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阿斗弟兄 于 2017-8-5 05:41 编辑
使徒行传从22章以后一直到结束,记载了福音从耶路撒冷传向罗马之前的一段经过。使徒行传最后的四分之一,通篇充满了审判、辩护、监禁。为何要描述这些情节?重点是从保罗热心向外邦宣教,转向福音的工作不能被险恶的环境所停止。最终停在保罗在罗马的监狱中,继续传扬神国的真道。这就是使徒行传所要传递出的重要信息,福音的大使命在险恶的逆境中勇往前行,直到地极。
上一次23章的信息讲到保罗进入圣殿引起犹太人的骚动。被千夫长吕西亚将保罗从混乱中拉出来,免于受到伤害。接下来吕西亚经过简单审问,知道保罗并没有犯什么罪,只是怕得罪犹太人,不敢轻易释放。他又得知犹太人想要暗杀保罗,因此派兵护送罗来到该撒利亚,要求巡抚腓力斯处理。这些事情都写在他致腓力斯的文书中(徒23:25-30)。在巡抚腓力斯面前,保罗面对犹太人对他的指控,有什么回应呢?从这回应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出,初代教会使徒传福音所面对的抵挡何在?从保罗的辩词,我们可以知道,相对于传统犹太人的信仰,在他心中怎么看待福音。在罗马官员面前,使徒怎么为福音辩护?这些都是本章将要提到的主题,保罗的榜样,为后来的教会立下了​​护教的基础。
帖土罗的诬告
「过了五天,大祭司亚拿尼亚,同几个长老,和一个辩士帖土罗,下来,向巡抚控告保罗。2保罗被提了来,帖土罗就告他说,3腓力斯大人,我们因你得以大享太平,并且这一国的弊病,因着你的先见,得以更正了。我们随时随地,满心感谢不尽。 4惟恐多说,你嫌烦絮,只求你宽容听我们说几句话。 5我们看这个人,如同瘟疫一般,是鼓动普天下众犹太人生乱的,又是拿撒勒教党里的一个头目。 6连圣殿他也想要污秽。我们把他捉住了。 〔有古卷在此有要按我们的律法审问〕7〔不料千夫长吕西亚前来甚是强横从我们手中把他夺去吩咐告他的人到你这里来〕8你自己究问他,就可以知道我们告他的一切事了。 9众犹太人也随着告他说,事情诚然是这样。 」(徒24:1-9)
因着千夫长要求,对保罗审判需要来到巡抚面前诉讼。犹太祭司长亚拿尼亚雇了辩士帖土罗同行,要在巡抚面前控告保罗。辩士是当时法律诉讼中的代理者,可以为原告提出控告,也可以为被告辩护,如同今日的律师。帖土罗就是一个口才便给的辩士,甚至到了用夸大的话语奉承官长的地步。他在提出保罗罪状之前,按例先要对官长说出些奉承的话语。这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官场上经常可见,大家都十分熟悉。他企图博取腓力斯的好感,对官长说出了一大段恭维的话:「腓力斯大人,我们因你得以大享太平。」这句话从一个受雇于犹太人的律师口中说出来,控方的祭司长却无动于衷,实在有悖良心。事实上,腓力斯曾经残酷地镇压犹太人的起义,让犹太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最后还因为过于残暴,在公元59年被皇帝罢免其职务,召回罗马。辩士说国家「大享太平」只是虚假的表象,实际上是百姓被强力打压成不敢吭声。帖土罗又说:「并且这一国的弊病,因着你的先见,得以更正了。我们随时随地,满心感谢不尽。」这完全是违背犹太人普遍认知的谎言,大多数犹太人不但不会对他有感谢之心,反而极为憎恶。以上辩士的奉承之言,就如同大臣对皇帝的恭维:「我主英明、国泰民安、吏治清明、万民无不景仰归顺」之类拍马屁的话语。最后以「惟恐多说,你嫌烦絮,只求你宽容听我们说几句话。」来结束,接着的才是言归正传。但从这些话的篇幅就可以看出,控诉保罗的话语只有一句,前面的客套话却是一大篇。真是典型的巴结权贵的作风。话语中充满油滑之词,心术也必然不正。帖土罗控告保罗的罪状有三:(1)「如同瘟疫一般,是鼓动普天下众犹太人生乱的。」(2)「又是拿撒勒教党里的一个头目。」(3)「连圣殿他也想要污秽。」为何他们要控诉保罗这三个罪名?这三个罪名是否能成立?值得我们好好来思想。
1. 保罗煽动普天下犹太人生乱:前面帖土罗说国中大享太平,其实就是为控诉保罗铺路。他诬告保罗是像瘟疫一样,是用一个贬义词来类比保罗传福音的行动。瘟疫传到哪里,那里就生出疾病、痛苦、死亡。他故意抹黑保罗,人到哪里传福音,那里就不得安宁。进一步他又说保罗是煽动天下的犹太人生乱的。罗马统治者最担忧国家内部发生动乱。帖土罗诬告保罗传福音,引发动乱,破坏国家的太平现况。当时代确实有些犹太人用宗教为手段,鼓动犹太人反抗罗马政权,最后被武力镇压平定。这些动乱都是带着颠覆政权的动机。帖土罗的控告影射保罗就是带着政治目的,想要颠覆国家政权的叛乱分子。其实,保罗在各处传扬福音从不带着政治企图,反而要求信徒顺服在上掌权者。他只是单纯地传扬信靠基督而得救恩的好消息,他带来的是对犹太传统信仰上的更新。即使传福音的过程中确实有动乱发生,也不当归咎于保罗,而是要查明造成动乱的起因。这些动乱不是因为保罗煽动信徒去反抗犹太教权威造成的,而是由于犹太人被一些犹太教极端分子鼓动,想要引发事端,以阻止保罗继续传福音才是主要的起因。帖土罗的控告很清楚是诬陷忠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2. 保罗是拿撒勒教党的头目:教党为宗教中的小教派,正如法利赛派、与撒督该派都是犹太教中的教党。帖土罗称基督徒为拿撒勒教党。在犹太人心目中拿撒勒没有出过什么先知。成基督徒为拿撒勒教党带着藐视的意味,等于是把跟从耶稣的人当成是一个离经叛道的某个异端。而保罗则是这个异端的头目。头目这个字通常指帮派老大、或者招聚徒众跟从的非法集团首脑,也是个贬义词。在犹太人眼中,基督教就是个叛离正统犹太教的小教派。由于开始时主要在犹太人中传扬,犹太人对它的打压仅限于耶路撒冷。待保罗将福音传到外邦,耶路撒冷会议确定得救唯独靠因信称义,被犹太人认为是废弃律法、抛弃祖先遗留的传统,从此与犹太教分道扬镳。他们最恨的就是到处带头传扬福音的保罗,以他为异端的首恶分子。
3. 保罗污秽圣殿:从亚西亚回来的犹太人宣称,曾见到保罗与以弗所人特罗非罗同在耶路撒冷城里,误会保罗带他进入圣殿。这是犹太律法严格禁止的事。这个指控相当严重,罗马人授予犹太的公会处死触犯圣殿规矩的人。当保罗被控污秽圣殿,就等于工会有权柄抓拿保罗,并按犹太的律法审判。帖土罗称「我们把他抓住了」与事实有出入。当保罗在圣殿中时,犹太人聚众骚动,想要把保罗当场打死。但是千夫长吕西亚把保罗从他们中间把保罗拘捕起来,保护他免得被愤怒的犹太人打死。有西方教会的古卷包含第七节「不料千夫长吕西亚前来甚是强横,从我们手中把他夺去,吩咐告他的人到你这里来。」这些描述似乎想要将保罗被罗马兵丁保护之事,归咎与千夫长。想要让巡抚腓力斯降罪于吕西亚,因为他保护了保罗,没有让他被犹太人公会来审判处死。
当说完对保罗的罪状之后,帖土罗让腓力斯自己去审问保罗,看看他对保罗的控诉是否属实。其他的犹太群众也应声附和,称事实确实是如此。这群控告保罗的群众,以煽动政治叛乱、鼓吹宗教异端两种罪名来控诉保罗。事实是否真的如他们所控告的说法,还是他们罗织罪名的诬告?让我们来听听保罗是怎么回答的。
保罗的辩护
「10巡抚点头叫保罗说话,他就说,我知道你在这国里断事多年,所以我乐意为自己分诉。11你查问就可以知道,从我上耶路撒冷礼拜,到今日,不过有十二天。 12他们并没有看见我在殿里,或是在会堂里,或是在城里,和人辩论,耸动众人。 13他们现在所告我的事,并不能对你证实了。 14但有一件事,我向你承认,就是他们所称为异端的道,我正按着那道事奉我祖宗的 神,又信合乎律法的,和先知书上一切所记载的。 15并且靠着 神,盼望死人,无论善恶,都要复活,就是他们自己也有这个盼望。 16我因此自己勉励,对 神,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17过了几年,我带着赒济本国的捐项和供献的物上去。 18正献的时候,他们看见我在殿里已经洁净了,并没有聚众,也没有吵嚷。惟有几个从亚西亚来的犹太人。 19他们若有告我的事,就应当到你面前来告我。 20即或不然,这些人,若看出我站在公会前,有妄为的地方,他们自己也可以说明。 21纵然有,也不过一句话,就是我站在他们中间大声说,我今日在你们面前受审,是为死人复活的道理。 」(徒24:10-21)
首先保罗照例,在开始辩护的内容之前,还是要说出诉讼起首的恭维言词。但是比起帖土罗长篇阿谀奉承的话语,保罗的话显得中肯很多。简单的就是一句:「我知道你在这国里断事多年,所以我乐意为自己分诉。」腓力斯在以色列国中断事多年是个事实,没有夸张。说出此话是肯定他有能力秉公处理,且期待他能勿忘勿纵地公正断案。保罗对帖土罗提出的三个控诉罪名提出了辩护。
1. 他并没有鼓动普天下犹太人生乱:首先,他从外邦回到耶路撒冷,是为了进圣殿礼拜,没有其它鼓动事端的意图。况且他在外邦旅行布道多年,来到耶路撒冷只不过十二天,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策动群众叛乱。再者,控告他的祭司长并没有提出足够的证据,来证实保罗鼓动犹太人生乱。保罗描述自己自从进入耶路撒冷,无论是在圣殿里、在会堂、或在城里,并没有与人发生辩论,也没有聚众吵嚷,破坏公共秩序。他的所作所为,全展现在众目睽睽之下。如果有任何煽动暴乱的举动,必然会有人看见。然而,祭司长却提不出明确的见证人。那些与祭司长一起来,在背后附和助势的犹太人。没人出来作证保罗到底与谁争吵,在何时何地煽动暴乱。完全是随着众人瞎起哄,没有任何证据的功用。
2. 保罗传扬符合律法先知的福音却被视为异端:对于他是异端头目的指控,保罗一方面承认他是积极传扬被犹太人排斥的「这道」,按照「这道」来服事祖宗所敬奉的神。另一方面他也声明被诬陷为拿撒勒教党的「这道」,不但不是异端,反而是与犹太人从神领受的文字启示相合的正统信仰。保罗声明自己所信的不是异端的理由如下:
(1)保罗所事奉的就是犹太人先祖所事奉的神。保罗没有改变信仰,去事奉别神。他所敬奉的仍然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就是犹太人先祖,及历代祖先所事奉的神。
(2)保罗所信的这道,符合律法书、与先知一切的教导,表示与旧约圣经中神的启示相合。福音并没有废弃掉旧约圣经中神所启示的真理,反倒是旧约预言的成就。福音的信息与旧约中神拯救的心意一脉相承。在旧约是预表,在新约里预表的内容得到了实现。
基督就是连接两约的中心。保罗所传的,就是基督成全了神在旧约应许的拯救计划,耶稣道成肉身,舍身流血就是代替了我们犯罪当受的刑罚。凡是凭信心接受基督赎最代价的人,就免去犯罪的刑罚,得永恒生命。上面提到的基督福音不是废弃先祖的信仰,创立新的宗教。神早在旧约时代就已经应许救恩了,只不过当基督在十字架上完成救恩后,应许才得到实现。神的救恩计划是贯穿旧约与新约,延续不断的。所以,解释旧约与新约关系的时候,不能将两者当成互相对立,而是当找到贯穿两约的延续性,将新约当成旧约的成全。保罗并没有偏离历代所传承下来、神启示先祖的信仰。他所信的不绝对是异端。
(3)他与犹太人都相信一个盼望,就是死人在末日都要复活。这是但以理书中对末世的预言:「睡在尘埃中的、必有多人复醒.其中有得永生的、有受羞辱永远被憎恶的。」(但12:2)当然,撒督该人不信死人会复活,才是真正的偏离神启示的圣经。才是真正的异端。不包括在保罗讲的「他们自己也有这个盼望」所指的范围之内。保罗所传的道,符合旧约的教导,不是异端。
(4)保罗在神面前自我勉励,无论对神、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他相信自己传扬福音,在良心上对得起神、也对得起人。没有做出亏负神与人的事情。这良心不是随着自己心里意念转变,自认为无亏,当然就无亏。乃是将良心放在神眼光中,让祂鉴察。若有任何亏欠神之处,神自然会光照,而催逼他悔改。这是将自己的良心摆在光天化日下,神人共鉴。有这样光明坦荡的胸怀,所信的应该不会是异端。
3. 对犹太人控告他污秽圣殿的辩护:保罗千里迢迢进入耶路撒冷,主要带着赒济同胞的捐款,这表明外邦信徒对犹太信徒,在主内血浓于水的感情。也反映出主内一家,不分种族,有难同当,互相帮补的精神。保罗不但带着捐项回到耶路撒冷。同时他也带着「供献的物上去」,这是指保罗带着几个有愿在身的犹太人进殿,保罗为他们献上还拿细耳人愿的献金。这些都表明保罗尊重犹太律法,没有干犯。即使他知道守律法不是得救的条件,身为犹太人,他还是按照犹太人的作法行。控告他污秽圣殿是无中生有的诬陷。他指出自己献祭的过程,完全符合律法洁净的礼仪,没有聚众、没有生乱。这些都是在场的犹太人亲眼看见的。保罗把话语转向「惟有几个从亚西亚来的犹太人」,后半句似乎没有讲完。但是按照前后文的意思,可以推敲出与这次的控告意思相关。这些从亚西亚过来,追着保罗不放的犹太人,竟然对殿中的其他犹太人起哄,指控保罗带外邦人进入圣殿,鼓动他们的愤怒,要攻击保罗,除灭他所传的道。保罗指出,这群犹太人不按照法律进行诉讼。如果他们认为保罗犯法,就应当按照罗马法律制度,到巡抚面前来控告。就算他们想按照犹太的法律来审问,当保罗被千夫长押到公会的时候,那些指控保罗鼓吹动乱、污秽圣殿妄的人,也应该出来作证,定保罗为有罪。结果他们却不按照法律程序进行诉讼,反而想要运用暗杀的手段,私底下杀害保罗。违法者正是这群控告保罗罗的犹太人。
保罗明白讲出他们想要杀害保罗的原因。根本不是因为他们所指控的罪名。那些都是诬告,查无实证,罪名无法成立。他们如此恨恶保罗的主要原因,就是如保罗所说的:「也不过一句话,就是我站在他们中间大声说,我今日在你们面前受审,是为死人复活的道理。」这是他们之间最大的冲突点。保罗信靠那位从死里复活的基督,他信所有信靠基督的人在末日必然要复身体活,得生命,永远与主同在。不信基督救赎的人,他们也会复活,最终会落在神的审判之下,被定罪受刑罚。是否相信福音描述的救恩,义人复活得生、与恶人复活受审,义人与恶人的分别在于对基督的信靠与否。保罗与控告他的犹太人最大的冲突点,就是对先祖传下来信仰,到底怎么实现看法的差异。保罗的辩词直指出信仰的核心,不拐弯抹角,不牵扯其它无莫须有的罪状,来罗织罪名。两边的争议就是对基督福音信仰接受与否的差异。因此,所有祭司长控告的罪状都不能成立。
腓力斯的处置
「22腓力斯本是详细晓得这道,就支吾他们说,且等千夫长吕西亚下来,我要审断你们的事。23于是吩咐百夫长看守保罗,并且宽待他,也不拦阻他的亲友来供给他。」(徒24:22-23)
当听到保罗对帖土罗控诉的辩护以后,轮到腓力斯当作出裁决了。他对于保罗说的信息并不陌生,他因着妻子西土拉是犹太人的缘故,他对于保罗所传福音的内容有相当的了解。他知道保罗被控告的罪名不能成立,犹太人与保罗争议的缘由是犹太人教义解释的差异,完全没有牵涉政治的阴谋。罗马人不想介入犹太人信仰争议,只关心政治的稳定。保罗本来应该被判决无罪释放。但为何他会对判决支支吾吾、犹豫不决?因为他畏惧群众的压力,怕因为释放保罗,引发犹太人抗议,生出动乱。因此他就将责任在推给千夫长吕西亚,称等吕西亚下来时,再次开庭审判,以后再定案。吕西亚本来就知道保罗是无辜的,他上书巡抚时就说的很清楚:「便查知他被告,是因他们律法的辩论,并没有什么该死该绑的罪名。」(徒23: 28)这两个罗马官员都是怯于得罪群众,不敢秉公断案。
腓力斯不敢释放保罗,下令将保罗继续关押下去。他却又宽待保罗,容许亲友来探望他,等于是暗中承认他是无辜的。这处置为保罗接下来的,在新任巡抚非斯都、以及亚基帕王面前受审埋下了伏笔,并且后来保罗决定上诉该撒,接着坐船被带到罗马审判,监禁了两年。引导了使徒行传的最后信息,「放胆传讲神国的道、将主耶稣基督的事教导人、并没有人禁止。」(徒28:31)保罗虽然被关在罗马,神的道却不被拦阻。这应验了主耶稣再以被关押的时候向保罗应许的安慰:「放心罢、你怎样在耶路撒冷为我作见证、也必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见证。」(徒23:11)保罗为基督的见证继续在帝国的首都传开,监狱不能阻挡福音的扩张,因为那是耶稣吩咐福音的大使命,有圣灵与使徒同在,赐他们能力,实现神的拯救计划。如今这位圣灵也与今日所有传福音的门徒同在。福音无法被反对的势力拦阻,我们可有保罗相同的信心?
结论
使徒行传最后的一段内容描述的就是保罗在耶路撒冷被捕之后,受审、辩护、监禁的过程。这与第一章大使命有何关系?首先,它让读者明白福音在重重拦阻下,由耶路撒冷传向外邦,最终传到帝国首都的过程。证明出圣灵与使徒同在给他们勇气与智慧,突破困境,见证信仰。其次,信仰的精髓也在来来往往的控诉与辩护中传讲出来。反对的犹太人指控保罗扰乱天下、破坏社会安宁。其实争议的中心根本不是社会秩序的问题,而是信仰的核心在哪里?犹太人以为他们所坚守的那套礼仪、律法规条、圣殿献祭,就是神对立约子民最高的要求。岂不知道信仰的精髓在于,神借着律法与先知,应许的拯救之恩。神子民切切盼望救恩的实现,在过去尚未显明,只能凭信心遥远地仰望。如今却实现在基督在十字架所成就的工作上。正如保罗所说,他之所以被捕、被控告,只因为一句话,就「是为死人复活的道理」。基督就是首先复活初熟的果子,接着所有信靠他的人也要复活。能否接受基督就是神应许的弥赛亚,是神救恩计划最终的实现,就是犹太人与保罗的信仰最大的差异。这也是我们今日传福音最中心的精髓。我在传福音时应当把握住此中心。效法保罗凭主赐的勇气,在世人面前,不亢不卑地陈明福音的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