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126|回复: 0
收起左侧

从称义而来的福分(罗5:1-1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7 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今年是二次大战结束64年,65年前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加快结束了欧洲的战事,诺曼地登陆,盟军战胜,在不到一年之后希特勒自杀、德军投降。这也影响了亚州的战局。盟军全力对付日本,在4个月后日本投降。我们身在今天的每一个人,与那场决定性战役都脱不了关系。诺曼第海滩死伤成千上万士兵,如果没有人为我们牺牲,我们今天不知道是被谁统治。那些为我们牺牲了生命的人,把福分留给了我们。他们为什么要为我牺牲?我们是否配得这个福分呢?我们今天讲到,基督为我们而死,带给我们属天的福分。我们是否得到这些福分?是否羡慕这些福分?是否珍惜这些福分?我们不单是享受着福分,更要问自己的是,我们是否活出,为我们得福而牺牲的基督,所要我们活出的生命来。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主题:从称义而来的福分。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罗马书的内容:信、望、爱是基督徒生活的核心。 1~4章提到因信称义,我们跟神的关系由信开始,这信使我们知道是基督的死,使我们从昔日的生活中得到释放。 5~8章就提到成圣的盼望当我们知道神为我们所做的,我们就对将来的成圣更有盼望。 12~16章提到爱中的生活,神的爱充满我们,使我们有能力去爱别人。在上一次我们提到效法亚伯拉罕的信,凡是以亚伯拉罕的信心为榜样的人,就能得到被神称为义的地位。因信称义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观念,耶稣基督为我们成了挽回祭,我们的罪因耶稣基督的代赎,在神面前已经得到赦免。我们因此重生得救,有了称义的地位。基督徒走到了称义的这一步,是不是代表救恩的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了?我们就等着将来上天堂?不是的。如果这就是救恩的全部,保罗写的罗马书是就该停在这里。可是保罗在罗马书4章之后还继续写下去。因信称义并非是救恩的全部内容。其实称义只是基督徒生命的开始,我们还需要继续关心称义之后的下一步该怎么走,得救的基督徒生命要如何长进的问题。

罗马书的前4章关注的是罪得赦免的问题,保罗用法庭判案的模式来描述称义这个观念。基督因一次的献上自己,挽回了神的忿怒,我们因着信进入恩典之中。第五章5章之后,保罗关注基督徒的生命成长,他转移论述的模式,从法庭到生命关系的模式,他想告诉我们被神改变后的新生命,应该要有哪些要求?他不把因信称义当作是一切的终点,而是马上接着向我们描绘新生命的内容。接下来要怎么长进呢?接下来我们要看,称义之后我们的生活到底会有什改变?第五到八章章,我们将要思考如何在基督里继续成长,越来越像祂。这就是信主之后成圣的道路。

第五章第一节原文有个因此,表示接着前文的语气而说的,第4章最后:「耶稣被交给人,是为我们的过犯;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从前面的话,我们知道自己因信耶稣得称为义。因此,接下来就要谈称义之后,我们能在基督里得着神赏给我们的各种属灵福气。我们今天所要传讲的题目就是:从称义而来的福分。分成三个部分,也就是:与神相和、在患难中的盼望、与耶稣赎罪的爱。

与神和好
「我们既因信称义,就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我们又借着他,因信得进入现在所站的这恩典中,并且欢欢喜喜盼望神的荣耀。」 (罗5:1~2)
读到罗马书因信称义的经文时,我们常会有个问题:信徒称义是将来的事情、还是过去的事情?让我们来看第一节:「我们既因信称义,就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既」字表示事情发生的原因。我们既然已经因信称义,就应该接着发生下面的事情,也就是:本段经文所描述的种种称义的福分。这些福分都是在我们因信称义之后,才借着主耶稣基督赏赐给我们的。这个因信称义这动词是不定式,也就是表示曾经一次发生的事件。当我们信靠主耶稣,就能在神的眼中罪得赦免、被称为义。

称义的福分是什么呢?它们又在什么时候能够得到呢?这些福分包括两方面:今生的福分、与来生的福分。第1到5节强调我们现在所得到的:因着信我们得与神相和、因着信我们欢欢喜喜盼望神的荣耀、因着信我们在患难中仍然存着盼望。这里的动词都是使用现在式、或完成式,强调基督现在赐给我们的福分。与神相和是现在式,表示一直与神和好;因信得进入现在所站的这恩典中用完成式,表示已经得以进入这恩典中,而且现在都没有离开。欢欢喜喜用现在式,表示持续的欢喜。这是称义所带给我们的,我们现在就可以承受从称义而来的福分。

另一段经文,与本段相当类似,第9到10节则强调神所做的部分,也就是说来生我们面对神时,所要得到的福分。 「现在我们既靠着他的血称义,就更要借着他免去神的忿怒。」这里的靠着他的血称义是今生发生,「免去神的忿怒」是指免去将来末日的审判。第十节提到:「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我们既然已经靠他的血得与神和好了是今生发生,「因他的生得救」是指主再来时完全的拯救。

既然我们活在今生,我们会有兴趣知道今生会得到什么福分呢?第1个称义的福分就是与神相和。这里的相和不仅仅是人内心感觉的平安,而且是与神关系的改变。罗马书1章18节曾经谈到,我们因着对神不虔不义,我们与神的关系被破坏了,神的怒气倾倒在我们这群得罪他的人身上。但是因耶稣已死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的罪付上代价,我们才能够与祂恢复了和谐的关系,没有罪的阻隔、彼此再无嫌隙,我们可以坦然无惧的进到父神面前。

从前有个穷人家小孩子,进入一个富有人家当仆人,主人派他看鸭子。因为捣蛋,玩弹弓把主人的一只鸭子打死了。这事可非同小可,办事不力、还造成主人的损失。这下子主人知道了,一定被惩罚。他就神不知鬼不觉的把鸭子给埋了起来。他以为没人会知道,就悄悄地回到了主人家。从那个时候起,他看到主人就躲、见主人面也不敢正眼看他。整个晚上睡不安稳,怕主人发现。第二天清早,被人叫醒:「喂,起来!帮我做事。」原来是厨子叫他做一些本来不是他责任的事。他拒绝这个要求。但是厨子狠狠的说:「你不要以为打死鸭子的事,没人知道。我全部都看到了,你不来帮我,我就一五一十的告诉主人。」他吓得连忙忙从床上跳起来。 「好、好、好,不要告诉主人,你要我做什么我就做。」接下来的几天,每一天都被厨子清早叫起来,做一些他不愿意做的事。有一天他实在太累了,想多睡一会。当厨子来叫他时。他就生气地说,那些都是你的事,为什么要叫我做呢?厨子冷冷地说:「哼!别忘了哪只鸭子。」虽然不愿意,但是把柄握在厨子的手中,他无法拒绝,只有顺从。连续做了几天苦工,他再也忍无可忍了,决定痛下决心,向主人自首。承认自己不小心打死了他的鸭子,主人看他诚实,并没有多责怪他,只叫他以后小心就好。在那一刻他突然得到了自由,过去他与主人的关系是彼此敌对的,现在却因为他的认罪,又恢复了和好。隔一天,当厨子再用鸭子来要胁他的时候,他就断然拒绝。厨子以威胁的口气说:「你别忘了哪只鸭子哦!」他勇敢地回答:「什么鸭子不鸭子,我已经不怕啦!」原来我们与神为仇,不敢面对神,被撒旦抓到把柄,常常威胁我们,抓着我们的罪控告我们。现在我们与神的关系已经和好了,不怕神因我们的罪而发怒、我们再也不怕撒旦的控告了。我们的心中是何等自由,因为我们已经与神和好了。

第二节说:我们又借着他,得以进入现在所站在的恩典中。连接词「又」表示这是与第一节平行的句子。因着信、借着主耶稣我们不仅与神相和,而且祂把我们带到神面前,「进入现在所站的这恩典中」。这里的「进入」一词是什么意思?就是得到引导能以觐见君王、或是船只被引导得以进入港口。我们本来不配进入这恩典之中,但是自从我们因信称义之后,我们已经因着信心、靠着主耶稣的引导,被带领进入一个与神和好的新关系中,这完全是神的恩典。而且直到如今,我们仍然站在这恩典之中。站立就是稳稳站住,不再动摇的意思。虽然这个世界似乎充满了危机、天灾人祸、社会动荡、经济危机,风吹草动都会让我们失去平安。撒旦攻击我们、罪恶的势力引诱我们、要让我们跌倒、要让我们因为恐惧失去信心。但是我们站在这个恩典之中,地位是稳固的。因着对神的信心我们不致动摇。我们与神的关系和好了、不再对神心存恐惧,反而能尽情地享受神所赐给我们的恩典。这就是我们站在神恩典之中的平稳心境。

我们现在已经站稳在恩典之中,知道我们是蒙恩的人了,不致失落了,跟神和好了。但是这不是说神对我们的拯救恩已经完全实现了,我们还在盼望、我们还在等候,因为神要赐给我们天上的基业,那是荣耀无比的。对于将来神要赐给我们的荣耀,我们心存盼望;虽然还没有得到,我们现在就能够欢欢喜喜。这里的「欢欢喜喜」是主要动词,原意是指一种从内心涌出,表现出来的喜乐,有以此为荣、以此夸耀之意。 「盼望」是名词,指满有把握地期待着一件尚未完全实现的事。 「神的荣耀」指将来神要赏赐给信徒的荣耀。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因着对神荣耀的盼望而欢欢喜喜,这是站在恩典中所表现的心境。原文的意思是:我们因为对神荣耀存着盼望而欢喜,不是用欢欢喜喜的心情来盼望未来的荣耀。如果是以欢喜的心盼望将来神赐的荣耀,似乎仍没有把握得的到。但是因着盼望神的荣耀而欢喜,表示这个荣耀的盼望是更加确定的事,因为有这盼望而心中欢喜、甚至以此为荣、愿意向人夸耀。就好像我去应征工作,谈得很不错,老板告诉我:大家对你很满意,请回家等待消息,如果录取了,会打电话给你。我听到了就心中高兴,盼望能接到录取的消息。这就是欢欢喜喜的盼望。过了几天,接到老板的电话:「恭喜你,我们录取你了,准备下礼拜来上班吧。」这时候就从欢喜盼望,变成因着盼望而欢喜了。这里保罗说的就是指,对神的荣耀有着确实的把握,因此时时存着盼望而欢喜。对于神荣耀的赏赐,我们能不能有这种欢喜而夸耀的心呢?

我们对神将来所要赐给我们的福分有多少期待?我们的盼望有多少确据?我们所关注的是今生的保障,还是将来的荣耀?我们常常有种观念,将来神所赐的荣耀,听起来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比较起来,似乎还是今生的福分实在些。所以很多基督徒,仍然紧紧抓住今生的保障,钱要赚多一点、地位要爬的高一点、身体要保养好一点。这些神所赐的今生祝福并不是坏事,但是我们是不是仅仅抓住这些今生的福分,而忘记了神在将来所要赏赐给我们的荣耀?这影响我们对人生的态度。如果我们住关心今生的福分,一旦失去了,我们的希望就全落空了。我把钱全投入股票,一旦股市大跌,我所投入的写本无归,就要大失所望。如果我们的目标在爬上高位,人世间没有永远稳固的职位,爬得越高,人际间的斗争倾轧就更厉害,一旦被人排挤,失去了职位,心中的失落感是很难以平息的。我把心思全部投入保养身体健康,一旦发现得了不治之症,我能不能平安的面对命运的冲击?保罗所说的欢喜盼望不是今世的平安顺利,保罗这里讲到的是将来的盼望。这是将来在天上主所要赏给我们的福分,主全部的丰富,包括天上的产业、主的品格、祂对我们夸赞、服事神的机会,我们都是有分的。保罗说:「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这些将来的荣耀,对于你来说是实在的、还是空泛的?保罗是切切期盼能得着这荣耀,以此为他一生的目标。虽然还没有实现。但是他现在就已经因为这个荣耀的盼望而欢喜,向人夸耀。因为这个盼望对他来说,他的心中有实在的确据,好像必然要发生一样。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未见之事的确据。将来神要给我们的盼望,虽然来世才能得到,但是保罗却现在因着对它的盼望,就已经一直抱着欢喜快乐的心情,以这个盼望为荣、巴不得向人夸耀。

患难中的喜乐
「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 (罗5:3~5)
第2段经文,一开始就用「不但如此」当连接词。也就是说,基督徒不但在顺境中喜乐,在患难中也能如此。为什么在患难中也能欢喜呢?不是自我陶醉、精神胜利,而是我们的盼望在神身上。因着对神的信靠,让我们超脱今世的患难。前面几节经文讲到了:我们因信称义得与神相和、站在神恩典之中、对神所要赏赐的荣耀心存盼望,从现在我们经历的生命改变,我们看到了将来的盼望。这盼望能带给我们今生活下去的勇气,让我们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目前的试炼。即使在不顺利的环境,也能以喜乐的心欢然承受。圣经说:「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患难是神操练我们的机会,他用这些试炼使那些倚靠神的人,产生恒久的忍耐与老练。 「忍耐」就是坚定持守的意思,经历患难让我们操练坚韧的性情。 「老练」就是通过考验的凭据,可翻译为品格。只有经历患难中的忍耐,才能生出坚毅不拔的品格。神借着环境的困难、和撒但的攻击来考验我们的信心、建立我们的品格,使我们更刚强、更加信靠祂,也叫我们对将来更有盼望,这是对神荣耀的盼望。这是必然会实现、是不致蒙羞的。我们是否有这种信心,知道自己即使身在患难中,仍在一步一步实现神在我们身上的计划。他是良善的神,永远不会抛弃我们、信靠祂的人,也永不致羞愧。

这段经文我们都十分熟悉,甚至能够朗朗上口,但是到底有没有人真的能从患难中忍耐到底、最后不至于羞耻的实例?袁相忱牧师的生命历程,就是这样一个美好见证。他24岁出来传道,当时是对日抗战期间,正是中国福音第一次的大复兴的时机。一直到1958年,因为信仰的因素,他坚守真理、不与三自妥协,因此被捕入狱,被关将近22年。在大逼迫时期,他在监狱中度过了人生的最黄金的岁月。由于不肯与控制教会的不信派妥协,被判为顽固不化的反革命分子、发配黑龙江劳改。当地气温严寒,晚上零下30-40度,睡觉时冻得缩成一团,每逢基督徒狱友感觉顶不住,要放弃的时候,袁相忱就安慰他︰「这不算苦。主耶稣被钉十字架,那才叫苦呢。要挺得住!」他还为了让狱友有体力撑下去,把自己已经不够的四两高粱饭分给狱友。

袁相忱劳改期间被关入小号、单独禁闭。他每天除规定的睡觉和吃饭时间外,都要盘腿坐着,老老实实地闭门反省。这是监狱中最差的牢房,长宽各不足两米,没有窗子,只在牢门下有个小方洞可以递食物。狱方经常派人从门缝监视他。牢房很黑,白天都得开电灯。人可以站起来,因为空间太小,不能走动。每天只能吃两顿饭、大小便都不准出去,再加上牢房密不通风,里面的空气极差。袁相忱就是在条件如此恶劣的小号里,蹲了长达半年之久的禁闭,半年没有见到阳光,半年没有被放过风,半年没有用水洗过脸和手,更谈不上洗澡了,半年身体得不到活动,半年没有换洗过身上穿的衣服,已经生满了虱子。这些毫无人道的折磨,对袁相忱的身体造成了巨大的摧残。他那本来瘦弱的身体,经过这半年的折磨,就更加瘦弱了,眼睛视力已模糊不清。是神所赐的毅力,促使他坚强地挺过来。当他被放出来的时候,因长时间地盘腿而坐,又不能活动,他的腿已不能走路,要扶着墙才能站住,身上虱子成堆,眼睛也不适应太阳光的照射,几乎成了一个废人。

在监狱中的时候,经常有一句腓立比书的经文响在他的耳边︰「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兴旺」(腓1︰12)。他当初只是凭信心单纯地相信,神让他遭遇到这一切,是有着人所不能测透的美意的。他原以为神让他做一个殉道者,以他的殉道来荣耀神的名。但他却没想到,神却让他活下来,在二十多年后,重新带领他回到侍奉的岗位。并把他个人的苦难,化成对中国灵魂的祝福。在他人生的最后阶段,神继续大大地使用他,让他牧养许多人,使他成为中国第二次福音大复兴时期的主要的领袖。他原以为,在监狱中的那二十多年,耽误了他许多工作时间,没想到神却以自己的方式赐福他。在他离开世界前这二十年的事奉中,神借着他的手,成就了比年轻时二十年的事奉更为显著的果效。盼望不至于羞耻。他在狱中的盼望,让他坚守真道没有妥协,也让他所坚守到底的见证,鼓励了患难中的教会,成就了神荣耀。

为什么基督徒在患难中,能够坚守信心?这支持他们撑下去的力量从哪里来的?第6节说。 「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信徒既因信称义,就领受圣灵住在我们心里,作我们得基业的凭据。这圣灵不只引导我们进入一切的真理,并且也将神的爱倾倒出来,使之满溢在我们的心里。因为经历了神浇灌下来充充满满的爱,我们知道自己是神所爱的。祂的爱让我们有力量,度过眼前的患难。有的人无法感受神对我们的爱,我们如何能确定神是爱我的呢?

耶稣赎罪的爱
「6因我们还软弱的时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为罪人死。 7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8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9现在我们既靠着他的血称义,就更要借着他免去神的忿怒。10因为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且借着神儿子的死,得与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 11不但如此,我们既借着我主耶稣基督得与神和好,也就借着他以神为乐。」(罗5:6~11)

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超乎世人的爱。我们只爱可爱的、对我们有利的。只有对这些我们所爱的对象,才可能为他们牺牲。这是世间凡俗的爱。而基督的爱却超过世间一切的爱。他对我们的爱,不是因为我们本身可爱、不是他对我们有什么利益可图。他爱我们与我们本身的条件没有一点关系,就是因为我们是他所造的,我们有神的形象,祂就无条件的爱我们,甚至为我们舍命。我们能为谁舍命,一定是我们最爱的人,为自己的亲人舍命是可能的,我们常听到母亲牺牲自己性命救儿女。为国家民族牺牲也是可能的,我们为了心中某种理想而抛头颅洒热血,因为我们的牺牲可以换来同胞的生命得到保护。这些自我牺牲的高尚的情操,是人间罕见的,都是我们时常歌颂的对象。但是基督的舍命却是高过这一切。祂为我们而死。当我们还是悖逆祂、抵挡祂、甚至嘲笑祂、犯罪、与祂为仇的时候,祂就无条件地为我们舍命了。从基督为我们舍命时,我们本身所是的状态,就看出基督对我们的爱,超过了世间一切的爱。保罗用四个形容词,来描述了那些基督为其而死的人。经文中有三个地方用「时候」来加强形容人当时所处的时机。第六节说:「我们还软弱的时候」;第八节说:「我们还做罪人的时候」;第十节:「我们作仇敌的时候」。

第6节提到:「我们还软弱的时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为罪人死。」软弱的时候就是:当我们属灵上软弱无力,我们不能凭自己的能力行出任何义来。这个时候我们行善无能、拒恶无力。所作所为,都是不能符合神公义的要求。基督在这个时刻,就愿意为我们这群罪人而死,这里的罪人就是不敬虔的人。不敬虔的人本是在神的愤怒当中,但是神却在我们还陷在不敬虔的状态时,就已经让基督为我们而死。从这点我们就可以看出,神对我们的爱是何等深了。

第8节提到:「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罪人就是行不义之人。保罗在这里拿义人、仁人来对比,表示基督为其舍弃生命实在不值得。义人是在行为上严守律法、与道德规范,做到完全的人。仁人则是好人、有爱心、同情弱者、关心人、愿意为人牺牲之人。我们既不是仁人、也不是义人,乃是一个不仁不义的「罪人」。当人们认为他们自己是义人或仁人,而配得爱的时候,神却看他们是罪人。虽然我们只是个罪人,然而神却先爱我们,舍了自己的儿子作我们的救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第10节提到「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且借着神儿子的死,得与神和好。」我们不仅软弱、犯罪、还与神为敌。因我们犯罪,惹神的愤怒,我们与神之间成为敌对的关系。我们不仅仅无法遵行神的律法,甚至在心态上忽视神、拒绝神、抵挡福音,这就是我们不信主时的心理状态。看到人传福音,我们就反感;看到基督徒出糗,我们就暗自高兴。这时我们站在与神敌对的关系上,神却让他的儿子为我们成为挽回祭,达到了神公义的要求,平息了神的愤怒。而我们因着基督,从与神敌对的关系,进到与神和好的关系。我们是处在这样悖逆、反抗、得罪神的情况之下,但是神不因为我们的败坏就毁灭我们,他给我们得拯救的机会。借着祂的爱子耶稣基督,为我们这群不配的人而死。从此我们能知道神对我们的爱是何等深厚。很多的人不觉得基督是为他而死,他们的眼中自己是个不需要救恩的人。基督的舍身,对他来是根本就与他无关。事实上是他不明白基督对他的爱。

有一部影片叫拯救雷恩大兵,描写二次大战诺曼第登陆,雷恩一家四兄弟,三名在两周内分别战死沙场。美军出于人道考量,为要保留最后一位还活着的詹姆斯-雷恩,为他家留后代。特令前线组织一支8人小队,只为在人海茫茫、枪林弹雨中将他找到,并将其平安送回后方。

要在整个战场上寻找一个生死未卜的士兵,如海底捞针,谈何容易。战场处处凶险,充满了死亡的危险。为什么要保留雷恩的性命,而冒可能牺牲其他人性命的险呢?但是美军下令一定要找到这个人,因为他们重视人道的精神,不愿让这个家族灭种。雷恩被找到时,根本不愿离开战场,而此时已经多位战士为寻找他而战死了。最后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班长约翰为了保护他,受伤倒地。在德军的坦克掩护的优势攻击下,被打的遍体鳞伤、死伤惨重。班长约翰也伤重身亡。但是雷恩却奇迹似的生还,回到后方。雷恩一生怀念那些为了寻找他、保留他生命而牺牲的士兵。他回到了诺曼底的美军墓地,跪在十字架前缅怀为他牺牲的班长。他活在地上、一队士兵埋在地下。他们死了,换来他能活着。班长本不该死、乃是为他而死的。他是否是个值得人为他死的人呢?他希望自己的一生,活得善良、有意义,值得那些人为他牺牲。他还很认真地追问妻子,我是个好人吗?

基督为我而死,祂在十字架上,我在十字架下。我本该上去,他替我承受了一切。耶稣流血为我牺牲,而换取我的新生命。我该自问,我有什么功德值得基督为我牺牲?没有!我不是仁人、也不是义人,基督为我死,不是我本身有什么值得他牺牲的地方,全是他对我的爱。因他的爱,我才看到了自己在基督眼中的价值。我今天活着又是为什么呢?我活出基督为我牺牲的价值了吗?

结论
从今天我们所讲的,我们看到了救恩所到带我们三方面的福分。一个是已经成就的地位:我们「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这是神已经做成的救赎、我们在其中稳稳地站立得住,有得救的确据。我们不仅停留在此,更要经历改变生命的救恩,存着盼望而欢欢喜喜的。无论经历多少患难,都心中存着将来荣耀的盼望,这是神在基督里,在将来要赏给我们的荣耀。最后,我们看到今生我们当如何为主而活?我们知道自己本是不配,但是基督对我们爱却是无条件的,他为我们牺牲,赎回了我们的生命。我们也当为他而活,生命更新而变化,与称义的地位相称,活出成圣的生命来。称义的福分有过去已经成就的恩典,有来世荣耀的盼望,也有今生主爱的激励。让我们领受神所赐下丰盛的福分,欢欢喜喜的活在主的爱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14 03: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