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693|回复: 0
收起左侧

<琐法第二次发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31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琐法第二次发言>
读经「伯21-22章」“拿玛人琐法回答说:我心中急躁,所以我的思念叫我回答。我已听见那羞辱我,责备我的话;我的悟性叫我回答……。”在约伯记第二十至二十一章中记载了,琐法第二次发言,以及约伯的回答。因约伯在上一章以警告结束,琐法很不满约伯将神的惩罚转到他们身上,因他认为只有约伯是有罪的,所以充满忿怒的琐法在第二次发言中,急躁而冲动的反击。
约伯说三位朋友“十次羞辱我”(19:3),请求他们怜悯(19:21),但琐法却说约伯是在“羞辱”他。琐法确实“心中急躁”,他的话并非冷静的思考,而是条件反射的反驳。这三位朋友都对约伯回应自己的话最敏感,对话不是为了进入对方的感受,而是寻找对方的破绽,明明是出于血气,却要标榜“悟性”。“你岂不知亘古以来,自从人生在地,恶人夸胜是暂时的,不敬虔人的喜乐不过转眼之间吗?他的尊荣虽达到天上,头虽顶到云中,他终必灭亡,像自己的粪一样;素来见他的人要说:他在哪里呢?他必飞去如梦,不再寻见,速被赶去,如夜间的异象。亲眼见过他的,必不再见他;他的本处也再见不着他。”琐法的话并没有新意,仍然强调“不敬虔人的喜乐不过转眼之间”。而琐法描述恶人的话,与约伯说自己的话几乎一样,暗示约伯就是他自己所说的那个恶人。充满忿怒的琐法将受苦的约伯看似一个有罪的恶人,而恶人”终必灭亡,像自己的粪一样”,“你岂不知亘古以来,自从人生在地”,意思是这些都是人生常识、宇宙真理。“他的儿女要求穷人的恩;他的手要赔还不义之财。他的骨头虽然有青年之力,却要和他一同躺卧在尘土中。他口内虽以恶为甘甜,藏在舌头底下,爱恋不舍,含在口中;他的食物在肚里却要化为酸,在他里面成为虺蛇的恶毒。他吞了财宝,还要吐出;神要从他腹中掏出来。他必吸饮虺蛇的毒气;蝮蛇的舌头也必杀他。流奶与蜜之河,他不得再见。他劳碌得来的要赔还,不得享用(原文是吞下);不能照所得的财货欢乐。他欺压穷人,且又离弃;强取非自己所盖的房屋(或译:强取房屋不得再建造)。”琐法又强调恶人所拥有的钱财是短暂而虚无的,指出约伯的钱财亦是不义的。 琐法又形象地描述神为恶人所预备的惩罚:恶人在年轻力壮的时候便死去。邪恶虽有其乐趣,但是肤浅而短暂。恶人吞下的罪恶变苦,就像虺蛇的毒,必自食其果,得到报应。约伯的朋友不能提供任何证据去证明他是有罪的,因此琐法只能指控他强抢土地和欺压穷人,然而他也不能提供证据证明约伯曾经这样做。由此也可知,琐法对约伯是持有何种的情感。

“他因贪而无厌,所喜悦的连一样也不能保守。其余的没有一样他不吞灭,所以他的福乐不能长久。他在满足有余的时候,必到狭窄的地步;凡受苦楚的人都必加手在他身上。他正要充满肚腹的时候,神必将猛烈的忿怒降在他身上;正在他吃饭的时候,要将这忿怒像雨降在他身上。他要躲避铁器;铜弓的箭要将他射透。他把箭一抽,就从他身上出来;发光的箭头从他胆中出来,有惊惶临在他身上。他的财宝归于黑暗;人所不吹的火要把他烧灭,要把他帐棚中所剩下的烧毁。天要显明他的罪孽;地要兴起攻击他。他的家产必然过去;神发怒的日子,他的货物都要消灭。这是恶人从神所得的分,是神为他所定的产业。”琐法在这里所讲的恶人必得到报应,是针对约伯而言。琐法说约伯的财富得来不义,动机也不良,所以有眼前的恶报,神的忿怒降下:“正在他吃饭的时候”和“人所不吹的火”,都是对约伯遭难情景的描述,琐法认为约伯并未蒙冤,乃是他当得的份。约伯呼吁天地为自己作证(16:18-19),琐法却说天不会帮他说话,反而“要显明他的罪孽”,地也不会站在他一边,反而“要兴起攻击他”。约伯观察到“强盗的帐棚兴旺,惹神的人稳固”(12:6),琐法却反驳说:必有不灭的火“把他帐棚中所剩下的烧毁”,可见琐法设法扑灭约伯所表达对神新的信心。因以利法、比勒达和琐法的理论,因着约伯确实是诚实无伪而显得站不住脚,以致到最后他们的言论变得来回重复,恶意攻击,并且越来越短,琐法也没有参与第三轮的讲话。

“约伯回答说:你们要细听我的言语,就算是你们安慰我。请宽容我,我又要说话;说了以后,任凭你们嗤笑吧!我岂是向人诉冤?为何不焦急呢?你们要看着我而惊奇,用手捂口。我每逢思想,心就惊惶,浑身战兢……。”因为在第二回合的辩论中,三位朋友都围绕着约伯所说的“强盗的帐棚兴旺,惹神的人稳固”(12:6)大作文章,因此约伯在本章逐一引用了他们的说法,详细指出了他们“错谬”的谎言。但约伯知道自己无法说服三位朋友,他们还会继续用“嗤笑”来代替“安慰”。“我岂是向人诉冤?为何不焦急呢?”可能是说约伯相信神是他一切苦难的源头,所以必须从神身上找答案。实际上,三位朋友也相信约伯的苦难是出于神,但却大胆地替神回答:“神追讨你比你罪孽该得的还少”(11:6)。“你们要看着我而惊奇,用手捂口”,约伯请朋友们仔细看看他,他的苦难值得他们因惊奇而“用手捂口”、安静聆听。三位朋友认为:罪必导致苦难,苦难证明有罪,但约伯却诚实地观察到,许多现实完全不同,这些思考将带出他更深层次的惧怕。“恶人为何存活,享大寿数,势力强盛呢?他们眼见儿孙,和他们一同坚立。他们的家宅平安无惧;神的杖也不加在他们身上。他们的公牛孳生而不断绝;母牛下犊而不掉胎。他们打发小孩子出去,多如羊群;他们的儿女踊跃跳舞。他们随着琴鼓歌唱,又因箫声欢喜。他们度日诸事亨通,转眼下入阴间。”琐法曾断言恶人将壮年而亡(20:11),但约伯却看到恶人“享大寿数,势力强盛”。比勒达曾断言恶人“在本民中必无子无孙”(18:19),但约伯却看到“他们眼见儿孙,和他们一同坚立”,“他们打发小孩子出去,多如羊群;他们的儿女踊跃跳舞”。以利法曾断言义人“必知道你帐棚平安”(5:24),但约伯却看到恶人也是“家宅平安无惧;神的杖也不加在他们身上”。琐法曾断言恶人的“家产必然过去;神发怒的日子,他的货物都要消灭”(20:28),但约伯却看到“他们的公牛孳生而不断绝;母牛下犊而不掉胎”,享受经济的繁荣。琐法曾断言“恶人夸胜是暂时的”(20:5),但约伯却看到“他们随着琴鼓歌唱,又因箫声欢喜”。以利法曾断言“恶人一生之日劬劳痛苦”(15:20),但约伯却看到“他们度日诸事亨通”。约伯只是诚实地说出了这些事实。

“他们对神说:离开我们吧!我们不愿晓得祢的道。全能者是谁,我们何必事奉祂呢?求告祂有什么益处呢?看哪,他们亨通不在乎自己;恶人所谋定的离我好远。”约伯清楚地知道,拒绝神的恶人也可能兴旺,但他却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恶人所谋定的离我好远”。约伯从来“没有违弃那圣者的言语”(6:10),但所蒙的福却与恶人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约伯的心里却没有任何不平衡,因为他敬畏神并非为了财富,与撒但所指控的因果报应、利益交换(1:9-10)毫无关系。而这种“无故”(1:9)的敬畏神,并非约伯缜密思考、权衡利弊的结果,不但撒但无法理解,连约伯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恶人的灯何尝熄灭?患难何尝临到他们呢?神何尝发怒,向他们分散灾祸呢?他们何尝像风前的碎秸,如暴风刮去的糠秕呢?你们说:神为恶人的儿女积蓄罪孽;我说:不如本人受报,好使他亲自知道。愿他亲眼看见自己败亡,亲自饮全能者的忿怒。他的岁月既尽,他还顾他本家吗?神既审判那在高位的,谁能将知识教训祂呢?有人至死身体强壮,尽得平靖安逸;他的奶桶充满,他的骨髓滋润。有人至死心中痛苦,终身未尝福乐的滋味;他们一样躺卧在尘土中,都被虫子遮盖。”约伯的三位朋友说恶人不会亨通,而约伯则反驳:他们“诸事亨通”。朋友们回答:亨通也不会太久,“恶人的亮光必要熄灭”(18:5),而约伯则反驳:“恶人的灯何尝熄灭?”朋友们可能换个说法,说恶人的后代会遭报应(5:4),而约伯则认为这会鼓励犯罪,因为恶人根本不会在乎后代遭报,所以“不如本人受报,好使他亲自知道”,才算公义的审判。这并不是说好人总是受苦、恶人总是亨通,而是说“不一定”。三位朋友却认为义人总是亨通,而恶人总是失败,但约伯却看到人生比这更复杂。人的祸福与善恶没有直接的关系,恶人可能“至死身体强壮,尽得平靖安逸”,义人也可能“至死心中痛苦,终身未尝福乐的滋味”。而义人和恶人最后又同样难逃一死,死亡对每个人的判决都是一样的(26节)。因此现实告诉我们:当人活着的时候,善恶并不能解释人生不同的命运,而当人死亡的时候,道德也不能解释人生共同的结局。“神既审判那在高位的,谁能将知识教训祂呢?”意思是人不能用拙劣的说法来替神解释。

“我知道你们的意思,并诬害我的计谋。你们说:霸者的房屋在哪里?恶人住过的帐棚在哪里?你们岂没有询问过路的人吗?不知道他们所引的证据吗?就是恶人在祸患的日子得存留,在发怒的日子得逃脱。他所行的,有谁当面给他说明?他所做的,有谁报应他呢?然而他要被抬到茔地;并有人看守坟墓。他要以谷中的土块为甘甜;在他以先去的无数,在他以后去的更多。你们对答的话中既都错谬,怎么徒然安慰我呢?”约伯说:“我知道你们的意思,并诬害我的计谋”,指约伯知道三位朋友的想法简单而肤浅:恶人才会受苦,既然约伯受苦,所以约伯必定是恶人。琐法说“亘古以来,自从人生在地”(20:4),恶有恶报就是一个常识。但约伯却认为那根本不是常识,因为任何一个不带偏见的“过路的人”都可以证明,事情恰恰相反:“霸者的房屋”、“恶人住过的帐棚”都还存留得好好的,默默地见证“恶人在祸患的日子得存留,在发怒的日子得逃脱”。“他所行的,有谁当面给他说明?他所做的,有谁报应他呢?”指那些恶人生前并没有遭到报应,而这显然是神允许发生的。这又是为什么呢?比勒达断言恶人“在地上必然灭亡;他的名字在街上也不存留”(18:17),但约伯却看见恶人“要被抬到茔地;并有人看守坟墓”,死后备极哀荣,送殡行列浩浩荡荡。因此约伯的结论是:三位朋友的话“都错谬”。所以约伯不同意他三个朋友的意见,一直为自己辩屈,说人间恶人发旺,义人受苦的例子比比皆是。神使用琐法的横加指责,引发了约伯的深刻思考,使他越来越确信因果报应的“错谬”。既然恶人不一定都受罚,义人也不一定都亨通,约伯也不一定是因罪受罚。约伯与三位朋友第二回合的辩论到此结束了。如果三位朋友能一直沉默倾听(2:13),可能对约伯是最大的“安慰”。为此,愿我们今天都要学习“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雅1:19),因为用心聆听比用口说教更能安慰受苦中肢体,安静思考比急躁争论更能进入真理,这样我们就要顺着圣灵而行!阿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4-11-21 21: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