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629|回复: 0
收起左侧

【填坑】2022受难周第六天——受难日的省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6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受难周第六天——受难日的省思

  受难周的第六天礼拜五被称为“受难日”。这一天主耶稣被犹大出卖而被捕,在大祭司和彼拉多面前受审,之后被钉十字架,为我们受难。所以今天全世界的基督徒都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纪念耶稣基督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

  耶稣基督的受难是神救赎计划的中心。耶稣为什么要受难?他既然是神的儿子,为什么会被钉在十字架上死得那么惨?是谁把耶稣送上十字架的?从圣经的客观历史记载,我们可以找出几个主要的“凶手”,但我们若再深入地思想这些人物,或许就会发现,自己的影子其实也在里头。

  第一个直接与耶稣的死有关的人自然是加略人犹大。他原是耶稣十二门徒中的一员,耶稣像爱其他门徒一样地爱他、信任他,甚至委派他管理财政事务。当时耶稣和门徒周游四方的时候,犹大专管钱包,需要购买食物或是别的用品,都是犹大去买的。

  在昨天最后的晚餐之后,犹大以三十块钱为代价,把耶稣出卖给犹太教当局,带领大祭司的差役到客西马尼园里,以亲吻为暗号捉拿耶稣。所以西方常用“犹大的吻”代表背叛。不少弟兄姊妹内心都有一个疑惑:“当时要陷害耶稣的人,为什么不直接捉拿耶稣,而需要经过犹大出卖呢?”这与当时耶路撒冷过节的情形有关。

  那个时候,散居各地的犹太人云集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要在大白天公然逮捕一位受人欢迎的犹太老师,很容易引起骚乱,所以他们只能选择在晚间捉拿耶稣。但是,当时外来的朝圣者很多,这些人晚间都会出城到耶路撒冷外围支搭帐篷;在这种情况下,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耶稣并不容易,除非有个“内奸”,而这个人正是犹大。

  为什么加略人犹大会从主的门徒变成叛徒呢?其实,这不只是犹大个人的问题,也与当时犹太人普遍的“弥赛亚观”有关。犹太百姓在耶稣刚出道的时候非常拥戴他,原因是以色列多年承受外邦的统治,一直期待能有一个政治领袖带领他们恢复独立国家的尊荣。耶稣的出现以及他大能的行事,使人们对他产生幻想,把自己的期待投射在耶稣身上。

  就如受难周第一天我们提到的,这种期待在耶稣骑着驴驹光荣进入耶路撒冷的时候达到高潮,人们纷纷脱下自己的衣服铺在地上,以君王的礼遇来迎接耶稣。但是后来人们渐渐发现,耶稣并没有任何政治意图,相反耶稣经常预言自己的受害。既然耶稣没能满足自己的需求,那我跟随你还有什么意义?于是犹大就把耶稣给卖了,尽管三十块钱不是什么大数目。

  这种功利主义心态在信仰中屡见不鲜。很多人考虑信仰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信耶稣对我有什么好处?”当我们“感到”神很恩待我们,让我们事事顺利,饱尝物质丰富,或教会提供我们多方面的方便时,我们就表现得很热心,很“爱主”。反之,当我们不再感到从信仰或教会得到什么好处,或神让我们遭遇不顺,又或者祷告不蒙应允,我们就显得灵性低落,甚至步上加略人犹大的后尘,出卖信仰。

  今天,很多人是为了好处才来信耶稣,为了利益而进入到教会。为此,著名作家鲁益师针对功利心态的信仰讲过一段很宝贵的话语:“如果基督教不是真理,没有任何一个诚实的人会相信它,即使它有再多益处也没用;但如果基督教是真理,每一个诚实人都应该相信它,既使一点好处也没有。”真正的信仰不应该是“我能从中得到什么”,而在于“它是不是真理”。

  也有人提出不同观点,认为犹大卖耶稣的目的,并非是为了三十块钱,他只是想以此激怒耶稣——谁叫你一直不肯带领我们反抗罗马人,重建以色列王国;现在当局要来抓你了,你还不反抗么?犹大希望通过以这种方式来“绑架”耶稣,他觉得耶稣肯定不会乖乖被捕,一定会奋起反抗,那时众人必然会拥护耶稣为王,到时自己也能捞到一个好职位。

  现今这种“绑架耶稣”的做法在教会里越来越常见,甚至被一些教会当成“真理”来教导。举个例子:“我宣告,耶稣已经代替了我的软弱,担当了我的疾病。我宣告,我的身体是神的殿,疾病和软弱在我身上毫无权势。我宣告,神的生命正流淌在我里面,将医治带进我身体的每一个组织和器官。我宣告,疾病已被连根拔除,赶出我的身体,我已完全恢复健康!”

  上面这一段“宣告祷文”你有没有感到很熟悉呢?有些人甚至教导说,只要每天起来像这样宣告一遍,身体的疾病就能得到医治,听起来是不是很吸引人?如果此时你恰好身患重病,你会不会很心动,想要试一试?令我心惊胆战的是,为何这种和异教邪术观念那么相似的教导,基督徒竟然深信不疑?我们在传的,到底是什么样的道?

  今天多少的教会,为了追求“更有效的祷告”,已经把各种可怕的异教邪术观念带进教会来而不自知。什么是邪术观念?就是认为透过某些特殊动作或话语,会特别有神奇的力量;只要讲出某些“特别的话语”,心愿就会变成现实。为什么昨天我特别提到“不照我的意思”?因为当我们祷告的目的不再是“愿你的旨意成全”,而是“更有效的祷告”时,我们如何挡得住邪术的诱惑呢?

  圣经有没有提到“宣告”?有!但那是指神宣告他的话语,因为神有这个权柄和能力;出于神的话语,句句都带着能力。但我们是人,我们不是神,出于人的话,并没有这个能力。异教符咒的本质是人控制神来帮我做事,你没见中国人的门神么?往门口贴张门神,那个神就要乖乖替我看门。道士烧一张符咒,鬼神就乖乖替人办事,本质都是一样的。这样的人信了耶稣之后,也想控制耶稣为自己效劳,所以就产生了宣告式祷告。

  这种宣告式的祷告,我给它起了另外一个名字,称作“先干为敬的祷告”。先干为敬是我国酒桌文化,意思是我先干了,先表现出诚意,表示尊敬你,剩下的就看你表现了。把先干为敬用在祷告上就是:我已经用上帝您老人家的名宣告了,要不要按着我宣告的来成就,上帝您看着办吧,不要叫您老人家的名声被人看不起啊!我们觉得,最后上帝碍于面子,只能照着我们所宣告的来成就。这就是对上帝的绑架,和犹大对耶稣的绑架没什么两样。

  犹大虽常被认为是出卖耶稣的大罪人,事实上他不过是一个被利用的工具而已,真正想害死耶稣的人,是当时的犹太宗教领袖,是他们在策划和推动耶稣的被钉。听起来很奇怪吧?犹太教领袖竟然是杀死耶稣的凶手之一!为什么这些宗教领袖会恨耶稣入骨呢?

  因为耶稣出来宣讲天国福音时,在不少理念上与犹太教传统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冲突,耶稣的教导不断地在挑战着当时律法的权威,也在挑战着祭司阶层的权威。另外耶稣还经常揭露宗教领袖的丑恶内幕,批评他们假冒伪善,使他们在百姓面前下不了台。再加上耶稣得到很多犹太人的拥护,更增加了犹太教祭司、特别是法利赛人的仇恨。

  面对宗教领袖的压力,耶稣没有退缩,反而一如既往地传播福音,并严厉谴责假冒伪善的法利赛人。而耶稣两次洁净圣殿的举动,更是触犯到了这些人的利益,激化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因而犹太教领袖将耶稣视为眼中钉,恨不能除之而后快。正是他们与犹大达成肮脏交易,最终找到机会逮捕了耶稣。最后他们通过给彼拉多施加压力,借彼拉多之手杀死了耶稣。

  假冒伪善的心态今天也普遍可见。很多人要宗教而不要基督,外表看起来很敬虔,可是却拒绝正视自己丑陋的真相,更谈不上真诚悔改。宗教对他们而言只是掩饰罪恶的华丽外衣,信仰生活沦为一场演戏。这是堕落后人性的自然倾向,毕竟真正的虔诚和生命成长不是一条容易的路,要做得“像”倒是不难。

  然而真实的信仰不在乎我们的外表多“像”一个基督徒,而在乎生命的彻底改变。真正的悔改,并不是念一篇“认罪祷文”,或在祷告中说了某一番类似内容的话;真正的悔改,是来到神的面前,认清自己污秽的本相而深感懊悔,知道除非神怜悯,自己一点也不能靠自己做什么。就好像那个用自己的眼泪为耶稣洗脚的“女罪人”,自始至终未开口说一句话,就被耶稣赦免了(路7:36-50)。

  无论是出卖耶稣的犹大,还是一心想要杀死耶稣的宗教领袖,都比不上“彼拉多”这个名字被人“纪念”,因为大部分教会每星期都会把《使徒信经》背诵一遍,每诵读一次,就提到彼拉多一次。彼拉多是犹大省的巡抚,主要工作是维持法律和社会次序。当时的宗教领袖想杀害耶稣,但是他们没有判刑的权利,只好把耶稣带到彼拉多面前,要彼拉多用他的权力来处治耶稣。

  在耶稣受审的过程中,彼拉多深信耶稣是无辜的。他曾三次公开宣称“查不出这人有什么罪来”(路23:4,13,22),显示他想避免定耶稣的罪。但是另一方面,彼拉多又尝试讨好相信耶稣有罪的犹太领袖;再加上犹太领袖威胁彼拉多,说他对凯撒不忠(约19:12),处在两难之间的彼拉多就不愿直接按照自己的判断和权柄释放耶稣。

  如果彼拉多是一个公正的巡抚,他应当释放耶稣;但是他却像个懦夫,让百姓来替他做决定。最后,彼拉多见群众处死耶稣的决心已定,只好向压力屈服,将耶稣定罪,但他还是用洗手来为自己辩护。总的来说,“彼拉多型”的信仰特征就是:信(彼拉多相信耶稣无辜),却不愿为这信付上代价(不愿承担释放耶稣的后果),并且为自己不付代价的行为辩护。

  这种毛病在我们基督徒当中岂不也很常见吗?基督徒都声称自己相信耶稣,却常用各种方法逃避全然委身于耶稣基督、或为信仰付代价,然后找借口说服自己的良心。我们一方面不愿意否认基督,另一方面却为了讨好别人,或为自己的好处而让别人为自己作决定;我们一方面犯罪,另一方面又在想尽办法掩饰自己的丑恶。

  比如有时身旁有个人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可能不喜欢那个人,所以故意忙着其它的事奉,装作没有看见。有时神催促我们与仇敌和好,我们不愿意,于是选择做更多其它我们认为比较容易办到的“好行为”来代替。有时神要我们传福音,我们不敢传,怕被拒绝,怕被人笑话,就以“神没有给我这个恩赐”等属灵借口来让自己下台。有时神明明呼召我们全时间事奉他,我们却逃避,同时尝试用更多的奉献或事奉来掩盖愧疚感。

  受难节提醒我们,我们的责任就是我们的责任,用任何手段来回避都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平安,也不能逃脱罪愆。基督徒必须正视耶稣对我们生命的要求,并且预备为此付上一切代价,毕竟那些所谓的“代价”,与将来要显于为主受苦者的荣耀相比起来,实在微不足道。

  2022年受难日,让耶稣基督的爱催促我们去认真看待神在我们身上的旨意,不要再作彼拉多。求主怜悯!

  (这是去年受难周的灵修,因为网站关闭了,所以没能发表,现在补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5-12 00: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