上。别人对他可能退让几分,或不敢说出内心的话,以免引起火爆场面。有时侯一个人在这样强烈的发泄过后会感到懊悔,懊悔自己失去控制,伤害到别人。很多做父母的在处罚孩子过后感到歉疚。并非觉得自己错怪孩子,而是责怪自己反应太过激烈。   2. 稍缓表达不快的人,比较容易就事论事,因为时间会让一个人冷静下来。不过脱离原来的情境再来谈,有时会丧失真实感,甚至对方早已忘了事情原委。   3. 不动声色的人,表面上看起来是最容易相处了,因为他不会给别人难堪。但是一味地压抑自己,有可能会造成身体或心理之不适,而且人的容忍都有限度,累积到一个程度也会爆发,那时在场的人可能会感到莫名其妙,为何一点小事就带来如此激烈的反应。其实他是针对累积的许多事情来反应,而非就单一事件。曾经有位做妈妈的告诉我,她有一天可能会独自一人远走高飞。她先生并不知道她有这种想法,他们的感情目前看起来也没什么大问题,只是她处处让著他就是了。养育孩子的辛劳使她梦想著,有一天,她要真正为自己做点什么。她会不会真的一走了之?那要看她如何舒解心中点滴之不满。    如果你刚才觉得很不容易把自己归类,这是很自然的事。一个人生气时的反应,还要视「场合」与「对象」而定。有些场合可以发泄,有些场合则有所顾忌。即使三岁小孩也懂得分辨何时他可耍赖,何时他必须收敛。不过在这一切因素当中,最重要的还是「对象」,亦即你和所生气的对象关系如何。   我是一个很少发脾气的人,认识我的人都觉得我十分可亲。但有了孩子以后,我发觉自己很容易对孩子生气。一方面孩子实在很磨人,另一方面是因孩子不会反弹。说来也真惭愧,好像孩子还小,可以欺负似的。但视对象而决定生气时是否发作,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项不可否认的事实。   还有一种情形,虽非理想,却相当普遍,那就是转移,将对某人的气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发。最明显的例子是对老板的气,回家向妻儿发泄。你会不会采用转移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生气的情绪呢?你曾否注意到,在哪些人面前你最容易表达自己的不悦?在哪些人面前你最不敢表达?为何会有这种差别?你跟他们的「关系」分别如何?           在那些人面前  他与你之关系  你在乎的是什么   你最敢表达不悦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你不敢表达不悦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俗云:「小不忍则乱大谋」。但是忍下来以后,有可能弄得自己身心不舒服,也有可能累积,或转移。这都不是我们所乐意见到的。以表达自己心声而言,发泄出来比较好;而以表达强度来说,则需稍微忍住,以免反应过度激烈。此外,尚需要注意时机,以求事情澈底解决,不带来反效果。   生气,虽然是一种不愉快的感受,它却能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同一件事情,会令你感到生气的,换了别人可能会觉得无所谓。它代表的意义是「你在乎它」。还记得你最近一次生气时的情形吗?什么事情最容易令你生气?你在乎的到底是什么?仔细分析一下,不但你可以更加了解自己,也能帮助别人更加了解你。下一回当你生气时,别忘了,握住时机,适当表达自己,并控制强度。如此不累积,不转移,不但自己心理健康,别人也能接受,事情又能解决,岂不皆大欢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6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Mary姊妹的好文章! 愿圣灵时时督促我们谨守追寻神的脚步,这才是一生一世最重要的盼望;也愿神赐给我们谦卑忍耐的心,神的儿女们永远在主里彼此相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5-14 14: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