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2269|回复: 1
收起左侧

读经时间:撒下8:1-1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4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圣经》和合本
撒母耳记下:
8:1 此后,大卫攻打非利士人,把他们治服,从他们手下夺取了京城的权柄(注:原文作“母城的嚼环”)。
8:2 又攻打摩押人,使他们躺卧在地上,用绳量一量,量二绳的杀了,量一绳的存留。摩押人就归服大卫,给他进贡。
8:3 琐巴王利合的儿子哈大底谢往大河去,要夺回他的国权。大卫就攻打他,
8:4 擒拿了他的马兵一千七百,步兵二万;将拉战车的马砍断蹄筋,但留下一百辆车的马。
8:5 大马士革的亚兰人来帮助琐巴王哈大底谢,大卫就杀了亚兰人二万二千。
8:6 于是,大卫在大马士革的亚兰地设立防营,亚兰人就归服他,给他进贡。大卫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
8:7 他夺了哈大底谢臣仆所拿的金盾牌,带到耶路撒冷。
8:8 大卫王又从属哈大底谢的比他和比罗他城中夺取了许多的铜。
8:9 哈马王陀以听见大卫杀败哈大底谢的全军,
8:10 就打发他儿子约兰去见大卫王,问他的安,为他祝福,因为他杀败了哈大底谢。(原来陀以与哈大底谢常常争战。)约兰带了金银铜的器皿来,
8:11 大卫王将这些器皿,和他治服各国所得来的金银都分别为圣,献给耶和华。
8:12 就是从亚兰,摩押,亚扪,非利士,亚玛力人所得来的,以及从琐巴王利合的儿子哈大底谢所掠之物。
8:13 大卫在盐谷击杀了亚兰(注:或作“以东”,见诗篇60篇诗题)一万八千人回来,就得了大名。
8:14 又在以东全地设立防营,以东人就都归服大卫。大卫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
8:15 大卫作以色列众人的王,又向众民秉公行义。
8:16 洗鲁雅的儿子约押作元帅;亚希律的儿子约沙法作史官;
8:17 亚希突的儿子撒督和亚比亚他的儿子亚希米勒作祭司长;西莱雅作书记;
8:18 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统辖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大卫的众子都作领袖。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
撒母耳记下:
8:1 后来,大卫再攻击非利士人,打败他们,结束了他们在这块地上的统治。
8:2 他又打败了摩押人。他叫他们躺在地上,用绳子量他们,把量二绳长的杀死,让量一绳长的存活。于是摩押人归顺大卫,向他进贡。
8:3 大卫又打败琐巴王利合的儿子哈大底谢。当哈大底谢沿着幼发拉底河地区进军、要恢复他的统治时,
8:4 大卫俘虏了他的骑兵一千七百人,步兵两万人。从掳获的马匹中,大卫留下足够的数目作拉一百辆战车之用,把其余马匹的蹄筋都砍断。
8:5 大马士革的叙利亚人派军队去援助哈大底谢王时,大卫攻打他们,杀了两万二千人。
8:6 然后,大卫在他们的境内驻军;他们都归顺大卫,向他进贡。上主使大卫所向无敌,处处得胜。
8:7 大卫掠夺了哈大底谢的军官们所拿的金盾牌,带到耶路撒冷,
8:8 又从哈大底谢统治的两个城市比他和比罗他夺取了大量的铜。
8:9 哈马的陀以王听说大卫打败了哈大底谢的全军,
8:10 就派他的儿子约兰去问候大卫王,祝贺他的胜利(原来陀以跟哈大底谢时常争战)。约兰带来金、银、铜制成的礼物送给大卫,
8:11 大卫把这些礼物连同他从其他国家掠来的金银,就是从他所征服的以东、摩押、亚扪、非利士、亚玛力,还有部分从琐巴王哈大底谢那里掠来的都献给上主,作为敬拜之用。
8:12 (并于上节)
8:13 大卫在盐谷杀了一万八千以东人,回来以后,威名大震。
8:14 他在以东各地方驻军;当地的居民都归顺他。上主使大卫所向无敌,处处得胜。
8:15 大卫统治全以色列,对人民秉公行义。
8:16 洗璐雅的儿子约押作元帅;亚希律的儿子约沙法作史官;
8:17 亚希突的儿子撒督和亚比亚他的儿子亚希米勒作祭司;西莱雅作王室书记;
8:18 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作大卫的侍卫长;大卫的儿子们都作祭司。

读经指引:

1、请参看圣经地图,试着找出母耳记下第八章所提到的,大卫所征服的国和领域。

2、大卫得到耶和华的祝福,出征无往不利,他把金银等战利品都献给了谁?今天你又把你的成就献给谁?

3、大卫作王时,向众民秉公行义;耶稣基督更被称为“圣洁公义者”。今天你是否遵循他们的榜样,施行公义?


 楼主| 发表于 2020-6-4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卫王国的崛起
大卫王国的崛起

  大卫一统全国之后,享受了一段时期的和平,耶和华使他四境安静,不受仇敌的扰乱,大卫也趁着这段时间处理了一些国内的事务,坚固了国位。然而,在以色列的四围,仍然还有一些国家敌视神的子民;为了使人民能安居乐业,大卫决定平定四境,清除这些敌人。

  撒母耳记下第八章一开始就说:“此后……”,指的是第七章大卫起意要为神建造圣殿的事之后,就发生了第八章所记载一连串的事。这一个“此后”非常重要,因为这一个“此后”可以说是大卫后半生在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一条分界线。

  现在大卫已经坐在宝座上了,神又主动与他立约,给他应许和祝福;这样我们就很容易会产生一个错觉,以为大卫的属灵生命已经成熟了,从今以后他会一直保持第七章那种很属灵的状态。但是真正有生命经历的人就知道,生命是可以进入成熟的阶段,但是距离完全的成熟,还有很大的距离。

  我们必须很清楚看见这一点,否则我们就会有错觉,以为一个生命成熟的人,他不会再犯错误,就如在某些信徒心目中,牧师长老不会犯错误一样。事实上,在第八章以后,你就会看见大卫接二连三地犯错误,并且是原则性的错误。当你看见这些事竟然发生在大卫的身上时,你会觉得“怎么搞的?不应该啊!”好像大卫一下子从一个属灵的人变成了一个愚昧的人。

  我们感谢主!神让大卫的问题显露出来,不是为了败坏他,而是为了拯救他脱离愚昧。否则的话,大卫就会因着自己有那么一点点成就,因着自己的属灵生命在神面前有那么一点点的成长,而感觉了不起。所以神让他看见,在你感觉了不起的时候,在你认为自己已经很不错的时候,你还是带着许多的残缺,你还有许多成长的空间,你还要继续追求属灵生命的长进。

  “此后,大卫攻打非利士人,把他们治服,从他们手下夺取了京城的权柄。又攻打摩押人,使他们躺卧在地上,用绳量一量,量二绳的杀了,量一绳的存留。摩押人就归服大卫,给他进贡。”(1-2节)

  第一节说:“此后,大卫攻打非利士人”。此后什么呢?此后大卫攻打非利士人。以前大卫的很多争战都是被动的,是受到敌人侵犯时的应战,属于防御性质。但这一次是大卫为巩固以色列国,使人民能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他选择主动去攻打周围的仇敌。

  大卫第一个攻打的,就是非利士人。大卫在逃避扫罗追杀的时候,曾经投靠非利士的迦特王亚吉。他受到亚吉的信任,还作了亚吉的护卫长。可是,当大卫跟随亚吉上阵,要与以色列人打仗的时候,非利士其他的王怀疑大卫,怕大卫转过来帮助以色列人,所以不让他上阵打仗。

  后来,大卫在希伯仑受膏为王,统一了犹大和以色列各支派,非利士人首先来攻击大卫,要趁大卫还没有站稳脚跟之前毁灭大卫。耶和华与大卫同在,打发天使天军,在树梢上行走,帮助大卫击败了非利士人。这事记载在撒母耳记下第五章里。

  到了第八章这里,大卫不但打败了非利士人,也治服了非利士人,夺取了他们的京城,统治了非利士人。非利士人从此完全降服在大卫的统治之下,成了进贡国,并且他们的部分领土也成了以色列的属地。能把非利士人治服,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大卫做到了。不过,非利士人是打不死的,他们在以后的王国分裂时代还会出现。这是后话,我们以后再讲。

  大卫第二个攻打的,是摩押人。摩押人和亚扪人同是亚伯拉罕的侄儿罗得的子孙(创19:37-38)。当以色列人从埃及地上迦南的时候,经过摩押地,摩押人就请了先知巴兰来,要咒诅以色列人。巴兰受到神的拦阻,不但没有咒阻以色列人,反而为他们祝福。

  大卫先前与摩押享有友好关系,当大卫逃避扫罗追杀的时候,摩押人曾为他的父母提供了庇护(撒上22:3-4)。如今大卫对摩押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我们不知道。或者摩押人有某种背信弃义的罪行,又或者有其他原因。按照犹太人古时的传说,大卫先前把父母安置在摩押后,摩押人把他们杀了,所以,大卫为父母复仇。不管怎样,我相信以大卫的正直、公义与怜爱,是不会轻易去攻打一个善待他的人。

  这一次,大卫打败了摩押人,使摩押变成一个臣服于大卫的附庸国。大卫在争战中掳掠了许多摩押士兵,叫他们一排一排地躺在地上,用绳量他们,“量二绳的杀了,量一绳的存留”。这里的“绳”是长度单位,一绳的是未成年人,达到二绳的是成年人;大卫把成年人杀了,只把未成年人留下。从人来看,大卫对摩押人的手段似乎残忍了些,但我们相信大卫这样做不是毫无理由的。

  通常在战争中是有价值的留着,成为负担的除去。但大卫恰恰相反,他把长得高的、有力气的、有使用价值的除去了。因为大卫很清楚,争战的得胜在乎神,而不在乎外在的条件。倘若自己容纳这些“好处”,很容易就会依赖这些条件,让自己远离神,导致失败。


  “琐巴王利合的儿子哈大底谢往大河去,要夺回他的国权。大卫就攻打他,擒拿了他的马兵一千七百,步兵二万;将拉战车的马砍断蹄筋,但留下一百辆车的马。大马士革的亚兰人来帮助琐巴王哈大底谢,大卫就杀了亚兰人二万二千。于是,大卫在大马士革的亚兰地设立防营,亚兰人就归服他,给他进贡。大卫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他夺了哈大底谢臣仆所拿的金盾牌,带到耶路撒冷。大卫王又从属哈大底谢的比他和比罗他城中夺取了许多的铜。”(3-8节)

  那时,琐巴王看见大卫打败非利士人和摩押人,觉得自己在约但河东的统治权受到威胁,于是出兵与大卫交战,想夺回一些土地,重建他的势力。琐巴在以色列的东北边、大马士革的东边,是亚兰人的一个小帝国。琐巴人常常与摩押人、亚扪人、以东人和非利士人联手,侵犯以色列人。扫罗执掌以色列的国权时,曾攻打琐巴,击败他们(撒上14:47)。这一次琐巴王前来争战,大卫趁他立脚未稳,把他打败了,捉拿了他许多的兵马,并且夺回许多金银宝物。

  住在大马士革的亚兰人,是琐巴的邻居,彼此有盟约。他们见琐巴王有难,就派兵来营救琐巴王。怎知道大卫也把他们打败,杀了他们二万二千人。琐巴王哈大底谢与亚兰人就这样被大卫征服了。大卫另外还征服了许多仇敌,他们都接受大卫的统治,给大卫进贡。大卫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大卫的国运,越来越昌盛。

  圣经特别记载,大卫在打败了琐巴王以后,擒获一千七百马兵,但他只留下一百辆车的马,把其它的马全部砍断蹄筋。你要知道战场上的马是最优秀的马,在当时是很先进的“作战装备”,求之不得。从军事角度来说,那些战马对大卫很有用处,可以大大扩张以色列的军事力量。既然这些战马是有用的,为什么大卫还要把它们的蹄筋砍断?不用这些马呢?这是一般人想不通的。

  弟兄姊妹,如果你读过约书亚记,你就能了解,自从进入迦南地之后,神就让以色列人很明确地认识到一件事——他们在争战中得胜或失败,并不是根据他们军力的多寡和武器装备的先进,乃是根据神在不在他们中间。如果神在他们中间,他们得胜就没有问题;但如果神不在他们中间,他们就是有再多的军队、再精良的武器装备,也还是要失败。

  所以诗篇上说:“有人靠车、有人靠马,但我们要提到耶和华我们神的名。”(诗20:7)又说:“君王不能因兵多得胜。”(诗33:16)从前扫罗无论往哪里,遇到有能力的都招来,但大卫却在生死存亡的战争中,将有利的东西除去。大卫把战马的蹄筋砍断,就是在表明,他倚靠的是万军之耶和华,而不是在人眼中“精良的武器装备”。

  在大卫的心里,战争的胜利是神赐下的,是蒙了神的恩典,才取得胜利。虽然自己去争战了,但是如果神不作工的话,也是枉然。胜利与自己的条件毫无关系,俘虏、战马、武器……等等这些自己看为“好”的条件,往往会阻碍自己依靠神,转而去倚靠这些东西。所以大卫为了保守自己在神面前的心,把这些“好东西”都除掉了。弟兄姊妹,今天你是怎么看待“好的资源”与“耶和华神”之间的关系呢?你会不会因为有了“好的资源”而忘记了要倚靠神呢?

640.jpeg

  “哈马王陀以听见大卫杀败哈大底谢的全军,就打发他儿子约兰去见大卫王,问他的安,为他祝福,因为他杀败了哈大底谢。(原来陀以与哈大底谢常常争战。)约兰带了金银铜的器皿来,大卫王将这些器皿,和他治服各国所得来的金银都分别为圣,献给耶和华。就是从亚兰,摩押,亚扪,非利士,亚玛力人所得来的,以及从琐巴王利合的儿子哈大底谢所掠之物。”(9-12节)

  哈马王陀以听见大卫杀败哈大底谢的全军,就打发他儿子约兰来见大卫王,表示祝贺。哈马在以色列的北边,在琐巴与大马士革之间,是个山岭的渡口,是由北边进入迦南的必经之路。哈马人是赫族人,常与琐巴人和亚兰人争战。这一次琐巴王被大卫打败,哈马王十分高兴,送给了大卫许多金、银、铜的器皿,在当时来说,这些器皿都是很贵重的东西。大卫把从各国得来的金银,和各民族进贡的贵重器皿,都分别为圣,献给耶和华,表明了大卫感激耶和华的保护和帮助,使他得胜所有仇敌。

  大卫每一次得胜的时候,都掳掠了很多的金银;并且因着得胜,使得周围的一些国家也来向他进贡。但是弟兄姊妹你看到,所有这些东西到了大卫手里,大卫没有留下给自己享用,也没有把它们放在国库里作行政费用,他乃是把这些金银完全分别出来,归给神。大卫在这里给我们树立了“神的物当归给神”的榜样。你要知道大卫这时候是建国初期,正是需要大量资金的时候,很多人在这样的情形下就会故意忘记、或是找借口省去了对神的奉献,认为我现在正需要用钱,等以后我手头宽裕些,再奉献给神吧。

  我们感谢主!大卫在这里树立了一个好榜样,他将所得的全都献给了神,没有为自己留下半点。他没有将胜利的果实据为己有,供自己享受,虽然他大有理由可这样做。他乃是全数将它们归给神,因为他深知得胜是出于耶和华,得胜的果实理当归给他。那么,大卫把这些金银归于神作什么用呢?我们读到历代志上的时候,我们就看到,原来大卫把这许许多多在争战中出死入生所掳来的金银铜献给神,成了后来建造圣殿的材料和经费。

  大卫虽未蒙允许执行建殿的任务,他还是尽可能为建殿预作安排,把各国掳来的财物献给神。弟兄姊妹,今天我们事奉神,受托作他的工,也常常蒙神的祝福,将诸般的恩典和丰富赏赐给我们。我们理当效法大卫,将神所赐给我们的,有所奉献,而不应全数据为己有,不给神使用。旧约中的圣殿,正是新约时代教会的预表,大卫给我们留下榜样,说明为神工作的成果,应该归给教会,因为那原是神赐给教会的。弟兄姊妹,今天你把赚来的财物多少献给神了呢?

  今天许多人在这一点上失败了,他们将工作的果子紧紧抓在自己的手中,用以坚固自己的工作,而不是使之建立教会。这样的工作在神的眼中是失败的工作,毫无永恒价值,因为不是照着神的计划,不是成全神的目的。为什么贪财是假先知的标识?因为他们没有彻底奉献,认为凭自己的才智,该换得钱财为回报,而不相信将来的赏赐。他们不认识神,以为神靠不住,所以他们追求眼前的便宜,把钱财纳入自己的私囊。

  然而一个忠心事奉主的人,总是先叫神和人有所得着,他往往忽略自己的需要,先要叫神得着荣耀、叫人得着益处。只有这样的人,神才会把重任托付给他,并加以祝福。施洗约翰就是忠心见证人的典型,他曾有许多门徒,但他将他们都带到了主的面前,让主得着他们,不为自己留下一人。

  施洗约翰的使命是为主开路,走在主的面前,引领人悔改归向主。当他的门徒对他说:“众人都往他那里去了”时,他回答的话真是可贵:“他必兴旺,我必衰微!”一切工作的结果,都该使主耶稣被高举、被信服、得荣耀,使他的旨意被尊崇,计划得亨通。难怪主耶稣称赞约翰说:“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大过施洗约翰。”求主使我们都能赤胆忠心像他!

  “大卫在盐谷击杀了亚兰(注:或作“以东”,见诗篇六十篇诗题)一万八千人回来,就得了大名。又在以东全地设立防营,以东人就都归服大卫。大卫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13-14节)

  需要说明的是,第十三节“大卫在盐谷击杀了亚兰一万八千人回来”这句话在“亚兰”旁边有一行小字:“或作以东,见诗篇六十篇诗题”。亚兰就是现今的叙利亚,位于犹大国的北部,而盐谷是在南部,就是今日死海的区域。大卫怎能在盐谷击杀亚兰人呢?故七十士译本译为“以东”较为合理。由于古代的希伯来文没有元音符号,有时很容易读错,为了忠于原文抄本,因此在翻译圣经的时候也是照译为“亚兰”,不过会在旁边加上小字注明,应该翻译为“以东”比较合适。

  以东人是以扫的后裔,是以色列人的世仇。他们住在约但河东,亚拉伯的旷野,死海的边沿。死海的水盐份特别高,太阳一晒,水份蒸发,满地就都是盐,所以那地方称为盐谷。感谢主!在大卫强大的国力下,以东人这个世仇终也归顺了。大卫把这一场战争写在了诗篇第六十篇,从这篇诗里,我们看见那场战争非常激烈,大卫差一点被击败,后来,大卫倚靠耶和华,得以转败为胜。

  我们注意到,前面第六节讲大卫在大马士革的战争中,杀了二万二千亚兰人,于是大卫在大马士革的亚兰地设立防营。这里又讲到,大卫在盐谷击杀了一万八千以东人,又在以东全地设立防营。大卫在大胜之后,接着就是设立防营,没有在大胜之后庆功、高兴、松懈,而是加强戒备防守。这让我们看见,大卫的生活是设立防营的生活,因为大卫清楚知道,现在不是享受胜利果子的时候,而是要保守自己的心,警惕撒旦的攻击。

  同样,今天我们每一个基督徒的人生中,也充满着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争战,先是与自己的罪性争战,再与仇敌的诱惑争战。所以彼得前书五章八至十节说:“务要谨守、警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你们要用坚固的信心抵挡他……。”除非我们像大卫那样时刻保持警惕,不然我们很容易被仇敌打败。弟兄姊妹,今天在你的生命中、在你的居所里,设立了多少防营保护自己的家园,保守自己的心,谨防仇敌撒但的攻击呢?

  在第八章里,我们看到大卫在战场上胜利辉煌,战果丰硕,整个撒母耳记下第八章都是大卫争战得胜的记录。大卫显明了神的权能和公义,打败了周围一切的仇敌,列国都服在他的权柄底下,成为了将来基督国度的缩影。是什么使大卫取得这样丰硕的战果呢?虽然经文没有详述战争的经过,但在第八章里有两次提到这样一句话:“大卫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6节、14节)这提醒我们,大卫的胜利来自神!

  这句话说出大卫的得胜是出于耶和华,是耶和华使胜利追随着大卫。正应验了耶和华向大卫的应许,说:“你无论往哪里去,我常与你同在,剪除你的一切仇敌。”(撒下7:9)大卫固然有他过人之处,但若不是耶和华使他得胜,大卫也无法克胜强敌,使四境平安。弟兄姊妹,曾经使大卫无往不胜的神,也能使今天的我们处处“得胜”,因为我们的神永不改变,永不失信。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他,就必能在属灵的争战中得胜有余!

  大卫一连串的胜利,叫远近的人都听闻大卫的名声;不单是在以色列,就是在外邦也是家传户晓,而且流传到后世,至今不衰。这也应验了耶和华对大卫的应许,说:“我必使你得大名,好像世上大大有名的人一样。”(撒下7:9)这里大卫的名声显赫也有预表的意义,说出我们的主,他的尊名在全地、在永世,是何其美!他的名超乎万名之上,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基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于父神。

  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圣经记载大卫的得胜,不是鼓励侵略或殖民主义;大卫争战的动机基本上是自卫、巩固国家的领土,折断侵略者——非利士人的轭。因此大卫制服他的邻国,不可看作是圣经鼓励侵略,大卫的胜利乃是将来善胜过恶的象征。大卫用不同的方法取得胜利,亦用不同的方法对待战败国,就是按他们所当得的报应他们,他的表现绝非暴君的行为,难怪各国都心悦诚服地纷纷给他进贡。

  “大卫作以色列众人的王,又向众民秉公行义。洗鲁雅的儿子约押作元帅;亚希律的儿子约沙法作史官;亚希突的儿子撒督和亚比亚他的儿子亚希米勒作祭司长;西莱雅作书记;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统辖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大卫的众子都作领袖。”(15-18节)

  本章的末了论到大卫作以色列的王,向众民秉公行义。这是大卫治国的原则。许多人在没有得到高位时,常批评当政者贪赃枉法枉法、不公不义。一旦自己登上宝座,却比他所批评的人更加不公不义,为自己播下败坏的种子。我们看到大卫并没有因为现今作王了,就为所却为,他乃是“向众民秉公行义”,秉公则无私,行义则除恶,以色列国因此更加坚立。

  大卫不但战胜外在的仇敌,同时也建设巩固国内的政事。经文的最后提到大卫的几个重要大臣。约押作大卫军队的元帅,因为约押勇猛过人,领头上去把耶路撒冷攻了下来,由他作元帅是合宜的。大卫设立约沙法作史官,专门纪录国家大大小小的事,让以后的子子孙孙,都知道历史的演变和历史的教训。大卫的儿子所罗门作王的时候,约沙法仍然是史官。他所写的文献,对以色列有很大的贡献。

  大卫又立撒督和亚希米勒两个人作祭司长。通常来说祭司长只有一个,大卫为什么设立两个祭司长,可能有三个理由:第一,这两位祭司长代表亚伦的儿子以利亚撒和以他玛各自的家系。第二,大卫可能希望通过使两个家系分任大祭司,把长期争战的犹大和以色列重新团结起来,巩固民族宗教感情的统一。第三,全民族对耶和华的崇拜还没有集中。约柜虽然在耶路撒冷,帐幕却在基遍,可能是在挪伯大屠杀后移到那里的,因此需要两个大祭司。并且圣经特别提到撒督在基遍侍奉(代上16:39-40)。

  大卫立西莱雅作书记。书记的职责,是记录朝庭里的决定;文件一记录下来,不得随意更改。大卫立大能的勇士比拿雅管理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是皇帝身边的士卫,负责传递和执行国王的御旨。他们是从外国聘请来的雇用兵,不是以色列本国的人,用以保持司法的独立和公正。比利提人传递国王的御旨,向人民宣布,然后由基利提人去执行。大卫共有十七个儿子,大卫都分派给他们职责,都作了皇室的顾问和参谋,听取他们的意见。

  这让我们看到,大卫再强,再厉害,也不能一个人治国,他需要别人的帮助。大卫设立这些司法制度和职位扶助他治国,使以色列国的治理更上轨道,因而全国上下都佩服大卫的统治。虽然这些人不是完人,也有各自的缺点,但他们各有所长,能协助大卫治理以色列国,使国泰民安!

  感谢主,撒母耳记下第八章到这里我们就算是读完了。大卫认识神的大能,完全信靠神战胜敌人;在得胜以后,也把神当得的荣耀归给他。愿今天的教会都效法大卫,不要只作自己的计划,凭人血肉的膀臂去争战;而是要让基督耶稣在凡事上居首位。这样,我们就可以减少许多的问题,得胜荣耀主。

   “大卫作以色列众人的王,又向众民秉公行义。”这是这一章里编者给大卫治国所下的评语。“大卫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这是编者给大卫军事战绩的评语。读完了这一章,你还能找到别的更好的评语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15 19: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