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844|回复: 1
收起左侧

光明与黑暗的交锋(约8:12-2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9 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耶稣到底是谁?」对于耶稣身分认定的这古老问题,在今天仍然挑战着我们。人类文明在宗教信仰上第一大的分歧是:「是否有一位创造主掌管着世界?」这分别出了有神论、无神论、神本信仰、与人本信仰。第二大个问题让有神论生出不同看法就是:「怎么看待耶稣的身分?」祂到底如自己所宣称的是神的儿子、是一个先知、或只是一个道德高尚的教师?分别出了基督信仰、与回教、犹太教等其它从亚伯拉罕衍生的信仰。这个问题从两千年前就已经开始在犹太人中争论,一直到如今仍然是人类社会争论的中心,成了整个人类造信仰上的分歧的中心点,可见此问题的重要性。我们必须从源头来审视这个问题的起源,然后再来思想这问题与我们当今世人的关联。

世界的光
「耶稣又对众人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8:12)

「我是世界的光」是耶稣基督对自己的宣告。门徒对耶稣的认知,都是起源于耶稣对自己的宣告。也就是祂身份的宣告挑战着我们对它作出回应。祂宣告了什么呢?约翰福音中有许多次耶稣使用「我是」这个字,来展开一段对祂自己属性的讲论。前一次在五饼二鱼神迹之后,耶稣提到「我是生命的粮」。十二节一开始,耶稣就对众人说:「我是世界的光」。整卷约翰福音中耶稣一共有七次耶稣使用「我是」来描述他自己的属性。除了以上提到的两次。还有「我是羊的门」、「我是好牧人」、「我是复活、生命」、「我是道路、真理、生命」、「我是真葡萄树」。这些活生生的图象,显出耶稣品格与工作的特质。本段用光来描述耶稣的特性。

这与当时的节期有关,当时正是犹太人庆祝住棚节的时机,时间在九月底左右。在圣殿中女院的旁边有几个收奉献的容器,被和合本翻成库房,此处就是耶稣讲论的地方。在住棚节时,犹太人会在圣殿中点起巨大的火炬,火光照耀耶路撒冷全城,在黑暗中特别显眼,一直烧到节期结束。犹太人在住棚节时为了记念在旷野没有固定居所,神赐下保护与供应,让他们存活。他们会在圣坛前倒水,用这个仪式来记念先祖在旷野没有水喝,神让磐石流出活水,让他们免于干渴。另一个清楚的象征就是圣殿中点起火炬,为了记念旷野中,神使用火柱来引导他们。

就在此时刻,耶稣对周围的犹太人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这对他们印象深刻,当火炬的光芒渐渐消弱,耶稣说出自己正是那照耀周围黑暗世界的光。这说法与约翰福音前面的信息呼应,如一章五节的:「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还有三章19节的:「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光与暗是相反的观念,世界陷在敌对神的势力管辖之下,不爱光倒爱黑暗。然而耶稣基督就是世界的光。即使世界拒绝光、排斥光,祂仍然来到世界,将光芒照在黑暗中。 「世界的光」这个词意思就是,耶稣正是照亮世界、影响世界的力量来源。虽然在约翰福音中,「世界」这词多半带着与神为敌的权势这含义,然而世界本身也可当人类生存的范围来理解,是中性的,如「神爱世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约3:16-17)虽然世界陷在罪恶权势的控制下,耶稣仍然爱世人,愿意舍身拯救他们。光与暗的对比在此就显明出来,黑暗拒绝光,然而光仍不减其热诚,照向黑暗,呼唤在其中的世人,离开黑暗,走向光明。

耶稣光照世人所发出的信息是什么?耶稣说:「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祂呼召世人回转归向祂。这里使用的字是「跟从」,意思就是像门徒亦步亦趋地跟随主,羊跟着牧羊人一样,以主为他们跟从的对象,在思想与行动上,效法主的样式。跟从祂是耶稣对我们的呼召,也是我们得以出黑暗,进入光明的关键步骤。我们原本活在罪中,被黑暗弄瞎了心眼,看不见自己的罪,习惯于罪中之乐。但是主耶稣光照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看见自己的罪恶与污秽,使我们的心回转,愿意接受基督的救恩。这就是出黑暗进入光明的过程。耶稣此时正在向世人发出福音的呼召,要他们离开罪恶、跟从耶稣。 「不在黑暗里走」是用加强否定的语气,强调那些跟从耶稣的人,绝不会在黑暗中走,将会得着生命的光。

「得着生命的光」又是何义?也就是得生命之意。约翰福音第一章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表示主耶稣赐下的属灵新生命,在人心中照亮人属灵的盲目,让人得以看见自己的罪,归向真神。得生命的重要步骤在于跟从主耶稣。凡跟从他的,必不走在黑暗中。

接受耶稣真实的见证
「13法利赛人对他说:「你是为自己作见证,你的见证不真。」14耶稣说:「我虽然为自己作见证,我的见证还是真的;因我知道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你们却不知道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15你们是以外貌(原文是凭肉身)判断人,我却不判断人。16就是判断人,我的判断也是真的;因为不是我独自在这里,还有差我来的父与我同在。17你们的律法上也记着说:『两个人的见证是真的。』18我是为自己作见证,还有差我来的父也是为我作见证。」19他们就问他说:「你的父在哪里?」耶稣回答说:「你们不认识我,也不认识我的父;若是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20这些话是耶稣在殿里的库房、教训人时所说的,也没有人拿他,因为他的时候还没有到。 」(约8:13-20)

听到耶稣自称世界的光,让犹太人感到不安,按他们在旧约中习惯的用法。只有神和弥赛亚才可以称为「光」,如「耶和华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还怕谁呢?」(诗27:1)、「日头不再作你白昼的光、月亮也不再发光照耀你.耶和华却要作你永远的光、你神要为你的荣耀。」(赛60:19)当耶稣称自己为光,就是把自己与神当作同等。这是犹太人不能容忍的。他们就提出律法的观点来挑战耶稣,律法中要求,任何法庭的控诉需要两个见证人,才能算为真,这是旧约律法的要求(申17:6)。犹太人也可能是拿耶稣第五章自己的话来提出质疑:「我若为自己作见证,我的见证就不真。」但是他们明显误解耶稣当时说话的意思。耶稣不可能说自己单独作的见证就必然是谎言。而是要按照前后文情境来理解耶稣的话。第五章31节的前文是:「我凭着自己不能做什么,我怎么听见就怎么审判。我的审判也是公平的;因为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来者的意思。 」(约5:30)后文是:「另有一位给我作见证,我也知道他给我作的见证是真的。」(约5:32)按照原来说话的情境,耶稣的意思是:「如果耶稣脱离了天父交付祂的旨意而说话,单凭自己的意思,祂的话语就不真。」然而我们知道耶稣绝不可能违反天父的心意说话,祂的话完全是天父让他说的。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耶稣在第五章、与第八章的话语是一致的,毫无冲突。

耶稣提出两点理由支持自己的见证是真实可靠的:
第一,祂的权柄来自真理的源头。耶稣说:「我虽然为自己作见证,我的见证还是真的;因我知道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祂是神所差来,对神的旨意有第一手的认识;也将要往神那里去,耶稣知道神的计划最终会如何成就。耶稣的权柄来自于祂与神紧密的关系,父神乃是真理的源头,完全真实,不可能有任何虚假。完全依靠神旨意而行的耶稣,也必然能完全掌握事实真相,所以祂有胆量宣称祂的见证是真实的。相对于与祂辩论的犹太人,他们之间天差地别,源头不同、本质不同、作见证所依靠的方法也不同。耶稣说:「你们却不知道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你们是以外貌判断人,我却不判断人。」犹太人不知耶稣是父所差来的,也不知道父神计划会如何成就,他们作判断所依靠的标准就是外貌,也就是凭着表面、用属肉体的方法来作判断。以外貌来判断耶稣,常会得到完全错误的结论。犹太人凭着外貌,以为耶稣就是一个加利利的木匠的儿子,不信祂是父神的独生子。保罗过去身为法利赛人的时候就曾以外貌判断,而拒绝耶稣。当他信主之后态度完全改变,说:「我们从今以后,不凭着外貌(原文是肉体;本节同)认人了。虽然凭着外貌认过基督,如今却不再这样认他了。 」(林后5:16)

第二,父神自己也为耶稣作见证。耶稣说:「你们的律法上也记着说:『两个人的见证是真的。』我是为自己作见证,还有差我来的父也是为我作见证。」耶稣在于犹太人的辩论中先让一步,就算按照犹太人律法的标准来判断,需要两个人的见证才能算为真。耶稣的宣称还是站得住脚。因为除了耶稣自称祂是神所差来的神的儿子之外,天父也为祂做见证。这见证第五章中有详细的说明。神差施洗约翰见证耶稣是以圣灵与火施洗的基督(约5:33)、基督以神赐的能力行神迹奇事证明祂有来自于神的权柄(约5:36)、父神自己也在耶稣受洗时从天上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约5:37)、整本旧约圣经充满了神所赐下对弥赛亚的启示,正应验在耶稣身上(约5:39)。我们可以说对耶稣是神的儿子最有力的见证都是来自于父神。除非我们不信父神,我们难以拒绝来自于祂的如此充分的见证。

犹太人为何看不见这些见证呢?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认识父神。当耶稣说出天父为祂作见证时,他们竟然问出:「你的父在哪里?」这个反应很讽刺,代表他们的心中所认识的神,与耶稣基督的父不是同一位。哪一个才是对神最正确的认识呢?耶稣提出他们不信的关键:「你们不认识我,也不认识我的父;若是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他们不信子最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信父的见证。从他们对子的反应,就可以看出他们对父的信心。对天父的认识最直接、最清楚的途径是透过圣子基督。约翰福音第一章就清楚说明:「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唯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1:18)犹太人宣称自己认识神,然而神差来的耶稣基督就是他们对神认识的考验。如果连神差来的基督,他们都拒绝,表示他们并不真正认识神。他们只拘泥在自己对律法的理解,死守外加的传统规条,没有真正认识天父的旨意。从他们对基督的态度,就能反映出他们对神的认识。

今天的我们对耶稣的态度是如何呢?是信靠祂是神的儿子,接受祂为我们预备的救恩,还是像犹太人一样,以外貌来判断,而拒绝祂?这判断关乎我们人生最终的结局。我们需要谨慎作出决定。在本段结束写着:「也没有人拿他,因为他的时候还没有到」犹太人已经图谋抓拿耶稣,只是还没有动手。只是时候还没有到,耶稣在世上传道,按照神所指示祂的时间。当上十字架的时刻来临,就再也听不到祂的话。作者意指耶稣与犹太人的冲突不断升高,最终必然是耶稣被捉、被钉十字架,这时刻已经临近了。耶稣随后对犹太人的警告语重心长,听来虽然刺耳,却是不拐弯抹角、直接刺入他们的心,认识基督就是认识天父。对耶稣所作的见证,每个人都当作出接受与否的决定。我们当把握住活在世上,尚能作判断的时机,作出正确的选择。

 楼主| 发表于 2016-5-19 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信基督与否关乎生死的结局
「21耶稣又对他们说:「我要去了,你们要找我,并且你们要死在罪中。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22犹太人说:「他说『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难道他要自尽吗?」23耶稣对他们说:「你们是从下头来的,我是从上头来的;你们是属这世界的,我不是属这世界的。 24所以我对你们说,你们要死在罪中。你们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25他们就问他说:「你是谁?」耶稣对他们说:「就是我从起初所告诉你们的。26我有许多事讲论你们,判断你们;但那差我来的是真的,我在他那里所听见的,我就传给世人。」27他们不明白耶稣是指着父说的。 28所以耶稣说:「你们举起人子以后,必知道我是基督,并且知道我没有一件事是凭着自己做的。我说这些话乃是照着父所教训我的。29那差我来的是与我同在;他没有撇下我独自在这里,因为我常做他所喜悦的事。」(约8:21-29)

当耶稣向他们说出了祂的见证是来自于神,必然是真实的,接着就告诉他们必须对耶稣所传的信息作出回应,这回应的结局是关乎生与死。祂首先说出:「我要去了,你们要找我,并且你们要死在罪中。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这句话与第七章的一段话非常相似:「你们要找我却找不着,我所在的地方你们不能到。」(7:34)两段耶稣所说的要去的地方,都是预指祂要回到天父那里。然而犹太人不理解祂的话,第七章中犹太人以为耶稣要到外邦人中去传道,这是他们这些不与外邦人接触的犹太人所不愿去的。虽然他们误解耶稣的话,讽刺的是,如他们所说的,耶稣命令门徒向外邦传道,门徒最终也真的将福音传向外邦。第八章他们又误解耶稣要去死,这种自我结束生命的作为让他们感到厌恶。讽刺的是耶稣最终确实如他们所想的,自己舍弃了生命,然而不是自尽,而是舍命为救赎人的罪。

耶稣进一步解释「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去」的意思为何。耶稣与他们的人生目的地不同,主要的原因是生命的根源不同。犹太人是从下头来的,耶稣是从上头来的,犹太人是属这世界的,耶稣是属天的。这两句话指的是同一件事,下头与上头就是指属地与属天,属地就是属于这不信靠神的世界,生命没有与神所赐的属天生命相连,最后的结局就是死在自己的罪中。我们若不是靠着基督的救赎,得到属天的生命,最后的命运就是按照自己所行的罪接受够审判。

耶稣再一次严重发出警告:「你们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不接受耶稣基督的救恩,最终没有其它的结局,只有为自己的罪接受刑罚,结局就是与神永远隔离,也就是灭亡。这是极为严重的警告,也是每一位世人所面对的选择。对耶稣身份的认定,就是一个选择,祂真如祂宣称的,是基督、是神的儿子、为我的罪死在十字架、能救我推理罪的刑罚?福音传到了世界,是提供了拯救的机会,同时世人对福音接受与否,也成了一个审判的根据。

「我是基督」原本只有「我是」。希腊文的「是」这个字已经包含了主词,如果又重复加上「我」,是强调性的用法。不仅如此,如果「我是」后面不加任何述语,更是让犹太人想起旧约中神向摩西现显现时,自称的名字「我是我所是」,和合本翻成「我是自有永有的」。所以当耶稣说了这个字,引起犹太人的疑惑。一句「我是」,后面没有叙述我是谁,这引起他们不客气地发问:「你是谁?」犹太人在上一段发出了「你的父在哪里?」质问到底耶稣的父是指谁?此处又对耶稣的身份发出疑问,这两个都是最关键的问题。我们都当思考我们对天父的认识、与对主耶稣的认识,「主耶稣的父在哪里?主耶稣是谁?」正确的认识圣父、圣子,并对他们的呼召发出回应,让我们得以进入救恩当中。

「我是」不接述语的这个特别的用法,第八章出现三次,有人以为是省略上文所题的,「我是从上头来的」、「我是不属世界的」。然而连续出现同一个用法,表示耶稣正要使用这个祂特别用法来强调祂的身分。从八章58节我们就看到了,当耶稣说:「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原文就是「我是」。这句话没有任何省略述语的可能性,就是没有述语的特殊用法。况且此话一出,犹太人拿起石头要打耶稣。可见这句「我是」在犹太人心中的分量,他们以为耶稣是人,怎么敢用神的名字称自己,这是极大的亵渎,甚至可以当场用石头打死。然而他们之所以会作出如此愤怒的反应,主要是因为他们不认识耶稣,也因为他们与属天的生命根源没有连接,仍然是以肉体来判断耶稣的身分。即使耶稣苦口婆心地传达神赐给他的话语,他们的心是刚硬的,无法接受。

耶稣感慨地说:「你们举起人子以后,必知道我是基督。」(约8:28a)他们不信耶稣所说的话,不信耶稣宣称的是神的儿子,是神所差来的基督。然而最终神会以大能证明耶稣的身分,也就是耶稣被举起来的时候。这「举起」有两重意思:(1)一是在十字架上被举起,如第三章说的:「摩西在旷野举蛇,认字也必照样被举起来。」(约3: 15)这是指如旧约时神设立铜蛇成为被火蛇惩罚的罪人得拯救的凭借,当人凭信心一望铜蛇,就得拯救、免去死亡。如今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也是神设立拯救罪的人方法。只要凭信心接受基督的赎罪救恩,就能罪得赦免、免去灭亡的命运。 (2)另一意思是被神高举得荣耀之意,至于基督的复活、升天相关。耶稣虽然屈辱被钉死在十架上,但是祂不能被死拘禁,神以大能让祂从死里复活,证明祂在十字架上已经成就的神拯救的计划,祂就是神差来替人赎罪,拯救人脱离死亡的基督。基督被高举就是最大的证据,证明耶稣所说的「我是」,也就是那一位与神同样称号的特别的身分。和合本加上「基督」是合理的翻译。

耶稣被高举不但向犹太人证明祂是神差来拯救世人的基督,「并且知道我没有一件事是凭着自己做的。我说这些话乃是照着父所教训我的。那差我来的是与我同在;他没有撇下我独自在这里,因为我常做他所喜悦的事。」(8:28-29)后面这段重复了第五章耶稣所宣称的:(1)他所做的事,没有一样是凭着自己的意思,完全按照天父对祂的指示。 (2)祂所说的话完全是按照天父对祂的教导。 (3)天父与祂一直同在,天父从不离开祂,让他落单。这是指天父与基督紧密连结,时刻保持合一的关系。这是因为耶稣常以父的事为念,总是做出讨神喜悦的事。我们虽然没有如基督一样与父神如此紧密相连关系,但是我们是住在基督里,有与基督相连的属灵生命,是否效法耶稣,按照父神的心意行事、按照合乎神旨意的方式说话、常常思念做出讨神喜悦的事?这是我们当努力追求的方向。

耶稣向犹太人做出了见证,其中充满了对他身份的宣告,祂是神的儿子、是神差来的基督、行神指示的事,说神教导的话语。这见证是真实的,然而对不信的犹太人却是冒犯他们孤陋的思想。他们不信耶稣,不接受耶稣的宣称。耶稣对他们发出极为严厉的警告,不惜与他们针锋相对,此举激怒了犹太人,虽然当中有人愿意相信,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怒火中烧,生出了杀害耶稣的恶念。我们听闻福音的过程何尝不是如此,心中天人交战,按照我们原本肉体的喜好,我们不会接受耶稣是基督,不会认罪悔改。然而神的灵光照我们,引导我们看到了自己的罪,也看到了陷在罪中的可怕结局,就是落入灭亡的命运。我们愿意谦卑下来领受耶稣救恩的人,当思念神救恩临到我们是何等奇妙。耶稣是世界的光,当祂光照我们的时候,我们愿意打开心门领受救恩,这是我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的一刻。我们当对自己的悔改归正心存感恩。我们也知道世人因着被世界弄瞎了心眼,会生出刚硬拒绝的心,我们当借着祷告、与谦卑的心,诚恳地将福音的好消息与他们分享。我们只是福音的管道,只求忠心传扬;向人心动工的是神,结果是在神的手中。

结论
当耶稣来到世界,向世人宣称祂是神儿子的身分,这宣告造成了当时犹太社会极大的纷争,因为这对当时犹太人固陋的信仰体系而言,是个突破性的想法。对耶稣所传的福音,有人严厉拒绝,有人愿意接受。能否接受在于一个人是基于按照肉体的标准来看待耶稣的宣告,还是按照属灵的标准,也就是对神的认识与顺服。人之所以作出不同的判断,显出生命连接的根源不同。主耶稣向世人发出福音呼召,宣告祂是基督、是通往父神那里唯一的道路。这呼召如今仍然在这世上传扬,当年犹太人的反应是我们的警惕。我们是愿意谦卑,接受基督向我们提供的拯救,还是以世界的眼光来判断祂,拒祂于千里之外。这判断导引到完全不同的结局,我们当慎重作出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14 03: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