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5-29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卫作哀歌悼念扫罗 大卫作哀歌悼念扫罗
昨天的经文讲到,扫罗和他的三个儿子战死之后,有一个亚玛力少年人把扫罗的噩耗带给大卫,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对扫罗的死极其震惊,他们“悲哀、号哭,禁食到晚上”,为以色列战败,为国家失去君王,为失去良友约拿单,为在那天阵亡的以色列众战士衷心哀悼。
在以色列人的历史中,音乐是非常重要的,大卫自己就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音乐家兼诗人。他在听闻扫罗的死讯之后,为扫罗和约拿单的死深感悲痛,就写了一首感人的哀歌,来悼念扫罗和他最亲密的朋友约拿单。这是圣经里记载的第一首希伯来人的哀歌,大卫用这首哀歌表达他对扫罗勇敢和能力的最后敬意,以及他对约拿单的深情厚意。
“大卫作哀歌,吊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且吩咐将这歌教导犹大人。这歌名叫弓歌,写在雅煞珥书上。”(17-18节)
大卫用这首哀歌来倾吐他真诚的悼念,也表达全民族对扫罗和约拿单的亏欠。这首哀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哀悼扫罗和约拿单,第二部分专门哀悼约拿单。在这首歌里,大卫没有表达对扫罗丝毫的怨恨,也没有流露出因那不让他在国内安生的对手去世而感到庆幸。他反而吩咐人将这歌教导犹大人反复地唱,藉此使扫罗和约拿单的名字永不会被人忘记。
大卫给这首哀歌起名叫“弓歌”,这个名字的意思现在我们已经无法了解了,因为歌中的内容似乎与弓没有什么关系。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战场的挽歌,而扫罗和约拿单作战时善用刀和弓,所以大卫将这首哀歌命名为“弓歌”。大卫要犹大人在战场上唱这首歌,化悲哀为力量,鼓起他们杀敌的勇气。
并且大卫把这首歌“写在雅煞珥书上”,关于《雅煞珥书》这卷书早在约书亚记第十章十三节中就提到过,这卷书的名字是“义人之书”的意思,它似乎是一本诗选,是古代一些为国家为民族而牺牲或有功勋之人的行事录。
在约书亚时代,以色列人在约书亚的率领下在亚雅仑谷取得了胜利后,这事就被记录在雅煞珥书上。这一次大卫哀悼扫罗和约拿单的哀歌,也被编入了这本诗集。不过这卷书已经失散,现今找不到了。
“歌中说:以色列啊,你尊荣者在山上被杀。大英雄何竟死亡!”(19节)
在这首哀歌中,大卫首先描述扫罗是以色列的荣耀。大卫用最高的称呼称扫罗,称他为以色列的“尊荣者”,这里的“尊荣”在原文的意思是“树立起来作为柱子”,表示纪念的意思。因此这句话比较恰当的翻译应该是“以色列啊,为被杀者立起石碑”,表明大卫对死去的扫罗王的赞美和欣赏。
大卫还称扫罗为“大英雄”。虽然扫罗曾使大卫饱受痛苦,大卫有充分的理由憎恨扫罗,然而大卫却不怨不怒,宁愿隐恶扬善,只欣赏扫罗的德政,而不计较扫罗对他的攻击。把仇恨与伤害放在一边,尊重别人乃至仇敌的可称赞之处,实在需要很大的勇气。求主给我们这样的勇气,让我们也能够欣赏那些得罪我们的人。
“不要在迦特报告,不要在亚实基伦街上传扬;免得非利士的女子欢乐,免得未受割礼之人的女子矜夸。基利波山哪,愿你那里没有雨露,愿你田地无土产可作供物!因为英雄的盾牌,在那里被污丢弃。扫罗的盾牌,彷佛未曾抹油。”(20-21节)
大卫表示,他希望扫罗的死讯不被敌人知晓,特别是不想被非利士人知道。迦特是亚吉的都城,大卫曾经在那里住过,而亚实基伦也是非利士的主要城市之一;在诗歌中,迦特和亚实基伦代表整个非利士。大卫不希望非利士的众城知道扫罗及其众子死亡的消息,免得他们欢乐。这里提到“女子”,因为在古代,由女子来庆祝民族的重大胜利已成为一种惯例。
大卫在诗歌中咒诅基利波山,因为那里是扫罗丧命之地。大卫祈愿扫罗和约拿单倒下的地方土壤荒芜,长不出庄稼,甚至连初熟的果子也没有。干旱和寸草不生,是临到土地的最大咒诅,表明大卫根本就不想见这悲剧发生。
第二十一节提到“抹油”,古代的习俗是在交战前后用油把盾牌抹净擦亮。在这里这句话的意思是,扫罗的盾牌因被血所玷污被丢弃在那里,不再抹油用来打仗,因为盾牌的主人已经不在人世了。
“约拿单的弓箭,非流敌人的血不退缩;扫罗的刀剑,非剖勇士的油不收回。扫罗和约拿单,活时相悦相爱,死时也不分离。他们比鹰更快,比狮子还强。”(22-23节)
第二十二节“约拿单的弓箭,非流敌人的血不退缩;扫罗的刀剑,非剖勇士的油不收回”这句话是歌颂扫罗和约拿单在战场上的英勇。大卫对追杀他的扫罗王,心里不存半点怨恨,他看到的只是扫罗的英勇,并对扫罗父子俩的一生给予最高的评价。
扫罗“可爱可悦”(和合本翻译为“相悦相爱”),这是大卫为扫罗题的墓志铭。大卫将扫罗对他的迫害和虐待全然忘掉,在这首歌中,他除了记念扫罗的优点和尊贵之外,不再想到别的。大卫如此以慈爱来对待迫害他的对头,又表示尊重“耶和华的受膏者”,真是信徒最好的模范。
第二十三节在七十士译本里翻译为“扫罗和约拿单,蒙爱和美丽的,活时优雅,死时不分开。”尽管这父子俩对大卫的态度迥异,而且扫罗曾卤莽地想要杀害约拿单,但约拿单仍然作一个尽职的王子与父亲在一起,并在战场上与他一同战死。二人生前一起奋勇作战,死时亦在一起。
“以色列的女子啊,当为扫罗哭号!他曾使你们穿朱红色的美衣,使你们衣服有黄金的妆饰。”(24节)
第二十四节把以色列女子的哭号和二十节非利士人女子的欢乐和矜夸作对比。大卫呼吁以色列女子为扫罗哀伤,是因为扫罗战绩彪炳,曾使她们得到美衣、妆饰等战利品。我们从这里也看到扫罗的政绩。尽管神已弃绝扫罗,但这首诗提醒我们,扫罗多年以来的政绩对以色列来说是重要的:他使国家合一,他对抗非利士人,将繁荣带给以色列。
“英雄何竟在阵上仆倒!约拿单何竟在山上被杀!我兄约拿单哪,我为你悲伤!我甚喜悦你!你向我发的爱情奇妙非常,过于妇女的爱情。英雄何竟仆倒!战具何竟灭没!”(25-27节)
这首歌在短短九节经文中三次重复了“英雄何竟……”这个叠句(19、25、27节),体现了哀歌的精神,因为悲伤是这首诗歌的主调。从第二十五节开始,大卫的哀悼集中在约拿单身上。大卫在此提到了约拿单对他那非常深厚的友情,当他想到约拿单的时候,心中十分忧伤,流露出真挚的感情。
当耶和华选立大卫作为下一个王时,约拿单对此欣然接受,毫无嫉妒或怨恨(撒上20:13-16)。在约拿单看来,他与大卫的友谊胜过名望、地位与财富。真正的爱就是关心别人,为别人着想。大卫与约拿单的友谊,已成为众所周知的最好模范。虽然他们身分异地,友谊却是长存及持续着。
第二十六节“你向我发的爱情奇妙非常,过于妇女的爱情”这句话可能会误导一些现代的读者,推测大卫与约拿单有同性恋的关系。其实这是一种误会,因为神禁绝同性恋的行为,利未记称同性恋(与男人苟合)为“可憎恶的”事,并下令将行这事的人处死(利18:22;20:13)。从圣经一贯否定同性恋的行为来看,圣经是不可能用这段话来表示同性恋这回事的。
在这里,大卫只是在表达他与约拿单之间深切的弟兄之爱,以及彼此间忠信的友谊。大卫用“过于妇女的爱情”这句感人的话语,表达了约拿单爱心的真诚和深沉,约拿单因爱大卫而甘心失去王位和国度,这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他们的爱是朋友之间坚贞的爱,他们之间的忠诚和无私也是真实的,并且不容许任何人践踏这珍贵的友情。
要认识圣经,我们必须要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阅读,这是相当重要的,否则的话我们会对经文的意思产生误解。第二十三节提到扫罗和约拿单“相悦相爱”,难道扫罗和自己的孩子约拿单也是同性恋人?这根本说不通。所以,不要拿现代人的眼光去评判大卫与约拿单之间的友爱。事实上,如果大卫知道自己的话被我们如此误解,他也一定很震惊,不明白自己为何“躺着也中枪”。
最后一节“英雄何竟仆倒!战具何竟灭没!”是祭文的总结。这里的“英雄”包括了扫罗和约拿单两人,扫罗和约拿单是以色列最好的武器,现在因一次的击打便失去了,以后以色列因他们的失去要渡过更艰苦的日子,难怪非利士人要欢欣了。虽然在这首哀歌中看不见未来的盼望,但大卫自己却注定要为一个战败的国家提供希望和胜利,这正是撒母耳记下这卷书的目的。
读了大卫的哀歌,让我想起了另一篇祭文,就是诸葛亮为周瑜写的祭文。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周瑜的死很大原因是由于诸葛亮多番施展的计谋所致,诸葛亮三气周瑜,把周瑜活活给气死了。
周瑜死时,孔明在荆州,他夜观天象,见将星坠地,笑着说:“周瑜死矣”。周瑜可死了啊,孔明为何发笑?因为开心啊!对手终于死了,怎么不开心呢。可是,周瑜病故之后,孔明前往柴桑吊丧,在东吴诸将面前,诸葛亮伏地大哭,泪如泉涌,哀恸不已。
更绝的是,诸葛亮在给周瑜的祭文中,写尽了周瑜的英姿飒爽,周瑜的赫赫功绩,周瑜的风流儒雅,可以说把周瑜所有做过的事情都写完了,饱含了对周瑜的怀念和惋惜。诸葛亮以此表明自己来东吴不是来挑刺的,是真心祭奠周瑜的。对周瑜的功业,我孔明看在眼中;对于周瑜的婚姻,我孔明羡慕不已;对于赤壁大战对抗曹操,我孔明更是铭记心中。
周瑜的功绩,东吴的将领当然人人皆知,可是由曾经的敌人诸葛亮嘴里说出来,意味就完全不同了。本来东吴诸将之前都感概都督周瑜被孔明气死,都发誓要杀孔明以泄愤。但经过了诸葛亮这么一表演,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杀孔明一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诸葛亮祭拜后,东吴众将都说:“人尽道公瑾与孔明不睦,今观其祭奠之情,人皆虚言也。”鲁肃见孔明如此悲切,心里也说:“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于是乎,从此之后天下人都知道,诸葛亮不仅在计谋上比周瑜要强,就连在气度上也比周瑜要强。
这就是诸葛亮想要的效果。在自己人跟前,听到周瑜死了的消息时,表现出无比高兴的姿态。而到了东吴这边,却又表现出无比的悲痛。于是,不仅东吴的将领们觉得有可能错怪了诸葛亮,就连一向以智慧著称的鲁肃,也觉得周瑜的死是他自己的小气造成的。
诸葛亮人前一面,人后一面,不但计谋过人,在演艺才能上也是技压群雄。他祭奠周瑜的大哭,完全可以和长坂坡刘备摔阿斗时的一哭相比美,说起来这君臣二人都是实力派表演巨星,就差一个奥斯卡金人奖了。
但大卫为扫罗写的哀歌却不是这样,这篇“弓歌”把大卫的心胸剖开,让我们一窥大卫在这关键时刻,他对“仇敌”扫罗和挚友约拿单的心是真的、是纯的、是善的、是美的。我不相信大卫是在装假,我相信这首歌是大卫的真心话,因为在过去他一直尊敬扫罗,虽然他有足够的力量和大好机会可以除去扫罗,但他都没有那么做,他一直尊重扫罗是“耶和华的受膏者”。
大卫的生命能有这样的品格,实在不容易,可见这么些年来神对他的磨练和造就没有白费。在这首哀歌中,大卫流露出他的真情,没有一点造作和虚假,也没有一丝的权术、阴谋、奸诈。可见大卫是一位敬畏神的人,他始终都以神的荣耀为重,不计个人的荣辱得失。这是我们查考《撒母耳记下》必须谨记的要点,不然你还以为这是另一本《三国》呢!
可惜今天我们常停留在自己的感受中。对我们好的人,就会赞赏他;对我们不好的人,就会报复怨恨他。而且还会因别人说的话语和行为,心情起起伏伏,甚至睡不着觉。要知道这是将自己交在别人手中,让对方掌管我们的喜怒哀乐,这是非常可怜的!
愿我们都能在神的手中接受造就和磨练,在基督里不断成长,变得像大卫那样敬畏神,这样我们就不会计较自己的荣辱,也不追究别人的过错,而是以神的国度和神的荣耀为重。阿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