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6-18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神追讨扫罗背约之罪
神追讨扫罗背约之罪
弟兄姊妹平安!很抱歉这几天我感冒了,脑袋昏昏沉沉的,没法集中精力打字,所以灵粮中断了两天,请见谅。今天的精神稍微好一点了,继续写查经。今天我们的读经来到了撒母耳记下二十一章,这一章记载的是押沙龙叛乱事件完全结束了之后所发生的事,一方面给我们看见大卫在神面前的成长,另一方面也给我们看见大卫的生命里依然还有欠缺,还需要神继续忍耐,不断带领他进入完全的地步地。
“大卫年间有饥荒,一连三年,大卫就求问耶和华。耶和华说:‘这饥荒是因扫罗和他流人血之家,杀死基遍人。’原来这基遍人不是以色列人,乃是亚摩利人中所剩的。以色列人曾向他们起誓,不杀灭他们,扫罗却为以色列人和犹大人大发热心,想要杀灭他们。大卫王召了他们来,问他们说:‘我当为你们怎样行呢?可用什么赎这罪,使你们为耶和华的产业祝福呢?’”(1-3节)
二十一章一开始就说到一件事,在大卫作王期间,国中发生了饥荒。这饥荒持续了多久呢?一连三年。大卫明白神的性情,推断这场饥荒必定有原因,于是求问神。其实在头一年遭遇饥荒时,他就应该去求问神了,但是他没有。接连三年连续发生饥荒,他才意识到事情不平常,必定是哪里得罪了耶和华,才有这样的灾祸。可见大卫里面还是不够苏醒,一直到接连三年都闹饥荒,他才觉得这事有蹊跷,他才想起来要求问神。
弟兄姊妹还记得吗?当初神把他们从埃及带到迦南地的时候,神就已经很清楚对他们说了:“你们若是谨守遵行我的话,就不愁粮食短缺。如果有敌人来攻打你们,他们从一条路来攻打,就要从七条路败退。但若是反过来,你们不谨守遵行我的吩咐,敌人从一条路来攻打你们,你们就要从七条路逃跑。天对你们好像成了铜,地对你们好像成了铁,不再给你们效力。”这段话在申命记二十八章里清楚明白写着。
因此,如果国中有了饥荒,他们就要问:“蒙神眷顾的国家为什么会有饥荒呢?是不是我们在哪里活得不对,得罪神了?”既然饥荒已经临到,肯定是有原因的,虽然他们自己不清楚原因在哪里,但他们可以求问神。当人求问神的时候,神很乐意指示人他的心意。我们必需承认人是善忘的,大卫和以色列人在这一点上都疏忽了,没有求问神。为什么?因为在大卫作王期间,他们的国家是很富足的,所以一两年的饥荒,并没有太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粮食还是够吃的。
一直到连续三年饥荒把他们储存的粮食差不多消耗光了,他们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才想到要求问神。弟兄姊妹们,这对我们实在是一个严肃的提醒,我们会不会也像当年的以色列人一样,因着神丰富的恩典和供应,就忽略了神正在做的工作。如果当时大卫的生命更成熟一些的话,他会意识到这事不能拖延,必须快点求问神,但是他拖延了整整三年。
大卫可能已经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没有凡事求问耶和华了,如今他又开始求问耶和华,恢复他和神之间的关系。弟兄姊妹,神喜欢人到他面前祷告,神也乐意向人施恩。感谢主!虽然大卫拖延了三年,他终究还是醒悟过来了,就去求问神。一问就问出原因来了,神告诉他,饥荒的原因是因为扫罗杀害了基遍人,因此公义的神向以色列人追讨背约的罪,以饥荒惩罚他们。
原来当以色列人征服迦南时,基遍人成功地通过诡计,使约书亚和以色列众首领与基遍人立了一个庄严的誓约,承诺必不杀他们,而是允许他们继续住在迦南地。不久之后约书亚才知道被基遍人用诡计欺骗了,可是既然已经在神面前立了誓约,就不能违背誓约,否则必有严重的后果。于是约书亚吩咐基遍人在会幕里作担水劈柴的苦工,虽然他们是做苦工,但却成为一种祝福,因为他们每天可以在圣所边供职,成为了亲近神的人。
在神面前起了誓就必须遵守,这是圣经很严肃的一个原则。以色列人曾起誓不杀基遍人,因此四百多年来,以色列人和基遍人一起在迦南地生活,相安无事。一直到了扫罗作王以后,他忽然发起热心来,杀了很多基遍人。当然,在扫罗看来,他这么做有充分的理由,因为亚摩利人是迦南七族里的一族,神说过要把他们灭尽的。这些人到现今还在,是因为那时我们的祖宗没有把他们灭尽,那么现在就由我来执行神的这个命令,所以他就杀了好多基遍人。
读过圣经我们都知道,这并不是扫罗第一次“发热心”,并且扫罗的“热心”常常是出于他自己肉体的热心。别看他表面敬虔,实际上他的心中并不敬畏神,只想显示自己的能力和威严。之前有一次他在带领军队与非利士人打仗的时候,让百姓发誓,在晚上灭掉仇敌之前任何人都不许吃东西,吃任何食物都要受咒诅,结果这让饥饿难耐的百姓犯了罪,还差一点害死了自己的儿子约拿单(撒上14:24-46)。这次也是一样,扫罗“发热心”流了基遍人的血,却让以色列人违背了誓言,引来神的惩罚。
扫罗是个肯“做事”的王,他一直想给人民一个“有所作为”的印象,只可惜,他是凭着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做事:神所吩咐的事,他做得不够快、不彻底;神所没有吩咐的,他倒很起劲地去做。这也是现在许多基督徒的问题,今天多少的基督徒以为自己在“服事神”,其实都是在服事自己的“意愿”和“情绪”,就像该隐一样,以为只要我献祭给神,神就必须得接受,却不知当年神怎样拒绝该隐的献祭,今天也同样拒绝出于我们肉体热心出来的东西。
扫罗究竟杀了多少基遍人,圣经没有记载,反正是杀了很多人,使得基遍人几乎被消灭了,只有余数留了下来,分散在全地各处。扫罗作为以色列的王,他是代表百姓、并为百姓的利益行事。灭绝基遍人的命令是扫罗下的,执行的是成百上千的以色列百姓,因此这件事在性质上,百姓与王,王与百姓都是同样有罪。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扫罗所犯的罪,刑罚却临到大卫和他百姓的身上,是因为全国都违反了约书亚和首领们在四百多年前所立的庄严誓约。
尽管那个誓约是基遍人用欺诈达成的,但在神面前都算数。神是守约施慈爱的神,他不偏待人,背约的罪迟早总要受对付。人可以健忘,但神绝不会胡涂,他有善必赏,有恶必罚;扫罗和百姓没有遵守约书亚与基遍人所立的约,因此灾难临到以色列国。正因为这一件事情,神现在要大卫来为以色列人除掉这一个亏欠。这件事提醒我们,基督徒在神面前立了誓约,如亚拿尼亚夫妇一样,是不能更改的;即便立约后自己吃亏了,也不能更改。神是守约施慈爱的神,我们属神的人应该言而有信,不可食言妄行,才不至羞辱神的名。
有一点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到了二十一章这里神才开始追讨这件事?之前为什么神不提这件事?因为那时大卫的生命还比较幼稚,不够条件来承担这件事,若是那时候神降下饥荒,大卫会觉得这是扫罗做的事,凭什么要我来承担?但现在他经过了许多的磨难,他已经能学会不再看他自己,而是看到整个的以色列,因为饥荒不是针对大卫一个人,饥荒是叫整个以色列都受苦。在这样的情形下,大卫甘心接受校正,从神的手里把这个责任接过来。虽然不是他的错,但是他愿意承担起这个责任。
大卫的反应是直接的,他立即找到基遍人,问他们说:“扫罗做了伤害你们的事,现在我应当怎样来赎这个罪,使你们为耶和华的产业祝福呢?”在这里我们看到大卫的谦卑,得罪谁就要向谁赔罪。虽然他是国王,基遍人是奴役,但大卫对基遍人表现出尊重与礼仪,他要向受害人承认错误,并补偿他们。在大卫看来,若不悔改对基遍人所犯的罪,以色列人就不能享有神的祝福。只有补赎了对基遍人的错行,才能使以色列国重受神的祝福。
弟兄姊妹还记得吗?我们读过出埃及记和申命记,那里很清楚地记载,神吩咐以色列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要亏欠人,不仅不要亏欠人,并且还要进一步去怜悯人。比如说,如果有人向你借钱,把他的上磨石给你作抵押,日落前你要还给他,而不是等到他还钱的时候才给他。因为他没有上磨石,他拿什么去磨麦子来作粮食呢?如果他没有粮食,他在那里叹息,你就完了;因为神听见他的叹息,就要追讨你。
又比如说,他把他的衣裳给你作抵押,日落前你要还给他,因为他只有这么一件衣裳,他晚上要作被子来盖的。如果他晚上没有被子,他冻醒了,他在那里叹息,神听见他的叹息,就要追讨你。神一直要求他的子民带着怜悯的心来生活,因为神也是这样怜悯我们,所以我们也当怜悯别人。当我们怜悯别人时,别人就不会给我们咒诅,而是给我们祝福。
现在基遍人因扫罗所做的事,心里一直放不下。我们的祖宗明明跟以色列人立了约,答应我们可以存活,而且我们也给以色列人作了苦工,为什么以色列人还杀了我们这么多人?他们为了这件事情,心里常常有叹息,这仇恨他们放不下。他们一叹息,神就听见了,神听见的时候,以色列人就要被追讨背约的罪,所以接连三年有了饥荒。换句话说,接连三年,以色列都没有蒙受祝福。
弟兄姊妹,可能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在我们看来是小事,但因为造成对别人的亏欠,结果把自己在神面前蒙福的路给截断了,这是我们需要好好反省的。现在神告诉大卫原因之后,大卫知道这件事情不能再拖下去了,这个破口必须要堵住。怎么堵住?解铃还须系铃人,他就找到基遍人,对他们说:“我当怎样行,才可以赎这个罪?以至于你们不再叹息,而是反过来能为我们祝福?”
“基遍人回答说:‘我们和扫罗与他家的事并不关乎金银,也不要因我们的缘故杀一个以色列人。’大卫说:‘你们怎样说,我就为你们怎样行。’他们对王说:‘那从前谋害我们、要灭我们、使我们不得再住以色列境内的人,现在愿将他的子孙七人交给我们,我们好在耶和华面前,将他们悬挂在耶和华拣选扫罗的基比亚。’王说:‘我必交给你们。’”(4-6节)
大卫本想赔偿他们一点金银钱财,这是世界普遍采用的方法;死去的人已经不能复生,只能尽量给还活着的人赔偿一点钱财了。然而,基遍人却坚持说他们并不关心属世的财物,他们的意见是:这罪主要应该由扫罗家来承担,不需要牵扯到其他以色列人。现在他们要求大卫交出扫罗家的子孙七个人来,他们要把这七人杀了,悬挂在神拣选扫罗的基比亚,这样问题就解决了。他们的这个要求也合乎律法的原则:“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以命还命。”既然是合乎律法的要求,大卫就不能拒绝了,所以大卫接受了基遍人提出的要求。
读到这里,有些人可能要问了,为何扫罗杀了基遍人,他的子孙却要遭受刑罚?因为圣经告诉我们,正直人的后代必蒙福(诗112:2),恶人的子孙却必遭报,“又将父亲的罪孽报应在他后世子孙的怀中”(耶32:18)。关于对祖先过犯的惩罚延及后世的这种讲法,在圣经里多次出现,例如摩西就不止一次说过:“神要追讨人的不义,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民14:18)。神公义的咒诅不仅临到恶人身上,甚至也临到他的家族,所以现在不是犯罪者扫罗本人受到刑罚,反而是他的子孙受罚。
那圣经为何又说:“儿子必不担当父亲的罪孽。父亲也不担当儿子的罪孽”(结18:19-20)?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我们要留意这段经文的上下文,以色列人因长期不断地遭受许多患难,便开始引用这箴言安慰自己“父亲吃了酸葡萄,儿子的牙酸倒了”(结18:2)。他们的意思是:虽然他们是无罪的义人,但他们正在付他们的祖先所犯之罪的代价,显然这句话有抱怨的意思。然而先知以西结反驳了他们这样的看法,以西结指出——神是按他们自己的罪惩罚他们。
事实上,人如果没有神的保守,只会不断堕落、不断犯罪,直至灭亡。恶人的儿子因父亲的罪被神离弃之后,这个家庭就被剥夺了“蒙真理的光照”的福份,没有了真理的光照,恶人的儿子必然只会跟随他父亲灭亡的道路,并且他之后的后裔也会继续效法前人行恶;而神因他们祖先的罪咒诅他们的方式,就是任凭他们跟随祖先的脚踪不断犯罪,不加以拦阻。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人完全的堕落,无力自救,罪人没有办法靠自己走上正路。这样,他们今生所受的苦难以及来世的灭亡,都是神因他们自己的罪报应他们的,而不是因他们祖先的罪。
我们不确定这七个人有没有协助扫罗攻击基遍人,不过在古代社会的习俗里,常常是把父亲犯罪看作整个家庭有罪,因为家庭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如我们中国古代的“株连九族”。神没有让我们对父母的罪负责,但我们会因父母犯罪的后果而受伤害。扫罗违背了以色列人向基遍人所起的誓(书9:16-20),严重违背了律法的精神,大卫只能依照习俗行事,让扫罗的后裔来承担这个刑罚。我们也不要以为扫罗的后裔死得冤,事实上,按着神的公义来说,所有人都是该死该灭亡的,我们之所以还没死,那是神的恩典与宽容,并不代表我们有资格继续活着。
说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为什么神不给扫罗的后裔恩典,让他们存活?答案是——神并不欠任何人一份恩典!既然是恩典,就不是我们该得的;我们该得的那叫工价,而不叫恩典。恩典不受公平的限制,神的恩典要给谁就给谁,要收回就收回,我们无权要求神“必须”怎么做。神既然决定收回他给扫罗后裔的恩典,我们就只能接受,并相信神就是这么做,他依然是慈爱和公义的。神让扫罗的后裔承担扫罗犯罪当受的刑罚,并不违背神的公义。
“王因为曾与扫罗的儿子约拿单指着耶和华起誓结盟,就爱惜扫罗的孙子,约拿单的儿子米非波设,不交出来,却把爱雅的女儿利斯巴给扫罗所生的两个儿子亚摩尼,米非波设,和扫罗女儿米甲的姐姐给米何拉人巴西莱儿子亚得列所生的五个儿子,交在基遍人的手里。基遍人就把他们在耶和华面前,悬挂在山上,这七人就一同死亡。被杀的时候正是收割的日子,就是动手割大麦的时候。”(7-9节)
基遍人的要求,大卫答应起来很容易,但对大卫来说就有点为难了,甚至可以说是对大卫的一个考验。很明显,扫罗的孙子、约拿单的儿子米非波设要怎么处理?一方面,大卫必须秉公行事,可另外一方面,他答应过约拿单,要善待约拿单的家族,连同扫罗的家族也都要善待,大卫不能违反他曾与约拿单所立的庄严誓约。另外,大卫逃避押沙龙的时候,他亏欠了米非波设,出于这两个原因,大卫不能把约拿单的儿子米非波设交给基遍人,他必须把米非波设保护在王宫里,不受任何人的侵害。
此时的大卫就处在公义和慈爱两难之间,当时扫罗家族里还剩下多少人我们不知道,但大卫必须在保住米非波设的前提下,在扫罗的家族里凑够七个人。基遍人既然提出要扫罗家的七个人,他只好用其他的办法,从扫罗的家族里找七个人交出去。于是,大卫将扫罗的妃嫔、爱雅的女儿利斯巴给扫罗所生的两个儿子亚摩尼、米非波设(这个米非波设是扫罗王的儿子,不是他的孙子米非波设,虽然两人名字相同,但不是同一人),以及扫罗女儿米甲的姐姐给亚得列所生的五个儿子,交在基遍人手里。
我们从大卫所找出来的七个人来看,很明显扫罗的直系里只有两位,其余那五位都不是扫罗直系的子孙,而是扫罗的女儿所生的。基遍人就把这七个人杀了,并把他们的尸体悬挂在山上,暴露在大自然的风雨之中,这是古代近东地区的罪犯和背叛盟约者经常遭受的惩罚。如果我们只读到这里,我们一定以为,基遍人终于向扫罗报了仇恨,饥荒总该过去了吧,就连大卫当时也认定饥荒的事情已经处理完毕。但事情并没有结束,饥荒仍未过去,为什么呢?是哪里出了问题了呢?圣经接下来就记载了另一件事。
“爱雅的女儿利斯巴用麻布在磐石上搭棚,从动手收割的时候,直到天降雨在尸身上的时候,日间不容空中的雀鸟落在尸身上,夜间不让田野的走兽前来糟践。有人将扫罗的妃嫔爱雅女儿利斯巴所行的这事告诉大卫。大卫就去从基列雅比人那里将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的骸骨搬了来,是因非利士人从前在基利波杀扫罗,将尸身悬挂在伯珊的街市上,基列雅比人把尸身偷了去。大卫将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的骸骨从那里搬了来,又收殓被悬挂七人的骸骨。将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的骸骨葬在便雅悯的洗拉,在扫罗父亲基士的坟墓里。众人行了王所吩咐的。此后神垂听国民所求的。”(10-14节)
在被挂的那七个人当中,有一位作母亲的利斯巴,她为了自己的儿子被杀一事心痛不已。因为挂这七个人是基遍人在国王的授命之下挂上去的,如果基遍人不把这七个人拿下来,恐怕在当时也没有人敢把他们拿下来,所以尸体一直在那里挂了很长时间。圣经记载,这位作母亲的利斯巴,就到山上搭了一个棚住在那里,日夜守在尸体旁,保护那些尸体不被飞鸟和野兽前来糟践,可见利斯巴爱子心切,不肯受安慰,她以沉默隐忍的方式,最后守护自己的孩子。利斯巴的举动让人鼻酸,但也让我们看见一位慈爱的母亲,为了护卫已死的儿子,所作出勇敢高贵的行动。
就这样过了一段日子,可能是一个月、或是两个月,甚至是更长时间,但是饥荒好像并没有结束的迹象。既然基遍人的仇恨已经解决了,为什么神还不让饥荒结束呢?原来大卫虽然解决了基遍人的问题,却又带出了另一个新的问题,阻断了神的祝福。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又不得不回到神的律法上去。原来在神的律法中,神很严肃地吩咐以色列人,尸体不能留在外边过夜,在日落以前就要把尸体埋葬,如果不埋葬,就叫地受了污秽。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以色列,都讲究落叶归根、入土为安;暴尸户外,总是被咒诅的。
现在这七个人被悬挂在那里许多日子了,却没有一个人想到要安葬这些人。因此虽然基遍人的仇怨处理过了,但神的祝福依然不能来到。为什么?因为以色列人自己又制造出了一个新的难处,拦阻了神的祝福临到他们。弟兄姊妹,我们在属灵上的追求中也常常忽略了这一原则,我们常常只注意解决眼前的难题,却没有注意到解决难题的过程中那些细节的问题,以至于我们刚解决了一个罪,又制造了另一个新的罪,让神的祝福没法临到我们。
直到有一天,有人告诉大卫,扫罗的嫔妃利斯巴所做的事,大卫才醒悟过来,原来自己还是亏欠了人、亏欠了神,他马上处理这件事。大卫想起当年扫罗和约拿单被非利士人杀死的时候,尸体也是被钉在伯珊的城墙上,后来是基列雅比人冒着生命危险把扫罗与约拿单的尸体夺了回来。如今利斯巴对扫罗后裔的爱和尊重,感动了大卫的心;大卫想到普通百姓对扫罗的后裔还那样的善待,何况自己是以色列国的君王,不更应当如此么?
我们感谢主!大卫还是清醒的,他并没有老糊涂,什么时候主的光照一来,什么时候他就跟上去。于是大卫就派人把阵亡的扫罗和约拿单的骸骨从基列雅比取来,同时又收敛被悬挂七人的尸体,一同埋葬在扫罗父亲基士的坟墓里,这样利斯巴也就不必再守护尸体了,同时也报答了约拿单的恩情。但愿我们也像大卫那样,保持一颗谦卑受教的心,什么时候神藉着他的话语提醒了我们,我们就立刻回转,回到神的心意当中来。这样,我们的属灵生命就一天比一天更加长进了。
在这件事情当中,令我们稀奇的是,圣经一字未提米拉的反应,却讲到利斯巴做了什么事。利斯巴是扫罗的妃嫔,虽然她曾在扫罗死后,被迫与扫罗的元帅押尼珥私通,沦为政治权势的玩物,因而被伊施波设指责。但她爱子情切,护卫自己两个儿子亚摩尼、米非波设,以及米拉五个儿子的尸体,却是做了一件美好而令人感动的善行。利斯巴是一个让人敬佩的母亲,她明白儿子的死是神公义的审判临到她的家,因此她没有选择去上诉伸冤,她知道已无法挽救她的儿子,但她仍冒生命危险,勇敢地去到基比亚,用麻布在磐石上搭棚,长期忍受尸身的腐臭,日以继夜看守尸体,不让秃鹰野兽偷袭。
这七个人被杀之后暴尸野外,根据圣经的记述,从动手收割的时候(每年四月至六月)直到雨季来临(每年十月),期间可能持续了约半年时间。而在这半年时间里,作为母亲的利斯巴就静静地守护在儿子的尸体旁边,每天重复做一件事情:“日间不容空中的雀鸟落在尸身上,夜间不让田野的走兽前来糟践”,这是需要多么大的爱和勇气啊!她在那残忍的绞架下尽了做母亲的责任,她温柔的心和坚韧的爱感动了大卫,更深深地打动了一切读经的人,让我们看见爱能化解一切仇恨,使人心溶化。
我们对利斯巴的印象,感觉她是一个悲剧人物。她的命运相当坎坷,她先是与一个不能自制的男人(扫罗)一起生活,而后又成了押尼珥和伊斯波设之间刀光剑影政治阴谋的导火线。她的一生似乎都是被周围的环境和她所无能改变的外在因素所控制,只能顺从命运的摆布。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阻止她做正确的事,虽然在当时看来,没有人愿意挺身而出,但是她勇敢挺身而出,尽了自己作母亲的责任。弟兄姊妹,当你被神放在你无法自主的一些境遇中时,你会如何反应呢?你能不能在那种情况下,依然勇敢作出正确的选择?求主加给我们力量!
这事处理过了之后,弟兄姊妹注意十四节的最后一句:“众人行了王所吩咐的。此后,神垂听国民所求的。”弟兄姊妹你看到了没有,一直到这个时候,祷告的路才恢复畅通,神才听以色列百姓的呼求,止住了饥荒。请注意,这片土地得到恢复并不是在扫罗的子孙被处死之时,而是在扫罗和他子孙们的遗骸得到尊重对待之后。直到这时候,神这才转过脸来,祝福的路才恢复畅通。基遍人应该也听说了利斯巴的事,他们的心软了下来,愿意饶恕扫罗的罪,愿意祝福以色列人的产业。
弟兄姊妹,神不听祷告,很大的原因是罪的拦阻;如果罪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和对付,神和他子民的关系就受到破坏,除非我们按照公义圣洁之神的要求和标准彻底地对付罪,否则我们和神的关系就无法恢复。反过来,我们何时肯认罪悔改、顺服神的管教,神就必按他的应许赦免及施恩。求主怜悯我们,当我们被神光照之后,就要立即对付自己的罪,活出悔改的生活来,免得我们蒙福的道路因着我们的罪而受到阻隔,延长自己被管教而受苦的时间。
利斯巴以母亲的身份亲眼看到自己儿子的死平息神的怒气,换来饥荒的消除,这场人间悲剧以“此后,神垂听国民所求的”而告终。神藉着这件事向我们预示了他的救赎计划:将来还有一位儿子要来,背负更大的悲剧,他名叫耶稣,他要以自己的死——代赎性的死——平息神更大的震怒,消除罪加给我们的一切咒诅和苦痛。利斯巴的儿子被挂起来时,利斯巴的心如何,神的心也如何。然而,神掩面不看他的儿子,任凭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受苦,直至死亡;为要救更多人脱离咒诅和审判。神的儿子若不死,我们就没有出路!
弟兄姊妹,神为了救我们,做出了这么大的牺牲,今天我们对所信的这位神又是怎样的态度呢?我们愿意为主献上自己的一切么?但愿我们能像保罗一样说:“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因我们想一人既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并且他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林后5:14-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