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559|回复: 1
收起左侧

读经时间:撒上17:1-1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22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圣经》和合本
撒母耳记上:
17:1 非利士人招聚他们的军旅,要来争战,聚集在属犹大的梭哥,安营在梭哥和亚西加中间的以弗大悯。
17:2 扫罗和以色列人也聚集,在以拉谷安营,摆列队伍要与非利士人打仗。
17:3 非利士人站在这边山上,以色列人站在那边山上,当中有谷。
17:4 从非利士营中出来一个讨战的人,名叫歌利亚,是迦特人,身高六肘零一虎口;
17:5 头戴铜盔,身穿铠甲,甲重五千舍客勒;
17:6 腿上有铜护膝,两肩之中背负铜戟;
17:7 枪杆粗如织布的机轴,铁枪头重六百舍客勒。有一个拿盾牌的人在他前面走。
17:8 歌利亚对着以色列的军队站立,呼叫说:“你们出来摆列队伍做什么呢?我不是非利士人吗?你们不是扫罗的仆人吗?可以从你们中间拣选一人,使他下到我这里来。
17:9 他若能与我战斗,将我杀死,我们就作你们的仆人;我若胜了他,将他杀死,你们就作我们的仆人,服事我们。”
17:10 那非利士人又说:“我今日向以色列人的军队骂阵。你们叫一个人出来,与我战斗。”
17:11 扫罗和以色列众人听见非利士人的这些话,就惊惶,极其害怕。
17:12 大卫是犹大伯利恒的以法他人耶西的儿子。耶西有八个儿子。当扫罗的时候,耶西已经老迈。
17:13 耶西的三个大儿子跟随扫罗出征。这出征的三个儿子:长子名叫以利押,次子名叫亚比拿达,三子名叫沙玛。
17:14 大卫是最小的;那三个大儿子跟随扫罗。
17:15 大卫有时离开扫罗回伯利恒,放他父亲的羊。
17:16 那非利士人早晚都出来站着,如此四十日。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
撒母耳记上:
17:1 非利士人聚集在犹大的梭哥城,准备打仗。他们扎营在梭哥和亚西加之间的以弗·大悯。
17:2 扫罗和以色列人聚集在以拉谷扎营,在那里准备跟非利士人打仗。
17:3 非利士人列阵在一个山上;以色列人列阵在另一个山上,中间隔着一个山谷。
17:4 有一个迦特城的人,名叫歌利亚,从非利士营出来,向以色列人挑战。这个人身高差不多三公尺,
17:5 穿着重约五十七公斤的铜铠甲,头戴铜盔,
17:6 两腿也用铜甲保护着。他肩膀上背着一杆铜标枪。
17:7 他的矛像织布机的轴那么粗,铁矛头就有七公斤重。有一个兵,拿着他的盾牌,在他前面开路。
17:8 歌利亚站着,向以色列的军队喊叫:“你们在那里做什么?列阵打仗吗?我是非利士人;你们是扫罗的奴隶。挑一个人出来跟我打吧!
17:9 如果他打赢,杀了我,我们就作你们的奴隶;如果我赢了,杀了他,你们就作奴隶服侍我们。
17:10 今天我向以色列军队挑战。你们敢不敢派人出来跟我打!”
17:11 扫罗和他的军队听到这话都惊惶,非常害怕。
17:12 大卫是犹大的伯利恒城以法他人耶西的儿子。耶西有八个儿子。扫罗作王的时候,耶西的年纪已经很大了。
17:13 他的三个大儿子跟扫罗去打仗:最大的叫以利押,第二叫亚比拿达,第三叫沙玛。
17:14 大卫是最小的儿子。当这三个哥哥跟扫罗在一起的时候,
17:15 大卫有时回伯利恒替父亲放羊。
17:16 歌利亚每天早晚出来向以色列人挑战,有四十天之久。

读经指引:

1、歌利亚天天向以色列军队喊叫说什么,给他们什么挑战?

2、以前的敌人比现在更多更强,扫罗都能得胜,为何现今他却害怕到不敢应战?

3、你是否曾因为不利的环境与外来的攻击而惊惶害怕,却忘记了施行拯救的神?


 楼主| 发表于 2020-5-22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歌利亚的挑战
歌利亚的挑战

  在上一章里我们看见,被父亲所轻视的大卫,却成为神所拣选的器皿;神预先膏他,以备来日作以色列的君王。同时我们又看见,他被选为未来的君王,并非偶然发生的一件事,乃是从他年幼起,神就藉着各样的环境和遭遇来训练他。直到有一天,神认为他已成为那时代最合神心意的器皿,才藉撒母耳来膏他。

  当撒母耳在伯利恒膏立大卫的时候,大卫是否知道自己是被膏立为王?我们实在不知道,因为圣经没有告诉我们。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大卫以后一定知道自己这个身份,因为二十三章十七节里,扫罗的儿子约拿单亲口对他说,将来你要作王。

  这段时间我们的灵修经文读到启示录,那里很清楚讲到,得胜和作王这两件事是紧密关联的;神用人的原则必须是得胜者,然后才能作王(启3:21)。扫罗也是先打败了亚扪人,然后才在吉甲被立为王。因此大卫也不能例外,他要先成为得胜者,才能登上君王的宝座。所以从第十七章开始,就记载大卫怎样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成为得胜者。

  “非利士人招聚他们的军旅,要来争战,聚集在属犹大的梭哥,安营在梭哥和亚西加中间的以弗大悯。扫罗和以色列人也聚集,在以拉谷安营,摆列队伍要与非利士人打仗。非利士人站在这边山上,以色列人站在那边山上,当中有谷。”(1-3节)

  上次扫罗和约拿单是在密抹大败非利士人,现在非利士人又招聚大军,卷土重来,要跟以色列人争战。非利士人已经很久不来侵犯以色列了,为什么此时他们突然招集军队,要来同以色列人争战?从圣经的原则来看,这事虽然是仇敌兴起的恶念,但却是经过神的许可,为了给神所拣选的器皿制造得胜的机会。

  我们往下读就更容易看出这一点;过去非利士人前来攻击,都是采用集体阵地战,而这次却挑选一个巨人歌利亚单独来讨战,这明显是出于神奇妙的安排,要给大卫制造单独得胜的机会,别人是无从分享他的荣耀的。

  读到这里,真是叫我们的心大得安慰。弟兄姊妹,今天你遇见仇敌逼迫和攻击么?此刻你正遭受患难和痛苦么?这无非都是出于神的美意,要你学习争战并得胜。如果在你的生命中有这些情形发生,你应当昂首欢呼,因为这是神为你预备得胜的机会,你要靠着主的恩典胜过它!

  “从非利士营中出来一个讨战的人,名叫歌利亚,是迦特人,身高六肘零一虎口;头戴铜盔,身穿铠甲,甲重五千舍客勒;腿上有铜护膝,两肩之中背负铜戟;枪杆粗如织布的机轴,铁枪头重六百舍客勒。有一个拿盾牌的人在他前面走。”(4-7节)

  非利士人中有一位叫歌利亚的出来讨战。这歌利亚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圣经告诉我们:他是迦特人,身材很高大,“身高六肘零一虎口”。换算成今天的高度就是三米,现在最高的篮球运动员也没有他高,你光是看他那一个身形,你就吓破了胆。非利士人中似乎常出现这样的巨人,就好像过去摩西派探子在迦南地所看到的亚衲族“伟人”。

  歌利亚真是一个可怕的巨人,光是他那一身铠甲就重“五千舍客勒”,按照一舍客勒约等于十克来算,五千舍客勒就是现在的五十公斤,好重的一身铠甲啊!人是惊人的,兵器也是惊人,他的“枪杆粗如织布的机轴,铁枪头重六百舍客勒”,单单铁枪头就超过六公斤。他的身边还有一个人替他拿盾牌,那是一种立地式的盾牌,大概是要防备以色列人在营中向他射冷箭。

  这歌利亚到底他的武功如何,我们不知道,但是他的外表倒真是挺吓人的,以至于扫罗和以色列人还没有与歌利亚交战,就先被吓怕了,吓得自认为没有人可以胜过他,那当然是必败了!“恐吓人”仍是今天魔鬼对付胆怯基督徒的方法,许多基督徒并不是为信仰或真理打仗打败了,而是还没有真正打仗,就被吓败了!

  “歌利亚对着以色列的军队站立,呼叫说:‘你们出来摆列队伍做什么呢?我不是非利士人吗?你们不是扫罗的仆人吗?可以从你们中间拣选一人,使他下到我这里来。他若能与我战斗,将我杀死,我们就作你们的仆人;我若胜了他,将他杀死,你们就作我们的仆人,服事我们。’”(8-9节)

  歌利亚不只生得高大,并且他的口才不错,很会讲狂妄的话。他向扫罗和以色列人骂阵说:“你们出来摆列队伍作什么呢?我不是非利士人吗?你们不是扫罗的仆人吗?可以从你们中间拣选一人,使他下到我这里来。他若能与我战斗,将我杀死,我们就作你们的仆人;我若胜了他,将他杀死,你们就作我们的仆人,服事我们。”

  这两节经文将歌利亚的粗野描写得非常清楚。他不但有高大的身材,而且装备了在当时来说很强大的武器,在地上确实是无人能与他相比。并且他的口才还很不错,很会讲狂妄的话,难怪他可以大言不惭地向以色列人骂阵。而以色列全军只要看见他,就无不惊惶害怕。

  “那非利士人又说:‘我今日向以色列人的军队骂阵。你们叫一个人出来,与我战斗。’扫罗和以色列众人听见非利士人的这些话,就惊惶,极其害怕。”(10-11节)

  歌利亚向以色列人骂阵,扫罗和他的军队竟然害怕到不敢应战。在撒母耳记上十七章里,两次提到“极其害怕”,对方派出来的歌利亚让以色列人非常害怕,怕得不得了,还没交手就被吓得逃跑回避了,没有一个人敢迎战他。

  的确,从外表来看,这歌利亚实在太强大了,所以他一出来,以色列人都吓坏了,歌利亚的骂战使那些没有信心的人惊慌不已。以色列人惊慌不奇怪,但是扫罗也跟着他们一样的惊慌,这就说不过去了。主帅竟然与百姓一样的惊慌,怎能鼓舞人民勇敢地抵挡仇敌呢?

  弟兄姊妹还记得吗?在这之前,扫罗刚刚作王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敌人比现在更多,那个时候的敌人比现在更强,但是当神的灵大大感动扫罗的时候,他就勇敢地起来,带着大家一起同心去对抗,并且得胜。

  现在的敌人不会比当初更严重,为什么扫罗和众百姓却害怕了呢?因为那个时候有神荣耀的同在,神的灵大大感动他,他就不怕。然而此时的扫罗因为被神厌弃,耶和华的灵已经离他而去,他也不懂得求问耶和华,也就无法应付仇敌的挑衅。虽然两军在那里对阵,但就是没有人敢上去迎战,一连四十天都是这样。

  “大卫是犹大伯利恒的以法他人耶西的儿子。耶西有八个儿子。当扫罗的时候,耶西已经老迈。耶西的三个大儿子跟随扫罗出征。这出征的三个儿子:长子名叫以利押,次子名叫亚比拿达,三子名叫沙玛。大卫是最小的;那三个大儿子跟随扫罗。”(12-14节)

  以歌利亚作为铺垫,从十二节开始,圣经就把焦点集中到主角大卫的身上。这段经文给我们看见,大卫在弟兄中是最小的一个,因为他还没有到服役的年龄,所以他的三个哥哥都跟随扫罗出征,而他只好留旷野看羊。

  为什么神用一个年轻的孩子来打败歌利亚呢?这就是大卫在祷告中说的:“你因敌人的缘故,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敌和报仇的闭口无言。”(诗8:2)。

  “大卫有时离开扫罗回伯利恒,放他父亲的羊。”(15节)

  大卫得到最好的机会,侍立在扫罗王面前,用弹琴解他心中的烦闷。虽然王宫的生活远超牧羊的生活,但是当他回家看望父亲的时候,仍是照着父亲的安排,放他父亲的羊,保持他那淳朴的精神和态度,一点也不觉得那是卑贱的工作。

  大卫能安于宫殿的生活,他也能乐于旷野的辛劳。这就是保罗所说,无论什么境况,我都可以知足,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弟兄姊妹,今天你是否已经学会,或升高或降卑都能泰然处之,对于神任何安排都能顺服接受呢?求主帮助我们!

  “那非利士人早晚都出来站着,如此四十日。”(16节)

  歌利亚四十天在那里骂阵,他竟然有这样的耐心,实在让我们感到惊讶。这也让我们看见,一切都是神在管理,神让这件事情出现,为要把大卫领出来。若不是以色列人遇到这样灰心绝望情形,大卫作为一个牧羊的孩子,怎么能让整个以色列人都认识他、接受他、拥戴他呢?所以神安排了这样一个环境,就是为了把大卫引出来。

  “四十”这个数目在圣经中很特别,通常是神试验人或叫人受试炼的日子。在这四十日中,神一方面让非利士人天天向以色列人骂阵,叫神的百姓受极大羞辱的试炼;另一方面则是叫大卫到旷野受试炼,看他过上王宫的生活之后,是否还保持谦卑,因为一个人若不是真的谦卑,怎肯从王宫出来再操牧羊的旧业呢?

  神给人试炼或试验都有他的美意,大卫如果一直在王宫中生活,他过去学会如何追赶击打野兽的技能,一定会逐渐退步生疏。感谢神的恩典,在遇上歌利亚之前,他被神放到旷野四十日,让他有机会温习已经学会的功课,为要战胜新的对手歌利亚。神的安排实在太美好了!

  弟兄姊妹,今天的教会处在末后的世代中,魔鬼的工作很厉害,就好像巨人歌利亚,整天向教会挑战、恐吓。各种患难、逼迫、各种主义与人文学说,给予教会无情的攻击与讥笑,这些都是强大的歌利亚,使基督徒惧怕、退缩,不敢坚持自己所信的。

  魔鬼常常藉着恐吓使信徒惧怕、退缩,它在我们的心理上加重事情的困难程度,使我们落在忧郁、落在烦躁、落在恐慌与不安里面,认为必然不能胜过;其实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也未必那么可怕,但我们却因放弃抵挡而失败了。

  在这样的境遇中,我们应该知道不能凭自己的力量抵挡仇敌,而是应当专心信靠仰望神。魔鬼的差役虽然厉害,但我们不可忘记他只不过像歌利亚一样,虽然很高大,但只是外貌可怕而已;我们只需要像大卫那样,用一粒信心的小石子就可以把他打败。

  求主施恩帮助我们,虽然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心境,因信得着平安。当我们活在神的爱里面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我是站在神这一边的,所以敌人再强大,也大不过我们的神,敌人必定失败,我们必定得胜,所以就不害怕了。

  就我自己的经历而言,今年我在生活和经济上的压力比以往都大,有时甚至让我为着这些事情操心忧虑而失去了平安,就好像以色列人面对强大的歌利亚那样,担心这么大的困难要怎么跨过去。从人来看是很难的,但想起圣经中神的应许:“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林前10:13)

  于是我跪在主的面前,对主说:“主啊,我需要你!靠我自己我没法胜过眼前的困难,求你施恩,帮助我渡过难关,好让我不被这些俗事分心,可以专心服侍你。”当我这样呼求神的时候,我看到神逐渐给我开道路,虽然困难还在那里,但是神施恩的手同时也在那里,让我经历到神的恩典一直都是够用的。

  所以我们不要害怕遇见困难,困难和挑战其实就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让自己经历到神的机会。想想看,要是我们在银行里有一百万存款,我们就不会知道什么叫作“耶和华以勒”;要是我们一直都顺顺利利,不遇见任何困难,我们就不会经历什么叫作“以便以谢”,不是么?

  我们的神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神;他怎样带领我们走过以前的难关,相信他也同样会带我们跨过今天的难关。弟兄姊妹,让我们一起仰望神吧,因他是我们永远不变的依靠。阿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6 23: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