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11-1-40】【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在希伯来书第十一章中,作者一开始就阐明信心的定义和功效,并列举旧约许多信心伟人,以劝勉信徒应当效法他们,在各种境遇和患难中,仍信赖神的应许坚定不移,所以本章通常被称为信心的篇章。作者首先阐明信心的定义:【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所望之事”,就是将来的事,是神所应许而尚未得着的事,但信心却能让人对神的应许充满把握,确信“所盼望之事”必能实现。“未见之事”,就是肉眼看不见的事,包括那不能看见的神(11:27)、替信徒代求的基督(7:25)、天上的耶路撒冷(12:22-24)。这些属灵的事都是根据神的启示,虽然肉眼看不见,但信心却能让人对启示产生回应,确信“未见之事”真实存在。“古人在这信上得了美好的证据”,“古人”在此指旧约时代的信心伟人。古人不但因信而有确实的盼望,也因相信神的应许,“得了美好的证据”,就是在神那里蒙悦纳。【我们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借神话造成的;这样,所看见的,并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作者从这里开始用“因着信”,来强调信心的重要性。“我们因着信”,就是信心让我们体认神话中的权能,“就知道诸世界是借神话造成的”,“诸世界”,即整个宇宙。“我们因着信”,就知道整个宇宙是借神的话造成的,【祂说有,就有,命立,就立。】(诗33:9)这既不是根据人的观察、也不是根据逻辑推理,而是对神的启示(创1:1-31)作出的信心回应,因为信心能让人“对未见之事有确据”,使我们能认识神的创造和护理。接著作者就列举了许多信心伟人的事迹:【亚伯因着信,献祭与神,比该隐所献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称义的见证,就是神指他礼物作的见证。他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亚伯因着信,献祭与神”,这说明是信心使亚伯的献祭能蒙神悦纳。“比该隐所献的更美”,“更美”是指亚伯所献的是【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 (创4:3-4 ) “因此便得了称义的见证”,指神对亚伯这个人的见证,神称他为义。“就是神指他礼物作的见证”,因亚伯的祭物蒙悦纳,连带他也蒙悦纳。而该隐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约壹3:12),所以神【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创4:5)该隐就因嫉妒把亚伯杀了(创4:8)。但亚伯“虽然死了,却因这信,仍旧说话”,信心不但能使亚伯超越死亡,也一直向历世历代所有的人说话,见证信心能胜过死亡而得永生。 【以诺因着信,被接去,不至于见死,人也找不着他,因为神已经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经得了神喜悦他的明证。】“以诺因着信,被接去”,指他直接被神接到天上去。“不至于见死”,他没有经过肉身的死亡。“神喜悦他的明证”,因【以诺与神同行】(创5:24),显明他已得了神的喜悦,惟独有信心的人才能蒙神喜悦。【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是指“信”乃是人得神喜悦的基本条件,若没有信,人无论作什么善事,都不能得神的喜悦。所以一个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但也要“信祂赏赐那寻求祂的人”,就是不但信有神,而且相信这位神乃是乐意施恩给“那寻求祂的人”。一个人若信有神,却不相信神的应许,等于不信。【挪亚因着信,既蒙神指示他未见的事,动了敬畏的心,预备了一只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从信而来的义。】“挪亚因着信,既蒙神指示他未见的事”,“未见之事”,是指神将要用洪水毁灭全地的事(创6:13)。“动了敬畏的心”,指挪亚因蒙神指示,就怀着虔敬的心而“预备了一只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因挪亚对神的信心、敬畏和顺服,就判定了“那世代”不信的罪。“承受了那从信而来的义”,指挪亚的信心被神称为“义”。【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亚伯拉罕“遵命出去”,离开家乡迦勒底的吾珥的时候(创11:28),“还不知往哪里去”,但信心使他能回应神的呼召,“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他因着信,就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在异地居住帐棚,与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亚伯拉罕“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首先是“应许之地”迦南(创12:7),但信心就使他“在所应许之地作客,好像在异地居住帐棚,与那同蒙一个应许的以撒、雅各一样”。亚伯拉罕、以撒、雅各都以暂时旅居者,一直住在帐棚里,“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这城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12:22),是“神所设计和建造的”。亚伯拉罕一生都在临时的“帐棚”里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 【因着信,连撒拉自己,虽然过了生育的岁数,还能怀孕,因她以为那应许她的是可信的。所以从一个彷佛已死的人就生出子孙,如同天上的星那样众多,海边的沙那样无数。】撒拉“因着信”,“虽然过了生育的岁数,还能怀孕”,因神曾应许撒拉要生一个儿子(创17:15-16),虽然她一开始有怀疑(创18:12),但后来改变了态度。“因她以为那应许她的是可信的。所以从一个彷佛已死的人就生出子孙,如同天上的星那样众多,海边的沙那样无数”。“一个彷佛已死的人”,表明亚伯拉罕在无可指望的时候,“就生出子孙”。“如同天上的星那样众多”,象征亚伯拉罕信心的子孙信徒(加3:7)。“海边的沙那样无数”,象征亚伯拉罕属地的子孙,就是肉身的子孙犹太人(太3:9)。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这些人”指亚伯拉罕、撒拉、以撒、雅各。他们都“存着信心死”,是指他们的信心一直到死都没有摇动。“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他们死时仍未见应许的实现。“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他们虽然肉眼没有看见神所应许的,但他们信心的眼睛,却从远处望见了,并且欢喜迎接他们信心的眼睛所望见的。“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就是承认自己在地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个家乡。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因为祂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说这样话的人”,就是“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人。“要找一个家乡”,就是那座有根基的城。“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这“若”字,表示是一个假设,他们既然有机会可以回去而未回去,所以可以断定他们并不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而是“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因为他们对神应许的信心,使“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证据就是“祂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就是天上“更美的家乡”,现在他们已经活在天上那座城里(12:23)。 【亚伯拉罕因着信,被试验的时候,就把以撒献上;这便是那欢喜领受应许的,将自己独生的儿子献上。论到这儿子,曾有话说:‘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他以为神还能叫人从死里复活;他也彷佛从死中得回他的儿子来。】“亚伯拉罕因着信,被试验的时候,就把以撒献上”,以撒是亚伯拉罕的“独生”儿子,是因神之“应许”而得着的,而“亚伯拉罕因着信”,不但能“欢喜领受应许”,而且能将凭信心所领受的“应许”甘心献上给神。“论到这儿子,曾有话说:‘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这是引自创世纪21:12。亚伯拉罕虽然之前生了以实玛利,但以实玛利是从他的婢女夏甲生的,是凭肉体生的。而以撒是按照神的应许生的,所以神就告诉他,唯有那从应许生的以撒,才得称为他的“后裔”,现在神所要他献上的,就是他这个“独生”而唯一的后裔。但亚伯拉罕相信神的应许绝不落空,因此信心使亚伯拉罕相信“神还能叫人从死里复活”。虽然神阻止了以撒被杀(创22:10-12),但实际上,亚伯拉罕已经把他献上为祭、将他置于死地了。因此亚伯拉罕好像是“从死里得回他的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