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5605|回复: 21
收起左侧

认识神 ——巴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2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文 原著序


    正如小丑们不自量力,渴想串演《汉姆雷德》(Hamlet);我也一直想有系统的写一本关于神的书。然而,这一本却不如理想。它的厚度或许令人以为我在尝试写那么一本书,但任何人若那么想,必会失望。充其量,它只是一串珠子:一连串大题目的小研究,大部份在《福音杂志》(EvangelicalMagazine)上最先发表。它们原本是零散的信息,现在汇集成书,因为它们好像都融合成一个信息:关于神和我们的生活,书中题材的取舍和处理方法是符合实际目的。

    在《基督教神学序言》(APrefacetoChristianTheology)一书中,约翰·麦基(johnMackay)把两种对基督教事物不同的态度,作了个比喻:有些人坐在西班牙式房子的高高露台上,浏览下面过路的旅客。“台上人”可以听见旅客的谈话,也可以和他们聊天。他们或批评旅客走路的姿态,或讨论道路的问题,诸如道路怎么会存在?它通到那里去?沿途在不同地方会看见什么?……等等。但他们始终是旁观者;他们的问题只是理论而已。相反,旅客们面对的问题,虽然也有理论的成份,大致上却很实际——“往那里去”和“如何上路”的问题,不但需要明白了解,还要抉择和行动。台上人和旅客们或许忖思相同事物,他们的问题却不同。因此(举例说)若谈到邪恶,台上人的问题是:在神的主权和恩慈中,如何在理论上解释罪恶的存在?旅客们的问题却是如何驾驭邪恶,使恶变善?又再举例:若谈到罪恶,台上人就问:种族的罪恶和个人的败坏是否真有其事?至于旅客们,既从自己里面认识罪,就问:有得救的盼望吗?或以“神性”(Godhead)为例;台上人间神怎么会有三位?三位如何成为一体?成为一体的三位又如何有位格?旅客们却想知道:如何好好的尊崇、敬爱、以及信靠那位已合力把他们从罪恶带进荣耀的三一神。例子不胜枚举。本书是为旅客们而写的,所针对的也是旅客的问题。

    写本书的信念是:对神无知——无知于他的作为和与他相交的方法——是今天大多数教会的软弱的根由。这种情形,似乎由两种不幸的趋势造成:

    第一:基督徒的思想己顺从了现代精神——这种精神是产生人类伟大的思想,而只容纳有关神的渺小思想。现代人应付神的方法,若不乾脆否定他,也敬而远之;可笑的是,现代基督徒忙著在不敬虔的世界中维持宗教活动,到头来也把神拒于千里之外。明眼人有见及此,倒想从教会中引退,不屑同流合污,宁可自行寻求神。这也不能全怪他们,因为教会中人既把望远镜倒转来看神,以致把神看成侏儒,自己也就不过是侏儒基督徒;明眼人很自然不会就此满足。再者,对现代人来说,有关死亡、永恒、审判、灵魂之伟大、今生的抉择有永存的效果等思想,都属无稽;可悲的是,基督教会不但没有大声疾呼,提醒世界所遗忘的事,竟一同把这些事不了了之。对基督徒生活来说,推崇现代精神,无疑等于自杀。

    第二:基督徒思想己给现代怀疑主义迷惑了。三个多世纪以来,文艺复兴中自然主义的酵母,在西方思想中如癌蔓延。十七世纪的亚米纫斯学者(APminians)和自然神论者(Deists),和十六世纪的苏西尼学者(Socinians)一样,都否定改革派神学所说的:神若非直接的就是完全的控制他的宇宙;一直以来,人都用神学、哲学和科学去维护上述否定。结果,圣经和基督教历史上很多划时代的事件,都猛受炮火围攻。信仰的基要事实,备受质疑。神在西乃山与以色列相遇吗?耶稣不过是一个很属灵的人吗?福音书的神迹真发生过吗?福音书中的耶稣大致上岂非构想的人物吗?——诸如此类。还有,对属天启示(divinerevelation)和基督徒的始源(Christianorigins)两事的怀疑,也繁衍了更广泛的怀疑,而摒弃真理统一的观念,随之摒弃人类知识统一的希望。因此,现在普遍的假定是:我的宗教感悟,与我对身外事物的科学知识无关,因为神并不在世界的“那边”,只在思维“里面”。在第二世纪诺斯底神智学(Gnostictheosophy)曾想鲸看基督教,目前刻划时代的是对神的怀疑和混淆,比什么都更糟!

    今天常有人说,神学比从前更坚牢;从学术上的专门知识和出版书籍的质量来看,这或许是真的。但在教会持守福音的真实性这基本工作上,神学长久以来却十分脆弱而别扭。九十年前,司布真(C.H.Spurgeon)目觊涅信会人士对圣经、救膑和人类命运等教义立场摇幌,就以“走下坡”去形容其危机。他今天若观察基督教对神的观念,我想他或会呼之曰"突然下降"吧!

    “你们当站在路上察看,访问古道,那是善道,便行在其间。这样,你们心里必得安息。”(耶六16)这也是本书发出的邀请。除非间接地,本书并不批判新路,而是直接重提古道,因为善道终究是善道。我不要求读者以为我已透撤知道书中所说的。鲁益师(C.S.Lewis)曾说:“像我这样想象力远胜于服从力的人,应受公平的惩罚;我们往往幻想一些超乎实际所能攀及的情景。如果把幻想的描述出来,就会使别人和自己相信已臻此境”——那是自欺欺人(参鲁氏著《四爱》(TheFourLoves)一书第一二八页。泉源出版社出版)。所有培灵书刊的读者和作者,若能斟酌鲁氏的话,必大有裨益。然而,‘我们既有信心,正如经上记著说,“我因信,所以如此说话。”我们也信,所以也说话。’(林后四13)——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任何人,正如我在默想字里行间时有所得著,这劳苦就大有价值。

    原著者巴刻(J.I.Packer)序于

    一九七二年七月

    布里斯托三一学院(TrinityCollege,Bristol)
 楼主| 发表于 2017-3-22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名小花 于 2017-3-22 13:36 编辑

第一部 认识主 第一章 认识神


    一.

    一八五五年一月七日,修特瓦(Southwark)新公园街礼拜堂(NewParkStreetChapel)的牧师在早堂崇拜讲道时开始说:

    “有人说,‘研究人类的正确对象是人’。我不反对这种说法,但我相信研究神的选民的正确对象是神,这同样是对的;研究基督徒的正确对象是神。最能吸引神的儿女,最崇高的科学,最伟大的揣测,最磅礴的哲理,就是他所称为伟大的父神的名字、本性、位格、工作、作为,和存在。

    默想神,总有一些很能提升思维的东西。这题材何等巨大,使我们的思维都在其浩瀚中消失;又何等湛深,使我们的自尊被它的无限淹没了。我们可以捉摸苦思其他事物,从而感到某种自足,私底下觉得‘看我多聪明’。但当我们面对这伟大科学,发现我们的铅锤线竟测不著它的深度,我们如鹰的眼竟不能窥其高耸,我们就庆然而返,以为人都不是聪明,都是野驴生的笨驹,因而沉重的承认:‘我不过属于昨日,什么也不懂。’没有其他比关于神的思想更能降卑人的思想了……

    然而,这题材能降年人的思想,却也能扩大它。常常思想神的人,比那些在这狭窄的地球上劳碌终日的人,有更广阔的思想。……扩阔心灵的最佳研究:是有关基督和他钉十字架的科学,及认识荣耀的三位一体的神。没有别的像敬虔、热切、持久的去研究神这伟大的题材一般,更能广阔人的知识。

    在降卑与扩大之馀,这题材卓著的功效是安慰。哦,默想基督的时候,什么伤口都得到一贴良药;忖思父神,每种忧伤都平静下来;圣灵的潜移默化,治愈每颗痛疮。要消除忧伤吗?要俺没困累吗?去吧!跳进神的最深洋海;在他的无限中消失吧!你就好象在安乐椅憩息后站起来,重新充满活力。除虔敬默想神之外,我不知道别的法能如此安慰心灵,能如此平静忧伤和苦痛的怒涛,能如此止息试炼的狂风。今晨,我邀请你思考这题目……”

    这些话正如一世纪多前司布真(C.H.Spungeon)所说的(信不信由你,那时他只有二十岁),至今仍然是真理。借用这段话来为以下有关神的本性和位格的研究作序言,最适合不过了。

    二.

    “且慢!”有人会说:“真的必须继续研究下去吗?谁都知道,司布真时代的人,对神学很有兴趣,我却觉得沉闷乏味。为什么今天要人花时间研究你所提的呢?无论怎样,平信徒岂非可以不理吗?这到底是一九七五年,不是一八五五年!”

    问得好!理由嘛,我想倒很充足。问者显然假定:研究神的本性和位格,对生活将会不切实际、无关重要。然而,事实上它却是任何人所能从事最实际的追寻。要活出我们的生活,认识神是极重要的。譬如说,用飞机把一个亚玛逊河的土人送到伦敦,一声不响留他在特拉法加广场(TrafalgarSquare),他不懂英文,也不认识英国,让他自生自灭,岂不残忍?同样,我们若要生存在世上,竟不认识那位拥有并管理这世界的神,对自己也很残忍。对不认识神的人来说,这世界就变成一个陌生、疯狂、痛苦的地方,活在其中也成为令人失望、可怕的事情。忽略研究神,你就注定要蒙上眼睛走人生的道路,踉跄碰壁,毫无方向,全然不认识周围的环境。这样,你可白费一生,失去灵魂。

    因此,一旦认识研究神的价值,就可以起步了。但从何开始呢?显然,只能从我们的所在地开始。那是说,在风暴中出发,因为今天有关神的教义是个风暴中心。所谓“神的辩论”,和它那些耸人听闻的口号——“除掉我们神的形象”,“神死了”,“信条可唱不可说”——有如楚歌四起。有人说,基督徒历代以来的“神谈”(Godtalk),不外是比较讲究的无稽之谈。关于神的知识,严格说是一片空言。自认有此知识的各样教训,如“加尔文主义”(Calvinism),“基要主义”(fundamentalism)“抗议宗学院派”(Protestantscholasticism),“旧正统派”(oldorthodoxy),都被当作不合时代。怎么办呢?如果要等到风暴过后才出发,恐怕永无效程之日。以下是我的建议。还记得本仁约翰的天路客吗?当他刚要起程,而妻子和儿女叫他回去的时候,他‘手掩著耳朵,边走边喊:生命,生命,永远的生命!’对于那些告诉你说,没有方法去认识神的人,我也请你暂时充耳不闻,然后跟我来看看吧。甜饼的味道如何,到底要尝过才能知道。任何一个人,走著前人走过的路,即使听到旁观者彼此说“此路不通”,也不必太忧虑了。

    有风暴也好,无风暴也好,我们要起程了。但怎样计划航程呢?

    基督徒有五个基本真理,五个认识神的基本原则,将自始至终决定我们的航程。它们是:

    —、神已向人说话,圣经就是他向我们所说的话,使我们有得救的智慧。

    二、神是它的世界的主宰和君王;他为了自己的荣耀统管一切,在一切所作所为上彰显他的完美,使人和天使得以敬拜他、尊崇他。

    三、神是救主,他至高的大爱,藉著主耶稣基督运行,拯救信他的人脱离罪的咎责和权势,认养他们成为他的儿子,并向他们施恩赐福。

    四、神是三位一体;神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圣灵。救恩的工作乃由三者一起合作,圣父定意救赎,圣子完成救赎,圣灵应用救赎。

    五、敬虔的意义,乃指以信靠和顺服、信心和崇拜、祷告和颂赞、献身和事奉去回应神的启示。生命必须在神话语的亮光中显明并活出来。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真宗教。

    在这些普遍而基要的真理的亮光中,现在要详细查考圣经如何论及上面所提及神的本性和位格。我们好像是旅客,远远看见巍峨高山,绕了一周,看到这山如何抢尽镜头及决定四周乡野的形势,现在就直往高山前进,要攀登顶峰。

    三.

    登山会牵涉些什么?我们将思想什么主题?

    我们将讨论神的神性——那些使神与人不同,使创造者与被造者迥异远隔的各种神性特质,例如他的自存、无限、永恒、不变。也要讨论神的权能:他的大能、无所不知、无所不在。也讨论神的完全,他用言语和作为彰显他的道德性一一他的圣洁、慈爱和怜悯、可靠、信贷、恩慈、忍耐、公义。也要看看什么使他喜悦,什么得罪他,什么惹动他的忿怒,什么给他满足和喜乐。

    很多人对这些主题都不太熟识。但对神的子民来说,以常不是如此。曾几何时,所谓神的属性(God’sattributes)是十分重要,被列入要理问答(catechism)里,在教会中教导小孩子,连成年人也要他们知道。因此,在惠斯敏特短篇信仰问答(WestminsterShorterCatechism)中第四条问题“神是什么?”,其答案如下:“神是灵,在他的存在、智慧、能力、圣洁、公义、美善和诚实中,乃是无限、永恒、不变。”这句话,伟大的贺智(CharlesHodge)誉之为“可能是出于人的手笔、对神的最佳定义”。可是,今天很少小孩子受过惠斯敏特短篇信仰问答的教育,现代的信徒,也难得像查诺克(Charlock)在一六八二年所发表《论神的存在和属性》(DiscoursesontheExistenceandAttributesofGod)那样泛论神性的讲章。很少人能读到关于神性简单而直接的著作,因为目前这种著作实如凤毛麟角。因此可以想象,探讨上述各主题,必能提供一些崭新的东西给我们思考,和很多新鲜的观念给我们揣摩和消化。

    四.

    因此,在登山之前,要先问自己一个很基本的问题——这实在是一个无论何时开始研读神的圣言之前,必须自问的问题。这问题关乎研讨的动机和目的。我们要问自己:我专心致意于这些事物,最终目的是什么?我获得关于神的知识之后,要如何处理它?必须面对的事实是:若只为追寻神学知识而追寻,必定身受其害。它会使我们骄傲自负。这题材本身的伟大,会冲昏我们的头脑,使我们以为因为对这题目有兴趣又能把握,就与其他基督徒不同,就鄙视那些在神学知识上看似粗浅贫乏的人,视他们为劣品货色。正如保罗告诉自负的哥林多人说:“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若有人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按他所当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林前八1,2)以获得神学知识本身为目的,或研读圣经只为知道一切答案,而没有更崇高的动机,都可算是达到自满自足、自欺自骗的直接途径。我们要保守心志,求神免除我们这种态度。前面说过,缺乏教义上的知识,灵命就不健康;但同样真确的是,用错误的目的去寻求知识,用错误的标准去衡量它,灵命也不健康。这样。教义的研究真能危害属灵生命,而今天,我们要和古代的哥林多人一样,在此儆醒自守。

    但有人会说,每一个重生的人,岂不都自然爱慕神效示的真理,渴望尽力多知道它吗?且看诗篇—一九篇吧——“求你将你的律例教训我”,“求你开我的眼睛,使我者出你律法中的奇妙”,“我何等爱慕神的律法”,“你的言语,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求你赐我悟性,使我得知你的法度”(12,18,97,13,125节)。每个神的儿女,岂不要像诗人一般,渴望尽他所能学习认识天上的父亲吗?他“领受爱真理的心”(参帖后二10)岂不是以证明他已重生了吗?他岂不应尽量满足神所赐的渴慕吗?

    这当然是对的。但你若再翻看诗篇—一九篇,就看到诗人认识神的热忱是实际的,而非理论的。他最高的欲望,是要认识、享受神自己;他把关于神的知识,只当作达到目的的工具。他要明白神的真理,好让他的心能回应它的真理,他的生活能与之相称。请注意念开始几节经文的重点:“行为完全,遵行耶和华律法的,这人便为有福,遵守他的法度,一心寻求他的,这人便为有福。……但愿我行事坚定,得以遵守你的律例。”(l,2,5节)他对真理和正统信仰,对圣经的教训和神学有兴趣,但不以此为目的,却以此为达到最终目的——生活和敬虔——的途径。他最终的关切,是认识、事奉这位他要明白的、伟大的神。

    这也是我们必须的态度。研究神性的目的,必须是更知道神自己。我们所关心的,应该是扩大对神的认识,不只宥于关于神属性的教义,而是拥有这些属性的永活神。它既是研究的主题,也是我们研究的帮助,故他自己必须是研究的目的。研究神的时候,要寻求被引到神面前。神为此而赐下启示,我们也必须为此运用启示。

    五.

    如何做到呢?如何把关于神的知识变成对神的认识呢?其中的规则是必须的,但很简单:就是把所学习到关于神的每一项真理,变成在神面前默想的材料,进而向神祷告和颁赞。

    或许,我们稍为懂得祷告是怎么一回事。但默想又是什么?问得好!因今天默想是已失落的艺术,而基督徒对此无知,损失掺重!默想是人把他所知道关于神的作为、方法、目的和应许等不同事物,加以重温、考虑、深思的活动。这是圣洁思想的行动,在神的面光中,在神的看顾下,藉神的帮助进行,藉此与神相交。它的目的是澄清人对神心理上和灵性上的想象,让神的真理在人的心灵和意志上发挥最大而应有的影响力。它可说是一种自言自语一一讲及关于神和自己;诚然,这往往是和自己争辩,在疑惑和不信的迷雾中,找出一条通路,以致能灿然明白神的权能和恩典。每当我们默想神的伟大和荣耀、自己的渺小和惭秽,总是使我们谦卑;又当我们默想神在主耶稣基督身上所彰显无限丰富的慈怜,又总是激励、坚固我们——“安慰”我们(“安慰”,要照着圣经自古所用强烈的义去解释)。这几点,就是本书开始所引用司布真一席话所强调的,且都是真的。我们越深入这又被降卑又被升高的经验,对神的知识也越增长,连平安、力量、和喜乐也随之递增。因此,求神帮助我们,能如此连用关于它的知识,以致人真能“认识主”。

    问题讨论:

    1.当别人说“找不到一条认识神的道路”,作者告诉我们应存的态度是什么?

    2. 我们研究神性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什么?为什么只为寻求而寻求的神学知识,使我们“反而受害”?

    3. 为什么诗篇—一九篇的作者要认识神?本章第四大段对你进行研究的动机有何帮助?

    4.我们如何能把关于神的知识变成对神的认识?默想是什么?你对作者所描述的默想有何回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1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 认识主 第二章 认识神的人
   

    一.

    有一次,我和一位学者在阳光中散步,他为了恩典的福音与教会要人发生冲突,宁愿舍弃在学术界平步青云的前程。“我并不在乎,”他说,“因为我已认识神,他们却不。”这只是一句插语,是对我所说的一句漫不经心的评语。但这话却萦绕在我的脑子里,使我思索良久。

    我想,没有几个人会这样自然的说已认识神。如果我们够坦白,就必须承认我们完全不了解“我认识神”这几个字所指那肯定、真实的经验。或许,我们能见证某些经历,也能滔滔不绝的述说悔改的经过,我们说认识神一一当然,福晋派信徒理应这么说;然则,我们能不假思索的,而且基于自己过去某些特殊的事例,说已经认识神吗?我甚表怀疑,因为大多数人对神的经历,恐怕没有那么生动真实吧!

    再者,在我们所享用关于神的知识的亮光中,我想很少人也能这样自然的说,并不在乎过去的失望和目前的痛心(世界所认为的痛心)。因为事实上,我们大多数都很在乎。我们叫这些做“十字架”,且忍受著,又常常反覆思念,无时无刻不掉进苦涩、冷漠、灰暗中。我们向世界表现的态度,是一种干涸的禁欲主义,与彼得形容他的读者所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彼前一8)相差甚远。我们的朋友就说:“多可怜啊!多受罪啊!”——我们自己也有同感!但在真正认识神的人的心中,这些虚假、夸大的话是毫无地位的!他们从来不想“如果”;从来不想失去的事物,只想已得着的。保罗说:“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并且得以在他里面。……使我认识基督。”(腓三7——10)保罗说把失去的事物看作“粪土”,意思说不但不认为这些有何价值,也表示他心中不常常想念这些;正常的人怎会对粪堆有所留恋呢?可惜,这正是很多人所作的。这显出在真正认识神的道路上,我们所得何等稀少!

    在这一方面我们要坦白面对自己。我们可能是正统福音派信徒,能清楚的讲述福音,老远就能嗅出异端邪说。任何人问如何认识神,我们能立刻提出正确的方程式——认识神乃藉主耶稣基督,靠它的十字架与中保,基于他应许的话,靠著圣灵的大能,透过个别运用信心。可惜,认识神的人的喜乐、善良、精神释放等特质,我们却付若阙如——甚或比些对福音派的真理认识得不太清楚和不太完全的基督教圈子中人更缺乏认识,更含糊!或许这又是在后的必要在前,在前的必要在后吧。对神一点点的认识,比一大堆关于他的知识更有价值。

    有两件事可进一步说明这一点:

    第—,人可以知道很多关于神的事,而不太认识它。我敢肯定,很多人从未真正认识神。我们发现对神学有浓厚兴趣(当然,神学是最引人入胜的科目——在十七世纪时它是每一位绅土消闲的活动),阅读解释神学和护教学的书,钻研基督教历史,研究基督教信条,学习如何解释圣经。别人赞赏我们在这些事上的兴趣,也有请我们就某一个基督教问题公开发表意见,或带领小组研究,或发表论文,或撰写文章,和在基督教的圈子里,通常正式或非正式的担负正统教义的教导和评审的责任。朋友们说,我们的贡献很有价值,这也激发我们再接再励,探讨更多神的真理,以应付别人的要求。这都很好一一可惜对神学的兴趣、关于神的知识、对基督教主题能想得清楚、能说得动听,却不完全等于认识神。我们对神的知识或许可以像加尔文(Calvin)的那样多(事实上,如果努力研读他的著作,迟早也可以),却可能一直对神一点也不认识(我且要说,加尔文却非如此)!

    第二,人可以知道很多关于敬虔的事而不太认识神。这视乎所听的道、所看的书、所交的朋友。在这注重分析和科技的时代,有关如何祷告、见证、读经、十一奉献、做年轻基督徒、做年长基督徒、做快乐的基督徒、分别为圣、引人归主、受圣灵的洗(或在某种情况下避免圣灵的洗)、讲方言(或辩解五旬节式的表现)。和一般如何经历基督徒所有不同的行为,教会书摊和讲台的信息,殊不缺乏。还有很多记述历代圣徒的经验的传记可供赏阅。总之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一定可以使人间接地学习有关基督教的事。再者,一个常识丰富的人,可以经常利用这些追求帮助那些个性较不稳定的基督徒,使他们站稳马步,培养他们对困难能看得中肯,这样一来,或可以赢得“好牧者”的美誉。然而,有了这一切,仍可能一默也不认识神。

    然而又要旧话重提。问题不在乎是否精通神学,或能“平衡”(多么可怕、自我意识多强的一个字!)基督徒的生活。问题乃是我们能否简单而坦诚的说已认识神,不因为自己是福音派的信徒才觉得要这么说,却因为这的确是显浅的事实;同时,能否说因为认识神,就不在乎因做基督徒而有的不愉快的事,或失去的乐趣?若真正认识神,我们会这么说,若不这么说,显然要更清楚面对自己,看看认识神和只知道关于神的事有什么分别。

    二.

    前面说过,人认识神的时候,就不在乎损失和苦难;他所获得的,足以把这些一扫而光。认识神对人还有什么其他影响呢?圣经不同的部份,从不同的观点回答这问题;或许但以理书提供了最清楚有力的答案,可归纳成下面

    四大命题:

    —、认识神的人有大能力为神工作。

    但以理书其中一章预言说:“惟独认识神的子民,必刚强行事。”(十一32)英文圣经修订标准本(RSV)译作‘惟独认识神的子民,必站稳行事(standfirmandtakeaction)’从经文的上下文看,此节以“惟”(but)字引出,故相对于第31节中那“设立那行毁坏可憎的”、用巧言勾引作恶违背圣约的“卑鄙的人”的行为(参31,32节)。这指出认识神的人的行动,就是对在四周运行、敌挡神的潮流的反杭。他们不能小视神遭受挑战或被漠视;他们觉得必须采取行动;神的名受侮辱,激发他们奋起。

    这正是世以理书各章记载的故事,是但以理和他三个朋友的“丰功伟绩”。他们是认识神的人,结果常常觉得被迫要积极的与非宗教和假宗教的盛行和霸道分庭抗礼。但以理尤为特出,他绝不容许这样的情形每况愈下,却有感要向之公开挑战。为了不因吃宫内食物而冒被俗礼玷污之险,他坚要吃素,使太监长惊愕不已(一8-16)。当大利乌王禁止祷告一个月,并谕违命者死时,但以理不但继续每天祷告三次,且在打开的窗前祷告,使每个人都能看见(六10等节)。这使人想起赖尔主教(BIShopRyle)在圣保罗大教堂内他的座位上向前躬身,使每个人看见他在信条上并没有倾向东方的传统!可别误会这些行径!并不是因为但以理或赖尔主教乃粗鲁、蛮不讲理、喜欢反叛、不与政府作对就不快乐的家伙。只是因为认识神的人,对那些神的真理和尊荣受到直接或沈默的危害的场合,非常敏感。与其让事情腐化下去,他们宁可强使人注意这问题,务求改变人心——而不惜亲身冒险。

    这种为神而发的冲劲,并不限于外表的举止。事实上,也不始于外表的举止。认识神的人,其先决条件是祷告的人,他们为神的荣耀而发的热忱和能力,最先表现出来的地方也是祷告。但以理书第九章记载说,当但以理先知“从书上得知”预言中以色列被掳时期行将结束,又看见国家的罪只会招惹神的审判而非怜悯,他就“禁食,披麻蒙灰,定意向主神祈祷恳求”(3节),用一颗对我们很多人是完全陌生的,用激烈、伤痛的心灵——这是我们很多人完全陌生的心灵——祈求恢复耶路撒冷。真正认识神所结出不变的果子,是为神的缘故,祷告出来的力量——诚然,这种力量只有籍著祷先而发泄出来,释放内在的张力——而认识越多,力量就越大!我们可以用此测验自己。或许我们没有必要向不虔不义和离经叛道公开表示些什么。或许我们年老、有病、或为其他身体状况所限制。但我们都能为口常生活周围所见的不虔不义和离经叛道祷告。然而,若里面很少这种祷告的能力,也很少如此实行,这就是甚少认识神的确据了。

    二、认识神的人对神有伟大的思想。

    但以理书中的神,是一位随自己美意掌管历史,藉审判和怜悯的作为,向个人和国家影显主权的神。要把书中关于这伟大的神的智慧、大能、和真理等教训全部写出来,篇幅是不够的。总言之,除但以理书之外,整本圣经对神的权能多面性的真理,再没有更生动、更持续的描述了。

    面对着已鲸吞巴勒斯坦的巴比伦帝国的大能和威荣,和后来使以色列在任何人为的尺度下都像侏儒的世界各大国,但以理书却戏剧性地提醒说:以色列的神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诸天掌权”(四26),神的手掌握历史的每一时刻,而“历史”(history)实在不过是“神的故事”(Hisstory),是他永恒计划的展现,而最终凯旋胜利的国度,是神的国度。

    “至高者在人的国中掌权”(四25,参五21)这中心真理,就是但以理在第二、第四章教训尼布甲尼撒的,在第五章(1823节)提醒伯沙撤的,是尼布甲尼撒在第四章(3437节)所承认的,是大利乌在第六章(34-37节)所承认的,是但以理在第二、第九章祷告的根据,在第—、第六章反抗权柄的信念,和他的朋友在第三章反抗权柄的信念,以及神在第二、第四、第七、第八、第十、第十一至十二各章向但以理启示的精要。神知道且预知万事;他的预知乃预定(Hisforeknowledgeisforeo。dination);因此,他在世界历史和个人命运两方面,都有最后的判决。他的国度和公义最后必得胜,因人或天使都不能阻挡它。

    这些就是充满但以理内心关于神的思想,可从其祷告(永远是人对神看法的最佳证据)看出来:“神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从亘古直到永远,因为智慧能力都属乎它。它改变时候、日期,废王、立王,将智慧赐与智慧人。……他……知道暗中所有的,光明也与他同居……”(二20等节);“主阿,大而可畏的神,向爱主守主诫命的人,守约施慈爱。……主阿,你是公义的……主,我们的神,是怜悯饶恕人的。……耶和华我们的神在他所行的事上,都是公义……”(九4,7,9,14)。我们是这样认识神吗?这是我们的祷告所表达的神吗?我们对它圣洁的尊荣、道德的完美、慈爱的信实等伟大的认识,能好象它对但以理一样使我们谦卑、倚靠他、战兢、顺服吗?这测验也能量出我们认识神有多少。

    三、认识神的人为神表现大无畏的勇气。

    但以理和他的朋友忠勇过人,但却非“愚忠”。他们知道在做什么,算过代价,量过危险。他们清楚知道,神若不用神迹插手介入(它实在做到了),后果将会如何。但这些事并不动摇他们。既相信自己有正确的立场,并知道忠于神就必须有此立场,他们就如陈伯斯(OswaldChambers)所说:“欣然洗手,表示与后果无关。”使徒们说: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徒五29)保罗说:“我却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宝贵,只要行完我的路程。”(徒二十24)这正是但以理、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所具备的心志。这也是所有认识神的人的心志。他们或会发现,选择正途何等艰苦困难,但一认识清楚,就勇敢、毫不犹豫的拥抱它。若其他神的子民看法不同,他们不担心,也不附和。(当时的犹太人,只有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三个人拒绝敬拜是尼布甲尼撒的像吗?他们说的话并无表示他们知道——甚至理会——是否有其他人。他们只清楚知道自己应做什么,而对他们来说这已够了。)这试验也能量出我们认识神多少。

    四、认识神的人在神里面有极大的满足。

    人最大的平安,莫过于满心确实知道已认识神,神也认识他们,并且知道这种关系,已保证神往今生、在死后以至永远都有恩惠随着他们。这是保罗在罗马书第五章1节所说的平安:“我们既叫信称义,就籍著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他在罗马书第八章也详析文中精义:“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神的儿女。既是儿女,便是后嗣……我们晓得万字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呢?……谁能控告神所拣选的人呢?……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I,16等节,28,30,33,35等节)这是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所认识的平安;因此,面对尼布甲尼撒王的最后警告—“若不敬拜,已立时扔在烈火的窑中,有何神能救你们脱离我手呢?”——他们仍然屹立不动,从容就义。他们的回答(三16一18),确是古今一绝:“尼布甲尼撒阿,这件事我们不必回答你。”(请勿紧张!)“即便如此,我们所事奉的神,能将我们从烈火的窑中救出来。”(彬彬有礼,却令人无言以对,他们认识他们的神啊)“即或不然,”——若无拯救临到——“王阿,你当知道我们决不事奉你的神。”(毫不在乎!根本没有什么不同!或生或死,他们都知足。)

    主,或生或死,非我所虑,

    爱你事你,是我福份;

    求他赐我,足够恩典。

    人若长寿,我会欢欣,

    因我可以,长久顺命;

    人若短命——我何用忧

    振翅飞翔,永恒之中?

    我们知是的程度,又是另一试验,可判断是否真正认识神。

    三.

    我们渴慕这样认识神吗?那么——

    第一,必须承认对神何等无知。必须学习如何用祷告和内心所思想的,而不是用关于神的知识或在教会中的恩赐和责任,去衡量自己。恐怕很多人在这层面上完全不知道自己多么贫乏。求主给我们看见。

    第二,要寻求救主。他在世时,邀请人与他为伍;人因而认识它,籍认识他而认识它的父。旧约也记载主耶稣造成肉身之前曾经显现,做过类似的事——以神的使者的形状出现与人为伍,使人认识它。但以理书似有两件这样的记载———那和但以理的三个朋友在火窑中同行,“相貌好像神子”的第四个人是谁呢(三25)?但以理在狮子坑中的时候,神差遣来封们住狮子的口的使者是谁呢(三25)?现今主耶稣的肉身已离开我们,但在灵界并无分别;我们仍可籍著与主同行去寻找、认识神。只有那些寻找主耶稣直到寻见的人——它应许过我们若全心全意寻找他,必会寻见——才能站在世人面前见证说已认识神。

    问题讨论:

    1.“人可以知道很多关于神的事,而不太认识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认识神的人有哪四种特征?

    3.是什么激发神的子民有所行动?为什么“真正认识神所结出不变的果子是……祷告的力量”?

    4. 但以理书所教导关于神的中心真理是什么?

    5.为什么一个人祷告是他对神的观念的最佳证据?回想你过去一大或一周的祷告。造些祷告显示你对神有什么看法?

    6.作者说如果我们要认识神,就应做两件事。那是什么?你认为我们如何能每天做这两件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6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 认识主 第三章 知与被知


    一.

    神为什么造我们?认识他。人生的目标应该是什么?认识神。耶稣所赐的“永生”是什么?认识神。“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十七3)人生最好的事物,能比其他带来更多的喜乐、欢愉、和满足的,又是什么?认识神。“耶和华如此说,智慧人不要因他的智慧夸口,勇士不要因他的勇力夸口,财主不要因他的财物夸口;夸口的却因他有聪明,认识我是耶和华。”(耶九23等节)神所看见人不同的景况,那一种最使他满足?认识他自己。神说:“我喜爱认识神,胜于燔祭。”(何六6)

    以上几句话虽短,其涵义却十分丰富,其重点会使每一位基督徒的心火热,但那徒具宗教形式的人,却会无动于衷。(凭此可知他还未重生。)以上所说的立刻成为我们生活的基础、形态、目的,以及优先权的原则,和价值的尺度。只要你知道在世上主要的事务是认识神,人生大部份问题就自动会有条有理。今天的世界,充满了染上两种病的人,一种是卡缪(AlbertCamus)所说的“荒谬主义”(Absurdism)(“人生是一个不幸的笑话”)的病,另一种可称为玛丽·安顿妮式的狂热(MarieAntoinette-sfever),因为是她创始用来形容这病的字眼:‘什么都淡而无味。’这些纷乱腐蚀了整个人生:每一件事立刻变成问题和没趣,因为什么都好像没有价值了。但荒谬主义者的蛔虫和安顿妮式的狂热,是害不到基督徒的,除非有时试探的能力迫使他们失去常态——靠著神的恩典,这也不会持久。使人生有价值的,是够大的目标,是以吸住我们的梦想,抓住我们去效忠;这个嘛,基督徒是有的,其他人却没有。还有比认识神更崇高、更尊贵、更迫切的目标吗?

    然而,从另一角度来看,我们却说得很少。我们讨论认识神,是讲出一个方程式,而方程式像支票,不兑现是无用的。说“认识神”的时候,究竟说些什么?一种特别的情感?一阵阵使人背凉的寒意?一种梦幻式、凌空、浮游的感觉?吃仙丹的人追求惊心动魄的刺激?抑或认识神是一种特别的理性经验?会听见声音吗?会见到异象吗?有奇怪的思想掠过脑际吗?抑或其他?这些都需讨论,特别因为圣经曾说,在这些地方人很容易受骗,未认识神却以为已认识地了。这样,问题是:有什么活动或事件,可确切地叫做“认识神”?

    二.

    显然,“认识”神必然比“认识”人更复杂,正如“认识”邻舍比“认识”一幢房子、一本书、或一种语言更复杂一样。对象越复杂,认识也越复杂。认识抽象的事物,如语言,是从学习而得;认识死物,加贫佗维斯山(BenNevis译许:英伦三岛最高之山)或大英博物馆,却从视察和探究而来。这些活动,虽然因为要集中精神而颇费气力,描述起来倒不简单。但认识生物就复杂得多了。认识生物除了要知道它过去的历史外,还要知道它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怎样反应和行动。人说“我认识这匹马”,正常的意思不单单是“我从前见过它”(虽然就用字而论,他的意思或许只此而已);他更有可能的意思是:“我知道它如何活动,且能告诉你如何驾驭它。”这样的知识,只能从以往与这匹马交往、观察它的活动,并亲自驾驭它而得到的。

    说到人,情形就更复杂;因人不如马——人把内心掩盖起来,不向所有人昭示心迹。认识一匹马或许花几天就够了,但对人,或许与他相处数月,甚至数年,最后还是要说:“我真是完全不了解他!”我们知道,认识别人有不同程度的分别。根据和朋友见面时,他们坦白表露心迹的多少,而用“认识”,“不太认识”,“只见过面而已”,“非常熟落”,或“彻头彻尾的认识”去形容对他们的认识。

    因此,认识人的性质和程度,乃视乎他们过于视乎我们。我们对他们的认识,是他们容许我们认识的直接结果,而不是我们尝试认识他们的结果。见面时,我们这一方面只能注意他们、对他们表示兴趣、表示好感、友善的敞开自己。此后,是他们,而不是我们,决定我们是否会认识他们。

    现在试想像一下,有人要介组我们认识一位什么都比我们“优越”的人——无论是地位、思想、成就、专业技能、品格或其他。我们越觉得自己的卑微,就越觉得只能必恭必敬的注意他,让他主动与我们谈话。(试想想谒见英女皇或爱丁堡公爵吧。)我们很想认识这位高贵的人物,却知道认识与否全在乎他,不在乎我们。如果他只拘谨于礼貌上的形式,我们会很失望,却不能抱怨;归根结蒂,我们不能强要与他交友。但假若他立刻开始信任我们,与我们坦诚闲话家常,甚至邀请我们参与他已计划好的某些事,请我们在他需要帮忙的时候随时与他合作,我们就会觉得受宠,一切就会完全改观。从前人生似是平淡灰暗,今后却不同了,因为这伟大人物已选中我们做他的私人助手。这真值得写信回家报告报告!——也值得遵之而行!

    这只是一个用来阐释什么叫做认识神的例子。神籍耶利米说得好:“夸口的却因他有聪明,认识我是耶和华。”——因为认识神是一种会振奋人心的关系。全能的创造者,万军的耶和华,那视万国如桶中一桶水的伟大之神,来到人面前,籍圣经的话语和真理与人交谈。人或许多年来已熟习圣经和基督教真理,这些对他却毫无意义;但有一天他猛然醒悟,神确实藉著圣经向他——他自己!——说话。他一聆听神所说的,就发觉自己越来越降卑,因为神向他说关于他的恶行、罪咎、较弱、盲目,愚昧,迫著他断定自己是无望、无助,而呼求赦免。还有,他听见神确实向他敞开心怀,与他为友,请他同工——如巴特(Barth)所说做“盟友”(acovenantPartner)。这是多么震撼人心,却多么真实——一个罪人认识神是独一的神的关系,其中神竟雇用人与他同工,做他的同事(参林前三9)和私人朋友。神把约瑟从监牢提升到做法老的宰相,是他对待每一个基督徒的写照:人本是撒但的囚犯,竟被带到信靠、事奉神的地位。人生立该改变了。做奴仆是羞耻抑或光荣,端视乎主人是谁。很多人都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亲身服事邱吉尔爵士,觉得多么光荣。认识、事奉天地的主,更该是多么值得骄傲光荣啊!

    这样,认识神包括什么?根据前面已绘画出来,这种关系所牵涉不同的因素,认识神包括:第—,听神的话,接受圣灵所解释的,应用在自己的身上;第二,注意神的话语和作为所效示的神的木质和位格;第三,接受它的邀请,遵从他的命令;第四,认识神籍着亲近人并吸引人与他有圣洁的相交所彰显出来的爱,并为此欢乐。

    三.

    上述真理的骨干,圣经都用图画和比喻赋与肌肉,说明认识神就像儿子认识父亲、妻子认识丈夫、庶民认识君王、羊群认识牧者(以上是圣经所用四大比方)。四个比方所喻示的关系,都说到认识者“仰望”被认识者,而后者负责前者的福乐。这是圣经中有关认识神的一那份概念:认识他的人——即那些神容许被认识的人——是神所爱护和关怀的。此点容后详述。

    然后圣经进一步说,我们只能藉著认识那用肉身彰显神的耶稣基督,才可以认识神——“……你还不认识我么?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若不藉著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十四9,6)。因此,弄清楚“认识”耶稣基督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对当日耶稣的门徒来说,认识他可直接比作认识上述比方中的大人物。门徒只是平凡的加利利人,不能特别要求耶稣对他们有兴趣。但耶稣——那位说话有权柄的拉比,那位不光是先知的先知,那位在门徒。已中加增惊愕和崇拜,直到他们不能不承认是神的主——却寻找他们、呼召他们、信任他们、徽用他们作向世界宣讲天国的代表。“他就设立十二个人,要他们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们去传道。”(可三14)他们承认那位选召他们又称他们为朋友的,乃“基督,永生神的儿子”(太十六16),是生而为工,持有“永生之道”(约六68),而这认识所带来的效忠和权利感,就改变他们全部的人生。

    当新约圣经记载耶稣基督已复活,其中一个涵义是:加略山的受害者已消遥自在,因此任何地方任何人,都可以像当日门徒与肉身的主,有同样的关系。不同的是:第一,他和基督徒的同在是属灵的,而非肉体的,故肉眼看不见;第二,根据新约的见证,基督徒从开始就知道这些关于耶稣的神性及它是赎罪祭的真理,而最初的门徒要过几年才渐渐明白这些真理;第三,今天耶稣向我们说话的方法,不是说些新鲜的话,而是籍著福音书所记他的话,和圣经其他关于他的见证,来向我们的良心说话。今天我们认识耶稣基督,仍然好像他在世时与十二门徒一般,肯定地是个别师生的关系。在福音故事中走过的耶稣,现在也和基督徒同行;认识他需要跟随他,昔日如是,现今亦然。

    耶稣说,“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著我。”(约十27)它的“声音”是它的宣称、应许、和呼召。"我是生命的粮…··羊的门……好牧人……复活。"(约六35;十7,14;十一25)“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差子来的父。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约五23,24)“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太十一28,29)只有承认耶稣的宣称、相信他的应许、回答他的呼召,才“听到”它的声音。从此,就认识耶稣是牧人,他也认识相信它的人为自己的羊。“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著我。我又赐给他们永生,他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约十27,28)认识耶稣,即从今以后,被他从罪恶、咎责和死亡中拯救出来。

    四.

    回顾前面所说,“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已认识你差来的耶稣基督”这话的意义,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认识神和人与人一切直接的关系一样,是个别的交往。认识神不止于知道关于他,而是当他向你敞开时与它交往,当他注意你时由他对付。认识关于他,是信靠它应有的先决条件(“未曾听见他,怎能信他呢?”〔罗十14〕),但认识它的宽度,却不等于认识它的深度。欧文(JohnOwen)和加尔文(JohnCafvin)比本仁约翰(JohnBunyan)或布锐(BillyBray)懂得更多神学,但谁能否认后两者和前两者认识神一样透彻?(当然,四位都熟读圣经,这比正规神学训练好得多!)如果决定性的因素是观念的正确,那么最有学问的圣经学者显然比谁都认识神。非也;你脑袋里或许有一切正确的观念,内心却可能从未尝试过这些观念所指示的实在;而一个被圣灵充满、单纯读经听道的人,比那些自满自是于正确神学的学者,更能与他的神和救主建立更深的交情。原因是前者能一生实际的应用真理与神交往,而后者则不能。

    第二,认识神是在思想、意志、情感上,个别的参与。除此以外,实无他法成为完全个别的关系。要认识别人,你要向对方委身、与他为伍、投其所好、准备认同他所关心的事物。若非如此,你和他的关系只会肤浅无味。诗人说:“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它是美善。”(诗卅四8)平常的所谓"尝尝"是咬一大口什么的,好品赏其味道。一道菜可能很好看,厨子也大力推荐,但若不试试,仍不知其真味。同样,若不“尝尝”与别人交朋友的经验,仍不知其真本性。因此说,朋友无时无刻彼此传达味道,分享对彼此(想想热恋中的人吧)和对共同关心的其他事物的观点。他们用言行彼此敞开心怀,各人就或悲或喜的“尝到”对方的本性。他们彼此认同,并亲身在感情上与对方所关心的。他们感受对方,也想念对方。这是朋友彼此认识重要的一方面;同一道理也适用于基督徒对神的认识——正如上文所说,这也是朋友的关系。

    今日,认识神的感情的一面,总被轻描淡写的掠过,因为恐怕会鼓励过度伤感的自我陶醉。当然,实在没有比自我陶醉的宗教更不敬虔,但也常常需要强调说,神存在并不只为了我们“舒服”、或“幸福”、或“满足”、或供应一些“宗教经验”,好像这些都是人生最有趣、最重要的事。同时也有必要强调说,任何人若根据“宗教经验”而说“我认识他,却不遵守他的诫命,便是说谎话的,真理也不在他心里了”(约壹二4;参9,11;三6,11;四20等节)。虽然如此,仍然请勿忽略认识神的感情的关系,也是理智、意识的事,否则就实在不可能成为两者之间深刻的关系。信徒对神的事工在世上的成败兴衰,应有而且必须有感情上的参与,正如邱吉尔爵士的私人助手,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成败也有感情的参与一样。当神被尊崇、得胜的时候,信徒就欢腾雀跃;若云见神被辱骂,却愈彻心脾。巴拿已来到安提阿,看见神所赐的恩就欢喜(彼十一23);另一方面,诗人说:“我的眼泪下流成河,因为他们不守你的律法。”(诗一一九136)同样,基督徒确知亏欠主的时候觉得羞耻伤痛(参诗五十一。路廿二61等经文),另外,当神藉某些方法,让他看见神用以爱他的、永恒的爱的荣耀时,就常有喜乐的经验(“有说不出来的大喜乐”[彼前一8])。这是与神为友感情上经验上的一面。忽略这一面,就证明人对神的思想无论多么真实,他还未认识所思想的神。

    第三,认识神是恩典。在这关系中,始终神在做主动一一这是必然的,因为神完全超越我们,而我们因罪的缘故,已完全不能向他讨求任何好处了。不是我们与神为友,是神与我们为友,籍著彰显他的爱,带领我们认识他。保罗在致加拉太人的书信中,就说明了在认识神的事上恩典的优先次序:“现在你们既然认识神,更可说是被神所认识的……”(加四9)这形容字句显然是使徒保罗认识到,在读者的救恩中先有恩典,而且恩典是最基本的。他们认识神是神认识他们的结果。他们凭信认识它,因为它光用恩典选拔他们。

    “认识”这个字,若这样用在神的身上,就变成一个关乎主权和恩典的字眼,说明神主动的爱、拣选、救赎、呼召、保守。哥林多前书十三章12节说到我们对神有不完全的认识,但神却完全认识我们,部份意思当然是指到神完全认识我们,如俗语所说:“知得一二清二楚。”但这仍不是“认识”的主要意思;主要意思从以下经文可看出:「

    “耶和华对摩西说,……因为你在我眼前蒙了恩,并且我按你的名认识你。”(出卅三17)“我未将你(耶利米)造在腹中,我已晓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别你为圣。”(耶一5)“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并且我为羊舍命,……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永不灭亡。”(约十14,15,27,28)由此可见,神对属于他的人的认识,与他救赎恩典的整个目的是有关连的。神这种认识,包含了它对所认识的人的个别爱护、救赎行动、信实守约、供养卷顾。换言之,它暗示了救恩,从今直到永远。

    五.

    因此,归根结蒂,最重要的并不是我认识神,而是支持这个事实的另一更伟大事实:神认识我。我被刻在他的掌。他对我朝思暮想。我对它所有的认识,全靠它恒久主动的认识我。我认识它,因为他先认识我,且继续认识我。他认识我为朋友,且爱护我;他的眼目永不离我,他的注意力,没有一刻会转离我,因此,他的看顾不会稍有差池。

    这是每时每刻的认识。知道神常常在爱中认识我,看顾我的福份,实有不可言喻的安舒一一充实精力而不消耗精力的安舒。知道他对我的爱是全然真实,是基于他已认识我最坏的一面,以致没有新发现能使他对我失望(如有时我对自己失望一样),因而拦阻他祝福我的决心;这是极大的释放。知道它已看见别人所看不见(为此我多么高兴!)我内里的诡诈;他也看见比我自己所能看见(按良心说,这已够了)更多的败怀,这也是谦卑的大条理由。知道他为了某些难以测度的原因,他要我做他的朋友,他也要做我的朋友,并赐下他的儿子为我而死,以实现他的目的,这也是敬拜、爱慕神的极大动力。这里不能详细解释这些概念,但顺便一提,也是以显示所谓认识一一不单单我们认识神,而是他认识我们——是什么一回事。

    问题讨论:

    1.为什么基督徒对荒谬主义者的蛔虫和安顿妮式的高热有免疫作用?

    2.认识一个人有什么含义?

    3.作者如何描绘我们和神的关系?你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比方吗?为什么是?为什么否?

    4.当那位“视万国如水桶中的一滴”的全能创造者,突破界限而成为我们个人的同伴,会发生什么事情?

    5.认识神的行动,牵涉哪四件事?

    6.圣经用哪四个比喻描绘人和神的关系?这些比喻有何共同点?

    7.  为什么神认识我们,比我们认识神更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9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 认识主 第四章 独一的真神


    一.

    “拜偶像”这三个字使你想起什么?在图腾柱前膜拜的野人?印度教寺庙中面目狰狞的塑像?围着以利亚的祭坛狂舞的巴力祭司?显然,这些都是偶像崇拜;但要知道,世上有更不易察觉的偶像崇拜。

    第二条诫命说:"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他,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出二十4等节)。这诫命说什么?

    单看此经文,很自然会以为它指敬拜耶和华以外的神像——如崇拜以赛亚所嘲讽的巴比伦偶像(赛四十四9等节;四十六1等节),或保罗在罗马书一章23,25即所论当时希腊罗马世界的异教,“将不能朽壤之神的荣耀,变为偶像,彷佛必朽坏的人,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他们将神的真实变为虚谎,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但从上下文看,第二条诫命不可能是指着这种偶像崇拜而说的,因为如果是,它只重复第一条诫命,并没有加上什么。

    因此,我认为第二条诫命——正如它一贯的解释一样——是指著一项原则,即如贺智(CharlesHodge)所说:“拜偶像不单包括拜假神,也包括用塑像敬拜真神。”对基督徒来说,这意思是:不能用可见的物质或图画去代表之一神,或三位一体中的任何一位,以达到基督徒崇拜的目的。这诫命所针对的,不是敬拜的对象,而是敬拜的方式;它是说不能用任何代表神的塑像或图画来帮助我们敬拜神。

    骤看之下,这样的禁令,竟是合乎圣经的宗教的十大原则之一,岂不怪哉?因表面看不出它有什么意义。我们会问,如果敬拜的人周围的塑像和图画,能帮助提升他仰望神,何害之有?我们已惯于把应否使用这些物件的问题,当作个人的脾性和品味来处理。我们知道,有些人的房间里有基督的小十字架和书像;他们说.看看这些物品,能帮助他们祷告时集中思想在基督的身上。我们知道,很多人说在充满这些装饰的教堂中,比在那些完全没有这些装饰的教堂中,能敬拜得更自由、更容易。我们就说,这有什么不对呢?这些东西有什么害处呢?如果人真的认为这些有帮助,还能说什么?有什么理由禁止?面对这迷惘,有人提议说,第二条诫命只适用于借用异教不道德和卑下的东西来代表神,而不指其他。

    但诫命本身的字句,却否定了这么狭窄的解释。神斩钉截铁的说,“不可作什么形象,彷佛……百物”用来敬拜。这直截了当的话,不但禁止把神绘成或塑成动物,也禁止把他绘成或塑成我们所认识最崇高的造物——人。它也禁止用图画或塑像代表耶稣基督这个人——虽然耶稣自己仍然是人;原因是:所有图画和塑像必然是“相似”我们所构想的理想人物,因此就在诫命禁止之列。历史上,基督徒对第二诫命是否禁止用耶稣的图画作教导(如在主日学班中),意见分歧,问题也不容易有定论;但毋庸置疑的是,这诫命禁止我们公开或私底下敬拜基督的图画和塑像,正如不能敬拜父神的图书和塑像一样。

    这样一来,这禁令有什么意思呢?从这禁令语气之重,后面又附加可怕的警告(宣告神是忌邪的神,和对违诫者的严惩),我们会以为这必定是十分重要的事。真的吗?答案是:是!圣经的教训显示,这诫命直接包含著神的荣耀和人的福份。有两方面可解释为什么圣经这么强调这诫命。这两方面与塑像对人真的或假的帮助无关,乃关于塑像的真理。

    一、塑像羞辱神,因它掩盖了他的荣耀。天上之物(太阳、月亮、星辰),地上之物(人、动物、雀鸟、昆虫),和海中之物(鱼、哺乳动物、贝壳类)等物的塑像,都不是他们的创造者的形象。加尔文(Calvin)说:“神真正的形象,全世界都找不到;因此……什么时候他被可见的形体代表,他的荣耀就受玷污,他的真理就被虚谎腐蚀……因此,设计神的塑像本身已不敬虔,因这败坏的行为已污辱了他的尊荣,他的塑像就不是他了。”这里的重点,并不只是指用躯体和四肢去代表神,事实上他什么都没有。如果这是反对塑像的唯一理由,用塑像代表基督就无可厚非了。但这重点还有更深的意义。反对图画和塑像的重心,是因为这些事物不可避免地遮掩了它们所代表的,神的属性和位格的大部份(即非全部)真理。

    举例说,亚伦造了金牛犊(即牛的塑像),作为那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大能的神耶和华可见的象徵。无疑,人以为这塑像可以荣耀神,因它适当地代表了神的大能。但不难看出,这象徵却侮辱了神:因为人看著代表他的牛犊塑像,就能知道他的道德个性、公义、恩慈、忍耐吗?因此,亚伦的塑像掩蔽了耶和华的荣耀。同样,十字架的悲苦性也遮盖了基督的荣耀,因它把基督的神性的事实,在十架上的胜利,和他现时的国度,都隐藏起来。十架只彰显他人性的软弱,却掩蔽他神性的刚强,它缕刻痛苦的实在,却挪开他的喜乐和满足。以上两例,那象徵物没有价值,最大的原因是它不能代表应代表的。因此,一切肉眼可见的神的代表物,也是这样。

    无论如何,从文化的观点著宗教艺术,我们不应妄想神的画像能彰显他的荣耀,促使我们敬拜他;因为这些图画永远不能显出他的荣耀。正因如此,神在第二条诫命中附加说,他是“忌邪”的神,必报应违命的人:圣经中说神是“忌邪”的,乃指他维护他自己的荣耀的热忱;每当人用塑像去敬拜神,神的荣耀就遭殃了。以赛亚书四十章18节,在生动地宣告神不可测度的伟大之后,就问我们:“你们究竟将谁比神,用什么形像与神比较呢?”这问题并不要求一个答案,只要求肃然的静默。它的目的是提醒我们,如以为照着被造物而造成的塑像,能理想地代表造物者,那是又荒谬又不敬的。

    这也不是神禁止我们用塑像敬拜他的唯一理由。

    二、塑像误人入迷途,传达对神错误的思想。因它们不能充份代表神,就歪曲了我们对神的观念,在我们心中栽植各种关于神的位格和旨意的错误思想。亚伦把神造成一只牛犊,使以色列人以为,神可以用疯狂、下流的方式敬拜他。因此亚伦所举行的“向耶和华守节”(出卅二5),竟论为可耻的狂欢。此外,历史事实告诉我们,用小十字架帮助祷告,也鼓励人把默想基督肉身的受苦,视同敬拜;小十字架使人对肉身痛苦的属灵价值有不健全的看法,也使人不清楚认识复活的救主。

    从以上例子,可见塑像在人心中歪曲了神的真理。从心理上言,假若你要向神祷告,却习惯了集中注意神的塑像或图画,就必然以这塑像所代表的去思想神,去向他祷告。这样,你就向这塑像“屈膝”、“敬拜”;这些塑像怎样不能传达神的真理,你也就怎样不能用心灵和诚实敬拜神。神为什么禁止你我用塑像和图画去敬拜他?其理在此。

    二.

    认识到神的塑像和图画会影响我们对神的观念之后,就可看见第二条诫命进一步可应用于另一范畴。这诫命禁止铸造神的塑像,也禁止在心中幻想出神的形像。在脑子里去幻想神,和用手艺去塑造神,一样会触犯第二诫命。我们常常会听见类似这样的话:“我喜欢想到神是伟大的建筑师(或数学家、或艺术家)。”“我不认为神是法官,我喜欢想到神只是一位父亲。”经验告诉我们,这些话后面,往往就否定了圣经中某些关于神的真理。我要极力的强调,以为可以自由随自己的喜欢去思想神的人,正触犯了第二诫命。充其量,人只能以人的形像——或许以理想的人,或超人——去思想神。(但神不是任何一种人。我们是按照他的形像造的,但绝不可以为他有我们的形像。对神有这样的想法,是对它无知,不认识他。所有根据哲学推理而不根据圣经的启示的臆测性神学,都错在这里。保罗告诉我们这种神学的结局:“世人凭自己的智慧,既不认识神……。”(林前一21)在神学的范畴中追随人心的幻想,可说是继续对神无知的方法,成为偶像崇拜者——这种偶像,却是心理上、虚假的神的形像,藉臆测和幻想制造出来的。

    在这亮光中,第二条诫命的正面目的就显而易见了。反而来说,它警告人不可从事导致羞辱神和歪曲它真理的崇拜方法和宗教作为。正面来说,它要我们认识:耶和华创造者是超越的、神秘的、不可思议的,不是任河幻想和哲学臆测所能捉摸的;因此要我们谦卑下来,聆听、学习他的话,让他教导我们他究竟像什么,以及我们应当怎样思想它。他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赛五十五8,9)保罗异口同声说:“深哉,神丰富的智慧和知识,它的判断,何其难测;它的踪迹,何其难寻!谁知道主的心?”(罗十一33,34)

    神不像人;他的智慧、目的、价值尺度、处事方法皆与我们的大相迳庭,以致我们根本不能用直觉去猜想,或用理想的人性观去比拟推论。除非它向我们说话,告诉我们关于他的事,否则我们无法认识他。事实上,他已说话。他已向先知和使徒们说话,也藉他们说话。他也藉著他自己的儿子的言行说了。藉着这些记载在圣经里面的启示,我们对神可形成一个正确的概念;非此不行。显然,第二条诫命的正面力量,是逼使我们从他自己的圣言里,内不从任何其他来源,去获得关于神的思想。

    从这条诫命本身的形式,也看出它正面的重点。神禁止人雕刻敬拜塑像之后,就宣称它是"忌邪"的,会惩罚所有漠视他全部诫命而“恨”它的人,而不止惩罚偶像崇拜者。从上下文看,自然而且是意料中的,应该是神对使用偶像的人特别的警告;但为什么神这警告却广义化了呢?这必定是为了使我们知道,那些雕刻偶像用来敬拜的人,已无可避免地失去真正的神学,而且会不断漠视神启示的旨意。惦念偶像的人,并未学会爱慕、留心神的话。把人造的、物质的或心理的偶像当作能够引人到神面前的人,恐怕不会以应有的严肃的态度,去而对神的启示的任何部份。

    在申命记第四章,摩西自己也根据这几方而,重申禁止用偶像崇拜,反对用雕刻偶像去听从神的话和诫命,因两者水火不相容。他提醒选民说,虽然他们在西乃山看见神出现的徵兆,却看不见他的出现,只听见他的话;摩西又教训他们要继续在山脚生活,只有神自己的话在他们身边回响着,领导他们,却没有所谓神的塑像在他们眼前迷惑他们。

    重点很明显。神没有用可见的象徵物代表他自己,只向他们说话;因此他们现在不应寻找神可见的象徵,只要顺从他的话。如果有人说,摩西是怕以色列人从四周拜偶像的国家借来塑像的模式,答案是:说的一点小错。这正是这诫命的意义:所有人造的神的塑像,铸造也好,想像也好,都是这邪恶、不义的世界的产物,因此必然与神自己的圣言相违背。为神造塑像,就是从人的本身寻找关于神的思想,而不是在神身上;这正是雕刻偶像的错处。

    三.

    以上一直讨论的思路所引起的问题是:我们守第二条诫命守到那里呢?教会中或许没有牛犊的塑像,家中也可能没有小的十字架(虽然在墙壁上有耶稣的画像;这应使我们再加三思);但能肯定说我们要敬拜的神真是圣经中的神、三位一体的耶和华吗?我们用心灵和诚实敬拜独一真神吗?抑或实际上我们心目中的神是一些其他的神而不是基督教的神,正如回教徒或犹太人,或耶和华见证人所信的不是基督教的神而是其他?

    你会说:我怎能知道呢?试验的方法是:圣经中的神已藉著它的儿子向人说话。认识他荣耀的亮光,已在耶稣基督的脸上赐给我们。我是否习惯了仰望主耶稣基督的位格和工作,从中看见关于神的属性的恩典最后的真理?我能够看见神的一切目的集中在主身上吗?

    如果我能看见这点,全心全意的来到加略山,把握加略山的答案,我就可以知道,我真的在敬拜真神,它是我的神,而我现在已根据主自己的定义在享受永远的生命:“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十七3)

   问题讨论:

    1.第二条诫命十分重要,基于哪两个原因?

    2.作者在第一大段对基督教艺术所发的宏论,有什么涵义?譬如说,他的观点将如何影响艺术家选择素材?

    3.为什么心理上对神的印象,和物质上神的塑像,对认识神而言同样有害?

    4.作者所说注意塑像和顺服神的话,两者有什么关系?犹人人在西乃山的经历,如何支持这个论点?

    5.作者提供什么试验,去决定你所信的神是不是基督徒的神?你对神的想法,经得起这试验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9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 认识主 第五章 神成为人


    一.

    有思想的人觉得耶稣基督的福音难以置信,这是不足为奇的,因福音所牵涉的事实,超越人的理解。但很多人在鸡蛋里找骨头,把信仰弄得不必要的困难,却是可悲的事。

    以赎罪为例吧。很多人深感困难。他们问:怎能相信拿撒勒人耶稣之死——一个人,在一副罗马刑具上断气——就能解决全世界的罪呢?那一次死亡怎能影响到今天神赦免我们的罪呢?或以复活为例——这又是很多人的绊脚石。他们问:怎能相信耶稣肉身从死里复活呢?既使很难否定坟墓是空的——一但要相信耶稣从空坟墓出来,进人不死的肉身的存在,岂不更难?耶稣昏晕后暂时复苏,或盗尸等理论,岂不比基督教复活的教义更可信?或以童女生子为例;这是本世纪很多基督徒所否定的。人又问:怎能相信如此谬于生物学的东西?或以福音书的神迹为例;很多人又觉得困难重重。他们说,即使耶稣真能医治人(凭表面证据很难怀疑他的医治,因为历史上也有其他能医病的人),怎能相信它行在水面上、喂饱五千人,使死人复活?这样的故事实在难以置信。今天很多人就在信仰的边缘上,被这些和类似的问题困惑著。

    其实,因着福音所给我们至高的奥秘,真正的困难完全不在这里。困难不在受难节赎罪的信息,不在复活节复活的信息,而在圣诞节造成肉身的信息。基督教真正惊天动地的宣言,是拿撒勒人耶稣是神成为人——神三位一体中的第二位成为“第二个人”(林前十五47),决定了人类的命运,成为全人类第二位代表,它有了人性,却不失其神性,以致拿撒勒人耶稣全然是真神,又全然是真人。这其中两个奥秘可说“买一送一”——一位神有多元位格,而在基督的位格中,神性和人性契合为一。第一个圣诞发生的事,就是基督教最超绝、最深不可测的启示的所在。“道成了肉身”(约一14);神成为人;神子成为犹太人;全能的神变成地上一个无依无靠的婴孩,除了躺著、瞪著眼睛、蠕动、吵闹之外,什么也不会,像其他孩子一样,要人喂奶、换尿布、教他牙牙学语。这里面并无错觉或诈骗:神的儿子的婴孩期全然属实。你越想它,就越觉惊心动魄。虚构小说中也没有比道成肉身的事实更令人拍案惊奇的了!

    这才是基督教真正的绊脚石。这是犹太教徒、回教徒、神体一位论者(Unitarians)、耶和华见证人、及很多不能相信童女生子、神迹、赎罪、和复活等困难的人觉得最为难的地方。误信道成肉身,或最低限度信得不够,往往对福音故事产生其它方面的困难。一旦把握道成肉身是事实,其他困难就冰消瓦解了。

    如果耶稣是一位很奇特神圣的人,空相信记载关于他一生言行的新约圣经,困难就真是高如泰山了。但耶稣若真是永生的道,是父神在创世时的媒介,“籍著他创造诸世界”(来一2),那么神的创造力使它进入世界、活在世上、离开世界等新的行为也无甚希奇了。生命的创造者从死里复活也不是为怪。如果他真是神的儿子,他死了而不复活会比复活更令人震惊呢!卫斯理说:“真神竟死,何等奥秘!”但真神复活,更是不可比的奥秘。如果神永存的儿子的确顺服亲尝死味,则死对灭亡的人类有救赎的意义,也不足为怪。只要接受耶稣的神性,在任何教义中找困难就变得不合理;一切都息息相关,不可分割。道成肉身本身是深不可测的奥秘,却能解释新约圣经所记载一切其他的事。

    二.

    马太和路加福音颇详细的记载神的兄子如何进入世界。在罗马帝国的盛世,它降生于一个隐晦的犹太村庄的一间客店外。每逢圣诞节重述这故事,我们总把它美化了,它实在是颇可怕和残忍的。耶稣生在客店外,因为客店住满了人,没有人肯腾出一个床位给这临产的妇人,以致他要在马棚里生孩于,用马槽权充摇篮。圣经作者记载这故事,颇为冷漠,不评一语。但细心的读者,必可从故事的描述看出世态的炎凉和无情,而不胜战栗。但福音书作者记载这故事,却不是要藉此勾出道德的教训。对他们来说,故事的焦点不在降生的环境(唯一的例外是因为这事发生于伯利恒〔参太二1—6〕,而应验了预言),乃在婴孩的身份。这一方而,新约圣经有两大思想,是前面已提过的,现在要详细来看:

    —、在伯利恒降生的婴孩是神。

    用圣经的术语确切点说,它是神的儿子,或用基督教神学的惯用语说,是神那儿子(GodtheSon)。请注意,是“那儿子”(theSon),不是一个儿子」(aSon):这是约翰在他的福音书首三章中重复四次说的,务使读者明白耶稣的独特性,它是神“独生”的兄子(参约一14,18;三16,18)。因此,基督教信条说:“我信人父上帝……我信我主耶稣基督,天父的独生子。”

    基督徒护教学者,有时把“耶稣是神的独生儿子”这句话,说到好象是有关他身份一切问题的最后、最完满的答案。情形却非如此,因为这话本身也产生问题,易被误解。“耶稣是神的儿子”意思是说其实有两位神吗?基督教像犹太教徒和回教徒所说,是多神主义吗?抑或“神的儿子”一词,暗指耶稣虽然在一切被造物中自成一类,在位格上却不像父神一样神圣呢?初期教会的亚流派(Arians)持有此见,现代的一元神论者(Unitarians),耶和华见证人,基督兄弟派(Christadelphians)及其他教派也持同一见解。对吗?圣经称耶稣为神的儿了,意思到底是什么?

    这些问题迷惑了好些人,但新约圣经却不把我们留在不知如何回答的疑惑中。原则上,在使徒约翰的福音序言中,问题不但提出了,也同时解答了。显然,他是写给有犹太和希腊两种背景的读者。他说,他写的目的是要叫他们“信耶稣是……神的儿子并且……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约二十31)在整本福书中,他把耶稣以神的儿子的身份呈现出来。然而,约翰知道“神的儿子”一词会在读者心中引起误解的联想。据犹太神学的用法,这字是指期待中的(肉身的)弥赛亚的名衔。希腊神话中却有很多‘神的众子’,是一个神和女人结合而生的超人。在这两种情形中,这名词者并不能表达出位格的神性(Personaldeity)的观念;事实上,两者都摒除了这神性。约翰务求他每次提到耶稣是神的儿子时,不被读者这样理解(即误解),也首先清楚耶稣所宣称及基督徒所说神子的地位,是不折不扣有位格的神性。每年圣诞节,英国圣公会把这个当作福音来诵读,我想是对的。新约圣经没有其他地方,比这一篇把耶稣神性的儿子身份解释得更清楚。

    且看约翰如何小心而全面性地阐释他的主题吧。

    他并不开门见山就提到「子」;他先谈[道]。这就绝无误解的危险了;熟识旧约的读者立刻就会意。在旧约,神的道是他创造时的发言,是他能力的运行,以完成它的旨意。旧约圣经描写到神的发言,它旨意的实际陈说,本身就有成事的能力。创世记第一章说,在创造万事时“神说,要有……就有了……”(创一3)“诸天籍耶和华的命而造…因为他说有,就有。”(诗卅三6,9)因此,神的道就是神的工作。

    约翰就借题发挥,进一步说明关于神的“道”的七件事:

    (1)“太初有道”(l节)。这是道的永恒性(eternity)他本身无始;其他事物开始时,他——已有。

    (2)“道与神同在”(l节)。这是道的位格(personality)。那成就神旨意的能力,是一位有独特性格的个体的能力,在永恒中与神有不断交往的关系(这是这句话的意思)。

    (3)"道就是神"(1节)。这是道的神性(deity)。它的位格虽与父的截然不同,却非被造物;它本身是神,正如父是神。这句经文的奥秘,是在神性的统一中有不同位格的奥秘。

    (4)"万物都是籍著他被造的"(3节)。

    这是道在创造(creating)。它是父用来进行每一创造过程的媒介。凡被造的都是藉着他造的。(这进一步证明他和父一样是创造者,而不属于被造之列。)

    (5)“生命在他里头”(4节)。这是这在道在赐生命(animating)。在被造物的范畴内,只有在他里面及藉着他才有物质生命。这是坚持对一切生命的起源及延续问题的答案:生命乃由道所赐和维持。被造物本身没有生命,只有在道——神的第二位—体中才有。

    (6)“这生命就是人的光”(4节)。这是道在启示(revealing)。他赐生命,也赐亮光;换言之,每个人因为活在神的世界中,就从神得启示,这正是道的工作,而人活着也是因道工作的缘故。

    (7)“道成了肉身”(14节)。这是道成为人(incarnate)伯利恒马槽里的婴孩并非别人,正是神永恒的道。

    约翰叙述完道是谁是什么一一是神性的一位,万物的创造者——之后,就揭露其身份。他说,道是藉降生而彰显出来的神的儿子。“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14节)。第18节也证实了这身份:“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这样,约翰就建立了他一直要建立的论点。他现在已交代清楚称耶稣为神的儿子是什么意思。神的儿子是神的道;我们已知这道是什么了:因此,道是什么,子也是什么。这就是约翰福音序言的信息。

    因此,当圣经宣称耶稣是神的儿子时,意思是在说明他截然不同、有位格的神性。圣诞节的信息全系于这惊天动地的事实:马槽里的婴孩是——神。

    这只是故事的一半。

    二、在伯利恒降生的婴孩是神变成人。

    道成了肉身:的确是人的婴孩。他没有停下做神;它不比从前更不是神;但他却开始做人。他现在不是神减去了神性的某此原素,却是神自动的加上了他自已所造的人性。那迷人的神,现在开始体验做人的味道。神会造那天使,今日已沦为魔鬼了,现在他也处在可受魔鬼试探的境地——他诚然不可避免受试探——他人性的生活,只有与魔鬼交战才得完全。希伯来书的作者,在仰望他那天上的荣耀后,也从这事实获得莫大的安慰。“所以他凡事该与他的弟兄相同……他自已既然被试探你受苦,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因我们仍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极弱。它也曾这么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二l7,18;四15,16)

    道成肉身的奥秘是深不可测的;不能诠释,只能陈述。好的陈述,要算亚他那修信经(AthanasianCreed)的措词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神的儿子,是神又是人;……完全的神,完全的人:他虽是又神又人,却不是两个,而是一位基督;是一位,非把神性变成肉身:乃把人性放进神里面。”我们不能完全了解。我们在马槽所见,诚如卫斯理·查理(CharlesWesley)所说:

    缩成六尺是我神,

    超乎人智成肉身。

    超乎人智——紧记这个是明智之举,可免除臆测,可满足地敬拜他。

    三.

    怎样思想道成肉身呢?新约圣经并不鼓励我们去忖测它所引起肉体上和心理上的问题,却要我们因它所影显神的大爱而敬拜神。那是降卑和自谦的伟大行动!保罗说:“它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作形象,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6一8)(译注:此段经文原作者引自腓力斯(Phillips)译本,特别强调把末句意译成:“它的死是一位普通罪犯之死”(andthedeathhediedwasthedeathofacommoncriminal)这一切都为了拯救我们。

    有时神学家的猜想:道成肉身最初、基本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创造秩序,它的救赎意义,不过是神事后的主意。然而,邓尼(JamesDenney)说得对:“新约圣经中,没有一种道成肉身,是可以与救赎脱离关系而得到解释的。……启示录的焦点不是伯利恒而是加略山。任何基督教建立事工,若忽略了或否定了上一点,都会来曲基督教,使它模糊不清。”(参邓氏著《基督之死》(theDeathofcrust)一九0二年版第二三五页。)在一连串把神的儿了引到加略山十字架的梯阶上,伯利恒的摇篮所占的地位,才是它重要意义的所在;若不这样看就不会明白它。因此,新神圣经诠释道成肉身的镳节,就不是约翰福音一章14节那简单的说话:“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而是哥林多后书八章9节说:“你们知道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典,他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叫你们因他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这里除了说明道成肉身的真理外,还说明它的意义;保罗给我们看到,我们对神子变成人子这事实应有的态度——不但看作是自然界的奇观,却看作恩典的杰作!

    四.

    现在要暂停下来,思想一下有些人对上面所引保罗的话另一种不同的应用。腓立比书二章7节中那一句被腓力斯(J.B.Phillips)译作“剥夺自己所有的权利”(“strippedHimselfofallprivilege’),和钦定本(AuthorizedVersion)英文圣经译作“使自己默默无闻”(“madehimselfofnoreputation)的话,原文乃“倒空自己”(emptiedhimself)之意,乃修订本(RevisedVersion)的译法。(译注:亦为中文圣经新译本的译法。)有人就问,这句话若和哥林多后书八章9节所言耶稣“成为贫穷”并列来看,岂不更照亮了道成肉身的本质?这岂不暗示说,神的儿子成为人,他的神性有某种程度的递减?

    这就是所谓“虚己论”(KenosisTheory),Kenosis这希腊字意即“倒空”(emptying)。这理论无论以什么形式出现,其中心是:为了成为完全的人,神的儿子必须放弃它一些神性的特性,否则它在空间、时间、知识,意识这些重要的、真实的人性生活中,不能享有受到限制的经验。这理论有不同陈述的方法。有的说神子只舍弃那些“形而上”(metaphysical)的特性(全能、全在、全知),保留“道德”的特性(公义、圣洁、信实、慈爱);另一些人说当他成为人的时候,它放弃所有特有的神性的能力,包括它神性的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虽然它在属世生活的过程中,后来却重新获得它神性的自我意识。

    在英国,虚己论最早在一九八九由哥尔主教(Bishop)提出,以解释为什么我们的主如十九世纪高等批判学者所说的,竟然对旧约的所谓错误茫无所知。哥氏的理论:神子成为人的时候,放弃了它神性中对事实的全知,但对道德的问题却保留着完全的、神性的无误。在历史事实这个范畴,他受当代犹太思想所限制,向他不知道这些并非全对,就未经批判的接受了。因此他认罪旧约圣经在字句上是神默示的,乃全然真实,而且认为旧约五组乃摩西所写,诗篇一百一十篇乃大卫所撰——这些都是哥尔不予以拥护的主耶稣的观点。很多人就步哥尔的后尘,到处寻找拒绝耶稣对旧约圣经的观点的理由。

    可惜虚己论却不能成立。首先,它所根据的经文,完全不能支持它。保罗论到神了倒空自己变成贫穷,每次上下文的意思都是说到他搁置一旁的不是神性的能力和属性,而是神性的荣耀和尊严,就是基督在那伟大的大祭司祷告中所说:“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荣耀。”(约十七5)腓力斯和钦定本,都正确地译出腓立比书二章7节保罗的原意。神子舍弃神性中某些特质的说法,是没有圣经根据的。

    而且,这理论本身引起很大、不易解决的问题。如果基督耶稣失去一些神性的本质,怎能说它是完全的神呢?如果父的一些权能和属性不在他里面,又怎能说他完全影显父呢?再者,如这理论所说,在地上其人性不能和其神性共存,在天上也应同为此理了。那么,那“在荣耀中的人”就永远失去了一些神性的能力了。设若,如圣公会信条第二条所说,“神性和人性”在道成肉身时“结成一体,永不分开”,那么根据虚己论,不能避免的推论是:神的儿子在道成肉身时失去了某些神的属性,永难收复。但新绘圣经颇为清楚强调复活的基督的全能、全在、和全知(参太廿八18,20;约廿一17;弗四10)。照此看来,虚已论的支持者若否定这些神性的特质在天上不能和真人性共存,他们又凭什么理由说在地上这些也不能共存呢?

    再者,哥尔用这理论去解释基督一部份教训的所谓错谬,而维护其他教训的属大权柄,这是不可能的。基督曾详尽概括的宣告,它所有的教训都从神而来:他一直只是神的差役。“我的教训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来者的。”“我说这些话,乃是照着父所教训我的。”“因为我没有凭着自己讲,惟有差我来的父,已经给我命令,叫我说什么,讲什么。……故此我所讲的话,正是照着父对我说的。”(约七16;八28;十二49,50)他宣称他自己“将在神那里所听见的真理,告诉了你们”(约八40)。

    面对这些宣称,只有两个选择:要就接受这一切,承认耶稣一切的教训都有完全、属神的权柄,包括他对旧约圣经的启示和权威的宣告;要就拒绝这一切,质疑他每一点教训的属天权柄。如果哥尔真的要维护耶稣道德和属疑的教训,他就不应该质疑耶稣对旧约的教训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如果他真的决定不赞成耶稣对旧约所言的,他就应该前后一致,既认为不能接受耶稣所宣称的教训,也大可不必同意耶稣任何的教训。如果虚己论要作为哥尔所运用的用途,它就证明太多事了:它证明了耶稣既摒弃了神性的知识,就在每一件事上都可能有错,而当它宣称它所有的教训都源于神的时候,他欺骗自己,也欺骗我们。如果要根据耶稣的宣称而维护他做教师的属天权柄,就必须拒绝虚己论,或无论如何拒绝这谬论的应用。

    事实上,福音的记载也提出反对虚己论的证据。的确,耶稣对人类和灵界的知识有时是有限的。他暗中会问——“谁摸我的衣裳?”“你们有多少饼?”(可五30;六38)他承认他和天使一样不知道神预定要他回来的日子(可十三32)。但另有一些时候只显示有超自然的知识。他知道撒玛利亚妇人暧昧的历史(约四17等节)。他知道彼得若去打鱼,第一条打上来的,在口中会有一块钱(太十七27)。没有人告诉他,他就知道拉撒路死了(约十一11,13)。同样,很多时候他在医病、喂饱、使死人复生等神迹上显示越自然的能力。福音书给我们对耶稣的印象,不是一位完全没有神性的知识和能力的耶稣,而是一位能交替运用这两者的耶稣,且大部份时间他以不运用为满足。换言之,所得印象,并非神性的递减,而是神性功能的收敛。

    怎样解释这种收敛?根椐约翰福音记载得特别多的真理,原因必然是子完全顺服父的旨意。神性一部份已知的奥秘,是神的三个位格彼此都有固定的关系。子在福音书中出现,不是独立一个神性位格,而是些倚靠的,只有而且完全根据父的指使去思想和行动。“子凭着自己不能作什么。”“我凭着自己不能作什么。”(约五19,30)“因为我从天上降下来,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来者的意思行。”(约六38)“我没有一件事,是凭着自己作的……我常作他所喜悦的事。”(约八28,29)三位一体中第二位的本性,是承认第一位的权柄,顺服第一位所喜悦的事。切此他宣告他自己是子,而第一位是它的父。它虽然和父有相同的永恒性、权能、和荣耀,但他仍然很自然的扮演子的角色,并且以遵行父仍旨意为乐,正如三位一体的第一位很自然的就计划、推动神三位一体的工作;第三位也自然地从父和子领命而去,完成“他们”共同的命令。因此,“神人”耶稣在世时顺服父,并非因道成肉身而有的新关系,而是父和子在天上永恒的关系,在时间上的延续。如在天一样,子在地也完全仰赖父的旨意。

    如果这是真的,一切就解通了。这位神人不能独立知道一切,也不能独断独行。就如他不做所有他想做的,因为有一些不是父的旨意(参太廿六53等节),同样他也不能知道一切他可能会知的,只知道父定意他知道的。像它其他一切的行动一样,他的知也是由父的旨意规限的。因此,例如他不知道回来的日了,不是因为他在道成肉身时放弃了知道一切的权能,乃因为父没有定意他可以在地上、在受苦前期间知道这一件事。加尔文注释马可福音十三章32节时说得很对:“在他没有完全履行中保的职份之前,这件事一直没有让他知道;但他复活后就知道了。”这样,耶稣有限的知识,不能用造成肉身的形态来解释,而要用父对子在地上的旨意来解释。因此结论是:福音书有一些事实与虚己论互相矛盾,若没有虚己论,所有事实就容易解释了。

    五.

    神的儿子倒空自己、变为贫穷的意义,现已明白。它意思是把荣耀搁置一旁(真正的虚己);自动收敛权柄;接受困难、孤独、苦待、恶毒、和误会;最后,惨痛的死——灵魂的痛苦更甚于肉体的痛苦——以致它几乎心力交瘁(参路十二50和客西马尼园的记载)。它意思是爱那不可爱的到底;使他们“因它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圣诞节的信息是,破毁的人性有希望了——赦免的希望、与神和好的希望、荣耀的希望—一因为在父的定义下,耶稣基督变为贫穷,降生于马房,这的是在三十年后,被挂在十字架上,这是世界所能听到空前绝后最奇妙的信息。

    我们轻言“圣诞精神”,不外是指家庭快乐吧。世上所说的清楚显明这句话实上有极重大的含义。它应指在第一次圣诞节为我们变成贫穷的基督,其件情往人世间繁衍的过程。而圣诞精神本身,应是每个基督徒从岁首到年终的标记。

    可耻而又可悲的是,今天有很多基督徒——一我愿更确实的说,很多最坚固最正统的基督徒—一以主的比喻中祭司和利未人的精神,经过这世界,看见周围人的需要,却(只许个敬虔的愿,或祷告说神会满足他们的需要)转移目光,拂袖而去。这不是圣诞精神。精神也不属于那些基督徒,他们只为建立中等家庭、结交中等基督徒朋友、用不等基督教教育养育儿女,离开中下阶层的基督徒和非基督徒,让他们自生自灭。(噢,这样的基督徒多得很。)

    圣诞精神是不会在装腔作势、摆架子的基督徒身上照耀出来的。圣诞精神是属于那些学主榜样的基督徒,一中活着的原则只为变成贫穷——只付出和被付出——使别人富足,用尽办法投资时问、任劳任怨、关心、关怀、善待别人——不只对自己的朋友。表现这精神而真有表现的人太少了。如果神怜悯复兴我们,它会做的一件事,就是在我们的心中和生命中多运行这种精神。如果要个人灵性突飞猛进,应该走的一步就是培养这种精神。“你们知道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它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叫你们因它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你开广我心的时候,我就往你命令的道上直奔。”(诗—一九32)

    问题讨论:

    1.什么是“福音给我们至高的奥秘”?

    2.请举具体实例,阐明相信道成肉身如何化解基督教教义引起的其他困难。

    3 . 在伯利恒降生的婴孩是神。使徒约翰如何建构他福音书的序言,以说明神的儿子这称号的意义?关于道成肉身,他告诉我们哪七件事?

    4.虚已论是什么?它曾被人用什么方法来陈述?为什么道理论站不住脚?

    5.“所得印象,并非神性的递减,而是神性功能的收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们如何解释这种收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 认识主 第六章 他必作证


    一.

    教会常唱:“荣耀归与父、子、圣灵。”这是什么?颂赞三位神?不!颂读一位有三个位格的神;如一首圣诗说:

    耶和华!父、灵、子,

    神性奥妙!三位一体!

    这是基督徒所敬拜的神——三位一体的耶和华。基督徒对神的信仰的中心,就是有关三一论已启示的奥秘。“三位一体”的英文Trinity源自拉丁文Trinitas,其意为“三”。基督教乃建立在神三个位格、三面性的教义上。

    常常有人以为,三一论的教义既然这么神秘,可说是神学上一块大而无当的木头,弃之不亦快哉?我们的所作所为,似乎也反映出这种心态。英国圣公会的祷告册,指定教会每年十三次在公众崇拜中背诵这教义的经典之作——亚他那修信经(AthanasianCreed),但今天连背一次的也罕见。一般圣公会牧师,或许除了“三一主日”(TrinitySunday)以外,从不传讲三一论的信息;一般不守“三一主日”的标奇立异的牧师,更从不讲这方面的道。使徒约翰若要评论我们的作为,他会说什么?这真够耐人寻味了!对他来说,三一论是基督教福音的重要部份。

    上一章已提过,约翰在他福音书的开场白,就引进一个神性中两个截然不同的位格的奥秘。无可否认,这是神学上一个深坑,约翰竟把我们抛进去了。“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道是与神相交的一个位格,道自己有自成一位、永恒的神性。约翰继续说,它是父唯一的儿子。约翰在福音书一开始,就陈述一位神有两个位格的奥秘,原因是他知道读者若不把握耶稣的确是神子这事实,就对它的言行会完全摸不着头脑。

    但约翰要我们知道神性中位格的多元性,目的不单是这样。因为在记载主与门徒最后的谈话的篇幅中,他转述救主如何解释说要到父的家里为门徒预备地方,接着就应许赐给他们“另一位保惠师”(约十四16)。请注意这话;它蛮有意思。它指的是一个位格,而且是很特出的一个位格。一位保惠师——其意义的丰富,可从不同译法中看出来:英文修订标准本圣经(RSV)译作“顾问”(counsellor);莫法德(Moffatt)译作“帮助者”(helper);韦幕特(Weymouth)译作“辩护人”(advocate);诺克斯(Knox)译作“与你为友者”(onetobefriendyou)。这字就引出很多含意:鼓励、支持、帮助、关心、负责别人的福利等。另一位保惠师——没错,因为耶稣原是他们的保惠师,这新来的一位,乃要继续他这一方面的工作。故此,当我们回顾主自己如何在三年当中个别的爱护、关心、忍耐教导,并供给门徒一切所需,才能欣赏主所说“另一位保惠师”的涵义。基督乃是说,他会照顾你,好像我照顾你一样。真是特出的人物!

    主跟着就称呼这位新的保惠师。它叫做“灵”,“圣灵”(约十四17,26)。这名字意味着神性。在旧约圣经,神的话和神的灵是平行并重的角色。神的话是它全能的话语;神的灵是他全能的呼吸。两词都有神的权能在运行之意。在创造的记载中,神的话语和呼吸同时出现。“神的灵(呼吸)运行在水面上。神说……就有了……”(创一2等节)“诸天籍耶和华的命而造,万象藉他口中的气(灵)而成。”(诗卅三6)约翰在引言中说,该引言中提到的“道”是有位格的。主耶稣现在也有同样的教训:圣灵是有位格的。正如他后来称父为圣父(十七11),现在它称这有位格的灵为圣灵,藉此确定他佐证灵的神性。

    请注意基督如何把圣灵的使命衔接上父和子的旨意和目的。一处圣经说,父会差这圣灵,正如父差谴子一样(参五23等节)主又说:父会“因我的名”差遣圣灵——即是说,做基督的副手,完成基督的旨意,用他的权柄,作他的代表(十四26)。正如耶稣奉父的名而来(五43),做父的代理,说父要说的话(十二49等节),做父的工作(十25;参十七12),自始至终做父的使者,为父作见证,圣灵也奉耶稣的名而来,在世上作耶稣的见证和代表。圣灵“从父出来(原文Para指从旁边而来)”(十五26),一如从前子“从父出来(原文亦有Para一字)”(十六27)。父差派永在的子进入世界,现在召他回荣耀中,另差圣灵代替子的位置。

    这只是从一方面看而已。另一处圣经说,是子“从父那里”差圣灵来(十五26)。正如父差子进人世界,子也差圣灵进入世界(十六7)。圣灵由子所差,也由父所差。因此有了以下关系的排列:

    —、子受命于父,因子乃父奉自己的(父的)名所差。

    二、圣灵受命于父,因圣灵乃父为子的名所差。

    三、圣灵受命于子也受命于父,因圣灵乃被子所差,也被父所差(比较二十22“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

    这样,约翰记录了主所启示的三一论的奥秘:三个位格,一位神,子遵行父的旨意,圣灵遵行父和子的旨意。重点是:那要与基督的门徒“永远同在”(十四16)的圣灵,是要来代替基督进行安慰者的事工。因此,如果基督那安慰者的事工重要,圣灵那安慰者的事工一点也不次要。基督的工作若对教会有相干,圣灵所作的亦必然相干。

    二.

    可是,研究教会历史,或看看今天的教会,都得不到这样的印象。

    今天,三一神的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圣经教训,所受待遇的不同,是多么令人震惊!基督的位格和工作,自古至今一直是教会内经常争辩的题材;但圣灵的位格和工作却一直受漠视。圣灵的教义,一直是基督教教义中的“灰姑娘”(Cinderella译注:童话《仙履奇缘》中那受苦待的少女),似乎很少人对它感兴趣。有关基督位格和工作的好书,多如汗生充栋;但有关圣灵的位格和工作值得一看的书,实寥寥可数!基督徒对基督所作仍工作亳不质疑,都知道它籍代赎的死救贿人(尽管有人对这事的究竟持不同意见)。但一般基督徒对圣灵的工作,却如堕五里雾中。有些人论基督的灵,如论圣诞精神一样——当作是艰涩难懂、文化上的宗教表现而已。有些以为它是启发非基督徒,如印度英雄甘地(Gandhi)的道德信念,或如史泰涅(RudolfSteiner)的神智神秘主义(theosophicalmysticism)的一位神灵。或许,大部份人就根本不理会圣灵,对他所作的也就一窍不通。他们实际上就和保罗在以弗所遇见的门徒一样:“未曾听见有圣灵”(徒十九2)

    自命很注重基督的人,对圣灵却这样无知和漠视,岂不怪哉?基督徒都知道,如果没有道成肉身或赎罪,后果会怎样。他们知道这样就没有救主,他们就灭亡。但很多基督徒完全不知道,如果世上没有圣灵又将如何?他们根本不知道他们自己或教会会遭受什么。无可否认,有些事给人轻重倒置了。我们这样忽略基督所指派的代理人的工作,怎样自圆其说呢?我们口说尊敬基督,却忽略且忽略基督差来做他副手、取代他位置、代表他照顾我们的这位圣灵,岂不是大大自欺吗?我们岂不应多注意圣灵吗?

    三.

    圣灵的工作真的很重要吗?

    十分重要!没有圣灵的上作,就没有福音,没有信仰,没有教会,世上也完全没有基督教。

    首先,没有圣灵,就没有福音,没有新约圣经。

    基督离开世界的时候,就把使命交托给门徒。他要门徒负责去使万民作他的门徒。他在小楼上对他们说:“你们也要作见证。”(约十五27)他在升天之前,在橄榄山上向他们说临别时的话是:“……你们……要……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一8)这是他们被委任的工作。但他们能够作些什么样的见证呢?他们从来不是好学生;基督在地上的时候,门徒由始至终都不明白他的教训,抓不到重点;现在基督走了,怎能期待他们有更好的表现?平心而论,即使他们有世上最好的意志,无可避免也会把福音的真理,和一此善意的错误观念混淆,夹杂其中。他们的见证,很快就变得歪曲、一塌糊涂,以致无可救药。

    这问题的答案是“否”;因为基督差遣圣灵到他们中间,教导他们一切的真理,使他们免犯一切错误,提醒他们主会教导的,启示他们知道基督要他们学习其余的一切。“保惠师……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你们,并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约十四26)“我还有好些事要告诉你们,但你们现在担当不了。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因为他不是凭自己说的,乃是把他所听见的都说出来。”(换言之,他会按着基督吩咐他说的向门徒说明,正如基督照着父吩咐他说的向门徒说明一样〔参约十二49等节;十七8,14〕。)“并要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他要荣耀我,因为它要将受于我的,告诉你们。”(约十六12—14)这样“它就要为我作见证(向你们——为这些门徒而差他来),你们(被他见证的工作所装备好,且有能力的)也要作见证……”(约十五26等节)。其中的应许是:原本这些门徒,经过圣灵的教导,都应有能力成为基督的喉舌,像旧约先知能够用“这是上耶和华说的”去引出他们的信息一般,而有同样真理的新约使徒,也能说他们口头或笔录的教训“是主耶稣基督说的”。

    事情也这样发生了。圣灵临到门徒,按照应许向他们见证基督和他的救恩。论到这救恩的荣耀时(“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保罗说:“只有神籍着圣灵向我们显明了……我们所领受的……乃是从神来的灵,叫我们能知道神开恩赐给我们的事。并且我们讲说(他可以加上“笔录”两字)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语,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林前二10一13)圣灵向使徒见证的方法,是启示他们知道一切真理,默示他们把真理诚实的传达出来。因而有福音;再而有新约圣经。若无圣灵,世界两样都得不到。

    还有。其次:若无圣灵,就没有信仰,没有新生——一简言之,没有基督徒。

    福音的真光照亮着;但“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林后四4),而盲者对光的刺激是没有反应的。正如基督对尼哥底母说:“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就不能进神的国度”(约三3,5)随后,基督代表自己和门徒,向尼哥底母和他所代表所有未经重生的宗教人士进一步解释说,不重生不可避免仍效果,就是不信——一“你们却不领受我们的见证”(11节)。福音怪他们中间不能产生信心。他们被不信抓住了。

    那怎么办呢?能否因此断定,传福音是浪费时间,是绝望的事业,注定失败?不;因为圣灵住在教会里面,为基督作见证。前面说过,它籍启示(revealing)和默示(inspiring)向使徒作见证。历代以来,他藉照亮(geminating)向其他人作见证:启蒙盲目,恢复属灵的异象,使罪人看见福音的确是神的真理,圣经的确是神的话语,基督的确是神的儿子。我们的主应许说:“他(圣灵)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约十六8)我们不能想象,可以籍辩论证明基督教的真实性;除了圣灵,藉他那大能的工作更新盲目的心灵以外,没有人能证明基督教的真实性。惟有基督的灵,才有至高独特的权柄,劝服人的良心相信基督福音的真实性;而基督在地上的见证人,必须学习把成功的希望,建基在圣灵对真理有力的佐证上,而不放在人对真理灵巧的表达上。保罗在此指出途径说:“弟兄们,从前我到你们那里去,并没有用高言大智对你们宣传神的奥秘……我说的话讲的道,不是用智慧委婉的言语,乃是用圣灵和大能的明证,叫你们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林前二1—5)正因为圣灵这样作证,福音传开,人就信了。但若没有圣灵,世上就连一个基督徒也没有。

    四.

    我们是否承认、倚靠圣灵的工作,藉此尊崇他呢?抑或漠视他的工作而轻忽了他,不但羞辱圣灵,且羞辱差他的主呢?在我们的心目中:是否承认它所默示的圣经——先知的旧约和使徒的新约——的权柄呢?对神的话我们是否应用敬畏的心和受教的耳朵去读,去听呢?如果没有,就羞辱圣灵了。在生活中:我们是否应用圣经的权柄,靠着圣经而活(无论人如何反对它),认识到神的话必然真确,而且神是心口一致的,并不反悔。如果没有,就羞辱了赐给我们圣经的圣灵。在见证中:我们是否记着,只有圣灵的见证,才能证明我们的见证是真的,因此仰望它、信靠他,并像保罗一样,避免用人智慧的技巧,好显示我们真正倚赖他?如果没有,就羞辱了圣灵。我们能否怀疑,现今教会生活的荒凉,正是神对我们羞辱圣灵的审判呢?如果是,除了我们学习在思想、祷告、和行为上尊崇圣灵,否则怎能希望神除去这审判呢?“他必作证……”

    “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凡有耳的,就应当听。”

    问题讨论:

   
1.关于三位一体,约翰福音教导我们什么?

    2.保惠师一词有什么其他译法?这词有什么意义?

    3.圣灵的工作和基督的工作有什么关系?

    4.旧约如何论到神的话和神的灵?

    5.作者说教会一直漠视圣灵的工作。你同意吗?你对圣灵的工作的认识,会在你个人的生命中起了变化吗?

    6.为什么没有圣灵,就没有福音,也没有新约圣经?

    7.为什么没有圣灵,就没有基督徒?

    8.根据第四大段的涵义,我们能够在信仰、生活、见证中如何尊崇圣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名小花 于 2017-6-1 09:35 编辑

第一部 认识主 第七章 不变的神


    一.

    人说圣经是神的话——脚前的灯,路上的光。人说我们可从圣经认识神和他对我们人生的旨意。我们相信这些;且信得对,因为这些都是真的。因此我们拿起圣经,开始阅读。我们慢读细嚼,因为心灵火热;我们真的想认识神。但越读下去,就越觉迷惘。虽然着迷,却不得喂养。我们开卷“无”益;读后头昏脑胀;不讳言说,甚至有点泄气沮丧。就不禁怀疑,究竟圣经值得读下去吗?

    困难在那里?基本上是这个:读经把我们带进一个对我们来说是颇新颖的世界——这就是几千年前的近东世界:落后、野蛮、以农业为主、非机械化。圣经的故事,就是在这么一个地方上演的。在这世界中,我们遇见亚伯拉罕、摩西,大卫、及其他人,看见神如何对付他们。我们听见先知痛砭偶像崇拜,警告罪的审判。我们看见那加利利人行神迹、与犹太人辩论、为罪人死、从死里复活、升到天上。我们读基督徒教师们写的信,针对今天已不存在的奇怪的异端邪说。一切都有高度的娱乐性,却好像相隔千里。一切都属于那世界,而不属于这世界。我们觉得好像在圣经世界的外面往里面看。我们不过是观众而已。心中忖思着:“没错,神当初造了那一切,对当时有关的人来说都十分奇妙,但今天这些怎能感动我们?我们并不活在同一个世界。神在圣经时代言行的记载,他对付亚伯拉罕、摩西、大卫等人的记载,怎能帮助活在太空时代的我们?”我们看不出这两个世界能够怎样连起来,故一而再、再而三的觉得,在圣经读到的事物毫无用处。很多时候,这些故事本身很精彩灿烂,我们那被拒于门外的感觉,就使我们相当泄气了。

    很多读圣经的人都有这感觉,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怎样应付。有些基督徒似乎只采取“可望而不可即”的态度,虽诚心相信圣经的记载,却不敢为自己寻求,或希望能像圣经人物一样,与神有亲密、直接的交往。这种态度(今天太普遍了),实际上乃承认我们对这问题没有解决之道。

    我们对圣经所说的与神的经历如此隔膜,怎样克服?可说的话很多,但关键必然在此:这隔膜感其实是一种错觉,其根源是:在错误的地方寻找我们和各种圣经人物之间的桥梁。从时空和文化来说,他们和他们所属的历史时代,的确与我们相隔甚远。但他们与我们之间的桥梁,却不在这层面上。这桥梁是神自己。因为他们所要面对的神,也是我们要面对的同一位神。说得清楚一点:就是分毫不变的那位神,因为神连最小的特征也不改变。显然,要摒除以为我们和圣经时代之间,有不能相连的鸿沟的感觉,必须思想的真理,是神的不变性(immutability)。

    二.

    神不改变。这概念描述如下:

    1、神的生命不变。

    它是“从亘古就有”(诗九十三2),是“永远的王”(耶十10),“不能朽坏的”(罗一23),“那独一不死的”(提前六16)。“诸山未曾生出,地与世界你未曾造成,从亘古到永远,你是神”(诗九十2)。诗人说,天和地“都要灭没,你却要长存,天地都要加外人渐渐旧了,你要将天地如裹衣更换,天地就改变了。惟有你永不改变,你的年数,没有穷尽”(诗一0二26等节)。神说:“我是首先的,也是未后的。”(赛四十八12)被造物有始有终,创造者却并非如此。小孩子问:“谁造神?”答案很简单:神是不需被造的,因他一直存在。他永远存在,他永远一样。他不会变老,他的生命不会衰败或褪色。他不会获得新权柄,或失去已有的。他不会成熟或发展。他不会随时日变得强壮些,或较弱些,或聪明些。彭克(A.W.Pink)说:“它不能变得更好,因为他已完全;既然完全,他不会变坏。”创造者和被造物最先和最基本的分别,就是后者会变,他们的本质容许改变,而神却是不变,永不会停止他的所是。正如诗云:

    我们如叶生长茂盛

    枯萎消逝——你却不改变。

    这是神自己“无穷之生命”的大能(参来七16)。

    2、神的位格不变。

    压力、震荡、或脑白质切除术,可以改变人的性格,但没有东西能改变神的位格。在人生的历程中,兴趣口味、观点脾气都会激烈改变。慈祥温和的人会变得暴戾和乖僻;心地良善的会变得情世嫉俗。但创造者却不会发生类似的更变。他永不会变得比以往更不信实、怜悯、公义、和恩慈。从今天直到永远,神的位格必如从前圣经时代的一模一样。

    以下顺便谈谈出埃及记中神启示他的两个“名字”,都有教育意义。当然,神所启示的“名字”不只是商标而已;就与人的关系而言,它启示出神是什么。出埃及记第三章记载,神向摩西宣布它的名字叫做“我是自有永有的”?(IamthatIam)(14节)——第15节的“耶和华”(原文是Yahweh,“主”之意?其实是这名字的简称。这“名字”不是神的描写,只是他自我的存在.和永恒的不变性的宣告;它提醒人类说,神本身就有生命?他现在是什么,在永恒中也是什么.出埃及记第三十四章又记载,神在向摩西“宣告耶和华的名”的时候,如何列出他圣洁的位格的各种特质.“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6等节)。这宣告补充了出埃及记第三章,说明耶和华究竟是什么;出埃及记第三章的宣告则补充这个,说明神在三千年前告诉摩西他是什么,今天以及到永远他仍是什么。神道德的位格不变。因此,雅各在论到神的美善和圣洁,对人的宽容和对罪的痛恨时,说神“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雅一17)。

    3、神的真理不变

    人有些时候口是心非,只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此外,他们观点改变,往往发觉不能兑现从前说过的。有时我们都要收回所说的话,因为这些话不再能表达所想的;有时则要“食言”,因为铁一般的事实与之不符。人言不足以信赖;神言则不然。神言屹立永不动摇,永远有效的表达他的心思意念。没有环境会使他把话收回;他自己的思想不会改变,以至他要更正话语。以赛亚说:“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草必枯干……惟有我们神的话,必永远立定。”(赛四十6等节)同样,诗人说:“耶和华阿,你的话安定在天,直到永远……你一切的命令尽都真实……是你永远立定的。”(诗一一九89,151,152)后一句译成“真实”这个字,原文有稳定之意。因此,当我们读圣经的时候,就要记着神向新约信徒发出的一切应许、要求、旨意的陈述和警告的说话必会守信。这些不是古代的遗迹,而是神向他子民世世代代、永远生效的心意的启示,直到世界的终结。正如主自己向我们说的:“经上的话是不能废的。”(约十35)没有东西能废除神永恒的真理。

    4、神的作为不变。

    他在圣经故事中如何对待罪人,它继续一视同仁。他对罪人仍然用不同的方法,令一些人得听福音,—些却听不到;感动一些听见的悔改,却仍使一些不信,从而彰顾他的自由和主权;他藉此教导圣徒,他没有向某人塞住怜悯的心,他们找到生命,完全是他的恩典,而不是他们自己的努力。他仍然祝福那些他所爱的人,使他们谦卑,故一切荣耀只能属于他。他仍然恨恶他子民的罪,用不同内在和外在的痛苦和忧伤,把他们的心从妥协和悖逆中挽回来。他仍然要与他的子民相交,给他们忧患和喜乐,使他们的爱脱离其他事物,与他连结。他仍然使信徒等候他所应许的赏赐,藉此教导他们珍重这些赏赐,逼使他们为这些恒久祷告,然后才赐给他们。圣经记载它如何对付他的子民,他今天仍然同样对付。他作事的目的和原则仍然贯彻一致;他从未试过共不寻常的表现。我们知道,人的方法善变得可怜——神却否。

    5、神的目的不变。

    撒母耳说:“以色列的大能者,必不至说谎,也不至后悔,因为他迥非世人,决不后悔。”(撒上十五29)巴兰也异口同声说:“神非人,必不致说谎,也非人子,必不致后悔。他说话岂不照着行呢?他发言岂不要成就呢?”(民廿三19)后悔是指检讨自己的判断,改变行动计划。神从来不这样做;他永不需要这样做,因它的计划,是根据一切过去、现在、及将来的事情完全了解和控制而定的,以致没有突然的紧急或意外的发展会使他惊奇。彭克(A.W.Pink)又说:“人改变主意、反复改变计划的原因有二:若非缺乏能预期万事的先见之明,则缺乏进行此事的远见。但神既无所不知又无所不在,他从不需要检讨他的定旨。”“耶和华的筹算永远立定,他心中的思念万代常存。”(诗卅三11)他今日所作的,在永恒中早已计划了。他在永恒中所计划的一切,也在预定时间内成就了。而他的话曾许诺要完成的事,必无误的完成。因此,圣经记载“他旨意的不变性”,使信徒充份享受所应许的基业;又记载神籍不变的誓约向信心的始祖亚伯拉罕证明这旨意,成为亚伯拉罕及我们的确据(来六17等节)。神一切所宣布的目的都是这样。这些都不改变。他永恒的计划,没有一部分改变。

    有一部份经文(创六6等节;撒上十五节11;撒下廿四16;拿三10;珥二13等节)的确说后悔了。每次都是说,神因着某些人对他从前的做法有某种反应,而改变了他的做法。但这一点也看不出神不能预知这些反应,或神完全感到意外,而在永恒的计划中未作准备。当他开始用新的方法对付一个人的时候,并不显示他更改永恒的目的。

    6、神的儿子不变。

    耶稣基督“昨天,今天,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来十三80),他摸过之处,仍留下亘古权能的痕迹。“凡靠着他进到神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为他是长远活着,替他们祈求。”(来七25)这句话仍然是真理。他永不改变。这事实是神所有的子民有力的安慰。

    三.

    这么一来,圣经时代的信徒和我们之间的距离和差异的感觉在那里呢?没有了。凭着什么?凭着神的不变。与他相交,相信他的话,靠信心生活,“立在神的应许上”,基本上对我们来说都是实在的,正如对旧约和新约时代的信徒一般。我们每天进入复杂的环境里,这思想就带来安慰;在核子时代,生活变幻无常,神和他的基督依旧一样——充满能力去拯救世人。但这思想也带来蚀骨的挑战。如果我们的神和新约时代信徒的神是一样的,我们与神相交的经历,和基督徒行为的标准,却远比他们的低;我们却是这么自满自足,怎能自圆其说呢?如果神不改变,我们就没有一个人能回避这个问题了。

    问题讨论:

    1. 列举神不变的六方面。

    2.比较神的生命和他造的生命。

    3.出埃及记对神名字的两个启示,如何相辅相成?

    4.比较神的话和人的话。

    5. 有什么事,是神在圣经时代做的,他今天也做?为什么他做这样的事?

    6.为什么神永不需要后悔?作者如何解释那些说到神后悔的经文?

    7.为什么作者能够说,耶稣基督“昨日、今日、-直到永远是一样的”,这真理是“神所有子民有力的安慰”吗?

    8. 基于什么原因,我们和圣经时代信徒之间的距离得以消除?有什么事实,对我们最真实的,正如对他们也是真实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 认识主 第八章 神的威严


    一.

    “威严”一字的英文majesty源自拉丁文;原意是伟大(great-ness)。我们说某人有威严,乃承认其伟大,表达敬意;例如,我们尊称英女皇为“陛下”(HeMajesty)。

    在圣经中,“威严”一词乃用来表达神一一我们的创造者和上帝——的伟大。“耶和华作王,他以威严为衣穿上……你的宝座从太初立定。”(诗九十三等节)“我要默念你威严的尊荣,和你奇妙的作为。”(诗一四五5)彼得在回忆基督登山变像那君王式的荣耀景象时说:“我们……乃是亲眼见过它的威荣。”(彼后一16)在希伯来书中,“那威严”一词两次代表“神”;书中说,基督升天后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至大者”英译themajesty——译注),“天上至大者宝座的右边”(来一3;八1)(“至大者”英译themajests——译注)。每当“威严”这字用在神身上的时候,总是宣告神的伟大,号召人敬拜它。当圣经说神在“高天”和“天上”时,也有同样用意;意思不是说神在空间上与我们相距很远,而是说它的伟大上是远超过我们,因此要受敬拜。“耶和华本为大……该受大赞美。”(诗四十八1)“因耶和华为大神,为大王;……来阿,我们要屈身敬拜。”(诗九十五3,6)基督徒若认识神的伟人,他信靠和敬拜神的天性,就强有力的奋激起来了。

    但今天基督徒却很缺乏这种认识:这也是我们信心如斯软弱、崇拜如斯萎靡的原因之一。我们是现代人,而现代人珍爱人间伟大的思想,对神思想狭小却成了惯例。当教会中人(更别提教会外人)用“神”这个字的时候,甚少想到神性的威严。最近有一本书名叫《你的神太小了》(YourGodisTooSmall),真是合时的书名。在这一点,我们和福音派信仰的先圣先贤们,相距如地球两极,尽管我们用他们的话来表达我们的信仰。只要翻读路德(Luther),成爱德华滋(Edwards),或怀特腓德(White-field)的著作,你的教义与他们的或许相同,但很快你会怀疑自己是否好象他们这么亲密地认识大能的神。

    神是有位格的(personal)这个思想,今天极被重视,但这真理被说到令人以为神是像我们一样个性的人——软弱、不完全、无效力、有点可怜。但这却不是圣经中的神!我们个人的生活是有限的,受制于每一方向、空间、时间、知识、能力。神却不这样受限制。他是永恒、无限、全能的。他掌握我们;我们却永不能掌握它。他像我们一样有个性、却异于我们——他是伟大的。圣经时常强调神对他子民个别有关心、良善、温柔、体恤、忍耐和热切的情爱,但同时也给我们看到他的威严,和他对一切被造物无限的统辖。

    二.

    要说明这一点,看看创世记头几章就够了。圣经故事一开始,神籍着属天默示的智慧,用故事式叙述,使我们深深认识一个“双胞胎真理”:圣经介绍我们认识的神是既有位格又有威严的。圣经没有别的地方用更生动的字句描写神位格的性情。他自言自语的说:“我们要…”(创一26)他把动物带到亚当面前,看看亚当怎样为动物命名(二19)。他在园中行走,呼叫亚当(三8等节)。他向人问问题(三11等节;四9;十六8)。他从天降临,要看人在做什么(十一5;十八20等节)。他因人的败坏,伤痛到后悔造人(六6等节)。圣经这样描述神,是要我们清楚认识,与我们交往的神,并不只是宇宙中一个没有人情味、冷漠的原则;而是一个活的个体,有思想,有感觉,活跃的,赞许良善,禁止罪恶,时时刻刻对他的造物有兴趣。

    这些经文不能断定说,神的知识和权能是有限的,或说除非他特别去视察,否则他照例不在这世界上,故不知世上发生什么事。这几章圣经完全否定这些想法,却清楚而生动地展现神的伟大和个性。创世记的神是创造者,从混乱中造出秩序,用他的话产生生命,从地的尘土造出亚当,从亚当的肋骨造出夏娃(一至二章)。他是一切被造物的主宰。他咒诅地,使人肉体死亡,因而改变了他原本完美的世界秩序(三17等节);他用洪水审判世界,除在方舟里的,他毁灭一切生命(六至八章);他混乱人的语言,驱散建造巴别塔的人(十一17等节);他用(表面看似)火山爆发倾覆所多玛和蛾摩拉(十九24等节)。亚伯拉罕称他为“审判全地的主”(十八25)一点不错,借用麦基洗德的名称他为“天地的主,至高的神”(十四19—22)也是对的。他无所不在,什么都看见:该隐的谋杀(四9等节)、人的败坏(六5)、夏甲的苦情(十六7等节)。夏甲称他为“看顾人的神”(原文Elroi),又叫儿子做以实玛利,就是[神听见]的意思;那实在美好,因为神实在听了看见了,没有能隐瞒他的。他为自己起的名字原文是ElShaddai“万能的神”,而他的作为,都证明这名所宣称的无所不能。它应许亚伯拉罕和他的妻子在九十多岁时生一个儿子,且斥责撒拉不信的喜笑——后来证明了这不信实在无理:“耶和华告有难成的事么?”(十八14)神所常管的事情,也不是个别孤立的事例而已;整个历史都由他统辖。从他定旨,要为亚伯拉罕的后裔,成就伟大的未来的详细预言(十二1—3;十三14—17;十五13—21),都可看出他统辖的证据。简言之,这就是创世记头几章所说神的威严。

    三.

    怎样能对神的伟大有正确的观念?圣经教导两个必行的步骤:第一是摒除一切认为神会受限制而显得渺小的思想。第二是把他和我们以为是伟大的权能和力量作一比较。

    第一步牵涉些什么例子,可参诗篇一三九篇,其中诗人默想神与人的同在、知识、权能等无极限和无止境的本质。他说:人每时每刻在神而前;你可以远离别人,却不能远离造你的主。“你在我前后环绕我……我往那里去躲避你的灵?我往那里逃躲避你的面?”我若升到天堂(即天空),或降到地狱(即阴间),或到世界的末端,我仍然逃不脱神的所在一一“看哪,你也在那里。”(5等节)“黑暗也不能遮蔽我使你不见。”(11等节)

    他与我同在没有界限,同样他认识我也没有限制。我永不会被弃孤单,同样也不会被忽略。“耶和华阿,你已经鉴察我,认识我。我坐下,我起来(我的一切举止行动),你都晓得,你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我心所想的一切)……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我的一切习惯、计划、目的、意欲、以及我到目前为止的人生)。耶和华阿,我舌头上的话(说出来或未说出来的),你没有一句不知道的。”(1等节)我可以掩藏内心、过去及将来的计划,不让人知道,但我不能向神遮掩什么。有关我的“真我”,我可以用言谈欺哄别人,但我的言行不能蒙骗神。他看透我所保留及虚饰的;他实在比我更认识自己,更知道我的“真我”。我若能逃避神的同在和检查,这一位神必然渺小而微不足道。但真神是大而可畏,正因为他常与我同在,且常看顾我。当你认识到,你的生命每时每刻在无所不知的创造者的目光和同在之中,生活就变成很可怕的一回事了。

    还有,明察秋毫的神也是全能的神,他为我缔造的肉体,其惊人的复杂已效示了它能力的来源。而对这个,诗人的默想就变成崇拜。“我要称谢你,因为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为奇妙……”(14节)

    这就是明白神的伟大的第一步:认识它的智慧、同在和权能是何等无限。圣经很多其他经文也有同样教训:特别是约伯记卅八至四十一章,其中神自己接着以利户的认诺说“在神那里有可怕的威严”(卅七22),向约伯大大施展它在大自然界的智慧和权能,并问约伯能否找到同样的“威严”(四110),最后劝服约伯说,既然找不到,他不应该以为可以在神处理约伯的事上,能够找到错误,而约伯的遭遇亦非约伯所能了解。可惜,我们暂不能详细讨论这一点。

    四.

    第二个步骤的例子,请看以赛亚书四十章12等节。在这里,神说话的对象的心态,和今人很多基督徒的心态一样——意志消沈,如惊弓之鸟,暗地里灰心。长久以来他们到处碰壁,已不再相信基督的福音能再度兴旺。且看神怎样籍着先知的话和他们理论吧。

    他说,看看我的杰作吧。你能做吗?有任何人能做吗?“谁曾用手心量诸水,用手虎口量苍天,用升斗盛大地的尘士,用秤称山岭,用天平平冈陵呢?”(12节)你够聪明、够力量做这些事吗?但我能够;否则我就不会造这世界了。“看你的神!”

    先知继续说,看看万国吧:那些你要向之乞怜的邦国势力。亚述、埃及、巴比伦——你在他们面前惊恐、惧怕他们,因他们的军队和资源远超你所有。但且思想一下,神对你这么惧怕的势力的关系吧。“看哪,万民都像水桶的一滴,又算如天平上的微尘。……万民在他面前好象虚无,被他看为不及虚无,乃为虚空。”(15等节)你在邦国前战栗,因你比他们软弱得多;但神比万国更大。“看你的神!”

    再看看世界。想想它的大小、多变性及复杂性;想想住在其中的三十多亿人口,及上面的大太空。比起我们所居住这星球,你我岂非沧海一粟?然而这巨大星球比起神又如何呢?“神坐在地球大圈之上,地上的居民好象蝗虫;他铺张穹苍如幔子,展开诸天如可住的帐棚。”(22节)地球使我们缩成侏儒,但神使地球缩成乒乓球。地球是他稳坐的脚凳。他比地球和其中的一切都大;地球上三十亿人烦嚣、疯狂的活动,一点不会影响他,正如夏日蚱蜢的鸣叫和跳跃,影响不了我们一样。“看你的神!”

    第四,看看世上的伟人吧——那些能制定并决定千万人福利的法律和政策的首领;那些未来的世界统治者,那些有能力使地球陷入战争的大独裁者及建立帝国者。想想西拿基立、尼布甲尼撒;想想亚力山大、拿破仑、希特勒。想想今天的柯西金、福特、毛泽东。你以为真的是这些大人物定夺世界的命运吗?再想清楚吧,因为神比世界的大人物更大。“他使君王归于虚无,使地上的审判官(统治者)成为虚空。”(23节)正如祷告册中说,他是“诸王唯一的统治者”。“看你的神!”

    还有。最后,看看星辰。人类最普遍又最惊心动魄的经验,是在一个澄明的晚上,独自站著观望星空。没有比这更有力地使人觉得渺小、微不足道。而我们这些活在太空时代的人,更能用科学知识补充这宇宙性的经验——我们知道星空实际的东西,包括数以百万计的星球,距离地球数以亿兆计的光年。我们不得不震惊;我们的幻想根本想不透;当我们试图想像外太空不可探测的深邃时,只能目瞪口呆,名副其实的“满天星斗”。但对神来说这算什么呢?“你们向上举目,看谁创造这万象,按数目倾出,他——一称其名。因他的权能,又因他的大能大力,连一个都不缺。”(26节)是神带出星球;是神最先把它们放在太空;他是它们的创造者和主宰:它们全部在他手中,服膺他的旨息。这是他的权能和威严。“看你的神!”

    五.

    现在让以赛亚为我们应用神的威严这圣经教义。这里他奉神的名向灰心失望的以色列人提出三个问题:

    一“那圣者说:你们将谁比我,叫他与我相等呢?”(25节)这问题斥责人对神错误的思想。路德(Luther)对伊拉斯姆(Erasmus)说:“你过份用人的思想去了解神!”大多数人也在此偏差了。我们对神的思想不够伟大;没有认识他无限智慧和能力的事实。我们自己有限而软弱,就以为在某些方面神也如此,故很难相信他不是这样。我们把神想得太像我们了。神说,改正这错误吧!学习认识你无比的神和救主完全的威严。

    二、“雅各阿,你为何说,我的道路向耶和华隐藏?以色列阿,你为何言,我的冤屈神并不查问?”(27节)这问题斥责人对自己错误的思想。神没有撇弃约伯,也没有撇弃我们。他永不撒弃任何一位他所爱的人;好牧人基督也不失去他的羊。控诉神忘记、疏忽、或不顾他自己子民的境况和需要,既不对又不敬。如果你以为神任由你自生自灭,求它开恩使你自知羞惭吧。这样不信的消极主义,深深羞辱了我们伟人的神和救主。

    三、“你岂不曾知道么?你岂不曾听见么?永在的神耶和华,创造地极的主,并不疲乏,也不困倦。”(28节)这问题斥责我们对神威严的信心太迟钝。神会在我们的不信中使我们羞惭得无地自容。困难在那里?他问:你以为我这创造者已年纪老迈、精力衰退了吗?没有人把关于我的真理告诉过你吗?我们很多人都应受这种斥责。我们把神当作神去相信——是超然、无所不知、全能——信得多么迟钝!我们对救主基督的威严,知得多么不足!我们需要“等候耶和华”,默想它的威严,直到这些都镌刻在我们的心版上,而重新得力。

    问题讨论:

    1.当我们强调神的人性化,我们应注意不要传达些什么?

    2.创世纪开首几章留给我们什么关于神的「双胞真理」?每项真理是透过什么事件强调的?

    3.我们要对神的伟大建立正确的观念,应采取两个什么步骤?

    4.作者以诗篇一三九篇为例,讨论第一个步骤的含义。这篇诗篇如何强调神的同在、知识和权能?

    5.在以赛亚书四十章,神与什么大能的势力比较?这些比较的本质是什么?这些比较如何影响你自己?

    6.以赛亚向沮丧的以色列人提出三个什么问题?每个问题所斥责的是什么?我们如何能避免每种斥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5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部 认识主 第九章 唯神是智


   一.

    当圣经说神有智慧,意思是什么?圣经中的智慧,是一种道德和理性的特质,而不只是聪明和知识,也不只是灵巧或狡猾。根据圣经,真有智慧的人,其聪明和灵巧必须导向正确的目的。智慧是对准最佳美和最崇高的目标,是必有看见的能力,有选择的倾向,同时有最可靠的方法去达到目标。

    事实上,智慧是道德的良善实践的一面。这样,它只有在神里面才最完满。只有他才是自然、完全、不变的智慧。诚如一首圣诗所说:“他的智慧永不打盹。”神在他一切所作的事上,除了智慧以外,没有别的。正如古代神学家们常说,智慧是它的本质(essence),如能力、真理、恩慈——即构成他位格的原素——是他的本质一样。

    人的智慧,会因智慧所不能控制的环境因素受抑挫。大卫的叛臣亚希多弗献良策给押沙龙,怂恿他趁大卫在押沙龙第一次叛变后惊魂未定之际解决大卫。可惜押沙龙却另出下策,以致亚希多弗自尊心人受打击;他无疑预知道叛变必败,既不能原谅自己愚蠢的参与,结果绝望回家自缢身亡(撒下十七)。

    但神的智慧,不会像亚希多弗的“良谋”(14节)一样受挫,因为这是和他的全知分不开的。神的本质如何,能力也如何,智慧亦如是。无所不知规限无所不能,无限智慧管辖无限权能,这是圣经对神性位格基本的描述。“他心里有智慧,且大有能力。”(伯九4)“在神有智慧和能力。”(十二13)“神有大能……智慧。”(卅六5)“他的大能大力…它的智慧无法测度。”(赛四十26,28)“智慧能力都属乎他。”(但二20)新约圣经也同样把两者并列:“惟有神能(英译“有能力的神”——译注)照我所传的福音……坚固你们的心……独一全智的神……”(罗十六25,27)没有权能的智慧是可怜的,是折断的芦苇。没有智慧的权能只会是可怕的;但在神里面,无限的智慧和无际的权能连在一起,这就使他绝对配受我们最完全的信靠。

    神全能的智慧是常常活跃的,而且永不误事。这已从他一切的创造、安排、和恩典的作为彰显出来;我们若看不见,就是看不中。但除非我们知道神工作的目的,也不能认识他的智慧。这方面很多人都错了。他们误解了圣经所说神是爱(参约查四8一10)的意义,以为神为所有人命定毫无困难的人生,不管他们道德和灵性的境况如何;他们因此断定:任何痛苦、令人困扰的事(疾病、意外、受伤、失业、所爱的人受苦),都显出若非神的智慧,或权能,或两者都失去效能,就是神根本不存在。但这样思想神的目的是完全错了。神的智慧不会、也不曾答应给堕落昀世界快乐,或使不敬虔的人舒服。连基督徒他也没有应许毫无困难的人生;倒是相反的,他不让每一个人在今生活得容易,是别有目的的。

    那么,他想怎么样?他目的是什么?他居心何在?他造人的时候,目的是要人爱他、尊崇他,为他那奇妙、有秩序、复杂、多采多姿的世界称颂他,并按他旨意运用这世界,叫人享受世界,也享受他。虽然人堕落了,神却没有放弃他最初的目的。他仍然计划一大群人类应该来爱他、尊崇他。他最终的目的,是带领他们进入完全讨他喜悦、恰当地赞美它的美境——在这美境中,他全然在他们中间,与他们一起,不断在认识彼此间的爱中欢欣快乐——人在神自永恒以来赐给他们救赎的大爱中欢欣,而神则因他籍着恩典和福音所得的、人报恩的爱中欢欣。

    这将会是神的“荣耀”,也是人的“荣耀”——从这个很够份量的字所能负荷的各种意义而言。但这只能在来世中,在整个被造的秩序更新的环境中,才得完全实现。然而,现在神却逐渐向这目标工作。他目前的目的,就是吸引个别的男女,与他有信、望、爱的关系,拯救他们脱离罪恶,藉他们的生活彰愿他恩典的权能;保护他的子民抵挡邪恶的势力;把他用以救人的福音,传遍全世界。主耶稣基督,是完成这目的每一部份的中心人物,因神已定他为罪人必须信靠的救主,也是教会的主,是人必须顺服的。我们必须思想,神的智慧在基督道成肉身和十架所彰显的方法。在此要补充说:只有从上述神复杂的心意的亮光中,才能看见神对付个别人类的智慧。

    二.

    圣经的传记故事,对此很有帮助。神的智慧策划人生的例子,没有比某些圣经故事更清楚了。亚伯拉罕的生平就是一例。亚伯拉罕竟然屡次出下策瞒骗人,实在危害他妻子的贞节(创十二10等节;二十章)。显然,他生性是道德勇气薄弱的人,对自己的安全未免神经过敏(十二12等节;二十11)。此外,他也易受压力;经他妻子要求,他就从使女夏甲生一个儿子;后来夏甲因怀孕瞧不起撒莱,以致撒莱报以歇斯底里的咒骂时,亚伯拉罕就让妻子把夏甲逐出家门(16节)。显然,亚伯拉罕也不是一个原则坚定的人,他的责任感也颇有漏洞。但神的智慧却有效地对付了这么一个随便、不英雄的人物,不但使他在教会历史的舞台上忠心地扮演了既定的角色,成为迦南地拓荒的居民,成为神契约的第一位承受人(17节),成为用神迹所生的儿子以撒的父亲;他也成为新造的人。

    亚伯拉罕最需要做的,就是学习在神的同在中生活,视人生的一切都与神有关,只仰望他(且只他而已)作总司令、保护者和赏赐者。这是神一直用智慧专心致意教导亚伯拉罕的伟大功课。

    “亚伯兰,你不要惧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的赏赐你。”(十五1)“我是全能的神,你当在我面前作完全人(专一而诚恳)。”(十七1)神三番四次亲自向亚伯拉罕显现,直到亚伯拉罕内心能像诗人一样说:“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神是我心里的力量,又是我的福份,直到永远。”(诗七十三25等节)从故事的发展,可在亚伯拉罕的人生中看到他学习这功课以后的结果。他从前的软弱有时会重现,同时却出现新的高贵的气质和独立性,是亚伯拉罕培养出来与神同行的习惯的表现:在神启示的旨意中安息,倚靠他、等候他、顺服他的安排,甚至顺服他一些奇特、异乎寻常的命令。属世的亚伯拉罕变成属神的人。

    这样,他回应神的呼召,离开家庭,旅行过他后裔一一注意:不是他自己——将要占有的土地(十二7);在迦南地,亚伯拉罕所占有的只是一个坟墓(23节)。我们从他身上观察到,当他拒绝与侄儿罗得相争的时候(十三8等节),他有一种新的温柔。当他为救罗得而带区区三百人去迎战四王的联合军队的时候,又看到他有新的勇气(十四14等节)。当他不屑收受掠物,以免所多玛王说是他而不是至高者神使亚伯兰富有的时候(十四22等节),也看到他有新的尊严。当他等候神所应许的后裔的降生,由七十五岁等到一百岁,整整等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时候(十二4;廿一5),又看到他有新的忍耐。我们看见他变成一个祷告的人,一位在神面前为别人的好处肩负沉重的责任感的代求者(十八23等节)。最后,我们看见他全然赤胆忠于神的旨意,很自信神知道他在作什么,以致他愿意照神的命令杀死自己的儿子——这个他等了这么久的后裔(廿二章)。神教他这功课,是多么明智!亚伯拉罕文学习得多么美好!

    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却需要不同的对付。雅各任性、娇生惯养,有投机者的天性(这算是祝福还是咒诅?),有商人不顾道德、不择手段、眼见心谋的质素。神智慧的安排是:雅各虽是次于,却应有长子的名份和祝福,因此承担了圣约的应许(参廿八13等节);另外,他又安排雅各娶表妹利亚和拉结,成为继承应许的十二族长之父(四十八,四十九章)

    但神也智慧地安排把真敬虔注满雅各整个人。雅各整个人生的态度是不敬虔的,非改不可。雅各必须摆脱倚赖自己的聪明而倚靠神,必须学习憎恶自己那自然而发、玩弄手段的诡诈。因此,雅各必须被逼感受到自己完全的较弱和愚妄,被带到完全不信任自己的境地,以致他不再试图损人利己。雅各的自信必须彻底消除。神用忍耐的智慧(因他总是等候适当的时机),在雅各灵魂的深处留下不可避免、不可磨灭、决定性的“无能无助”的烙印。追寻一下神做这事的脚踪,必有教益。

    首先,神让雅各任意编织那骗诈之网历二十年之久。必然的结果是:彼此猜忌、友变为敌、骗子孤立。雅各狡诈的结果,就是神的咒诅。雅各骗取了以扫的长子名份和祝福以后(廿五29等节;廿七章),以扫找他算帐(当然嘛!),雅各赶紧离家逃亡。他去舅父拉班那里;这拉班原来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拉班占尽雅各的便宜,不但骗他娶了雅各自己心爱美丽的女儿,还要他娶那长得并不漂亮,“眼睛没有神气”,很难出嫁的另一女儿(廿九15—30)。

    雅各碰上拉班可说是“强中自有强中手”。神藉此给雅各尝尝被骗诈的滋味一一如果他要恨恶从前的生活方式,这是他必须学习的。但雅各还未学会呢。他即时的反应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用精明的判断力,控制拉班的羊的交配,使自己赚大钱,拉班亏大本,以致拉班暴跳如雷,雅各就看风使帆,和家人前往迦南,以免拉班动手报复(三十25至卅一覃)。这时,一直容忍雅各的诡诈而不斥责他的神,也鼓励他前去(三十11等节;参卅11等节,9等节);因为他知道雅各旅途结束时他会做什么。雅各走后,拉班穷追,清楚给雅各知道他永不可再回头(第卅一章)。

    当雅各的行旅到达以扫地方的边界,雅各派人向哥哥礼貌地通报,说他回来了。但得回的消息,使他以为以扫要带大队人马来报复二十年前偷长子名分之仇。雅各不禁极度绝望。神的时候到了。当夜,雅各独自蛄在雅博渡口,神遇上他(卅二24等节)。好几小时,雅各经历心灵上和肉体上绝望、痛苦的挣扎。雅各抓住神,他要祝福,要确知在这危机中有神的卷顾和保护,却得不到所要的。他反而越来越清楚自己的境况——完全无能为力,若没有神,也完全绝望。他感觉到从前不择手段、愤世嫉俗的行为,到头来全是痛苦。他一直自恃,相信自己应付任何事物都游刃有余。但现在他感觉到完全不能应付事情,内心通明、确实的知道,他再也不敢相信自己,照顾自己,塑造自己的命运。他再也不敢靠自己的聪明做人了。

    为加倍使雅各对此有清楚的认识,神在摔跤时使他瘸了(25节),把他的大腿窝扭脱了跤,使这肉体的缺憾能永远提醒他属灵的较弱,需要常常倚靠神,正如他以后一辈子要倚靠而行一样。雅各痛恨自己;他发现自己平生第一次全心全意憎恨-一真的憎恨——自己那虚浮的聪明。这“聪明”使以扫憎恨他(很公平嘛!),拉班自不在话下了。现在这“聪明”好象也使神不愿意祝福他。“容我去罢……”那和他摔跤的说;神好象要撇弃他。但雅各抱得紧紧的,“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26节)。神终于祝福了;因为现在雅各够较弱、够绝望、够谦卑、够倚靠,可以受祝福。诗人说:“他使我的力量,中道衰弱。”(诗一0二23)这就是神向雅各所作的。神对付完雅各以后,他里面再没有一默自恃了。雅各与神较力“得了胜”(28节),意思说当神使他较弱,在他里面缔造顺服和不信自己的心灵时,他紧紧抓住神;另外意思说,他渴幕神的祝福,以致在这痛苦的降卑经验中,他始终紧紧抓住神,直至地降卑到神可以把他升高,用平安的话安慰他,向他保证不必再惧怕以扫。诚然,雅各不是在一夜之间变成圣人;第二天他和以扫的误会还没有冰消瓦解(卅三14—17);但原则上神已赢了雅各,而且赢得彻底。雅各永不再依然故我。一跛一拐的雅各学乖了。神的智慧又做妥要做的工作。

    创世记另一个不同的例子,是约瑟。约瑟年轻时被哥哥们卖到埃及做奴隶,被波提乏阴毒的妻子谗害,身陷囹圄;但后来他荣开尊位。神这个智慧的计划,有什么目的?对约瑟个人来说,答案在诗篇一0五篇19节——“耶和华的话试炼他。”约瑟被试炼,使他更精纯、更成熟;在做奴隶,在坐牢的时候,他学习倚靠神,在逆境中仍然快乐宽怀,并忍耐等候神。神很多时候用长久的困苦教导这些功课。对神子民的生活来说,约瑟向哥哥们表露身份时说的话,就回答了我们的问题:“神差我在你们以先来,为要给你们存留余种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保全你们的生命。这样看来,差我到这里来的不是你们,乃是神……”(四十五7等节)约瑟的爱心多深,他的神学也多强。再一次,我们认识到神命定人生的事情有双重目的:要人自己成圣,又要人完成在神的子民中所派定的事奉和服务。在约瑟的人生,像亚伯拉罕和雅各一样,找们都看见这双重目的圆满的完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4-11-24 19: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