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阿斗弟兄 于 2016-10-11 05:03 编辑
在每天带女儿上学的路上,都会经过一条小桥,每次尖峰时间经过这里都会遇到堵车。这是本镇交通的瓶颈。为何会如此?因为这是个只能通行一辆车宽度的桥,如果遇到两边都有车,就看谁先到,谁就能先开。 「谁先到谁先开」是个很模糊的观念。两边距离30米左右,又有栏杆阻挡,很难清楚地看得见谁先到。完全就凭着开车的人自己判定,凭良心先行或让人。很多的时候就会遇到两部车子都开上了桥,在中间卡住了。这时候就考验人性了。 「你不让我,你也别想过。看谁的意志强?」有的时候,会互按喇叭。但是没用,还是大家过不了。哪一个最先受不了的就开始退,甚至后面的车挡住了,再叫他们先退,一步一步退出小桥。然后,另一方才能继续前进。照理说得到对方退让,得以先行的人应该感谢对方的行为,过去的时候会礼貌挥手致意。但是很多时候,刚才在桥上惹动的怒气尚未消除,两车交错,互不相视。
这种事情在交通离峰时期尚且容易礼尚往来,一到尖峰时期,那是生死搏斗。一旦第一辆车先让,对方的车就会前仆后继,冲上小桥,让人的一方成了一路等到底,翻不了身了。那第一部让人的车就成了,前进不得一方的罪魁祸首,有时会听到按喇叭的责备。这件简单的事不再是关乎个人的礼让、或自私。而是两组车辆争取桥梁的先行权。关乎两方利益的整体之事了。在这个过桥之事上,人性表露无遗。
小时候有一个儿歌:「东家有只羊,西家有只羊,有一天在桥上,相碰见。桥太小,过不了,东家小羊心真好,让它先过去了,它才过小桥。」没想到这种故事竟然在今天,在各种文化中都会发生。这就是人性的普遍性。
我曾想,怎么解开这个人性中互不相让的结呢?照理讲结应该会自动解开的,就如同不管怎么样严重的堵车,总有疏散的一天。就是等到大家都意识到了,如果再互不相让下去,结果就是大家都不要走,要死大家一起死。当大家觉悟到,这是两败俱伤的情况,绝对要努力避开,这时候才会开始有人退让,让这个结被解开。人性中光明的退让礼貌,竟然是在见到人性中黑暗的你争我夺的惨烈后果后,才回头珍惜的,真是有点荒谬。多少时候是浪费了许多时间精神,还有积蓄了多少双方的怒气,走投无路后,才愿意让步化解。礼让是对混乱厌恶、对秩序追求的双赢规律,这规律胜过了你死我活的竞争规律。然后,人们觉悟了这个规矩,大家今后就心照不宣地照着做。
那我们对人们能觉悟到这个规律,是否可以还带着乐观的心态呢?历史告诉我们的教训就是,人们不能从历史上学到任何教训。所以,就算知道要互让一步,两边的车辆才能以最省时的方式开过去。然而,等到争着上桥的那一刻,还是看见两边的车子,催着油门往前直冲,就怕落了后,被对方冲上去,要多等许久时间。礼让的美德,来自对斗争惨烈痛苦的教训。然而这教训却是绕了个弯才进到我们能意识深处的,不能经常存在人的心中;反过来,好斗、好强的习性是出于人的直觉,不经意就会显出来。所以我们会重复前人的错误,直到再一次尝到教训。这似乎是人类在错误中反覆迷失的宿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