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902|回复: 1
收起左侧

读经时间:书4:11-2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6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圣经》和合本
约书亚记:
4:11 众百姓尽都过了河,耶和华的约柜和祭司就在百姓面前过去。
4:12 吕便人、迦得人、玛拿西半支派的人,都照摩西所吩咐他们的,带着兵器在以色列人前头过去。
4:13 约有四万人都准备打仗,在耶和华面前过去,到耶利哥的平原,等候上阵。
4:14 当那日,耶和华使约书亚在以色列众人眼前尊大,在他平生的日子,百姓敬畏他,像从前敬畏摩西一样。
4:15 耶和华晓谕约书亚说:
4:16 “你吩咐抬法柜的祭司从约旦河里上来。”
4:17 约书亚就吩咐祭司说:“你们从约旦河里上来。”
4:18 抬耶和华约柜的祭司从约旦河里上来,脚掌刚落旱地,约旦河的水就流到原处,仍旧涨过两岸。
4:19 正月初十日,百姓从约旦河里上来,就在吉甲,在耶利哥的东边安营。
4:20 他们从约旦河中取来的那十二块石头,约书亚就立在吉甲,
4:21 对以色列人说:“日后你们的子孙问他们的父亲说:‘这些石头是什么意思?’
4:22 你们就告诉他们说:‘以色列人曾走干地过这约旦河。’
4:23 因为耶和华你们的 神在你们前面使约旦河的水干了,等着你们过来,就如耶和华你们的 神从前在我们前面使红海干了,等着我们过来一样,
4:24 要使地上万民都知道,耶和华的手大有能力,也要使你们永远敬畏耶和华你们的 神。”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
约书亚记:
4:11 他们到达对岸后,祭司们抬着上主的约柜,走过群众面前,到前头去。
4:12 吕便、迦得两支族,和玛拿西半支族装备好的战士,照着摩西的吩咐,也走在群众前头。
4:13 大约有四万装备好的战士在上主面前过了河,到耶利哥平原,准备作战。
4:14 那一天,上主使以色列人民都尊崇约书亚为大领袖。从那时起,约书亚跟摩西一样,终生受人民尊敬。
4:15 上主吩咐约书亚
4:16 命令那些抬着约柜的祭司们从约旦河上来。
4:17 约书亚照着做了。
4:18 祭司们一踏上河岸,河水又开始流通,跟先前一样涨过两岸。
4:19 正月初十,人民过了约旦河,在耶利哥东边的吉甲扎营。
4:20 约书亚把那从约旦河床取来的十二块石头立在那里。
4:21 他对以色列人说:“将来,你们的子孙问起,这些石头是记念什么的,
4:22 你们要告诉他们,以色列人曾走过没有水的约旦河河床。
4:23 上主——你们的上帝使横在你们前面的约旦河干涸,直到你们都走过去,正像他当年使红海干涸,让我们走过去一样。
4:24 由于这件事,天下万民都会知道上主的能力强大,而你们更要永远敬畏上主——你们的上帝。”

读经指引:

1、流便人、迦得人、玛拿西半支派的人,全副武装过约旦河,等候上阵。今天很多基督徒想要承受应许却不带着武器,你是其中一个么?

2、神选择河水涨得最厉害的时候渡约旦河,并用神迹使河水断流,这一事件对约书亚今后的事奉道路起到什么作用?

3、百姓在过约旦河的事上不单经历了神的大能,更要将这信息向万国传扬。今天我们作为神的儿女,除了享用神的恩典外,还要尽上什么责任?


 楼主| 发表于 2020-4-26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应许之地
进入应许之地

  前面的经文讲到,当以色列人以信心顺服神的话语时,耶和华用神迹使约旦河的水在上游三十公里处断流,让约旦河成了干地。百姓见到河水干涸,祭司抬着约柜站在约旦河中,便知道这是神的作为。在敬畏与兴奋的心情中,他们走干地过了约旦河,进入那盼望已久的应许之地。

  “众百姓尽都过了河,耶和华的约柜和祭司就在百姓面前过去。”(11节)

  “众百姓尽都过了河”这句话在第四章里一再重复,表明没有遗漏一个,神完完全全实现他对列祖的应许,强调他是信实的神,说话算数。

  这句话同时也说明百姓完全执行了神的命令,当以色列人“尽都”过了约旦河,就表示他们“尽都”顺服了神的吩咐,没有一个人擅自行动。这是今天的基督徒需要好好学习的,今天的教会很像士师时代,各人任意而行。

  “流便人、迦得人、玛拿西半支派的人,都照摩西所吩咐他们的,带着兵器在以色列人前头过去。约有四万人都准备打仗,在耶和华面前过去,到耶利哥的平原,等候上阵。”(12-13节)

  流便人、迦得人、玛拿西半支派的人,按照当年摩西分配约旦河东的地业给他们时,他们所应允的话,离开他们的妻子儿女,带兵器过河去为弟兄们争战。

  圣经强调他们“带着兵器”,显明了这些人是以军事行动为目的。因为过了约旦河,以色列人便终于踏进了神应许要赐给他们祖宗之地;同时,他们也进入了敌人的疆土,危机四伏。所以,他们要全副武装,预备作战。

  对基督徒而言,这些军事方面的预备,让我们想起新约所描述的属灵争战,也同样是很大的挑战,需要灵里有预备,穿戴全备的军装(弗6:10-18)。

  感谢神,这两支派半的人非常信守承诺,不单带着兵器以预备打仗之用,而且在以色列人前头过去作先锋。这种奋勇争先的精神,值得今天的基督徒学习。他们在百姓之前率先过河,来到耶利哥平原,等候上阵,预备下一步占领迦南地的行动。

  “约有四万人”这数目是指两支派半所派过河西的人数。按民数记二十六章记载,这三个支派二十岁以上能出去打仗的,一共有十六万九千七百人,按这个数目来计算的话,这次派到河西去打仗的,还不到四分之一。

  可能他们要留一部分人来防守河东的土地,为了保护妇孺和供养他们的家人。留下一半多保护家人和财产,这并不违背他们对摩西的承诺。虽然这两个半支派的人是预备到耶利哥厮杀的,但耶利哥却无需他们打仗和上阵,而是神自己的作为使耶利哥陷落。

  很多读这段历史的人都会问,对于这次过河,迦南地的居民为什么没有在以色列人渡河的时候前来攻击他们呢?当然我们相信神掌管万事,是神没有让他们前来阻碍百姓过河。但从人的角度来看,可能有几个原因:

  第一,当时的约旦河水涨过两岸,迦南人不确定以色列人什么时候会过河,从军事常识来说,谁都不会选择在河水涨得最厉害的时候过河。

  第二,以色列人过河的地点出人意外,在亚当城以南,那里并不容易涉水而过,迦南人不会料到他们竟在那里过河。并且这次过河的行动十分突然,在岸边的时间也很短暂。因此,迦南人或许没有准备好去攻击他们。

  第三、当时的迦南只有几个地方人口比较集中,而靠近耶利哥平原一带不是迦南人主要的聚居之地,因此,那地的居民对两百万以色列人过河也束手无策,他们无力阻止这么多人过河。

  “当那日,耶和华使约书亚在以色列众人眼前尊大,在他平生的日子,百姓敬畏他,像从前敬畏摩西一样。”(14节)

  这个应许是耶和华在前面第三章七节里对约书亚说的,如今在渡过约旦河的这一件事上得到应验了。过河是约书亚诸多使命中的头一项,现在因着约旦河水远在亚当城那边停住,立起成垒,使以色列人得以走干地过约旦河,就使众百姓看到神与约书亚同在,正如他与摩西同在一样。

  这个神迹叫约书亚在他们当中建立了威信。以色列人不得不承认,他是摩西的接班人,是他们的领袖,所以都敬畏约书亚,尊他为大了。在开始的时候,百姓中也许还会有人有许多疑问,不太肯相信,但事后相信大家都已经口服心服,把约书亚视为神人。这对接下来的第一场战役,就是耶利哥之役,起着重大的作用。

  “在他平生的日子,百姓敬畏他,像从前敬畏摩西一样”,正如保罗所说,以色列人从前从海中经过,是在海里受洗归了摩西(林前10:1-2),现在以色列人从约旦河经过,也可说是在河里受洗归了约书亚,以致在约书亚的一生中,百姓敬畏他,像从前敬畏摩西一样。以色列人承认约书亚是他们在神面前的中保,他要率领百姓,得着圣约中的应许。

  正如昨天我们说过的,这过河的事与“受洗”的意义是一样的,所以到迦南地来的以色列人,都是新人了,是将从前在旷野的埋怨和思念埃及生活的事都丢弃了的人了。为这原因,在整卷约书亚记中,我们不但看到约书亚是一个理想的领袖,也看到以色列人仿佛成为理想的子民,约书亚记里很少记载他们的败坏。

  也许就是为这原因,士师记第一章到第二章五节原是属约书亚记的部分,被分割出约书亚记而编入士师记,因为在士师记中的以色列人,是无王无法的,各人任意而行。

  “耶和华晓谕约书亚说:‘你吩咐抬法柜的祭司从约旦河里上来。’约书亚就吩咐祭司说:‘你们从约旦河里上来。’抬耶和华约柜的祭司从约旦河里上来,脚掌刚落旱地,约旦河的水就流到原处,仍旧涨过两岸。”(15-18节)

  众人尽都过了约旦河,以及约书亚叫取石头作为纪念的事都办完以后,耶和华又向约书亚说话,指示他吩咐祭司行事。不过,这一次却是要他们将约柜从约旦河中抬上来,踏入迦南地的干地上。约书亚又照着耶和华所说的吩咐祭司,他们也全然遵行,抬走了约柜。

  抬约柜的祭司脚掌刚走到岸上,约旦河的水就流到原处,仍旧涨过两岸,再一次显示这件事是一项神迹,而不是山土滑坡堵塞上流的水所形成的偶然的自然现象。从宗教方面而言,这个动作将整个过河事件放进了神所命定的仪式情境中,由祭司开始,也由祭司结束。众百姓参加在内,并作见证。

  从神学而言,这段经文让人承认神有控制大自然的能力,神选用这些能力,透过他所拣选的器皿(约书亚与众祭司),让他的百姓来得着他的应许。对基督徒而言,这段话令人想起耶稣的能力,因门徒曾见证说:“连风和海也听从他了!”(可4:41)

  “正月初十日,百姓从约旦河里上来,就在吉甲,在耶利哥的东边安营。”(19节)

  到目前为止,我们只知道过河的时间是在约旦河水涨溢之时,就是在春天。现在经文指出,是正月初十日。第一代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是正月十四日逾越节,整整四十年后的正月初十,第二代人才脚踏在神应许的迦南地。

  神为他的子民定下的时间是绝对正确。以色列人走干地过约旦河是正月初十日,正是出埃及记十二章里,神要他们预备羊羔过逾越节的日子,再过五天便是逃离埃及后的整整四十年,刚好也是过逾越节的时候。

  因此,这节经文也成为以色列人在吉甲守逾越节的伏笔。逾越节的预备既是从这一天开始,那么,过约旦河也成了在吉甲庆祝逾越节的开始,以记念他们从埃及为奴之地得释放,进入神的应许之地。

  “他们从约旦河中取来的那十二块石头,约书亚就立在吉甲,对以色列人说:日后你们的子孙问他们的父亲说:‘这些石头是什么意思?’你们就告诉他们说:‘以色列人曾走干地过这约旦河。’因为耶和华你们的 神在你们前面使约旦河的水干了,等着你们过来,就如耶和华你们的 神从前在我们前面使红海干了,等着我们过来一样,要使地上万民都知道,耶和华的手大有能力,也要使你们永远敬畏耶和华你们的神。”(20-24节)

  他们当天到了吉甲,把所带来的十二块石头安放在那里。从河中取十二块石头作为纪念,这件事在征服迦南地的行动之中,似乎毫不重要,但神的目的是要百姓专注于他,记念他的引导与大能,而不是让“攻取迦南”转移了他们对神的注意力。很可惜我们常常被眼前的目标所吸引,以至于忘记了只有神才能让我们达到目标。

  这些纪念石立在那里,必会引发后代子孙好奇的询问,“日后你们的子孙问他们的父亲说……”这十二块石头就这样成了以色列人教训儿孙的实物,使做父亲的可以用这些石头为证,告诉他们,先祖曾因神的大能作为,带领他们走干地过约旦河的事实。圣经重复记载这事,不是唠叨,乃是要让人知道这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

  约书亚对当时父母的劝告,也给现代的父母树立了效法的榜样。犹太人的父亲在以色列的宗教教育、家庭教育和职业教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以致犹太人能历经苦难和迁徙流亡,而仍不至亡种灭教。这是今天教会应当引起重视的。

  “就如从前在我们前面,使红海干了,等着我们过来一样”,这里不但将走干地过约旦河的事,与走干地过红海的事放在一起讲,更把红海的水干说成是“在我们前面和等着我们过来”,这样就把听的人也包括在内,于无形中让儿女得到潜移默化,接受神为他们的神,也接受先祖的信仰为他们的信仰,并使他们能和先祖连成一体。

  从神学上而言,“过约旦河”的经历也是以色列世世代代的人都应当有的经历。他们可以来到吉甲,来看这些纪念石,重温过约旦河的种种事件,藉此更新他们向神的委身。许多年之后,施洗约翰就是来到这一带,重新预备百姓,以迎接神的国度。

  第二十四节约书亚指出,“过约旦河”这件事有两个重要目的:第一,是要让地上(迦南地)所有的居民都知道,惟有耶和华才是真神,耶和华的手是大有能力的。第二个目的,要叫所有以色列人一生敬畏神,全心全意效忠他。

  “要使地上万民都知道耶和华的手大有能力”,神希望使他为以色列人所做的事成为全人类的课本,不但以色列人的儿女自己要敬畏主,也要把这信仰传开,透过以色列人的经历,使全世界的人都认识耶和华是真神,使地上万民都知道神的大能,并依靠他。很可惜以色列人失败了,于是基督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他的门徒;如今这“和好的道理”已经“托付了我们”,我们不可以再失败。

  “也要使你们永远敬畏耶和华你们的神”,这又回到基本的信仰来了:敬畏包含惧怕和崇敬。惧怕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乃是人类犯罪的结果;我们也说过,惧怕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坏事;也惟有惧怕了的人,才会了解罪恶的恶果而回转过来,以信心接受神并崇敬他,经历神大能的作为——救恩。

  最后这段经文总结了过河的事件,以色列人现今已在迦南地之内,以吉甲为基地。神已经为他们行了“奇事”,这事会向迦南人挑战,让他们选择要归服以色列人,还是与他们为敌?

  无论怎样选择,最后他们都必须承认,以色列的神是大有能力的,正如他已经制服了红海和约旦河。以色列人若学会敬畏神,就是单单敬拜他、顺服他,必能经历这样的胜利。对于今天的我们也是如此,我们若敬畏神,也必经历神大能的作为,得以进入神对教会的应许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6 22: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