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阿斗弟兄 于 2017-6-7 02:04 编辑
「因为没有好树结坏果子。也没有坏树结好果子。44凡树木看果子,就可以认出他来。人不是从荆棘上摘无花果,也不是从蒺藜里摘葡萄。45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46你们为什么称呼我主阿,主阿,却不遵我的话行呢?」(路加福音6:43-46)
这段话是主耶稣在登山宝训中教训的结尾,特别勉励门徒不单是表面上知道什么事是应该作的,还要身体力行地去作出来。为何主耶稣要我们遵行他的教训,不是单单知道就好呢?因为外在的行动,与心中的本质是连在一起的。主耶稣不可能要求我们心中顺从他的教训,但是外在的行为却违背祂的教导,那是里外不一致,是耶稣所责备的事。
主耶稣在本段经文中,以树与果子的关系来比喻,人心与外在行为的关系。祂说:「没有好树结坏果子。也没有坏树结好果子。凡树木看果子,就可以认出他来。人不是从荆棘上摘无花果,也不是从蒺藜里摘葡萄。」树与果子有一种生命相连的有机关系。不是像家具一样机械式地组装在一起,而是果子从树的生命中成长出来,果子与树有同一个生命。正如葡萄只能从葡萄树上长出来,蒺藜只能从藜树上长出来。不会树是蒺藜,却长出了葡萄出来,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主耶稣在这段经文中给了一个结论,从果子可以看出它所生长的树来。从一个人的行为,也可以看出他心里到底存着什么样的本质。
有一个比喻的故事,提到一个果农,看到自己家里种的苹果树不太健康,长出的苹果,果粒较小、颜色焦黄、果皮发皱,显然不能吃、也卖不出去。他决心来修理这棵树。于是他带着一把锋利的剪子,强力胶,两桶店里买来的香甜红苹果。架起了梯子,爬上去。先一颗一颗剪掉那些丑陋、讨厌的坏苹果,再拿起丰富饱满的好苹果,一颗一颗地黏在树枝上。有位朋友路过,惊讶地问他:「你在干什么?」他回答:「我在修理这棵苹果树啊,你看被我修好了,苹果可是又大又甜。」朋友直摇头,叹息这个果农头脑进水了。请问,这个果农有什么问题?苹果树一看之下,丰满美丽的红苹果挂在树上,与原来的样貌大大不同啊。其实,那果农修理是完全没有用的,果树一点没变,也绝对结不出好苹果,外表挂上的好苹果不是它长出来的,是表面上挂在那里,撑撑门面的虚假功夫。虚伪造假骗得人一时,骗不过永远,终究要给人揭穿、露出本相来。主耶稣的比喻非常实际,在今日的社会仍然向我们发出忠告。
真实的改变是从心发出,表面功夫做的再精致美丽,终究不是属于他的。内在的本质没有改变,必然回到原本堕落败坏的本相来。解决问题要从根本改变做起,改变一个人外在的行为也是一样,非得从心的改变做起,要不然都是枉然劳力。主耶稣说:「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外表行为的善恶,是从心里发出来的。从外表的行为就反映出心中真实的景况。我们社会上鼓吹的美德善行常常像是作表面功夫。不管一个人内心如何,整天在广告上贴出理想崇高的口号。 「做好事啊、行善积德啊!努力去做就对了,越多人做善事,整个社会风气就改善了。」其实,改善了没有,大家清楚得很。大家表面听的是一套,心里想的是另一套。这种只重口号的表面功夫,对社会风气的改变是没有效果的。真实的改变是从心中发生,只有一个人从心里愿意弃恶从善,才可能真正心悦诚服地活出善行来。我们应当知道人的本性被罪辖制是个事实。罗马书中保罗说的:「立志为善由得我,行出来由不得我」是我们常有经验。致力于行为改变的愿望,非得从人心的改变着手不可能成功。从以上的内容,我们整理出三个小结。
1. 人的行为与他的内心有种果实与树的关系,正如果实是树生命的反映,我们的行为也正把我们内心的境况反映出来而已。人的外在行动是被他的内心所控制的。
2. 持久的行为改变必然出于内心更新之道。
3. 生命成长与教会个人事工的目标,就是致力于人心改变的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