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169|回复: 1
收起左侧

读经时间:申24:10-2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9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圣经》和合本
申命记:
24:10  你借给邻舍,不拘是什么,不可进他家拿他的当头。
24:11  要站在外面,等那向你借贷的人把当头拿出来交给你。
24:12  他若是穷人,你不可留他的当头过夜。
24:13  日落的时候,总要把当头还他,使他用那件衣服盖着睡觉,他就为你祝福,这在耶和华你 神面前就是你的义了。
24:14  困苦穷乏的雇工,无论是你的弟兄或是在你城里寄居的,你不可欺负他。
24:15  要当日给他工价,不可等到日落,因为他穷苦,把心放在工价上,恐怕他因你求告耶和华,罪便归你了。
24:16  不可因子杀父,也不可因父杀子;凡被杀的都为本身的罪。
24:17  你不可向寄居的和孤儿屈枉正直,也不可拿寡妇的衣裳作当头。
24:18  要记念你在埃及作过奴仆,耶和华你的 神从那里将你救赎,所以我吩咐你这样行。
24:19  你在田间收割庄稼,若忘下一捆,不可回去再取,要留给寄居的与孤儿寡妇。这样,耶和华你 神必在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
24:20  你打橄榄树,枝上剩下的,不可再打,要留给寄居的与孤儿寡妇。
24:21  你摘葡萄园的葡萄,所剩下的,不可再摘,要留给寄居的与孤儿寡妇。
24:22  你也要记念你在埃及地作过奴仆,所以我吩咐你这样行。”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
申命记:
24:10 “你们无论借什么给人,不可进他的家拿他要给你们作抵押的衣服;
24:11 要在外面等,由他亲自把抵押品拿出来交给你们。
24:12 如果他是穷人,你们不可把抵押品留到第二天;
24:13 要在当天太阳下山时还给他,使他可以用那衣服当被盖。这样,他会感激你们;上主——你们的上帝也会悦纳你们。
24:14 “困苦贫穷的雇工,无论是以色列同胞或住在你们当中的外侨,你们都不可剥削他。
24:15 要在太阳下山以前付给他当天的工资,因为他需要钱;他靠工资维持生活。如果你们不付给他,他向上主控诉,你们就有罪了。
24:16 “父母不该因儿女所犯的罪被处死;儿女也不该因父母所犯的罪被处死。各人只担当自己所犯的罪。
24:17 “不可剥夺外侨或孤儿的权利;也不可拿寡妇的衣服作抵押。
24:18 要记住,你们曾在埃及作过奴隶。上主——你们的上帝释放了你们,所以我命令你们遵行这诫命。
24:19 “你们收割而忘记带回家的谷物,不可转回去拿;要留在田里,让外侨、孤儿,和寡妇拾取。这样,上主——你们的上帝会事事赐福给你们。
24:20 你们摘橄榄,摘了一次以后,不可再去摘剩下的;要把剩下的留给外侨、孤儿,和寡妇。
24:21 你们摘葡萄,摘了一次以后,不可再去摘剩下的;要把剩下的留给外侨、孤儿,和寡妇。
24:22 要记住,你们曾在埃及作过奴隶,所以我命令你们遵行这诫命。”

读经指引:

1、神吩咐他的子民要设身处地为穷人着想,这种爱能从我们身上体现出来吗?

2、善待他人是一种损失吗?你愿意因为爱弟兄的缘故,放弃你的一些权利吗?

3、以色列人在秉公行义、怜恤孤寡的事上要记念什么?今日基督徒当怎样激励自己爱人如己呢?


 楼主| 发表于 2020-4-19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在爱里面
活在爱里面

  弟兄姊妹平安!我们继续来读申命记二十四章。今天的经文讲到了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些律例;我们注意到,这些条例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无论对待穷人寡妇、孤儿及寄居的外人,都充分流露出爱人如己的基本精神,目的是叫神的子民活在爱里面。

  “你借给邻舍,不拘是什么,不可进他家拿他的当头。要站在外面,等那向你借贷的人把当头拿出来交给你。他若是穷人,你不可留他的当头过夜。日落的时候,总要把当头还他,使他用那件衣服盖着睡觉,他就为你祝福;这在耶和华——你神面前就是你的义了。”(10-13节)

  前面第六节讲到“不可拿人的全盘磨石”。什么是“磨石”?今天我们的家庭很少有这东西,这在当时就是每天烧饭做菜必须用到的厨房的家俱,每天都要磨磨子。磨石有上下两块,全盘磨石就是整座的两块磨石。上磨石若被拿走,单有下磨石也是无法磨出面粉来的。

  当时的以色列人是每天磨面粉一次,只在安息日的头一日,才磨够两天的食粮的。因此,人的磨石给拿走了,供养生命的工具便失掉了,这是等于要了人的命一样的不人道。

  在现代社会,大家都习惯了在外面吃饭,今天不要说我们的厨房里没有这磨石了,就算你把我的煤气炉拿走一个月,我们也不一定会饿死。因此对于这个“磨石”,我们要把它了解成是人每天生活必须的东西,你不可以拿他的这个东西做当头,你拿了这个东西,他就没饭吃了。

  对于“当头”,我们今天也不太懂。以前的社会有当铺,现在也有,不过已经改换了形式。通常来说,当铺就是救急用的;我今天没饭吃了,所以要把我的戒指衣服、或其他贵重的东西拿去当,换一点现金来救急。

  以色列也有这情形,当人实在很需要、很急用钱时,就拿一些东西去当。那时候也是匮乏的经济,今天你什么时候看到人抱着一块石头去当铺当?又不是钻石!但那个时候,磨石是每天都实用的,所以这是可以当到钱的东西。

  可是神说:你不要把这些东西拿去做当头。也就是说,人家如果真的很急需用钱,你就帮助他,或者用他其他不太有价值的东西来抵押,不可以拿磨石作抵押,你拿走了他就没办法生活了。这跟今天我们的价值观不同,今天越有价值的,常常是越不实用的东西。

  从第十节我们看到,神真的是很细腻。这里讲到你在帮助人时的态度,如果你一定要拿抵押品,你不要进到他家拿,要站在外面,等他拿给你。很多时候我们帮人时,态度真的很强悍,神禁止帮助人的人有神气的态度,要存着爱心去帮助人。

  神说你要帮助人,他向你借钱,他要把东西给你作抵押,这个没问题,但你不可以进他家去拿,让他自己拿出来给你,表示不可强制拿穷人的东西为当头。你若进人家里去自取,就成了欺压穷人的明显象征。

  十一节讲到要“站在外面等”;本来应该是借钱的在外面等,现在是借钱给别人的在外面等,这是很值得我们思想的:帮助人、扶持人、奉献的时候,不要有自大的态度。

  在申命记里,这一段“拿人当头的条例”有几个重点:第一个、他每天所需用的,你不要拿去做抵押物。第二、如果一定要拿的话,你不要很神气,要站在外面等他拿出来给你。第三、他当天的钱实在还不了,你也要把这抵押物(磨石、或衣服)还给他。对极穷乏的人,家中除磨石之外,最值钱的东西也是最可作抵押品的,就是这“衣服”了。

  你说,他钱还没还我,衣服就还他吗?是的!神说,你对他好一点,这样他会为你祝福,这样神会以此为你的义。以色列地夜间寒凉,故此拿人衣服做抵押品的,要在日落的时候,把他唯一的衣服还他,使他用那件衣服盖着睡觉。这样的行为,能使自己得到神更大的祝福。

  借钱给别人的人,有权利要求用抵押品来保障他的利益。神并不推翻这一点,但神却要他的子民学习站进别人的处境中,体恤别人的难处。只管自己的利益得保障,而不理会别人的死活,绝不是神希望看到的。可能世人经常这样做,但神的儿女不该随着世人的惯例去决定自己的脚步,能决定神儿女脚步的因素只有一样——就是神的话语。

  “他就为你祝福,这在耶和华你神面前,就是你的义了。”在神面前有了义,这是何等大的祝福!我们一再讲过,我们没有义,义都是从神而来的。当我们领受了神的恩典,希望在行为上也有良善的表现。

  我们凭着信心领受了神的恩典,因信称义之后,我们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义,就是对人的良善。不只是你对人好而已,你这信心和行为的好,要到一个地步,让别人祝福你。

  当然这些都是原则、概括的说法,这世上有些人,欠了你还不了,你说算了不必还了,他也不一定会祝福你,他甚至可能忘恩负义、恩将仇报,也说不定。所以这都是概括的说法,你对人良善,他也对你良善,神就以此为义。

  义真的是良善的果子。我们要学习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体会别人的困苦与需要,才会激发我们体恤与同情别人的心。并且我们不只是对人好而已,我们对人好要到一个结果,是让人感谢神,也能对你发出祝福。

  所以在教会里,对别人好,不是只是给他一些物质上的东西,我们乃是希望人领受了福音后,生命有改变。因此我们在传福音、做社会服务时,千万要记得这原则,不是只让人觉得去教会可以得到礼物而已,神是希望通过你的服事,把他带到神面前,让他也成为一个服事神的人。

  “困苦穷乏的雇工,无论是你的弟兄或是在你城里寄居的,你不可欺负他。要当日给他工价,不可等到日落,因为他穷苦,把心放在工价上——恐怕他因你求告耶和华,罪便归你了。”(14-15节)

  我们发现神有的话讲得很粗枝大叶,但有的时候又非常细腻,真的很能体恤人的苦情。这两段经文一直都在讲:不要欺负穷乏的人,包括你不要拿他每天所需要的东西做当头、不要对他吆喝(像波阿斯对路得说,我已经吩咐我的仆人,不可以欺负你。因为他们是穷人在这里拾穗,管家可能会很神气)、他还不了钱时,还是要把当头还给他。

  这里讲得也很有意思,“不可欺负他”,意思就是不可占别人的便宜,不可拖欠他们每日的工钱,给工钱要早一点给,不可等到日落!我们当然记得马太福音二十章那里葡萄园的比喻,是到日落才给,这两处经文并不矛盾。马太福音那里是临时工,而且工钱事先讲好了,做完了再给,免得你开小差,拿了钱不做事。

  “给钱要早一点给”这一点很特别。有些世俗的机构,比有些教会做得还要好,你还没有开始干活,就先把工钱给你。不过大概所有的老板都是希望先干活后给钱,而员工都希望先给钱后干活。其实哪一样先、哪一样后并不是重点,就看你是不是会替别人想了。

  当然这世界很多人会耍诈,给了钱他跑掉。重点不是先给或者后给,而是在一般情形下他会为你工作,而你有能力时,就先给他。早一点给他,不要等到日落,免得他心里一天都在想:今天会得多少钱。对于这一点,马太福音二十章的作法也有一个好处,先讲定今天你会得多少钱,你就不需要惦记了。这些都是我们基督徒需要学习的,甚至向今世之子学习,因为他们在这些事上都比较仔细。

  在中国,教会请人来讲道,通常都不谈钱,一般都认为谈钱太俗气,不属灵。等讲完道之后,传道人准备启程回家了,才塞给一点车费,好像打发一个乞丐一样。我们常喜欢在爱、奉献精神等等的大帽子下,强迫传道人“奉献”,这种做法实在是一种诡诈。当然传道人不应该为工价来服事,但是教会也不可叫人白做工,所以有些事情应该先讲清楚。

  在世界也是这样,讲定了你来我这里做什么工作,薪水是多少。可是教会或福音机构就常在这事上欺负人,包括聘请传道人时,都不谈薪水的事情,因为一提钱就是不属灵、就是没有爱心、是雇工心态。没错!传道人要讲条件的话,可能是没有爱心,不过你存心占人便宜的时候,也是一样没有爱心。

  因着人的罪性,在这些事上,每个人常常都是要占便宜、利用人,而且用“爱心”、“圣洁”等理由来作为自己自私自利、下流行事的借口,这都很不应该。你在聘请人的时候要替他想,要尽量讲清楚,他应该做什么事,会得到多少钱。我们在这些方面都太缺乏了。

  在这里神说:尤其他贫穷,非常需要钱的时候,你就更不要因为他需要用钱而利用他。打工的人靠每日的工钱来生活,他不穷苦就不当雇工了,所以你不可欺负他,也不可拖延付工钱的时间,当天的工钱,当天要支付。

  扣押工钱会使他们得不到身体上的供养,这种罔顾他人的举动,会招致神的忿怒。所以你发工钱的时候,不要扣来扣去。这种事情世界常常有,人有很多的狡猾,但希望我们不要在这些恶事上精明,要学习着因着神的恩典善待人家。

  如果你拖欠工钱,圣经说那些雇工可以向神控诉。这里讲得特别生动的就是:他穷苦,所以把心放在工价上。你若拖欠或克扣他的工钱,他为此向神祈祷时,神就要向你追讨罪恶了。这里神讲得很重:只要他一求,你就有罪了;只要他一祝福,你就有益了;只要他一咒诅,你就惨了!

  弟兄姊妹,我们今天在做事情的时候,叫多少人在求神?叫多少人在祝福我们?神叫我们尽可能帮助贫困者,我们的苛刻、小气会令别人天天在那里担心,他求告神的时候,我们就有罪了。也许我们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这也是一条罪:当人家因为你的苛刻在拼命求神的时候,你就有罪了!

  “不可因子杀父,也不可因父杀子;凡被杀的都为本身的罪。”(16节)

  耶利米书三十一章、以西结书十八章都谈到过这一点。一方面我们说神很公平,不因为父亲的罪而刑罚儿子;一方面我们也承认祖先的罪恶,也会遗传、影响到下一代。神是公平的,我们承认三、四代,千代的影响都会有,包括你犯罪会影响到你的下一代。

  只是神总是因着他的恩典,把坏的影响减少到三、四代,把良善的影响延长到千代。所以父母的罪或良善,多多少少还是会影响到后代。人和人之间会受到各样的影响,但我们每个人还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新约、旧约都是如此,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推诿。

  在刑法上,虽然是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但“不可因子杀父,也不可因父杀子”。这不因父杀子在列王记下十四章第六节也讲到,就是有人杀了君王,国王的儿子即位时,没有杀凶手的儿子。人因害怕报复,才会滥杀,这不是神的正直所允许的。神是统管万有的神,他要败坏人报复的谋算,所以我们不必越过神的正直而损害了神的公正。

  “你不可向寄居的和孤儿屈枉正直,也不可拿寡妇的衣裳作当头。要记念你在埃及作过奴仆。耶和华——你的神从那里将你救赎,所以我吩咐你这样行。”(17-18节)

  寄居、孤儿、寡妇,都是比较贫穷可怜的,你要对他们有良善,不要欺负他们。神是我们的父,也是孤儿的父,所以不可忘记怜悯孤儿;神是寡妇的伸冤者,我们也应当看顾患难中的寡妇。因此神吩咐他的子民:你不可向寄居的和孤儿屈枉正直,也不可拿寡妇的衣裳作当头。

  “要记念你在埃及作过奴仆”,神常常要我们将心比心对待人,意思就是你从前作过奴仆,该知道缺乏和受压迫的滋味;你曾经饿过肚子,你知道饿肚子的痛苦。是神的慈爱将你救赎出来,所以你要记念神的恩典和慈爱,行在有需要的人身上。神以前怎样看顾他们,他们如今也当这样看顾其他有需要的人,这才配得上称为神的选民。

  可是我们人很容易忘记,甚至受到伤害,不但不对别人良善,反而有报复的心。媳妇被婆婆欺负了,不是以后作婆婆了,就更善待媳妇,反而因为自己曾经被欺负,就变本加厉地伤害媳妇。这都是我们人很普遍的罪恶,求神赦免。

  神提醒他们,要记得你是怎么被救赎的。也就是记得那些欺负你的埃及人,后来受到多大的打击,所以你今天有能力在帮助人的时候,你却用能力去伤害人,那会受到更大的处罚。

  所以这是在讲两件事:一是你曾经软弱,要体恤别人的软弱。第二是你曾经被强悍的人欺负,现在你强悍了,不要去欺负别人,免得神在救赎别人的时候,也刑罚你,如同他曾刑罚过欺负你的人一样。

  “你在田间收割庄稼,若忘下一捆,不可回去再取,要留给寄居的与孤儿寡妇。这样,耶和华——你神必在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你打橄榄树,枝上剩下的,不可再打;要留给寄居的与孤儿寡妇。你摘葡萄园的葡萄,所剩下的,不可再摘;要留给寄居的与孤儿寡妇。你也要记念你在埃及地作过奴仆,所以我吩咐你这样行。”(19-22节)

  现今社会的问题,不仅仅是贫富不均,更麻烦的是,人们一直在助长这种不均。人间的法律是得胜的人立的,为要巩固他们的特权,因此不会有真正的公义。只有公义慈爱的神,才会记念困苦贫穷的人。

  神在这里,一连三次谆谆嘱咐:“要留给寄居的与孤儿寡妇”(19、20、21节)。粮食,橄榄油,葡萄酒是巴勒斯坦地人民的基本需要。种植的人收取劳作的果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并没有什么不对。神却说你收割的时候要留一点余地,顾及别人的需要。

  这在利未记十九章、二十三章都提过。利未记十九章也有讲到:你不要割尽田角,就是不仅忘记的一捆不要再回去拿,要留给别人,有时你甚至还要故意留一些给别人。当然这都是神给我们的尺度,你可以很宽松,也可以很苛刻。你的田角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一块;你可以留很多,也可以留很少给孤儿寡妇,神没有很严厉的规定。我们自己凭着信心、凭着感恩的心,尽量善待人,神也会在一切的事上赐福我们。

  拥有田园的人,无论如何不会缺少微少的食物,那点田角剩余的禾穗,枝梢留下的果子,对他们不算什么;但对于缺乏的人,却是非常重要,他们会为慷慨的人祝福。

  事实上,神已经赐福我们,我们因着他的恩典,学习赐福别人,善待有需要的人,神就继续赐福我们。这对孤儿、寡妇,对你自己,都是好的,神喜悦我们这样行,叫众人都活在神丰富的恩典供应中。

  求主帮助,让我们越读圣经越认识神的心意,体会到神格外的怜悯和慈爱,并愿意顺着神的心意去生活,叫我们切实活在神的爱中,既被神所爱,又懂得去爱。阿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5-11 23: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