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5-8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甸的属灵危机
基甸的属灵危机
圣经花了三章的篇幅来讲述士师基甸的故事,今天我们所读的这段经文是有关基甸生平的最后一段经文。然而令人感叹的是,在讲述基甸生平事迹结束之时,圣经的描述却使人唏嘘不已。
“以色列人对基甸说:‘你既救我们脱离米甸人的手,愿你和你的儿孙管理我们。’基甸说:‘我不管理你们,我的儿子也不管理你们,惟有耶和华管理你们。’”(22-23节)
基甸打败米甸人,凯旋归来后,以色列民把基甸视为大英雄,要立他为王,好治理他们。至于有多少支派涉及这次的邀请,则不得而知,或许只有北部的支派参与,因为他们是最受米甸人欺压的支派。
这实在是一个邪恶的邀请,因为以色列是一个神权统治的社会,由神亲自直接统理。根据出埃及记十九章,耶和华作为以色列的王,与以色列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主人与仆人一样。
以色列人向基甸提出的请求,反映他们拒绝耶和华作他们的王。此举也表达出他们要与其他邻近的国家看齐,因而渴望立一个王治理他们。以色列民的心何等昏蒙!基甸所领导的三百人,真的能击败米甸联军十多万人吗?若不是神直接介入,以色列人早就片甲不留了!他们竟把一切功劳归给基甸,还要立基甸做王。
幸好,基甸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由始至终,他是最清楚神作为的人:“惟有耶和华管理你们”!这是有力的答复,基甸知道只有耶和华才能管理他们。如果他停留在这点上,基甸还算有个好结局。但可惜的是,基甸的对神的认识只停留在知识上,结果他就作了另一件愚昧的事。
“基甸又对他们说:‘我有一件事求你们:请你们各人将所夺的耳环给我。’(原来仇敌是以实玛利人,都是戴金耳环的。)他们说:‘我们情愿给你。’就铺开一件外衣,各人将所夺的耳环丢在其上。”(24-25节)
这段经文为基甸前面伟大的成就带来了一个反高潮。虽然基甸起初的动机并不是要故意犯罪,但他却需要为百姓引进偶像的崇拜而负上责任。由于以弗得并非是单纯的一件衣服,乃是与辨别神旨意有关,所以基甸可能是要尝试为百姓提供一个求问的方式,使他们从中能够发现神的心意。然而,此举却是罪恶与悲剧的错误。
基甸向百姓收集金耳环,这是他们从以实玛利手上夺取回来的。虽然以实玛利人是亚伯拉罕与夏甲所生的后裔,而米甸人则是亚伯拉罕与基土拉所生的后代,但以实玛利人在这里的用语与米甸人是同一个意思。
他们收集得来的金耳环净重一千七百舍客勒,基甸以此制造了一个以弗得。这以弗得原是以色列人的大祭司常穿在身上的背心,在这背心上镶有十二块宝石的胸牌,胸牌的里层放有乌陵土明,大祭司凭乌陵土明为以色列人寻求神的旨意。
可能基甸在出战之初,祭司用乌陵和土明来向神求问;现在他得胜了,基甸想日后我求问神就不能再用羊毛了,如我有件以弗得,以后求问神就方便得多了。我们不能说基甸用以弗得来求问神这个动机有什么不对,但实际上以弗得不是普通人能用的,而是只有大祭司才能用。
从基甸的拒绝作王,我们可以看到他还有一点敬畏耶和华神,但从他的制造以弗得,我们就清楚知道他对神的认识还是很肤浅的,他对以弗得到底是什么根本就一窍不通。
基甸并不是不谦卑,也不是不敬畏神,只是他对真理明白得不透彻,因此才会叫以色列人把金耳环交给他做一个以弗得。在教会历史中,我们常可以看见不少人是存虔诚的动机,却在真理上走差了路;在今日的教会中,也常常出现同样的事。
“基甸所要出来的金耳环,重一千七百舍客勒金子。此外还有米甸王所戴的月环、耳坠和所穿的紫色衣服,并骆驼项上的金链子。基甸以此制造了一个以弗得,设立在本城俄弗拉,后来以色列人拜那以弗得行了邪淫。这就作了基甸和他全家的网罗。”(26-27节)
从这段经文中,我们看到基甸做了一件愚蠢的事,他用百姓捐出来的金子一千七百舍客勒,做了一个以弗得。基甸所制造的以弗得可能只是一件的背心,与一般以色列的大祭司所穿的不同,因为基甸所造的这一件未免太重(一千七百舍客勒约十九公斤),因而无法穿在身上。
基甸造了这个金子做的以弗得,可能在他活着的时候,没有出什么太大的乱子,但在他死后,这以弗得就惹出问题来了。基甸将以弗得放在俄弗拉,这个以弗得对基甸来说是他的热心和好意,但这以弗得带来的结果,是它代替了神的地位。基甸死后,这以弗得被当作偶像来供奉、给人膜拜,于是便行了神看为淫乱的事,这事就成了基甸和他全家的网罗。
圣经用“以色列人拜那以弗得行了邪淫”来描述这件事。在希伯来文里,“邪淫”可以直译作“行淫”,常指身体上的行淫,而“邪淫”这个词在这里是指与偶像行淫,故此可以视为属灵上的行淫,并且涉及肉体的行为。
以色列人沿用了迦南人拜偶像的风俗,像拜巴力一样拜那以弗得。基甸的本意可能不是要以色列人拜偶像,正如亚伦做金牛犊一样,但他确确实实给了百姓一个受试探的机会,以致成为基甸和族人的网罗陷阱!
基甸的罪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他强夺祭司的职分;对他来说这是一个错误的举动,因为他不是一个利未人;第二,他在一个不恰当的地方,建立了一个崇拜中心——俄弗拉,弃用示罗为敬拜的中心。
“这样,米甸人被以色列人制伏了,不敢再抬头。基甸还在的日子,国中太平四十年。约阿施的儿子耶路巴力回去,住在自己家里。基甸有七十个亲生的儿子,因为他有许多的妻。他的妾住在示剑,也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基甸与他起名叫亚比米勒。约阿施的儿子基甸,年纪老迈而死,葬在亚比以谢族的俄弗拉,在他父亲约阿施的坟墓里。”(28-32节)
打败米甸人的胜利为全地带来四十年太平的日子——一个世代。这几节的经文总括了基甸的一生,不单为他的生命带来一个悲剧的总结,也为后来亚比米勒的事件埋下一个伏笔。基甸妻妾众多,家庭不和,为日后的家庭惨变种下祸根。从基甸拥有多位妻子一事,可以进一步了解这时期的混乱。
基甸从众多妻子中生下七十个儿子。基甸有一个妾,住在示剑——这表达可能反映一个母系的婚姻,因为她仍与父母同住。在这样的情况下,基甸的妾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亚比米勒。因此也有解经家认为他前面拒绝做王只是故作姿态,否则为什么他会给儿子起名叫亚比米勒(亚比米勒就是“我父是王”的意思),可能基甸期望有一天他的子孙会成为以色列的王。
从后面的经文中我们就看到,基甸与侍妾所生的儿子亚比米勒,令他的家庭破碎,造成以色列全族的悲剧。基甸的故事说明战场上的英雄不一定是日常生活中的英雄。他曾经领导全族,却不能领导他的家庭。因此我们要小心,不管是谁,道德上一旦懈怠都会产生问题。你刚刚胜过一次试探,并不表示你会胜过下次的试探;我们必须不断警醒抵挡试探,才能面对撒旦猛烈的攻击。
“基甸死后,以色列人又去随从诸巴力行邪淫,以巴力比利土为他们的神。以色列人不记念耶和华他们的神,就是拯救他们脱离四围仇敌之手的,也不照着耶路巴力,就是基甸向他们所施的恩惠厚待他的家。”(33-35节)
当基甸一死,那曾经历他拯救的以色列人,竟然很快便转离正道去拜巴力,追随迦南人邪淫的宗教生活。这无疑揭露了他们属灵的脆弱,不能站立得住,除非他们当中能够出现一位坚强的领袖。这就说明了士师时代一个共有的特色,就是当一个士师死后,百姓便离弃耶和华。
“以巴力比利土为他们的神”,这句话叫以色列人在基甸死后仍然敬拜巴力的罪行更为严重。“巴力比利土”意思是“立约的主”,这名称与“伊勒比利士”(意为立约之神)同义。由此可见,几个迦南的城镇可能组成联盟,为着共同敬拜巴力,参与中央圣庙的祭祀,而这地点就在示剑(9:46)。
迦南人的宗教鼓励人放荡地去生活,这对以色列人造成很大的诱惑。以色列人竟然忘记昔日与他们在西奈山立约的耶和华神,也将曾救他们脱离米甸人手的基甸都忘记了。人如果不记念神,也不会记念神所用的人。由此可见,他们的悔改只是昙花一现。
总结基甸的生平,他对米甸人的战争是成功的,但在属灵的事上却是失败的。基甸一生最令人惋惜的,就是他在晚年时误导以色列人犯了拜偶像的罪。我们要知道,基甸陷以色列人于罪中,不是出于他有私心、或有什么邪恶的动机。他对神的忠诚一如当初,他也不是因成功而骄傲,他全然不像历史上的一些君王,王位一稳定就忘了神。但他在晚年却犯了错误,就是在信仰和真理上误导了同胞,在他一生忠心的事奉中留下了污点。
基甸起初制造以弗得的动机可能想使以色列人更亲近神,但他失败了。以弗得的美丽和价值,使它成为以色列人崇拜的偶像,甚至用它来占卜。可悲的是,基甸在这一件事上,并未事先求问神,等候神的指示。结果不但为他的家族带来祸患,也使以色列人陷入罪中。所有神的仆人都当儆醒,凡事寻求等候神,才不致掉入撒旦的陷阱中。
基甸在他最受人尊敬和信任时,提出错误的主张,这是今日事奉神的人,常常要引以为戒的。越得到人的拥护和爱戴,越容易犯错误。我们承认勤劳、勇敢、牺牲都很重要,但却不能代替在神的话语上所下的苦工。求神赐给我们智慧和殷勤研读圣经的心志,在圣经真理上扎根,免得不知不觉偏离了正路。我们仰望主救我们脱离这个愚昧的光景。阿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