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671|回复: 2
收起左侧

读经时间:撒下1:1-1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28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圣经》和合本
撒母耳记下:
1:1 扫罗死后,大卫击杀亚玛力人回来,在洗革拉住了两天。
1:2 第三天,有一人从扫罗的营里出来,衣服撕裂,头蒙灰尘,到大卫面前伏地叩拜。
1:3 大卫问他说:“你从哪里来?”他说:“我从以色列的营里逃来。”
1:4 大卫又问他说:“事情怎样?请你告诉我。”他回答说:“百姓从阵上逃跑,也有许多人仆倒死亡,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也死了。”
1:5 大卫问报信的少年人说:“你怎么知道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死了呢?”
1:6 报信的少年人说:“我偶然到基利波山,看见扫罗伏在自己枪上,有战车,马兵紧紧地追他。
1:7 他回头看见我,就呼叫我。我说:‘我在这里。’
1:8 他问我说:‘你是什么人?’我说:‘我是亚玛力人。’
1:9 他说:‘请你来将我杀死,因为痛苦抓住我,我的生命尚存。’
1:10 我准知他仆倒必不能活,就去将他杀死,把他头上的冠冕,臂上的镯子拿到我主这里。”
1:11 大卫就撕裂衣服,跟随他的人也是如此。
1:12 而且悲哀,哭号禁食到晚上,是因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并耶和华的民以色列家的人倒在刀下。
1:13 大卫问报信的少年人说:“你是哪里的人?”他说:“我是亚玛力客人的儿子。”
1:14 大卫说:“你伸手杀害耶和华的受膏者,怎么不畏惧呢?”
1:15 大卫叫了一个少年人来,说:“你去杀他吧!”
1:16 大卫对他说:“你流人血的罪归到自己的头上,因为你亲口作见证说:‘我杀了耶和华的受膏者。’”少年人就把他杀了。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
撒母耳记下:
1:1 扫罗死后,大卫打败亚玛力人回来,在洗革拉住了两天。
1:2 第三天,有一个年轻人从扫罗军中来,为着表示悲伤,他撕裂了衣服,撒灰在自己头上。他来到大卫跟前,恭敬地俯伏在地上。
1:3 大卫问他:“你从哪里来?”他说:“我是从以色列军中逃出来的。”
1:4 大卫问:“告诉我,那边的情况怎样?”那年轻人说:“我们的军队从战场上败逃,许多人阵亡。扫罗和他的儿子约拿单也死了!”
1:5 大卫问:“你怎么知道扫罗和约拿单死了呢?”
1:6 年轻人回答:“我恰巧在基利波山,看见扫罗伏在他的矛上,敌人的战车和骑兵快要追上他。
1:7 他转身看见我,就叫住我。我说:‘我在这里!’
1:8 他问我是谁;我告诉他我是亚玛力人。
1:9 他说:‘站到我身旁来,把我刺死!我受重伤快死了,却还死不了。’
1:10 我就过去杀了他,因为我知道他反正活不了。我取下他头上的王冠和手臂上的镯子,带来给你。”
1:11 大卫悲痛地撕裂了衣服;他的部属也都撕裂衣服。
1:12 他们悲哀哭泣,为扫罗、约拿单,和上主的子民以色列同胞禁食到晚上,因为很多人在战场上丧命。
1:13 大卫问那带消息给他的年轻人:“你是哪里人?”他回答:“我是亚玛力人,是住在你们国中的侨民。”
1:14 大卫说:“你怎么敢杀上主所选立的王呢?”
1:15 于是,他对一个随从说:“把他杀了!”那随从就把那亚玛力人刺死。
1:16 大卫对那亚玛力人说:“你罪有应得!你承认杀死上主选立的王,无异替自己定了死罪。”

读经指引:

1、大卫虽然曾经遭受扫罗的追杀,现在却仍为他的死哀悼,你从这件事当中学到什么榜样?

2、那个亚玛力人把什么东西拿来给大卫?他以为大卫听到扫罗的死讯后,会有什么反应?


3、大卫如何“奖赏”这位亚玛力人?大卫为什么要如此行?这对我们有什么提醒?



 楼主| 发表于 2020-5-28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撒母耳记下》简介
《撒母耳记下》简介

  在希伯来原文里,撒母耳记上下原本是一卷书,和其它几本历史书被称为“前先知书”。直到大约公元前三世纪,旧约译成希腊文时才第一次将它分为两部分。

  古老的旧约希腊文译本视撒母耳记和列王纪为一卷历史著作,并把它分成四部分,称为《王国书卷》。在七十士译本中,撒母耳记上、下分别被称为“第一王国记”和“第二王国记”;而列王记上下被称为“第三王国记”和“第四王国记”。到了主后四世纪的哲罗姆武加大拉丁译本也是采用这种分发,但用“列王”的名称代替“王国”,称这四个分部为《列王纪》一、二、三、四卷。

  由于身兼先知、祭司、士师的撒母耳贯穿在前书的绝大部分内容中,又由于他一生影响的重大,因此当这卷书被分为两部分后,在希伯来文和绝大多数英文译本中,撒母耳的名字就被同时用在这两卷书上(尽管撒母耳的名字在下卷中一次也没有提到过),书名定为撒母耳记也就成为顺理成章、最为恰当的事情了。

  关于本书的作者、写作日期和背景等问题,请参看撒母耳记上的简介,在此不再重复。撒母耳记下卷共有二十四章,继续记录大卫王的历史。本卷分为四个部分,详记大卫的事迹: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章,记叙大卫作犹大王。第二部分第五至第十章,记叙大卫作全以色列的王;其中第七章四至十四节记载了神与大卫及其后裔所立的重要誓约。第三部分第十一至二十章,记叙大卫犯罪受惩罚与复兴。第四部分第二十一至二十四章,记叙大卫晚年的言行。

  撒母耳记上以以色列第一位君王扫罗的死作为结束,撒母耳记下则继续记载以色列人四十年的历史,尤其是大卫为王的统治记录,包括他把耶路撒冷定为全国的政治和宗教中心、大卫王朝的设立、大卫在军事上取得伟大的胜利、他与拔示巴可耻的罪恶,以及他数点民数的错误。本卷在记录大卫历史的同时,也给人以属灵教训,特别是藉大卫为王预表基督生命在信徒内为王的教训,以及藉大卫王国预表基督千年国度的教训。

  大卫先后三次受膏。第一次虽受膏,但只是一个有职无实权的王。正如一个刚得救的人,在名义上是基督作了他的王,实际还是老我的生命在作王。大卫在希伯仑第二次被膏为犹太人的王,是作了以色列一个支派的王,所以是部份为王。正如信徒内心基督部份作王,与老我的旧生命作激烈的争战(正如大卫家和扫罗家激烈争战一样)。

  最后大卫胜了扫罗,在耶路撒冷为王,当了十二个支派的王,并且征服了四周列国。正如信徒内心完全由基督作王了,胜了扫罗家所代表的旧生命,胜了四周列国所代表的世界诸般诱惑,是一个得胜的信徒。然而得胜的信徒在地上如果不儆醒自守,还是要失败的,正如大卫在大获全胜,在耶路撒冷为王时,由于不儆醒,而失足犯罪,既使本人受亏损,也使全国受亏损,这是每个信徒都当警惕的。

  如果大卫国度预表天国的话,那么教会就是“奥秘的天国”,和大卫国度有相似的经历。当大卫第一次受膏时,大卫的国度就开始建立;当大卫在希伯仑受膏为王时,这个国度部份建立;直到大卫在耶路撒冷为王时,这个国度才完全建立。正如主耶稣降世,在施洗被圣灵充满时,奥秘的天国就开始建立了;从主升天到现在,奥秘的天国在部份人的心里已经建立;直到主再来时,外邦人得救的人数添满了,这奥秘的天国就全部建成了。

  有人在读这卷书的时候,对大卫提出质疑:大卫犯了那么重大的罪,为什么还被称为“合神心意的人”呢?我们要知道,大卫虽是一个合神心意的王,但他并不是一个完全人,大卫的失败记录,不会比扫罗少。他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却在品德上失足成千古恨。但是神指着大卫说,大卫是“合他心意的人”,是神偏待了人吗?绝对不是,既然不是,那原因又在哪里呢?

  扫罗和大卫的区别在于,扫罗一直坚持自己的错误,把自己留在黑暗里;大卫却肯在神的光中接受造就,因而在恩典中得建立,可以被神使用,成就神的计划。本书以大卫得了阿珥楠禾场作为建造圣殿的场址,把建殿的事在实际上往前推进了一步,作为撒母耳记下的结束,向神的儿女指出了“合神心意”的道路是如何走的。

  所谓“合神心意的人”,不是指我们一生完美无瑕、没有缺点,而是指我们愿意被神塑造,愿意被带进神的心意里。神要得着“合他心意的人”,但神从不降低他的要求,去迁就那“合他心意的人”;神要藉着各种的试验、拆毁、管教,把“合他心意的人”里面那些不合他心意的事物拿掉,使这个人真正成为“合他心意的人”。

  神不迁就人,但却在他丰盛的怜悯中去塑造人;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以一颗愿意付代价、不顾自己得失的心,去配合神在我们身上的工作,让神把我们造就成为“合他心意的人”,使荣耀和称赞都归给他。

  愿神藉着这一卷书,祝福每一位爱他而寻求他的人。阿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28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卫惊闻扫罗死讯
大卫惊闻扫罗死讯

  撒母耳记上的最后一章讲到,扫罗与非利士人打仗,结果他和三个儿子都阵亡了,一代君王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舞台。圣经接下来的叙述并没有任何的间断,因为将撒母耳记分为上下乃是人为的,是旧约圣经翻译为希腊文时才作这样的划分。撒母耳记上三十一章简略地指出,基利波的战役带给以色列北部有什么样的影响;接下来的撒母耳记下第一章就告诉我们,扫罗的死讯怎样传到南部大卫的所在地,以及他对这消息有怎样的反应。

  “扫罗死后,大卫击杀亚玛力人回来,在洗革拉住了两天。第三天,有一人从扫罗的营里出来,衣服撕裂,头蒙灰尘,到大卫面前伏地叩拜。大卫问他说:‘你从哪里来?’他说:‘我从以色列的营里逃来。’大卫又问他说:‘事情怎样?请你告诉我。’他回答说:‘百姓从阵上逃跑,也有许多人仆倒死亡,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也死了。’”(1-4节)

  大卫击杀亚玛力人的事记载在撒母耳记上第三十章。洗革拉在非利士地的南端,离耶斯列河谷的基利波山约一百四十多公里。按照撒母耳记上三十章第一节的记载,大卫离开非利士人在亚弗的营地,第三日才回到洗革拉。我们可以推算基利波山之役跟大卫突击亚玛力人的事大约是同时发生的,这样扫罗的死讯才会在他返回洗革拉,住了两天后,才传到他的耳中。

  扫罗死了,约拿单也死了,噩耗终于传到大卫的耳中。对大卫来说,扫罗王是他的死对头,追杀他已经有好多年了。现在扫罗死了,这不是大好消息么?自己终于可以堂堂皇皇地坐上王位了,岂不应该大大庆祝吗?但从信仰的角度来看,这却是大卫生涯中另一个关键的时刻(上一个关键时刻是大卫被拿八羞辱的时候),因为一个人的真面目可以在这个关键时刻完完全全暴露出来。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时代有一位军事家叫伍子胥,为了报楚平王杀父之仇,他在吴国辅佐吴王阖闾,富国强兵。十年后吴军伐楚,攻破楚都。伍子胥攻入楚国都城之后,得知楚平王已死,由于强烈的复仇心态作祟,竟然将楚平王的坟墓撬开,并且用钢鞭鞭尸三百下,以泄其愤。伍子胥开创了鞭尸复仇的先例,以至于后人很多都效法伍子胥鞭尸。

  有人说伍子胥具有雄才大略,是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但像他这这样一个心中充满仇恨的人,肯定不会有善终。果然后来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为了报仇雪恨,彼此争战,吴王夫差因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造反,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刎。传说,伍子胥死后,夫差命人把他的尸体装入布袋抛到河里,浮到太湖。

  伍子胥因着极强的复仇心理而鞭尸复仇,那么大卫呢?大卫听到扫罗的死讯之后会是怎样的反应?他会如伍子胥那般对待死去的扫罗吗?

  “大卫问报信的少年人说:‘你怎么知道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死了呢?’报信的少年人说:‘我偶然到基利波山,看见扫罗伏在自己枪上,有战车,马兵紧紧地追他。他回头看见我,就呼叫我。我说:‘我在这里。’他问我说:‘你是什么人?’我说:‘我是亚玛力人。’他说:‘请你来将我杀死,因为痛苦抓住我,我的生命尚存。’我准知他仆倒必不能活,就去将他杀死,把他头上的冠冕,臂上的镯子拿到我主这里。’”(5-10节)

  向大卫报告扫罗已死的是一个亚玛力人,正是这个可恨的民族,最近抢掠洗劫了大卫的总部(撒上三十章)。然而很明显这人不是侵袭大卫总部的那一群亚玛力,他可能不晓得大卫新近与亚玛力人的争战,不然的话,他就不会来见大卫了。可能他是扫罗军队的一个士兵,也可能是到战场捡拾遗物的人,他带着扫罗的冠冕和镯子来见大卫,证明扫罗确已死亡。扫罗的冠冕和镯子这样重要的东西,非利士人断不会轻易留下的,所以我们可以推断,他一定在非利士人到达以前,就见到扫罗阵亡了。

  这报噩耗的亚玛力少年人,他的心态是显而易见的。他知道扫罗曾千方百计寻索大卫,要将他除灭。如今扫罗大势已去,而扫罗与大卫素有积怨,现在不藉此机会向他邀功请赏,更待何时呢?他故意将扫罗头上的冠冕和臂上的镯子带给大卫,显示他相信大卫将接续扫罗作以色列王。他以为大卫会对扫罗的死而沾沾自喜,并为得到王冠而欢欣,因扫罗一直以来都是大卫的死敌。

  但大卫细心过人,问他说:“你怎么知道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也死了呢?”报信的少年人说:“我恰巧在基利波山,看见扫罗伏在他的矛上,敌人的战车和骑兵快要追上他。他转身看见我,就叫住我。我说:‘我在这里!’他问我是谁;我告诉他我是亚玛力人。他说:‘站到我身旁来,把我刺死!我受重伤快死了,却还死不了。’我就过去杀了他,因为我知道他反正活不了。我取下他头上的王冠和手臂上的镯子,带来给你。”

  圣经里一共有三处经文记载扫罗的死:

  第一处经文是撒母耳记上三十一章一至十三节,那里说扫罗被弓箭手追上,射伤甚重,他吩咐身边替他拿兵器的人拔刀将他刺死,以免被非利士人凌辱。但拿兵器的人不敢刺他,于是扫罗自己伏在刀上死了。非利士人后来割下他的首级,剥了他的军装,将军装放在亚斯他录庙里,将尸身钉在伯珊的城墙上。

  第二处经文就是撒母耳记下第一章这里,这里说到有一个在以色列营里干活的亚玛力少年人,“偶然到基利波山,看见扫罗伏在枪上,有战车、马兵紧紧地追他。”扫罗在挫败、丧子的打击之下,身心被痛苦抓住,而追兵又临近了,以致失去了生存的意志,竟求亚玛力人的帮助了此残生!

  第三处经文是历代志上第十章一至十四节,那里记述扫罗的死和撒母耳记上三十一章一至十三节几乎字字相同,只是在第十节说非利士人将扫罗的首级钉在大衮庙中。那么,我们如何看待这三处经文彼此间的“矛盾”?在这三个记载中,到底哪一个才是真相?

  综合以上三处经文来看,撒母耳记下这里亚玛力人的说法可信度比较低,理由是他来报信给大卫,目的是想得到奖赏。至于扫罗是否由他杀死,十分值得怀疑,因为在撒母耳记上三十一章四至五节记述扫罗是自杀死的。可能这亚玛力少年人他发现了扫罗的尸体,并在非利士人追至以先取下扫罗的遗物,前来向大卫邀功索赏。

  不过,也有可能当时扫罗虽伏在刀上(撒上31:4),但久未死去,故此他叫路过的亚玛力少年杀了他。这个报信的亚玛力人以为在大卫面前夸大其词,说自己杀死了扫罗,为他清除了仇敌,就等于直接扶助大卫作王,在情在理,大卫都应该对他大加奖励才是。有谁料到,他趋炎附势、邀功请赏的举动,换来的竟是杀身之祸。

  至于扫罗的尸身是被钉在伯珊的城墙上,还是被钉在大衮庙中,一些圣经学者解释说,编撰历代志的人是根据撒母耳记上五章二节修订了撒母耳记上三十一章第十节,认为非利士人是把扫罗的首级钉在大衮庙,把他的尸身钉在伯珊的城墙上略去不提。

  “大卫就撕裂衣服,跟随他的人也是如此。而且悲哀,哭号禁食到晚上,是因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并耶和华的民以色列家的人倒在刀下。”(11-12节)

  当扫罗被杀的消息传到大卫耳中的时候,大卫就撕裂衣服。我们知道撕裂衣服是犹太人最悲伤的表示,他的心裂开有如衣服撕裂一样。因为非利士人的胜利,对每一个以色列人都是坏消息。大卫想到扫罗乃是一国之王,是神所膏立的,他的死就是神子民的失败,是神的荣耀受亏损。大卫为神为国,怎不伤痛而撕裂衣服呢?

  但如果以大卫个人利害的立场来说,这又是一个好消息。扫罗死了,谋害他的仇敌已消除,今后登上宝座的路已通,个人可以快被加冕了,这实在是一个可喜可贺的日子。但大卫以神的国和荣耀为重,个人的得失在神的荣耀面前已经算不得什么了。大卫为神的国而发的忧伤和悲哀,把他个人的喜乐得失盖过去了。

  “大卫撕裂衣服,跟随他的人也是如此,而且悲哀、哭号,禁食到晚上”。照常理大卫杀敌凯旋归来,又得知一直寻索他命的扫罗已死,应该高兴才是,可是他却与随从撕裂衣服、悲哀、哭号、禁食。他们对扫罗的死亡极其震惊,为失去君王、约拿单和在那天阵亡的以色列众战士,他们衷心哀悼;凯歌变成哀歌,欢乐转为哀愁。

  大卫的表现似乎不合常理,不过我们知道大卫的这一种表现,决非出于假装;因为扫罗和约拿单的死亡,大卫事前全然不知,当亚玛力人前来报告的时候,大卫和跟随的人立刻有这样的反应,可见不是事先排练好的。

  大卫一生中有两次大哀哭,一次是为扫罗,一次是为押沙龙,都是为要杀他的敌人哀哭。大卫两次为仇敌哀哭,表示他对得罪他的人已经完全赦免,没有一点怨恨之心,同时表明他爱他的敌人,如同爱自己一样。这就让我们想到我们的主耶稣,他在进耶路撒冷时,也为那弃绝他的百姓哀哭。这是何等伟大的爱!每逢想到这里,我们怎能无动于衷!

  大卫不是伍子胥,他没有挖掘扫罗的尸身,把他鞭打三百下以泄其愤,反而为扫罗的死而哀哭禁食。大卫真是一个“无已”的人,他心里只有神的国和神的荣耀。对照我们自己,我们实在缺少这样的爱,但愿主的爱充满我们,让这份超越的爱从我们身上溢出,如同从大卫身上流出一样。

  “大卫问报信的少年人说:‘你是哪里的人?’他说:‘我是亚玛力客人的儿子。’大卫说:‘你伸手杀害耶和华的受膏者,怎么不畏惧呢?’大卫叫了一个少年人来,说:‘你去杀他吧!’大卫对他说:‘你流人血的罪归到自己的头上,因为你亲口作见证说:‘我杀了耶和华的受膏者。’少年人就把他杀了。”(13-16节)

  这从扫罗营来的亚玛力少年向大卫报讯,因为他以为大卫一定喜欢听见这消息,或者能从大卫那里得到赏赐。他误解了大卫的为人,他以为大卫会像一般人一样,报复心重,喜欢看到伤害自己的人遭祸。他更以为大卫一定会给他奖赏,因为是他使扫罗立即死亡,并带来扫罗的物件作证据。

  他却料不到大卫是一个敬畏耶和华的人,虽然大卫自己饱受扫罗的逼害,然而大卫不但自己不敢杀害扫罗,也不欢喜看见别人杀害扫罗,因为他认识到扫罗是神的受膏者。不管扫罗是好是歹,如何对待自己,他也不允许人杀害耶和华的受膏者。神的受膏者是属神的,只有神才有权去处理他。

  这里再一次告诉我们,大卫不以扫罗为仇敌,他连想也没有这样想过。在大卫逃亡的生涯里,我们从来没有看过他咒诅扫罗;他两次有机会可以杀死扫罗,他都不敢动手,因为扫罗是耶和华的受膏者,他还责骂扫罗的元帅押尼珥没有好好保护自己的王(撒上26:15)。大卫若要杀扫罗,机会有的是,何用这外邦人下手?可见大卫尊重神过于自己的生命、王位。

  这亚玛力少年人故意将扫罗的冠冕和镯子带给大卫,表明自己对大卫的拥戴。但大卫不被这些奉承所影响,他对报信者所持的态度,使那亚玛力少年人十分震惊。我们可能为那个亚玛力人感到不幸,但从一开始他的故事就不是真实的,他并没有杀死扫罗。但对那些为财为利说谎的人而言,当他们说出谎言之后,是很难改口的。谎言会令撒谎者遭灾害,即使他没有做过谎言中的恶事,也难逃罪责。

  这报信的亚玛力少年人声称自己杀死了以色列的王,这在当时是一种弒君的罪行。因为只有神有权柄来决定他所膏立的人会在什么时候死去、以及怎样死去。弒君若变成无关痛痒的平常事,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无论这亚玛力少年人的动机是什么,按照他所说的,他已经犯了谋杀和叛逆罪。即使他没有真的杀死扫罗,大卫这样判决也是无可指摘的。既然他篡夺了神的特权,故此没有比死亡更适合的刑罚了。如果大卫因他杀死君王而赏赐他,就与他的罪有分了,因此大卫非但没有给他赏赐,反将他绳之以法,治以死罪。

  亚玛力的少年人来向大卫报讯,结果却招至杀身之祸。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大卫所学属灵功课是何等的深。他不只不凭血气对付仇敌,也不愿人用血肉的膀臂帮助他除去寻索他命的扫罗,他要让神完全负责来对付他的仇敌,好叫神得着完全的荣耀。弟兄姊妹,我们要小心,如果我们是敬畏神的,就应该这样不敢去加害属神的人,也不敢破坏属神的事。甚至见属神的人遇害,也不会私心窃喜。我们必须认识到,神设立掌权的管理我们,尊重他们的位分是应当的(罗13:1-5)。

  为此,保罗嘱咐提摩太说:“控告长老的呈子,非有两三个见证就不要收”(提前5:19)。有任何指责教会领袖、或是控告教会领袖的话语,都必须要有超过两人以上的见证人,否则那些话语很可能是背后刻意说牧者坏话的。这种行为是在触碰耶和华的受膏者,是得罪神的事情。扫罗虽然不堪,但大卫不敢伤害扫罗,就是因为他敬畏神,他知道神是轻慢不得的。更何况针对教会牧者的谣言,不单是拆毁牧者本人,更是在拆毁整个教会,因为圣经上说:“牧人被击打,羊就分散了”(可14:27)。

  管理教会、劳苦传道教导人的牧者,他们是教会里面非常显眼的人物,弟兄姊妹可以看到他们许多的优点,同样他们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他们爱神的心并且愿意摆上,纵然有些缺点,我们仍然以为这样的人是值得我们去敬奉的。至于暴露在众人面前的缺点及别人的指责,甚至是控告,我们就当谨慎处理,不是为了掩盖罪,而是要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地点,做出适当的指责;不是要毁掉他的事奉,而是要重建他的灵命,让他更亲近主。

  但有时候人的控告带有魔鬼的成分,就是想让牧者难堪,这不是出于爱心,而是出于憎恨,这就不是基督徒行事为人当有的准则了。爱是一切律法和道理的总纲,凡事都应该存着爱心在做。愿我们都存着一颗敬畏的心、顺服的心、仰望神的心,来为教会的领袖祷告:“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该如此。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的度日。这是好的,在神我们救主面前可蒙悦纳。”(提前2:1-3)

  愿神祝福他自己的话语,成全在你我心中。阿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15 23: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