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难周的第三天礼拜二被称为“训诲日”,因耶稣基督在这一天中用许多话教训人。圣经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记载这一天,在主耶稣这天所讲的众多教训中,马太福音廿四、廿五章记载他预言将来要发生的事,最是让人印象深刻。
在马太福音廿四章里,耶稣首先指出,世界的未来将是越来越乱:例如圣殿被毁,假基督和假先知出现,饥荒和地震等自然灾害,战争和种族冲突等人为灾难,信徒陷在患难里,被身边的人恨恶陷害,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因此跌倒,人的爱心日趋冷淡……等等。
记得几十年前有一首公益歌曲《明天会更好》风靡全国,这首歌通过用平和而热切的音调,表达了人们祈求和平、期待明天会更好的美好心愿。然而,倘若我们抛开麻醉作用的虚幻期待,坦诚面对这些年身边发生的事情,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是自然环境方面、国际局势方面、民族宗教方面……等待着我们的都不是好消息,而是坏消息。
别说世人太天真,以为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好;其实很多基督徒更是天真,以为神是服务信徒的奴隶,会保护信徒免受一切的灾害。事实上,在未来的灾害中基督徒并不能幸免,再加上仇敌撒但针对基督徒的苦害,我们将要面对更多的苦难。但这并不意味着神无能或无情,实际上,那是神给他子民必要的考验,也是对教会的一种过滤。
因此当耶稣讲完这些事之后,他并没有安慰门徒说:“你们不用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相反他说你们不要惊讶,因为这一切不过是“灾难的起头”(有些译本把这句话翻译为“临产阵痛的开始”)。所以不要过分天真,对这世界存着毫无根据的乐观主义。就拿这两年的新冠疫情来说,就算我们不是专家也能体会到,阵痛已经越来越明显,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苦难。
圣经提到,这些阵痛开始之后,接着就是剧痛。所以弟兄姊妹,请不要期望你可以做一个很敬虔的基督徒,却不需要经历苦难。圣经说,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都要遭遇苦难(提后3:12)。但不论是今天还是未来,当你面对苦难时,请你回想起这是主耶稣所说的阵痛、剧痛,同时你也知道剧痛之后会怎样,就是有新生命出现。
耶稣知道我们很容易被这个世界的物质控制了我们的心思,忘记了我们真正的盼望是在天上。因此,他讲这些事情,是要我们保持儆醒的心。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不会缺少苦难,但神要我们站立得稳,等候他的再来:“一有这些事,你们就当挺身昂首,因为你们得赎的日子近了。”(路21:28)
这世界虽然不会变得越来越好,但这一切都是短暂的,因为主耶稣再来时会结束这一切!主的再来是全宇宙的大喜事,就像婚姻是人生大喜事一样!然而,那日对我们而言是不是喜事,还得看我们今天有没有预备好。在马太福音廿五章十个童女的比喻中,主耶稣一开始就下定论:没有准备的人是愚拙的,准备好的人是聪明的!
为什么那些愚拙的童女没有预备油呢?相信她们没有料到新郎会晚到。她们可能会想:“放心吧,这些油肯定够用,多带一瓶油多麻烦,新郎不可能这么晚才到的!”从未考虑可能出现意外状况是很危险的心态,结果在愚拙的童女去买油的时候,门关上了,她们不被允许入席,一件大喜事变成悲剧收场!
今天,很多基督徒都在等候主再来,不少人更是在激烈地讨论和争辩圣经中有关末世的预言,但他们就像五个愚拙的童女,等候却不预备油。有信徒问我:“哈米吉多顿战争所指的到底是什么战争?”还有人问:“启示录中白马、红马、黑马和灰马到底是指什么?”显然,大家都为此深感好奇。
此外,在论坛里常看到有基督徒讨论“千禧年是什么时候?”“教会到底会不会经历大灾难?”对于这些问题,不同的基督教派别有不同的解释,每一个解释都有它的圣经根据,故而至今都没有一个如《使徒信经》那样普遍被所有教派接纳的统一答案。
基督徒想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无可厚非,然而在这一切之上,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圣经把这些启示和预言写下来的目的何在?”要知道圣经没有一处是纯粹为了满足人的好奇心而写的,这些经文被记载下来,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我们成为“准备好的人”。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不能只是懂得分析和讨论灾难,而是必须做好准备。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讨论和分析未来会发生什么事,而是准备好迎接这些事的来临。基督的再来对我们而言可以是大喜事,也可以是大灾难,关键就在于我们是否准备好。
那我们应当如何像聪明的童女那样做好准备,迎接主的再来呢?主耶稣在他的讲论中大致提到了以下几点:
1、不要受异端迷惑,坚持相信耶稣是唯一的救主(24:4-5,23-26);
2、以忍耐的心坚守信仰,为主受苦(24:9-13);
3、努力为福音作见证(24:14);
4、不要贪爱世俗短暂的一切(24:17-20);
5、按照神的旨意过圣洁的生活,过有目标的生活(24:38-39);
6、忠于神给我们的托付,尽责完成主交给的任务(24:45-51);
7、善用神所赐的资源,投资在永恒的事业里(25:14-30);
8、用爱心去服事身边的人,即使是一个最不起眼的人(25:31-46)。
我们是愚拙的、还是聪明的人,取决于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耶稣基督的再来将是一个“突击考试”,神这样安排不是为了为难我们,更不是想害我们考试不及格,而是希望我们做一个“真材实料”的基督徒。我们不必特别为某个日子做准备,但要常处于准备妥当的状态。
曾有人问一个有名的布道家:“假如你发现自己只剩下最后一周的生命,你会如何生活?”那布道家说:“没有什么不同,就像现在一样。”这话的意思是,他目前的生活方式,就是预备好随时见主面的生活方式。弟兄姊妹,如果你我用相同的问题问自己,答案又是什么呢?假如答案显示我们的生活将与现在大为不同,那就表示我们尚未准备好……。
愿我们现在就开始,做一个聪明的童女。阿们!
(这是去年受难周的灵修,因为网站关闭了,所以没能发表,现在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