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256|回复: 0
收起左侧

<徒27: 1-4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9 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徒27: 1-44】【非斯都既然定规了,叫我们坐船往意大利去,便将保罗和别的囚犯交给御营里的一个百夫长,名叫犹流……。】在使徒行传第二十七章中,路加首先说到:【非斯都既然定规了,叫我们坐船往意大利去,便将保罗和别的囚犯交给御营里的一个百夫长,名叫犹流。有一只亚大米田的船,要沿着亚细亚一带地方的海边走,我们就上了那船开行;有马其顿的帖撒罗尼迦人亚里达古和我们同去。第二天,到了西顿;犹流宽待保罗,准他往朋友那里去,受他们的照应。从那里又开船,因为风不顺,就贴着塞浦路斯背风岸行去。过了基利家、旁非利亚前面的海,就到了吕家的每拉。】“非斯都既然定规了,叫我们坐船往意大利去”,“我们”包括本书作者路加和“马其顿的帖撒罗尼迦人亚里达古”。当时罗马法律规定,罗马公民作为囚犯旅行时,可以随带一名奴仆和一名私人医生。“亚里达古”,曾在以弗所与保罗同行,与该犹一同被暴民捉拿,险些丧命(19:29),后又与保罗同往耶路撒冷致送捐款(20:4),之后又陪伴保罗赴罗马,一直不离开他(西4:10)。“交给御营里的一个百夫长”,“御营”是一个步兵大队的名称。“百夫长”(1节)是罗马军队中最重要的职业军官。“亚大米田”是位于小亚细亚西海岸特罗亚南边的一个海港。这艘船“沿着亚细亚一带地方的海边走”,可能是要在冬季停航之前赶回亚大米田。百夫长没找到直航罗马的大船,就先登上这条船,准备中途换乘。从凯撒利亚到“西顿”的航海距离约130公里,一天可以到达。西顿是腓尼基的主要港口,船只靠岸装卸货物时,乘客可能会上岸,而囚犯则应当留在船上。但百夫长却宽待保罗、让他上岸,“准他往朋友那里去,受他们的照应”,必是神的安排。“风不顺”即吹逆风。“塞浦路斯背风岸”,指塞浦路斯岛的东岸。“吕家”是亚细亚省南方的一个省分,“每拉”是埃及运粮船必经的主要港口。埃及的粮船无法直接向西北直行到罗马,只能先向北绕道“每拉”,然后向西沿岸航行。这次保罗的海上旅行,就像是他的第四次宣教旅程,宣教对象就是同行的旅客和途中遇到的人。尽管会“有狂风大浪”,也有人错误的判断,但圣灵却始终保守保罗,主耶稣始终管理环境,让万事都为自己的仆人效力。【在那里,百夫长遇见一只亚历山大的船,要往意大利去,便叫我们上了那船。一连多日,船行得慢,仅仅来到革尼土的对面。因为被风拦阻,就贴着克里特背风岸,从撒摩尼对面行过。我们沿岸行走,仅仅来到一个地方,名叫佳澳;离那里不远,有拉西亚城。】“亚力山太”,是埃及最主要的港口,当时埃及是罗马帝国的大粮仓,所以经常有粮船从亚力山太开到罗马,也捎带公务人员。”革尼土”位于小亚西亚西南部海峡的尽头。“革哩底”位于爱琴海和地中海之间的一个大岛,“背风岸”即该岛的东岸和南岸。 “撒摩尼”即革哩底岛东北部伸入海中的海岬,他们沿着革哩底的东岸向南行,再沿南岸向西行。“我们沿岸行走”,指沿南岸向西行。“仅仅来到一个地方”,是指一路航行困难,因那一带沿岸海中有许多礁石。“佳澳”,位于革哩底的南岸中部的小海湾,“离那里不远,有拉西亚城”。

【走的日子多了,已经过了禁食的节期,行船又危险,保罗就劝众人说:‘众位,我看这次行船,不但货物和船要受伤损,大遭破坏,连我们的性命也难保。’但百夫长信从掌船的和船主,不信从保罗所说的。且因在这海口过冬不便,船上的人就多半说,不如开船离开这地方,或者能到菲尼基过冬。菲尼基是克里特的一个海口,一面朝东北,一面朝东南。】“禁食的节期”,指赎罪日,按犹太历是七月初十(利16:29),约为阳历九月下旬或十月初。一般而言,从九月中旬起,地中海的风浪逐渐增大,因此危险较大,所以到了十一月十一日以后,整个冬季在公海上的航行便完全停顿。保罗的劝告,除了根据他在地中海有多次旅行的经验之外,也是出于圣灵的指示。“百夫长”,是当时在船上的最高级官员,故由他下最后的决断,他在此相信航海老手的意见过于保罗的意见。“菲尼基”虽然港口也是朝西,但有一个港湾面向西南,适合避开西北风过冬。【这时,微微起了南风,他们以为得意,就起了锚,贴近克里特行去。不多几时,狂风从岛上扑下来;那风名叫‘友拉革罗’。船被风抓住,敌不住风,我们就任风刮去。贴着一个小岛的背风岸奔行,那岛名叫高大,在那里仅仅收住了小船。既然把小船拉上来,就用缆索捆绑船底,又恐怕在赛耳底沙滩上搁了浅,就落下篷来,任船飘去。】“微微起了南风”,这风向方便船只的行驶。“他们以为得意”,指他们以为到达目的地已有了把握。“不多几时,狂风从岛上扑下来”,经验丰富的水手们没想到风向会突变。这“友拉”是希腊文东风,“革罗”是拉丁文北风,二词合在一起指“东北风”。当时用大帆靠风力行驶的船若遇此风,往往不是翻船便是搁浅。所以“船被风抓住,敌不住风”,他们就“在那里仅仅收住了小船”。“小船”是大船泊岸时的短程交通工具,出海时则作为备用的救生艇。平时用绳索系于船尾拖行,在风浪中要把小船拉上来收在大船上,免得彼此相撞。“就用缆索捆绑船底”,“缆索”指绕缚船身的粗索。“捆绑船底”,指用缆绳横向把船底和船身绕缚几圈,使船身更为扎实、坚稳,以防船框抵受不住海浪的冲击而松散开来。“又恐怕在赛耳底沙滩上搁了浅”,“赛耳底‘是革哩底岛的西南面,地中海的南端,靠近北非洲利比亚的一大片浮洲浅滩。
水手们“就落下篷来,任船飘去”,以减慢船速。【我们被风浪逼得甚急,第二天众人就把货物抛在海里。到第三天,他们又亲手把船上的器具抛弃了。太阳和星辰多日不显露,又有狂风大浪催逼,我们得救的指望就都绝了。】当这条船“被风浪逼得甚急”的时候,首先被抛弃的就是船上的“货物”,也就是粮食。然后被抛弃的是“船上的器具”,可能包括维持航行的主帆和桅杆。“太阳和星辰”,是古代航海者计算船只方位的惟一方法,现在“太阳和星辰多日不显露,又有狂风大浪催逼”,既不知船在何方,也不知离岸多远,更不知道何时触礁或搁浅,在这种情况之下,一般人都会绝了生望,所以船上的人认为,“我们得救的指望就都绝了”。

【众人多日没有吃什么,保罗就出来站在他们中间,说:‘众位,你们本该听我的话,不离开克里特,免得遭这样的伤损破坏。现在我还劝你们放心,你们的性命一个也不失丧,惟独失丧这船。因我所属所事奉的神,祂的使者昨夜站在我旁边,说:’保罗,不要害怕,你必定站在凯撒面前,并且与你同船的人,神都赐给你了。‘所以众位可以放心,我信神祂怎样对我说,事情也要怎样成就。只是我们必要撞在一个岛上。‘】正当全船人员都绝望,而且“多日没有吃什么”时,“保罗就出来站在他们中间”,给予他们必要的鼓舞。“你们本该听我的话”,这不是抱怨或指责,而是建立自己说话的权威,提醒众人他们还要再次听他的话。“与你同船的人,神都赐给你了”,这句话表明,保罗一直在为同船的人祷告,这些就是他的宣教对象,所以同船的人因为神给保罗的应许而安然无恙。“现在我还劝你们放心”、“所以众位可以放心”,这两个“放心”,是保罗在蒙神安慰之后、对众人的安慰。保罗又对他们说:“我信神祂怎样对我说,事情也要怎样成就。只是我们必要撞在一个岛上”。【到了第十四天夜间,船在亚得里亚海飘来飘去。约到半夜,水手以为渐近旱地,就探深浅,探得有十二丈;稍往前行,又探深浅,探得有九丈。恐怕撞在石头上,就从船尾抛下四个锚,盼望天亮。水手想要逃出船去,把小船放在海里,假作要从船头抛锚的样子。保罗对百夫长和兵丁说:‘这些人若不等在船上,你们必不能得救。’于是兵丁砍断小船的绳子,由它飘去。】“到了第十四天夜间”,这是从离开佳澳算起。 “船在亚底亚海飘来飘去”,“亚得里亚海”位于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之间。“约到半夜,水手以为渐近旱地”,可能是水手听见了海浪拍击海岸的涛声。“探深浅”,指把系有绳子的铅锤放入海中,以探测水深。“水手想要逃出船去”,可能是因为他们知道大船很不容易找到合适的港口靠岸,所以打算自己先坐小船登陆。水手的图谋,只有保罗能看出来,并且说“这些人若不等在船上,你们必不能得救”,因为水手乘小船出逃,在风浪中生还的机会很渺茫。“砍断小船的绳子,由它飘去”,可以防止水手爬上小船,但也会使上岸更加困难。保罗就是要船上的所有人都来仰望神的拯救。

【天渐亮的时候,保罗劝众人都吃饭,说:‘你们悬望忍饿不吃什么,已经十四天了。所以我劝你们吃饭,这是关乎你们救命的事;因为你们各人连一根头发也不至于损坏。‘保罗说了这话,就拿着饼,在众人面前祝谢了神,擘开吃。于是他们都放下心,也就吃了。我们在船上的共有二百七十六个人。他们吃饱了,就把船上的麦子抛在海里,为要叫船轻一点。】“所以我劝你们吃饭,这是关乎你们救命的事”,人吃饭才能维持正常的气力,来应付所面临的险恶环境,并游泳登岸,所以他们“吃饭”与“救命”密切相关。“保罗说了这话,就拿着饼,在众人面前祝谢了神,擘开吃”,这个擘饼,不只是犹太人吃饭的惯例,更是在不信主的外邦人面前见证神。这次风浪之中的擘饼,也彰显了保罗从主而来的生命和能力,使他成为全船的先知和领袖,也使众人“都放下心,也就吃了”。“我们在船上的共有二百七十六个人”,这么多人游泳上岸,全部得救需要神迹,上了岸找到食物也需要神迹。“把船上的麦子抛在海里”,指吃完最后一顿饭,把口粮抛在海里。“为要叫船轻一点”,是为了在搁浅之前尽量离海岸近一点。【到了天亮,他们不认识那地方,但见一个海湾,有岸可登,就商议能把船拢进去不能。于是砍断缆索,弃锚在海里;同时也松开舵绳,拉起头篷,顺着风向岸行去。但遇着两水夹流的地方,就把船搁了浅;船头胶住不动,船尾被浪的猛力冲坏。兵丁的意思要把囚犯杀了,恐怕有洑水脱逃的。但百夫长要救保罗,不准他们任意而行,就吩咐会洑水的,跳下水去先上岸;其余的人可以用板子或船上的零碎东西上岸。这样,众人都得了救,上了岸。】古代地中海的船有两个舵,当船在风浪中飘流时,船员把舵用绳子缠住,以免受损。现在即将登陆,就“松开舵绳”,让舵恢复自由转动,把船驶往岸边。“头篷”,是位于前桅的小帆。“两水夹流的地方”,指两块陆地之间的狭窄海峡,两边的海水在那里相会,容易形成旋涡和暗流。罗马的法律规定,若有囚犯脱逃,看守的人便要代受逃犯的刑罚,所以兵丁为求自保,“要把囚犯杀了,恐怕有洑水脱逃的”。“百夫长要救保罗,不准他们任意而行”,表面上是因为看重这位囚犯的价值,实际上是主的手在管理一切,祂的应许一句也不能落空。保罗的预言都成就了:船已经“撞在一个岛上”,但众人的“性命一个也不失丧,惟独失丧这船”,正如保罗所说的:“所以众位可以放心,我信神祂怎样对我说,事情也要怎样成就”。圣灵默示路加详细记录了保罗的海上历险,不但显明主的旨意不可抗拒(23:11),也是对历世历代所有圣徒的安慰,让我们在一切风暴、危机、压力和绝望之中,内心仍有平静安稳的确据。因为主怎样保守保罗经历地中海的狂风大浪,也必保守我们胜过人生中的“风暴”。为此,愿我们今天无论处在什么样的人生“风暴”中,我们都要效法保罗信靠神,这样我们就能经历,主必保守我们胜过人生中的“风暴”!阿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10 02: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