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892|回复: 1
收起左侧

读经时间:民13:21-3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6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圣经》和合本
民数记:
13:21 他们上去窥探那地,从寻的旷野到利合,直到哈马口。 
13:22 他们从南地上去,到了希伯仑,在那里有亚衲族人亚希幔、示筛、挞买。(原来希伯仑城被建造比埃及的锁安城早七年。)
13:23 他们到了以实各谷,从那里砍了葡萄树的一枝,上头有一挂葡萄,两个人用杠抬着,又带了些石榴和无花果来。
13:24 因为以色列人从那里砍来的那挂葡萄,所以那地方叫作以实各谷。
13:25 过了四十天,他们窥探那地才回来。
13:26 到了巴兰旷野的加低斯,见摩西、亚伦并以色列的全会众,回报摩西、亚伦并全会众,又把那地的果子给他们看。
13:27 又告诉摩西说:“我们到了你所打发我们去的那地,果然是流奶与蜜之地,这就是那地的果子。
13:28 然而住那地的民强壮,城邑也坚固宽大,并且我们在那里看见了亚衲族的人。
13:29 亚玛力人住在南地;赫人、耶布斯人、亚摩利人住在山地;迦南人住在海边并约旦河旁。”
13:30 迦勒在摩西面前安抚百姓说:“我们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们足能得胜。”
13:31 但那些和他同去的人说:“我们不能上去攻击那民,因为他们比我们强壮。”
13:32 探子中有人论到所窥探之地,向以色列人报恶信说:“我们所窥探经过之地,是吞吃居民之地,我们在那里所看见的人民都身量高大。
13:33 我们在那里看见亚衲族人,就是伟人,他们是伟人的后裔。据我们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样,据他们看我们也是如此。”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
民数记:
13:21 于是,他们往北走,从南边寻旷野一直侦察到北边哈马隘口附近的利合。
13:22 他们先进入那地的南部,然后来到希伯仑。住在那里的人有亚希幔族、示筛族、挞买族;他们是巨人亚衲的后代。(希伯仑比埃及的锁安早七年建造。)
13:23 他们来到以实各谷,在那里砍下一截葡萄枝,上面有一大串葡萄,要两个人用贡子才扛得动;他们也带回一些石榴和无花果。
13:24 那地方叫以实各谷,因为以色列人在那里砍下一大串葡萄。
13:25 探子在那地侦察了四十天后,就回到
13:26 巴兰旷野的加低斯,把他们所看见的向摩西、亚伦,和全以色列会众报告,同时把带回来的果子给大家看。
13:27 他们告诉摩西:“我们侦察了那地方,发现那是流奶与蜜的肥沃土地;这就是那地所产的果子。
13:28 但那地的居民很强悍;他们的城又大又坚固。还有,我们在那里看见了巨人亚衲的后代。
13:29 亚玛力人住在南边;赫人、耶布斯人,和亚摩利人住在山区;迦南人住在地中海沿岸和约旦河边。”
13:30 迦勒安抚那些埋怨摩西的人,说:“我们现在应该上去占领那片土地;我们有足够的力量征服它。”
13:31 可是,跟迦勒一起去的人说:“不,我们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攻打他们;那里的人比我们强大。”
13:32 于是他们在以色列人当中散布有关那地不确实的报告。他们说:“那地的出产还不够养活当地的人呢。我们所看见的每一个人都很高大。
13:33 我们在那里甚至见到了巨人亚衲的后代;我们觉得自己像蚱蜢一样渺小,而在他们眼中,我们也确是这样。”

读经指引:

1、十二个探子去侦察迦南地去了多久?带了什么回来?

2、在他们的侦查报告中,分为几部分内容?他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神的话语是否真实?

3、这十二个探子虽然有同样的经历,却有不同的眼光,请问你今天看待事情的眼光像他们中间的那一些人呢?

 楼主| 发表于 2020-4-6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两种眼光
两种眼光

  昨天我们读到,摩西差遣十二个探子去窥探迦南地,这些人是从两百万人中挑选出来的,可算是每族的代表精英。今天的经文让我们看到,这些人的确不负众望、名符其实;这十二个探子从南地一直跑到北边,非常成功地在迦南地经历了四十日的侦察,执行摩西所交托的使命,也带了迦南地的葡萄回来。

  他们从那里平安地回来之后,向摩西和会众汇报了他们这次侦察迦南地的结果。他们的报告内容分为两部分:首先,那地方是不是真的像神说的那么好?他们回答说是,我们看到,也吃到,也带回当地的东西;人证、物证都有,耶和华的话这部分是真的。

  尽管他们的这个判断方法不管在神学上或我们的信仰上是无可厚非,却又是不大恰当的。因为我们不应该用经验来衡量神的话是否为真,反而应该用神的话来调整我们的经验,顺服神。不信神的人当然是用经验来决定一切,但我们信神的人,是神的话来决定一切。

  他们的报告第一个部分内容是:神的话是真实的,那地果然是美地,因为我们的经验证实了;十二个探子都一致同意这一点。问题出在他们的报告的第二个部分内容,为了这部分内容,他们分为了两个阵营,这两个阵营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眼光。

  其中有十个探子说:神的话另外一部分,说得就不真了,神说会把那地方给我们,但这话我们不能信,因为根据我们的经验看到,我们跟他们不能比:“住那地的民强壮,城邑也坚固宽大,并且我们在那里看见了亚衲族的人。”(28节)亚衲族人就是身材非常强壮高大的巨人。

  这十二个探子虽然有同样的经历,却有不同的眼光,各人按自己的感受对相同的事情下了不同结论。从迦南侦察回来之后,这十个探子对于要征服迦南的计划认为是奢望,因为面对强悍高大的迦南人,他们的士气已大受打击,觉得要打败迦南人是难于登天的事。

  他们凭着肉体的眼光,只看见迦南的巨人,看不见神的大能,只看城墙的高大看不见神的荣耀。因此他们就下了一个不正确的结论:我们不能上攻击那民,因为他们比我们强壮。换句话说,他们的意思就是最好返回埃及去。

  这十个探子对于神的话,只信一半:信迦南应许之地是个好地方;但不信能够得到那地。他们只根据表面事实而作判断,他们的话用中国成语来讲就是“长他人威风,减自己志气”,正代表了现今很多基督徒行事为人,只凭眼看,不是凭着信心。(林后5:7)

  这里我们可以想象出这十个探子讲话的技巧,可能有某个人作代表说话,然后其他人附和;或像说相声一样,此起彼落,互相应和:“那地方真是非常美好,但那里的人高大强壮”,别的人就跟着附和说:“他们比我们高两三个头,是巨人”;“那地方的城墙比埃及时的厚上不知道多少倍,我们手无寸铁,怎么打得下?”

  这里他们特别形容城墙的坚固宽大,弟兄姊妹,你还记得后来他们是如何打败第一座城墙的?不费吹灰之力,耶利哥城墙是在他们信靠神之下倒塌的,甚至他们没有去打。当然我不是说我们每次有信心都会经历到一些神迹奇事,有时候有极大的信心,而神好像没有讲话,也没有做事,但我们人要有信心。

  他们说那边的敌人很强大。从民数记里看不出他们的话多有煽动性,但看到整个百姓听了之后的反应:大哭、要回埃及,就知道他们真是很会讲;这一点用媒体、政治术语来说,就是“夸大阴暗面”。

  弟兄姊妹,我们基督徒讲话的原则是不要夸大阴暗面,也不要只讲光明面,而是常常讲“全部的事实”,好像法院宣示一样。“全部的事实”并不是说我们什么都知道,而是:“我们所信的神他在掌管每件事情,他的话一字一句都不会落空,他奇妙、善良的旨意一定会成全。”这就是全部的事实,是我们面对一切事情的时候要记住的。

  但他们没有讲这些,他们没有讲神的应许是多么宝贵,而是一直讲“我们看到、我们看到……”眼目的情欲让他们产生懦弱:“我们死定了”。民数记和申命记都没有提到他们那报告煽情的地方,但提到了他们正在讲的时候,以色列人一面听,一面开始发抖。

  这种演说家般的煽动让群众的情绪高到山顶或跌到谷底都有可能,但圣经没有记载他们这些煽动性的话,因为这是不造就人的话,神就不记录了,而马上加上让我们觉得有些突兀的话,就是在那十个探子不断报恶信,不是报喜讯时,第三十节记载“迦勒在摩西面前安抚百姓,说:我们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们足能得胜。”

  “安抚”就是叫百姓不要哭,不要害怕、不要紧张,是鼓励士气,可能也有一点责备他们怎么被几句话就动摇了。我们很佩服迦勒,神给他一种说话的能力,他说:“我们立刻上去得那地吧!”相反的就是后面百姓说:“我们早早回去、早点死掉算了。”

  以色列人希望立刻回去,或者立刻以死解脱、一了百了;这些伤心话、气话,恐怕我们每个人都会说,有时候实在太气太伤心,我们也可能会说:“死了算了”等等。但想想,这些真不是从神来的。

  启示录特别讲到胆怯的人是要丢到硫磺火湖里的,“惟有胆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杀人的、淫乱的、行邪术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说谎话的,他们的分就在烧着硫磺的火湖里;这是第二次的死。”(启21:8)。

  迦勒就不准那十个人再讲,他马上就安抚百姓,而且在摩西面前说:“我们立刻上去得那地吧!我们足能得胜。”

  神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迦勒有信心这样说,神就让他得到了,虽然他被耽误了四十五年(在旷野三十八年,进到迦南地后再被耽误了七年),在约书亚记里就讲他得到了那地方。换了我们,要等四十五年,恐怕我们早就发怨言了。但迦勒没有,不管神好像没有解决问题,他就是继续有信心。

  同样经历的十二个人里,只有两个人站在神这边。迦勒和约书亚坚持不论多么困难,神一定能使他们得胜;因此,要求百姓不要违抗神而不进迦南地。这两人表现了与众不同的眼光——信心的眼光,他们只注目在那位一直带领着他们的神身上,而不被环境和现实所困。

  不错,征服迦南是要经历一场艰苦的战斗,然而他俩绝对相信在那名为大能者的神的协助与庇佑下,他们必定胜利。迦勒说,“我们立刻就去,不要耽误神给我们的丰富祝福”,这是我们今天极需要学习的。我们对那该做的事总是拖拖拉拉,对那该清理、该说、该想、该改的,常常都没有去做。求主怜悯我们!

  迦勒说,我们立刻去、而且一定能得胜。但很可惜,那些跟他同去的人,同行却不同心:“但那些和他同去的人说:我们不能上去攻击那民,因为他们比我们强壮。”(31节)然后下面就讲到他们报恶信:“探子中有人论到所窥探之地,向以色列人报恶信,说:我们所窥探、经过之地是吞吃居民之地,我们在那里所看见的人民都身量高大。”(32节)

  现在他们跟前面讲的不大一样了,前面讲那土地非常肥美,能出产各样东西给人吃,现在讲那地方是吞吃人的地;地是吃人的地,人是吃人的人。

  弟兄姊妹,他们讲的是不是真的?可能按人的眼光来看是真的。很多人也问:迦南地的环境根本不好,为什么神还说那里是流奶与蜜之地?弟兄姊妹,一件东西的好与不好,一个公司适不适合你去做,不要跟一般人一样就是看待遇、薪水、福利这些,要看你是不是真的对神有信心,相信神对你的安排。

  我们承认在这罪恶荒谬的世界里,有太多事情我们简直难以解释,为什么会这样的不幸、这样不好,但我们相信神的带领不会错。很多时候,我们所看到、想到、听到的,跟我们“有信心,有神的话”时所看到、听到的,可以是完全相反。

  比如我们看彼得像个顽固的石头,而耶稣看彼得却是个坚固的磐石,将来可以对教会产生极大的帮助。今天你看神的应许、你看圣经,看到什么?就我们堕落的人性来讲,看到耶稣,会觉得“拿撒勒能出什么好的?”;看到圣经,“这卷书写得又啰嗦,文笔又不精彩”,不知道有多少人说过这样的话。

  对那十个不信的人来说,巨人的问题难以克服;但若按着信心的眼光来看,巨人的存在却无关重要。历史事实证明了信心的眼光是正确的;以后约书亚兴起,领以色列会众进入迦南,南征北伐,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使新生的选民承受了迦南美地为业。

  由此可见,人不信的情形,真是可怕而又悲哀。在埃及和旷野,他们曾经亲眼看见神行了那么多的神迹,相信神的大能,应该是最不会有问题的了;但可惜他们的眼光都是世人的眼光,他们说:“我们在那里看见亚衲族人,就是伟人;他们是伟人的后裔。据我们看,自己就如蚱蜢一样;据他们看,我们也是如此。”(33节)

  看到吗?他们说:“据我们看”,据我们看亚衲族是伟人,我们是蚱蜢;“据他们看,我们也是如此”。这些都是言过其实,都是夸大其词的话。人因为只看难处,并加以夸大,信心就很容易失去,真是非常的可惜!

  以色列人因为缺乏信心,不敢进迦南,荒费了三十八年的时间。但是人生有多少个三十八年,可让我们这样荒费呢?!求主开我们的心眼,使我们在看起来很糟糕的现实环境下,仍然能有像迦勒和约书亚那样超然的信心,坚定相信神对我们生命的安排和计划必能成就。阿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7 18: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