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fulness」(正念)就是佛教冥想 张逸萍 无论住在美国或东南亚,不难听到「Mindfulness」(正念)一词,因为「正念减压法」(MBSR,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program)现在非常流行。它是1979年美国卡巴金博士(Jon Kabat-Zinn)于麻州大学医学院所创设之疗程,结合西方医学/心理学研究与东方禅修传统。迄今北美已有三百多家医院及机构开设。[1] 卡巴金的「正念」法 卡巴金在他的《正念入门》(Mindfulness for Beginners)一书中解释怎样「Mindfulness」。首先,要有正确的姿势,坐下或站立都可以,背要直,或使用垫子,眼晴可开可闭。然后他介绍几个「引导冥想」(Guided Meditation)。他的第一个练习是以一粒葡萄乾为专心注意的对象:把葡萄乾拿在手上,用你的手指感觉它,想像自己把它吃了,在你的口中,慢慢细意咀嚼、吞掉、在你身体内的过程。第二个练习是专心注意自己的呼吸。留意呼吸的感觉,呼出吸入,从你的鼻孔,进入身体、或在肚里、腹部起伏……若有分心,把集中力带回呼吸上。[2] 卡巴金还建议了几个练习,基本上相同,只是用以帮助专心、叫思想平静的对象不同。他在书中解释说:「一些佛教冥想的做法,帮助稳定和校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可以做更深层的工作……」,「不要让心灵摇摆,就是绝对稳定……」[3] 冥想的一贯模式 其实这不过是冥想的另一个变化。首先,卡巴金在《正念入门》书中,「mindfulness」(正念)和「meditation」(冥想)两字经常交替而用。[4] 新纪元运动有各种不同的冥想技术变化和名字,但是它们都依循一个一贯的模式: (1)身体松弛;
(2)集中精神去想像一幅图画或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专心留意自己的呼吸,或凝神于某一件东西,有时也会利用重复背诵一句很短的咒语(mantra);
(3)所有技术不外乎使感觉器官疲倦,于是头脑停顿;
(4)最后,进入变异意识状态。 「Mindfulness」或「正念」所用以帮助专注的是——当下的察觉和感受。 佛教的「正念」 「正念」或「Mindfulness」不但是冥想,而且是佛教的冥想。卡巴金也认识到:「正念常被形容为佛教冥想的中心。」[5] 佛教有一个主要观念,叫做「八正道」,就是: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念就是第七个,在正定之前。 《佛教百科》解释正念为「……完全抛弃了“我”的念头,只考虑世界的真相,不再执著……」,于是带来下一步的正定,身心寂静地修行。[6]一位法师解释说:「正念就是专心注意安住在一个目标……而达到心不乱。……经长久修习,可以引发「心一境」的境界,……即能得正定。」[7] 用我们今天日常的术语来讲,就是练习将思绪平静下来(正念),于是最后带进冥想状态(正定)。(虽然今天的「Mindfulness」并不强调要达到冥想状态,但是只要练习冥想,迟早会进入冥想状态。)
甜头和危险 当然,促进「正念减压」的人表示,它有很多益处。例如:改善焦虑、失眠、长期疲劳或慢性疼;改善生活现状、重拾生命喜悦等等。[8] 但是,有人表示,它带来害处,因为:习惯麻木自己,否认负面情绪,不是有效的办法。感情只是暗号,要修正,就应该修正问题本身,不是其暗号。逃避问题,使伤痛没有好处理。若要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必须努力,不是冥想就可以的。此外,回避情绪,能使人失去同情心,又影响自己感受积极情绪的能力。[9] 另有表示:正念减压中的瑜伽练习,有时会超出一个人的体力。此外,正念也会在感情产生危害,例如开始时,悲伤、愤怒、惧怕的感觉反增加;伤痛、被虐待、上瘾的经历,可以提高这些负面反应。[10] 另一位练习者表示:开始时,很多人都有健康良好的感觉。可是,有人慢慢意识到自己黑暗的一面,或抑郁、激怒、害怕,有时甚至引起精神病。当有些人经历到『无我』时,疯狂或恐怖会伴随而来。[11]
结论
[1] 「Mindfulness 中文网站 (正念/正念减压)」(http://www.mindfulness.tw/), Sept, 13。[2] Jon Kabat-Zinn, Mindfulness for Beginners: Reclaiming the present moment -- and you life (Boulder, CO: Sounds True, 2012), part 5 Practicing. [3] Ibid., p. 24-25. [4] 例:Ibid., p. 61, 103-04. [5] Ibid., p. 21. [6] http://www.rushiwowen.org/category-02-1-004.jsp, Sept, 13. [7] http://www.liaotuo.org/view-40090-1.html, Sept, 13. [8] 「Mindfulness 中文网站 (正念/正念减压)」。[9] Melissa Karnaze, “17 Ways Mindfulness Meditation Can Cause You Emotional Harm.” (http://mindfulconstruct.com/2011/02/04/17-ways-mindfulness-meditation-can-cause-you-emotional-harm/), Sept, 13. [10] “What are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Mindfulness?” (http://www.habitsforwellbeing.com/about/faqs/frequently-asked-questions-mindfulness/what-are-the-risks-associated-with-mindfulness), Sept, 13. [11] UCSD Center for Mindfulness, Discussion (http://www.linkedin.com/groups/When-is-does-mindfulness-meditation-3703348.S.154618683), Sept,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