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6-14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卫听闻押沙龙死讯
大卫听闻押沙龙死讯
撒母耳记下第十八章前半部分讲到押沙龙战败,他本人在逃跑的过程中,他那一头值得骄傲的长发被树枝缠住,约押就趁机把他杀了。押沙龙死了,他造反的事就结束了,神对大卫在这一件事上的管教,也可以说是过去了。但是神对大卫的磨练和造就并没有停在这里,因为押沙龙的事,再一次显露了大卫隐藏在他里面那肉体的感情;也就是说,大卫还没有把他的感情交给神来管理,他还没有让他的感情受圣灵的约束。所以神在押沙龙死了以后,继续让大卫接受拆毁和造就。
“撒督的儿子亚希玛斯说:‘容我跑去,将耶和华向仇敌给王报仇的信息报与王知。’约押对他说:‘你今日不可去报信,改日可以报信,因为今日王的儿子死了,所以你不可去报信。’约押对古示人说:‘你去将你所看见的告诉王。’古示人在约押面前下拜,就跑去了。撒督的儿子亚希玛斯又对约押说:‘无论怎样,求你容我随着古示人跑去。’约押说:‘我儿,你报这信息,既不得赏赐,何必要跑去呢?’他又说:‘无论怎样,我要跑去。’约押说:‘你跑去吧!’亚希玛斯就从平原往前跑,跑过古示人去了。”(19-23节)
约押把押沙龙杀了以后,撒督的儿子亚希玛斯想要把押沙龙死了的消息带给大卫,这亚希玛斯就是原先与约拿单一起把户筛的信息带给大卫的。但约押不让亚希玛斯报信给大卫,因为大卫在军兵出发以前,一直叮嘱军兵说,必须留下押沙龙的性命。约押没有接受大卫的这一个吩咐,因为约押知道,若是押沙龙还活着,以后还会再给国家带来祸患,所以他就把押沙龙杀了。正因为这样,他不允许亚希玛斯报信给大卫,恐怕大卫听到消息后会对亚希玛斯不利,就如在他听到扫罗和约拿单的死讯时,把报信的少年人杀了(撒下1:16)。
但是这个信息总得要让大卫知道,所以约押考虑再三,另派了一个黑奴去把这个消息报告给大卫王:“你去将你所看见的告诉王。”如果大卫因为押沙龙死了,控制不住情绪,杀了这个黑奴,约押也不会觉得心疼,但约押不希望亚希玛斯为此遭受无妄之灾。可是亚希玛斯坚持亲自报信,约押再三阻止无果,只得同意亚希玛斯回去报信。黑奴沿山丘跑捷径,但却比不上亚希玛斯沿大路跑得那样快,结果被亚希玛斯赶超,跑到前面去了。
“大卫正坐在城瓮里。守望的人上城门楼的顶上,举目观看,见有一个人独自跑来。守望的人就大声告诉王。王说:‘他若独自来,必是报口信的。’那人跑得渐渐近了。守望的人又见一人跑来,就对守城门的人说:‘又有一人独自跑来。’王说:‘这也必是报信的。’守望的人说:‘我看前头人的跑法好像撒督的儿子亚希玛斯的跑法一样。’王说:‘他是个好人,必是报好信息。’”(24-27节)
那时,大卫正坐在内外城门中间的地方,急切期待战争的消息。自从战士们出征之后,那一整天,他就没有离开过那里。本来作为国王,他是要亲自出战的;但将士们劝他不必亲涉战场,他只能留在城里,却总是放不下心,所以一直在城门那里等候消息。从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卫矛盾的心情,他既希望战事顺利、战胜敌人,又担心儿子押沙龙遇害。但这事是不能两全其美的,如果大卫的将士们在战争中得胜,押沙龙就必死无疑;如果押沙龙的性命得以保全,那么大卫连自己的性命都难保。
大卫就是一直在这样的矛盾当中等待消息。在城楼顶上守望的士兵看见有一个人独自跑来,就大声报告给大卫。大卫说:“如果是单独一个人,他一定是来报好消息的。”因为如果很多人分散跑来,才是打败仗逃回城堡的表现,而倘若是独自一人跑来,必定是来报讯的。这时守望的人又看见一人独自跑来,于是又报告给大卫,大卫还是说同样的话。最后守望的人报告说:“我看前头跑的人好像撒督的儿子亚希玛斯。”大卫认为亚希玛斯不会是被差来报坏消息的,于是更加满怀期待要听到好消息。
“亚希玛斯向王呼叫说:‘平安了!’就在王面前脸伏于地叩拜说:‘耶和华你的神是应当称颂的,因他已将那举手攻击我主我王的人交给王了!’王问说:‘少年人押沙龙平安不平安?’亚希玛斯回答说:‘约押打发王的仆人,那时仆人听见众民大声喧哗,却不知道是什么事。’王说:‘你退去,站在旁边。’他就退去,站在旁边。”(28-30节)
亚希玛斯跑到大卫跟前向王问安,大卫急切地向他询问前线的情况。亚希玛斯告诉大卫王,战斗结束了,神已经拯救大卫脱离了他仇敌的手。这消息的确是好的消息,但却不是大卫最有兴趣想听到的。大卫追问亚希玛斯说:“少年人押沙龙平安不平安?”弟兄姊妹请你注意,在这一个时候,大卫心里所关注的不是战争的结果,不是军兵伤亡的情况,好像战争的结果和军兵的伤亡对他而言并不重要,他所在意的,乃是押沙龙平安不平安。
按着律法来说,押沙龙所犯的罪足够他死好几回了,我们可以说他是死有余辜、但大卫这时候却对胜利的消息无动于衷,他所关心的,竟然只是押沙龙的平安。亚希玛斯见状不敢将押沙龙的死直接告诉大卫,只好含糊其辞,婉转地报上平安,免得大卫受打击。其实约押明知亚希玛斯这次报讯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再三拦阻他,奈何亚希玛斯坚持,苦苦哀求约押准许他去。他怀着兴奋的心情追过古示人,第一个将消息传给大卫;他却想不到,大卫根本不关心战争的结果,只关心押沙龙的安危。
“古示人也来到说:‘有信息报给我主我王!耶和华今日向一切兴起攻击你的人给你报仇了。’王问古示人说:‘少年人押沙龙平安不平安?’古示人回答说:‘愿我主我王的仇敌,和一切兴起要杀害你的人,都与那少年人一样。’王就心里伤恸,上城门楼去哀哭,一面走一面说:‘我儿押沙龙啊!我儿,我儿押沙龙啊!我恨不得替你死,押沙龙啊!我儿,我儿!’”(31-33节)
这时,约押差派的黑奴才刚跑到大卫那里,向大卫汇报战争的结果。大卫又继续问:“那年轻人押沙龙平安吗?”黑奴不懂得察言观色,直言直说:“愿发生在他身上的事发生在你的仇敌和一切背叛你的人身上!”大卫一听到这个消息,就知道押沙龙死了。弟兄姊妹你看,大卫这时候的反应是怎样?他不再问其它的事,他“就心里伤恸,上城门楼去哀哭,一面走一面说:我儿押沙龙啊!我儿,我儿押沙龙啊!我恨不得替你死,押沙龙啊!我儿,我儿!”
那些熟读《三国演义》的人喜欢说大卫这是在演戏,是哭给人看的,因为刘备就是这样的人。但大卫这里的哭并不是装出来的,他真的就是这样伤恸。为什么会是这样?你说因为押沙龙是他的儿子啊,儿子死了,做父亲的当然伤心了。但大卫有很多儿子啊,暗嫩被杀了以后,大卫就得安慰。为什么暗嫩被杀,大卫心里就得了安慰,现在押沙龙被杀,大卫就感觉哀伤呢?所以不单单因为押沙龙是他儿子,而是还有其它的因素在里面,因此造成大卫的心情非常的复杂。
首先,我们要知道,大卫非常欣赏押沙龙杀了暗嫩,那是大卫自己想做而不能做的事,结果押沙龙替他做了,令大卫不得不对这个儿子刮目相看。其次,大卫也非常欣赏押沙龙的才干,暗嫩死后,大卫所有的儿子当中,最能显出才华的就是押沙龙,最有望接替王位的也是押沙龙,因此他就很舍不得押沙龙死。正因为这样,他里面肉体的感情就开始滋生,甚至到了一个地步,亲情遮盖了神的计划。我们不要忘记,虽然那时候所罗门还没有被立为王,但是神早就已经宣告了,所罗门将来要接替大卫作王。
弟兄姊妹,我们必须看见这一点。大卫凭什么要求军兵留下押沙龙的性命?如果从律法的角度来说,押沙龙早就该死好几遍了,因为押沙龙的所作所为,不是只违反一条律法,而是违反了好几条律法。他的第一个大罪是故意杀死暗嫩,这在律法上定罪是一定要死的;他的第二个大罪是背叛了国家,篡位替代了神所膏立的王,这更是大罪。然后,他玷污了他父亲的妻子,这是第三个大罪。最后,他还要杀掉大卫,这个在律法上来说,不仅是不孝,更是与神为敌。
因为大卫是神的受膏者,杀死神的受膏者,就是破坏神的计划,就与神为敌。这么明显的事,大卫竟然好像没有看见;或者他看见了,也当作没看见。大卫只看见押沙龙带给他感情上的满足,而忘记了神的计划要怎样执行。那么,究竟是什么遮蔽了大卫的眼睛,使他看不见押沙龙所犯的罪有多严重,且还还替押沙龙求情呢?答案就是——肉体的感情。也就是说,大卫即使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是受肉体的影响。这是大卫坐上了王位以后,还一直保留在他生命中的缺欠。
我们常常会以为,像大卫这样已经作王的人,他的生命应该是已经完全成熟了的。但在大卫登上宝座之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暴露了大卫的残缺,让我们看见,他的生命里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神也藉着各种各样的事,把大卫生命里的残缺显明出来。在下一章里我们就看见,为着押沙龙被杀的缘故,大卫非常地忧愁,忧愁到一个地步,把战争得胜的喜乐都转变为悲哀了。以至于将士们进城的时候,好像是打了败仗逃跑回来的一样,羞羞愧愧,充份显露了大卫还是体贴肉体的感情,而忘记了神的旨意和计划。
君王是一个国家的最高领袖,行事为人理应以神的荣耀为前提,以遵行神的旨意为准则。大卫因着活在人的情感里面,他的情绪影响了他的思想,叫他失去了准确的判断。就连我们读圣经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像押沙龙这样一个死有余辜人,值得为他哭吗?大卫作为一个王,他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跑到城门楼去哀哭说“我儿!我好想替你去死,我恨不得替你去死!”下一章我们就看到,因着大卫伤痛哀哭,叫他陷入另一个危机里面。
这让我想起了大祭司亚伦,当亚伦的两个儿子因为献上凡火而被烧死在耶和华面前时,摩西吩咐亚伦不可蓬头散发,不可撕裂衣裳,而是要约束自己的悲哀。虽然亚伦的儿子抬到外面去埋葬了,但是亚伦不能离开他事奉的岗位,仍然要站在神的面前;甚至亚伦不能为儿子举哀,表示接受耶和华对他两个儿子的惩罚是公正严明的。我想,这是我们所有事奉神的人,都必需学习的功课。
求主怜悯我们,藉着大卫显露出来的软弱,让我们在自己身上也看到同样的问题与症状,以至于我们依靠圣灵的力量,对付我们肉体的情感,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合乎神的心意,能够在神的手里成为合用的器皿。阿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